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是个神经病,赞同吗?

有几个当妈的不是神经病的 “如果一个女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她死了,二是她生孩子了,三是她的孩子到学龄了”。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我最近没动静了,为什么发原创少了,为什么不出去浪了,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孩子到学龄了,并且刚刚,开!学! 了! 我才发现对于30+这个阶段的女人,生孩子是一个槛,三岁入园是一个槛,六岁入学又是一个槛。 原本,我打算陪娃几天,帮他准备一下开学各项事宜,我自己也放松一下,于是,向公司申请了一个周的年休假。 我这种没做过全职妈妈的打工狗,想象中,休假是在秋日阳光中睡到自然醒,拉开窗帘看到碧海晴空,吃吃早餐,做做家务, 听听音乐,写写文章,带刘小宝买齐书包文具,将他送上人生新的起点…. 结果,还没休完我就哭着想去上班了。 我的体力接受着平日鲜有的磨炼——光打扫卫生、收拾玩具就险些把老腰累断。 我的耐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把胶水倒进了鱼缸,把老人手机用自来水冲洗,把我的沐浴液吹了泡泡….. 我的时间被生生拆成了碎片——去学校开新生家长会,送他参加新生入学培训,每天四趟往返接送,晚上陪他完成各种练习任务….. 我的精神遭受着巨大的考验——他不适应新环境,不愿意上学,每天推搡着出门,硬生生塞给老师,让我既隐隐担忧又非常上火又有些心疼….. 想看的书没能看,要写的文章没能写,一天连口水都顾不上喝。说出来有人会信吗?你不就是天天在家接送个孩子吗? 实在心塞,向闺蜜诉苦并讨教,她们几个像商量好了一样齐刷刷回复:万分理解!刚入学几个月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我怎么看人家的妈妈都那么轻松呢?我怎么看人家孩子都那么爱上学呢? 闺蜜A说:拉倒吧,我儿子第一周每天下午上课都睡觉,我差点气疯了。 闺蜜B说:别羡慕人家,我们适应了一个学期才调整过来,我险些坚持不住让他退学。 闺蜜C说:我们为了回家不肯写作业挨过多少揍,我都快得抑郁症了。 呼!我稍稍松了一口气。你看,女人就是这么俗不可耐,看到有这么多和自己类似的情况,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心理平衡——原来我家娃不是最差的,原来我自己不是最悲催的。原来这些情况不是独我一个的。 第四天上学,送刘小宝到校门口,他终于进步了,不再抱着我大腿哭,乖乖跟着老师走进去了。 我靠,今天的天怎么这么蓝!世界真和平!生活真美好! 突然觉得,我真像神经病。 说与刚刚当了妈的姐妹听,她说,当妈的哪个不是神经病?昨晚我娃鼻塞,我紧张得一夜未睡,直到早上听着呼吸顺畅了,我这一颗心才落了地。 是啊,哪个当妈的不是神经兮兮一路过来的?

Read more

最好的交往,是保持距离

人与人,最怕是看懂后的转身,理由很简单,不想再继续交织苍白的故事; 心与心,最怕是深知后的冷漠,原因也简单,不想再用热烈来燎不起的火焰。 懂后与深知的两个结果都一样,都会埋汰过去。 不是故事不精彩,只是人家好奇过后懂了就索然无味;不是深知不惜,那是懂得太多让人不觉有兴趣。 交往的至高境界,亲而有间,疏而有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人与人之间最褒有精彩的往来与有兴趣的期待,也只有保持若近若离的距离。 不惊于精彩故事背后的苍白延续;不必惶恐不安于亲近过后的冷漠。 若,不索取太多不该懂得,至于他人懂不懂或交不交织,热烈与冷漠都是一阵风来云去,无痕拂过。 怅然自失的人,是太过于把心粘附而后的受不了的冰冷脱离。 人心若变,本不顾及。只因自己太过于顾及。 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忆当年,私交好的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北宋政坛上互为劲敌,轮流担任宰相一职。在同一君主的质问下,两人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大为赞赏对方的人品与才华。 自宋神宗一句“卿等君子也”后,一段关于“君子和而不同”的佳话就此流传。 如果说,道不同不相与谋。那么,和而不同,就可相与谋了。 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这才是君子。 先哲伏尔泰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完全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愿意用生命来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亲而有间,和而不同。 每个人的生命都属于独自个体,思想方式迥然不同,处事的方法,这是一种距离但不排斥对方的方法方式,并不意味着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双方的关系距离却不因思想迥然而拉远。 文:西子谦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你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很苦

