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太差,如何是好?

你容易被激怒吗?
是不是希望在有人惹你生气时,能有一种方法让自己保持冷静、镇定和沉着?
在探讨浇灭无名怒火的方法前,先得弄明白:坏情绪究竟怎么产生的?一般来说,愉快的情绪很容易解释,我们总是知道自己为什么高兴。但坏情绪似乎总是从天而降,就像忽然笼罩大地的阴云,猛然间我们就没来由地烦得要死。

在心理学的“自我损耗”(美国心理学家Baumeister等人基于自我调控能力提出的一种模型)基础上,两位美国心理学家于1990年进行了开拓:他们认为自我控制和意志力是有限的认知资源,因此会被损耗。当我们在某一方面过度控制自己,例如严格节食,或几小时集中精力工作时,我们的自我控制资源会被消耗,不够在其他领域发挥作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办公室辛苦一天之后,我们会更容易放纵自己吃一大罐冰激凌,或者多吃几块比萨―全神贯注解决难题后的大脑很疲惫,我们难以拒绝它的欲望,即便它想要的我们并不需要。

坏情绪也是这个原理。当我们对自己大脑要求太高,努力戒绝碳水化合物或香烟时,很难避开那些负面的想法和情绪。尽管我们很努力想要开心而有礼貌,但积极情绪需要消耗认知资源,我们的大脑太累,无法顾及这些事。我们发火是因为缺少压住怒火的意志力。
《消费者研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扩展了自我控制与愤怒之间的联系,心理学家大卫·盖尔和温迪·刘说,自我控制的行为不仅消耗了自我,还会激怒自我。自我控制劳神费力,直接激发了人们的愤怒倾向,而不是通过前额叶皮层间接发出警告。

如此,对于抵制坏情绪的一个途径,便容易得知了:下回在抵挡美食诱惑的时候,无论是SPA一日游还是一大罐哈根达斯,别忘了保留一点认知资源。你需要用它来压制怒火。
而另外一种方法,则可以帮助人们在生气时保持冷静、镇定和沉着。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研究员最新的研究表明,容易被激怒的人应该试试这种方法:假装你是在从远处旁观令人生气的场景,而不是参与其中的局内人。
该研究报告作者之一布什曼说,人们不会自然地进行“自我疏离”,他们生气时,会自然地沉迷于自己的情绪中,这会让攻击性的想法和愤怒的情绪活跃在脑子里,从而更有可能表现出攻击性。

这个结论,来源于两个相关的实验。
所有研究对象都被告知,这只是一项音乐对创造性的影响的研究。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尝试在7秒钟内解决很难的拆字重组字谜,并通过对讲系统说出答案。解字谜的同时,周围大声播放着斯特拉文斯基(俄国作曲家)的《春之祭》,而且为了激怒他们,实验人员不停地打断他们。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成三组,并让他们在脑中将刚才的场景回想45秒钟。第一组被告知回想时要身临其境。“自我疏离”小组被告知从远处观察。对照组没接到任何具体指令。

真正的实验开始了。在第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情绪,并完成有字母空白的单词(如ki**可以是kite、kiss或kill)。在第二个实验中,学生们被告知他们要与一位同伴进行一个比赛,赢的人可以在耳机里向输的人发出刺耳的噪声,分贝和持续时间由赢的人定。

结果是:相对身临其境组或对照组的学生,用“自我疏离”方法的学生没那么生气和易怒,行为的攻击性也较小。所以布什曼博士说,生气时保持冷静的最好方法是抽身而出,把发生的场景当作一只苍蝇来看。

摘自《博客天下》
图来自: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