每个人都在时刻影响他人,也会时刻被他人影响。但有些影响是有意识的,而有些影响,虽然在无意识中,造成伤害。
先说一个这几天的新闻。宁波一个小男生举报同学带零食,老师不仅没有处罚带零食的同学,反而惩罚了举报人,没想到这件小事,却引发了网络热议。
事情经过大致是这样的:
王老师是小学老师,那天早上班上有个孩子因为带巧克力来学校,被同学给举报了。王老师就把那块巧克力给没收了,中午举报者又来告状说,那个被没收巧克力的学生骂他,还想打他。
王老师把两个小朋友都叫来,问那个学生为什么要骂人。那个学生含着眼泪说,因为他威胁我,他叫我把巧克力送给他吃,不给的话就告诉老师,我没给他,他就报告老师了,还来笑话我。
于是,王老师批评了带巧克力的同学说,“你带零食来学校,是不对的”。然后严厉地批评另外一个同学,“你以告老师来威胁同学,问人家要好处,更可耻。”
幸好这位老师没有表扬这位“告密者”。其实,严格来说,打报告和告密是不一样的。新闻中的“告密”其实是“打小报告”的意思。
两者区别在于,打报告一般是出于正义的举报。比如某个孩子遇到了危险,学生当然要及时告诉老师。而告密则是处于“整人”或“报复”的目的。
我们知道,一些老师会明着暗着鼓励“打小报告”的人。同样在公司里,很多领导也会乐见下属“打小报告”,当然从方便管理的角度,确是有一定的好处。
但这样的结果,往往会教会孩子之间“不信任”,另外,也削弱了孩子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公司里,缺乏信任的公司氛围,也让人没有安全感。
其实,如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过错,最好不要‘出卖’他人。这才是影响的方向。
如果是大事,会伤害到他人或整体利益,比如学校有小霸王欺负人,那么应当鼓励他们举报,公司里有人徇私舞弊,也应检举。
学校里,同伴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第一顺序应该是学会自己处理,互相协商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锻炼机会。如果彼此实在解决不了,则可以通过“报告”的形式找老师仲裁。
孩子们则是通过老师的“评判标准”,来决定自己言行的。因此,这个“裁决”就格外重要,且意义深远。
无论作为老师,还是家长,或者领导,我们平时面对矛盾时,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方向,而不是“毁人不倦”?判断标准是什么?简单讲,就是从动机、结果和影响来判断。
这个“小学生告密”的事件,老师做的就很好。从动机角度,举报者的本意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因此不但不被表扬,反会受到批评。
老师这样做,让孩子们知道,举报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举报者的动机是错误的。
除了考虑“动机”以外,还有一条,就是要考虑“影响”。
薛兆丰教授曾讲过一个美国的“马粪争夺案”。最后,这个案子甚至影响了立法,而背后的深远意义则是造就了一个社会对财富秉持的态度。
故事大概是这样:
1869年某天,原告请了两个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干到晚上,在马路上一共堆了18堆马粪。因为太多,两人拿不动,就打算先回去,第二天再用车拉走。
结果第二天早上,被告发现了这些马粪,上面没有任何标志,周围人也不知道有没有主人,于是他就把马粪搬走,撒到自家田里去了。
中午,两个帮工才带车过来,发现马粪没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被告拿走了。双方争执不下,闹上法庭。
如果你是法官,你该怎么判呢?
仅仅18堆马粪属于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判决本身对后人的影响是什么?以及对后代人行为规范的影响。
你是鼓励创造财富,还是鼓励对财富做出标志呢?
薛兆丰老师推演了一下,假如两个村子同时发生同样的案子。不同的是,A村,把马粪判给了原告,就是堆马粪的人。B村把马粪判给了被告拿走马粪的人。
可以设想过100年后,A村的人就会有个传统,凡是聚积了人类劳动的财富,你就不能随便拿走它,要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好东西就拿走。那么结果就是,村民们会积极去创造财富、积累财富,而不是想方设法去保护所创造的财富。
B村呢,大家保护自己财富的意识会强过创造财富。因为你创造的财富,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各种理由侵占去。这样大家就没积极性去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了。或者他们积累的财富也会被他们保护财富的努力所抵消。
结果就是一个村子会越来越繁荣,而另一个村子则会消失。
因为一个决定、一个判决,不仅仅是对眼下这件事是非判断,而是体现了一个判断标准。而这个标准却足以影响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
如果是鼓励创造财富,那么社会的财富才会越来越多。
放在人身上,则会对一个人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产生重大影响。
具体到,对我们个人来说,具体是怎么影响的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影响力的。要么影响别人,要么被别人影响。
仔细斟酌我们所说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件事,不但透露着我们的价值观,还可能改变了他人。要么好,要么坏。如果你知道还好,就怕你明明好意却做了一件“毁人不倦”的事,还没有意识。
举个身边的例子:
我非常反对家中的老人给孩子喂饭和塞饭。这个举动本身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的坏处并不只是让孩子养成坏习惯的问题。更严重的是,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实际上却可能对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爷爷会对孙子说:“我知道你应该吃多少,这点不够!你根本没吃饱!必须再吃下这几块肉!”
爷爷的动机是没错,希望孩子多吃饭、身体强壮。但这句话的影响却破坏力十足。
因为,肚子是孩子的身体的一部分。仅仅因为孩子不饿,没达到老人家的吃饭量标准。家长就否定了孩子自己的感觉和认知。
可身体是孩子自己的,是否喜欢,是否能吃的下,应该是他自己的事。孩子最宝贵的地方是“身心合一”,长大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割裂身体和头脑之间的联系。让身体服从了头脑。我们以为那叫“智慧”。其实是,对身体的背叛。我们尊重孩子,其实也在尊重孩子与自己身体的连接。
一句:“我知道你还没吃饱!”是在暗示。暗示你的身体我比你还了解。
这是事实吗?显然不是。
后来有一段时间,儿子吃完饭还会再问一句:“爷爷,我吃饱了吗?”
家长就是在这样看似好意的言辞下,一步步摧毁孩子与自我身体的连接,甚至是自信。一句话虽小,但破坏力惊人。
所以,光看动机有没问题,还不够。要看它的存在,对未来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有一天早上,我和儿子说“妈妈手机好卡。”儿子问“为什么?”
我说,“软件更新后,系统大了,硬件就不匹配了。好比小马拉大车,不协调,所以就很慢。”
儿子就记住了“小马拉大车”这个比喻。结果那天,他频繁使用这个比喻。说同学拉着爷爷走路,也是小马拉大车。我原本无意识得想脱口而出“这是我早上才说过的比喻啊”。
但一瞬间,我意识到,我在“标注”这个比喻的来源。这样的举动,会让孩子认为,我在指出他套用我的说法。我应该给孩子更积极的暗示。于是,我说“妈妈发现你学习能力很强。我无意中说的一个比喻,你很快就用上了,用的还挺好。”
儿子一听,开心的说“妈妈,那你以后多讲讲,我可以学更多。”
所以这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要“谨言慎行”。判断如何说如何做的两个标准就是,一看动机,二看影响。
你周围的环境,一定会受你的影响。你也在受环境的影响。
我们说的话做的事,要么在鼓励什么继续发生,要么在阻止什么再次发生。在这种长期的“较量”中,文化便形成了。
这种文化,对个人而言就是价值观,对家庭而言就是家庭传统,对企业而言就是企业文化,对社会而言就是社会规则。当我们抱怨周围环境,抱怨规则时,不妨从自己的影响力开始做起。
图/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