[01] 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誉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 孩子教育中有一个东西是万万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 特别是家有男孩,这个更不能少。因为一个怕苦的男人注定是没有担当的,你不要怪他没有责任心,实在是他没有铁肩,用什么去担? 不能吃苦,终究是会让身边人吃苦,自己也苦。而且这样的影响是一生的。 看看我们村的两个老头,就会有这样的感触。 当你看着他们从你面前走过,就会感觉岁月匆匆,人生不过几个十年啊! 我们村这两个老头,一个是年轻时就不能吃苦,一切靠妻子去张罗的。 50岁的人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在外边做事,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没做几下就玩去了,说太苦了。然后骑着车去外边寻牌友,钓鱼,胡吹海侃,整日不回家,村里也没有多少人待见他,他就去外村玩。 而老妻呢?天天在葡萄园里劳作,酷暑时节全身包裹着衣物帽子,在烈日下除草施肥,挣几十块的工钱。因为一个家庭一年的开支,人情往来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光靠种几块地肯定是不够的。 老妻收工回家后还要张罗饭菜,风吹日晒下的脸常常像裂开的老树皮,那双手更是又大又黑。 我们都觉得她苦,但是她好像没有感觉,她也许觉得自己就是这命吧。 还有一家人就不然,老头是天天做事,家里家外忙活,一家人过得滋润自在,走在外边也是腰杆子挺拔,受人尊敬。 吃苦不可怕,劳动让人有尊严。 [02] 很多人长大后成了一副自己都不喜欢的模样,都是成长的时候从根处坏掉了。 而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的观念是关键。 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个家庭如果有好几个兄妹姐妹,假如上面有姐姐,最后一个是弟弟的话。这个弟弟大部分是吃不得苦,受不得累的。 因为从小有爹妈疼着,遇事有姐姐罩着。很多父母中年得子,愈发珍惜,视为掌上明珠。稍不留神,父母爱的天枰就朝着小的那个倾斜了。 我以前的一个同事,还常常被老父催着寄钱回去,给弟弟建房子娶媳妇呢。 很多的父母是不想让孩子吃一点苦的。自己省吃俭用惯着孩子,结果把自己的人生全部让孩子给绑住了。 有一个妈妈曾留言说,老公家里有一个弟弟就是被溺爱的,现在26岁了,从来不为别人着想,家里条件不好,公公婆婆都是农村种地的,过年都舍不得买点好吃的,但是他自己呢,苹果手机跟风买,还出国去玩,还找我们借两万块钱去整鼻子,好多这样的事情,之前觉得是他不懂事,后来才发现都是他爸妈惯的,而且我婆婆还说他从小就这样,要的东西没得到都不行的。所以我自己带孩子,不需要她的帮忙,我不想自己的孩子也变成那样。 每次看到这样的父母,我就感到心疼。是什么让他们甘愿成为一个寄体,养出寄生虫呢? 溺爱只会害了孩子。有妈妈会跟孩子说,你只要读好书就行,其他事你不要管。所以家务活不要孩子干,家里的大小事也不要孩子过问。很多孩子长很大了都不知道盐是多少钱一包,油是多少钱一桶。 记得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位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Read more

职场着装礼仪知识点

穿着礼仪即服饰礼仪 。 服饰是一种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着装是一门艺术,正确得体的着装,能体现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1) 职场着装原则 常言道“人靠衣妆马靠鞍”,如果你希望在职场建立良好的形象,那就需要全方位地注重自己的仪表。从衣着、发式、妆容到饰物、仪态甚至指甲都是你要关心的。 其中,着装是最为重要的,衣着某种意义上表明了你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衣着对外表影响非常大,大多数人对另一个人的认识,可说是从其衣着开始的。衣着本身就是一种武器,它反映出你个人的气质、性格甚至内心世界。一个对衣着缺乏品味的人,在办公室战争中必然处于下风。上班时穿得体的正装,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 (2) 男士职场着装原则 三色原则:三色原则一直以来都是男士着装礼仪中所重点强调的内容,主要指男士身上的色系不应超过3种,很接近的色彩视为同一种。 有领原则:有领原则说的是,正装必须是有领的,无领的服装,比如T恤,运动衫一类不能成为正装。男士正装中的领通常体现为有领衬衫。 钮扣原则:绝大部分情况下,正装应当是钮扣式的服装,拉链服装通常不能称为正装,某些比较庄重的夹克事实上也不能成为正装。 皮带原则:男士的长裤必须是系皮带的,通过弹性松紧穿着的运动裤不能成为正装,牛仔裤自然也不算。即便是西裤,如果不系腰带就能很规矩,那也说明这条西裤腰围不适合你。 皮鞋原则:正装离不开皮鞋,运动鞋和布鞋、拖鞋是不能成为正装的。最为经典的正装皮鞋是系带式的,不过随着潮流的改变,方便实用的懒式无带皮鞋也逐渐成为主流。 (3) 女士职场着装原则 女士着装注意的问题相对男士着装原则来说多了一些流行因素在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女士职场着装必须符合个性、体态特征、职位、企业文化、办公环境,志趣等等。 女士无需一味模仿办公室里男士的服饰打扮,要有一种“做女人真好的心态”,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柔韧。 女性的穿着打扮应该灵活有弹性,要学会怎样搭配衣服、鞋子、发型、首饰、化妆,使之完美和谐。最终被别人称赞,应该夸你漂亮而不是说你的衣服好看或鞋子漂亮,那只是东西好看,不是穿着好。 职业套装更显权威,选择一些质地好的套装。然后以套装为底色来选择衬衣、毛线衫、鞋子、袜子、围巾、腰带和首饰。 每个人的肤色、发色、格调不同,适合自己的颜色也不同,要选择一些合适自己颜色的套装,再根据套装色为底色配选其它小装饰品。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可以原谅,但不再信任(句句经典)!

如果有人伤害了你, 可以原谅他, 但永远也不要再相信他。 原谅是放过你自己, 而盲目信任 却只会给他再伤害你的机会。 我们当然可以相信人会改过, 但验证的机会就留给别人吧。 那些伤害过你的人, 放过他们,路过他们, 挥挥手永不再见。 即使生活给你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你也要找一千零一个开心的借口, 不管这世界多么残酷, 都要保持一颗释然的心。 原谅所有的人与事情, 活在当下, 少一些依赖,照顾好自己, 相信前往的路上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图来自:wallcoo.net

Read more

在哪一瞬间,你选择放弃了那个爱到入骨的人

你有没有一个很爱很爱的人,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当我们遇到了一个喜欢的人的时候总是倾尽所有的去爱对方,总是担心给对方的爱还不够,后来爱着爱着爱到了骨子里。但是原来爱情是有保质期的,当只有你一个人在维护的时候,感情终究是会变淡的。 即使他从没有对你说过要分开,但是你却能感受出你们之间已经变得不一样了。这段感情,后来只剩下你一个人留在原地。在哪一瞬间,你选择放弃了那个你很爱,爱到死心塌地的那个人。 01坐在一起却无话可说的时候 感情的开始,两个人总是有许许多多说不完的话,即使是吃饭这件小事似乎也能够说半天。但是后来,即使你心里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说,而他就坐在你的旁边,但是你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时候。你们之间明明在一起,去好像隔着很大的一条沟一样。 02聊天更多的是哦、嗯的时候 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大概就是你从不会有想要回复他哦、嗯这些字,你总是想要和他说话的感觉吧。很多感情都是从这样开始的,但是后来却只剩下了哦、嗯。你们之间没有第三者却好像有一样,明明在一起,你却能感觉到他已经不爱你了。 03当他对另一个异性笑得更开心的时候 我以为你很爱我的,我以为你和我在一起很开心,当我看见你对着他笑的像个孩子,肆无忌惮开怀大笑的时候,我才发现我错了。原来有些事,即使不说,还是可以看出来的。那个时候才知道,其实你没有那么的爱。 04当你发现他骗着你的时候 之前网上在晚上看到过一句话:你不愿意陪我逛街,你说你累了想在家睡觉,但是软件却显示你今天走了两万步。面对一个自己爱到入骨的人,我们也好想欺骗自己,这不是真的。我们都没有办法忍受一个人欺骗自己,再那一瞬间,还是决定了放弃,即使很爱你。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

妈妈心情愉快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01] 小花从家里搬出来住了。她父母家房子不小,但她宁愿在外面租房子住。“一回家看到我妈的脸色,就觉得人生好难。”她对我说。 我特别理解小花。当我们看到母亲不高兴,难免会想办法要她开心,或者至少想办法弄清楚她为什么不开心,否则总觉得自己欠她的。而糟糕的是,有些母亲,你似乎永远没有办法让她高兴起来。 作为一个在“妈妈经常不高兴”家庭成长的小孩,我对于童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母亲一板脸,全家阴云密布。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讨好型人格,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尤其不敢拒绝别人,特别擅于察颜观色,对于别人的情绪很敏感,总担心是自己惹人家不高兴。 我妈病重的时候,我问她,妈,你这辈子快乐吗。她回答:“你妈这辈子,快乐的时候少,伤心的时候多。”可我妈,真的是个贤妻良母、家务能手,她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可惜父亲习惯了她的好,子女长大就想逃离。 她嘴里说的永远是不快乐的事情。偶尔看她笑一下,那真的就像一片亮瓦揭开,正午的阳光照进了雨季黑暗的小屋。 [02]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说,从人类演化角度,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这不是给女性加压,而是提醒我们,当我们走入婚姻,与家务完美、自己完美、小孩完美相比,自己的心情愉快才是需要放在第一位考虑的。妈妈快乐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妈妈心情愉快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当这个问题明晰,你就会发现,自己曾经执著与纠结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放下。 我认识很多一边拼命做家务,一边给家人脸色看,甚至发怒、唠叨的妈妈。她们面临的是三输:一是输掉了自己的时间;二是输掉了自己的情绪;三是输掉了家人对她的喜爱。 但她们坚持认为,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能做出满汉全席,就是优秀太太、满分妈咪,值得被爱被尊重。所以,她们不明白也接受不了,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却一直得不到尊重与爱。 一家人生活在压抑中,互相责怪,彼此伤害,哪里还有尊重与爱呢? 企业有企业文化,家庭也有家庭文化。妈妈是家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家庭文化是坦诚、轻松、愉快,还是紧绷、压抑、痛苦,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凝聚力。 [03] 当一个女人结婚,是不是一定要做不想做的事,过不快乐的生活?答案当然是不。 如果你是一个职业女性,就要宽容自己做饭不够好吃,地板拖得不够干净,甚至有些家务,必须外包给他人。你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勉强自己。你要坚信,与心情压抑吃一桌满汉全席相比,你的家人更乐意开开心心地吃一顿西红杮鸡蛋面。 我以前做过几次伴娘,发现在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拉着她们,说得最多的话是,结婚以后你就不可以任性了,自己高兴怎么来就怎么来,你要顾虑全家人的感受。 我们大约都是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的一代。走过了许多弯路,才知道越是当了妈妈,越要珍惜自己的“怎么高兴怎么来”。对于不情愿做的事,只要能够找到替代方案,绝不要亲力亲为。 作为太太、母亲,你的高兴能拯救全家人的心情,这才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 我从不相信,世界上有几个太太、母亲,会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家人的痛苦之上。当女人做了母亲,有一种本能,就是想要放弃自我成全他人。我们脑海里有一个现成的公式,认为为人妻、母,就要委屈自己去做不擅长、不快乐的事,这是女人的成长。 编剧廖一梅在写作《琥珀》时,迎来了自己的孩子。她说,我不认为好太太一定要做家务,我就不会做饭,但我自信给家人的东西比做饭更重要。 如今,儿子开朗乐观,人生目标是要快乐。廖一梅说:“我跟儿子说这个目标不错,自己也挺得意,觉得我和老孟(丈夫孟京辉)潜移默化挺好。” [04] 妈妈与保姆最大的区别就是她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甚至不包括无微不至地照顾家人的衣食住行,而是做家人情绪的引路者、精神的支持者。

Read more

孩子有这2个习惯,长大100%会吃亏

习惯不嫌其多,有两种习惯却养成不得,除掉那两种习惯,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哪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另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 01. “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 什么叫做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举例来说,容易明白。 坐要端正,站要挺直,每天要洗脸漱口,每事要有头有尾,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与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 但是这些习惯不是一会儿就会有的,也得逐渐养成。在没有养成的时候,多少要用一些强制功夫,自己随时警觉,坐硬是要端正,站硬是要挺直,每天硬是要洗脸漱口,每事硬是要有头有尾。直到“习惯成自然”,不待强制与警觉,也能行所无事地做去,这些就是终身受用的习惯了。 如果在先没有强制与警觉,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那就什么习惯也养不成。而这今天东,明天西,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倒反成为一种习惯,牢牢的在身上生根了。 这种习惯就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最要不得。为什么最要不得?只消一句话回答:这种习惯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的,养成了这种习惯,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 02. 妨害他人的习惯 什么叫做妨害他人的习惯?也可以举例来说。 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涌上来了,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都好象是无关紧要的事。但是很关紧要,因为这些习惯都将妨害他人。屋子里若有人在那里做事看书,他们的心思正集中,被你砰的一声,他们的心思扰乱了,这是受了你的影响。 你的痰里倘若有些传染病菌,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些病菌就有传染给张三或李四的可能,他们因而害起病来,这是受了你的影响。所以这种习惯是“妨害他人的习惯”,最要不得。在“习惯成自然”之后,砰的一声与扑的一声将会行所无事,也就是说,妨害他人将会行所无事。 一个人如果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不愿意妨害他人,给他人不好的影响,就该随时强制,随时警觉,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不问屋子里有没有人,你推门进去总是轻轻的,不问你的痰里有没有传染病菌,你总是把它吐在手绢或纸片上,这样“习惯成自然”,你就在推门与吐痰两件事上不致妨害他人了。 推广开来说,凡是为非作歹的人,他们为非作歹的原因固然有许多,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包括,他们的病根在养成了妨害他人的习惯。他们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他们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他们就成了恶人。恶人向来为人们所痛恨,今后的世界上尤其不容许他们立足。 谁要立足在今后的世界上,谁就得深切记住,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 文丨叶圣陶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你要有善良的心,还要有识人的眼睛

01 朋友G自己有一个公司,这些年苦心经营,效益却并不太好,只勉强运转。 他分析了原因,重要的就是手下的人太平庸,大多都是靠关系进来的,根本不能胜任岗位上的工作。几个重要岗位的工作一打折扣,结果就是,公司举步维艰。 G痛下决心,要招聘一批专业化知识化的人才,优胜劣汰。可正在这时,他一位堂兄领着初中毕业的二儿子来找G安排工作,G掂量了一下,决定把他安排到车间去,先从学徒工干起。 堂兄当场翻脸:这孩子我从小那么金贵的养着,在家里连地都舍不得让他扫,你竟然让他去干体力活! G一脸苦笑不说话,他堂哥不依不饶:老大不也在你这吗,在行政办公室,为什么老二你就安排不了? 朋友一脸无奈:老大是在行政办公室,可是他能干啥,刚来时让他写个东西看,他对着纸写了一天,连一个字都没写出来,他在我这上班,不就等于白养着嘛! G的堂哥更不依不饶了:老大你都养了,为什么老二就不行! G被气得无语,眼睛看着电脑不说话。他堂兄气愤地拉着儿子往外走:哼,有啥了不起,不就是有几块钱嘛!砰地一声,摔门而去。 晚上,G在微信上和我说这件事,觉得心里憋屈。他说:这几年,我公司进来很多亲戚,很少有符合岗位要求的,结果呢?导致公司整体提升不上去。我一直与人为善,亲戚朋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结果还是得罪了堂兄,唉,有谁体谅过我的难处? 我安慰他:你帮他是情分,不帮他是本分,这种没底线的人,你把公司给他了,他或许还觉得公司小呢。 G说,自己的堂兄就是这样的人,哪个亲戚日子过好了,不帮他一把,他就会骂人家,好像人家都欠他几辈子似的。 我说,这种人你帮了也白帮,随便他吧。 记得作家晚晴写过: 会令你为难的人,本身也不见得有多在乎你,如果一件事,一开始就令你不舒服,那么,越早拒绝越好。任何一种关系的维系,一定是你情我愿,相互体谅,所有勉强自己的行为,都坚持不了太久。 就是这样,只有一头沉的关系,肯定走不远。 02 昨天,朋友M给我打电话,说他心情很郁闷。 问及原因,原来是他的一位高中同学和他借钱,说当天必须交一套房子的首付款,三日后就有一笔钱到账,一定会还他,就暂时周转一下。 其实,之前这位同学,就和M借过几次钱,每次也都这么说,但从来也没还过。好在数额不是很大,M一直没好意思追。这一次,数额有点大,M言语间稍微怠慢了些,他同学就不高兴了,说这么大老板,这点小钱还这么墨迹,巴拉巴拉……,说了一堆不咸不淡的话。 M觉得这事挺别扭,就和我念叨念叨。不借吧,同学都没得做,借吧,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人家还觉得理所当然。  我笑,人家都好几次借钱不还了,你还犹豫要不要再借给他,你这是把自己当公益银行了。对这种拿了人家钱,不知感恩,还理所应当的人,早就该情断义绝,你拿他当朋友,他拿你当冤大头了。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不然就等于零。 是的。不是所有向你伸出的手,都必须要拉一把,善良要有底线,大方要有原则。 当然,也不是所有伸向你的手,都要一一挡回,简单粗暴地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冷漠处之,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暖将不复存在。

Read more

女人最反感男人这种烂行为

在跟女人交往中,男人该多做些讨女人欢心的事,少做一些让女人反感的事;女人都是敏感而细腻的,你一个不经意的行为表现,可能会讨她欢心,也有可能让她反感,对此,男人不可不知道,女人最反感男人以下5种行为,尤其是第一种,你都知道吗? 1.说话不算数,常给女人开“空头支票”,最后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 在两性交往中,最贵真诚,情侣、夫妻间若是彼此不真诚对待彼此,彼此不信赖彼此,这样的情侣、夫妻,在一起也是一种煎熬。对女人来说,她希望自己的男人真诚的对待自己,她希望自己的男人对自己守信,对自己说话算数,她骨子里反感男人给自己开“空头支票”,而不兑现自己的诺言。 2.太过“大男人主义”,做事不与女人商量,一意孤行,不尊重女人意见。 男人太过大男人主义,做事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做事不与女人商量,对女人的想法听而不闻,对此,女人是反感的。 3.每每女人向男人诉说的时候,男人都心不在焉,答非所问,跟女人不在同一沟通频道。 女人无不希望男人能够听自己诉说心声,每每女人找男人讲话,男人若是不以为然,心不在焉,跟女人不在同一频道,只顾自己一个人说,不理睬女人意见,女人会非常反感的。 4.斤斤计较,一毛不拔,太过小气,过于较真,一根筋,常为小事跟女人争吵。 女人大多不喜欢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也不喜欢一根筋,爱较真的男人,这种男人,有些自私自利,固执己见,女人与他相处,会常感心累,故而,女人会骨子里反感这种男人。 5.沉迷恶习,屡教不改,爱吹牛,只说不做假把式,没有上进心,缺乏家庭责任感。 有些男人,只顾自己,不顾女人,沉迷于恶习,屡教不改,不在乎女人的感受,抑或好高骛远,只说不做,缺乏上进心,给不了女人安稳的生活,对此,女人会非常反感。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