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别人的3大智慧

如何说出赞美的话,是一门学问。有些时候把对方捧得太高会显得虚假,有些时候你的赞美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而是藉由赞美来控制对方;这样的赞美反而是对关系的损害。把赞美当成有口无心的口头禅,有时还会让人产生「餍足感」,对于被称赞不再感到喜悦。

很早以前,动物行为学家史金纳(Skinner)就发现,要教会老鼠做某个行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它做了正确的行为后,马上给予食物。

人类的行为养成也是如此。在认知行为治疗法中有一项改变行为的技巧是「增强」(Reinforcement)。当我们希望对方「做出改变」的时候,也要先观察他喜欢的增强物是什么。如果在他表现好行为时给予增强物,可以达到让他渐渐养成好行为的效果。

在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的需求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中,把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要、爱与隶属、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当我们对所爱的人表达赞美、欣赏与感谢时,他会感受到爱与隶属、被尊重,且更有动力追求自我实现。尽管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甚相同,有人重名、有人贪利,有人喜欢权势、有人想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人重视家庭、有人热爱工作。但是,每个人都希望受到重视,赢得他人的称赞与尊重。

哲学家杜威(John Dewey)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自己具有重要性。」而美国总统林肯也说:「人人都喜欢受到称赞。」人际关系高手卡内基则说:「要别人做事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他。」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别人,最重要的就是先了解他需要的是什么。

因此,在言语中养成感谢、欣赏与赞美的习惯,让周围的人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可以让他们倾向表现良好的行为,彼此保持良好人际关系,此外也可以让他们因你的话语而感受到人生是幸福有意义的。


1.适当的赞美:具体肯定

如何说出赞美的话,是一门学问。有些时候把对方捧得太高会显得虚假,有些时候你的赞美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而是藉由赞美来控制对方;这样的赞美反而是对关系的损害。

适当的赞美,除了真诚无所求为第一要件外,内容也要具体,并且针对对方的努力行为及带来的好结果给予称赞与感谢,而不是只有含糊的评价。这样的方式,又称为「具体肯定技巧」。

例如,当你帮忙妈妈整理厨房后,你觉得下面哪一种回应是会让你感到最开心的?

A:「你好厉害,以后就请你负责厨房的清理工作啰!」

B:「你做得真好,真是个勤奋的好孩子。以后你可能是位很好的厨师唷!」

C:「现在,厨房的物品都摆得井井有条了,而且地板和柜子都擦得好干净,坐在这里喝茶觉得好舒服。谢谢你!整理厨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你做到了! 」

A)的说法虽然含有对孩子的大力赞许,但似乎是为了要孩子负责厨房清理而说的,是一种操控式的赞美,并不是真诚无所求的赞美。这样的赞美,有时候反而会让对方不太喜欢。

B)的说法,虽然是发自真诚的赞美,但充满了对孩子的评价和标签。这种「评价式」的赞美,表示说话者站在较高的位置发言,有时也会让对方有不舒服的感觉,并不适用于同辈之间。青春期的孩子,对于父母或师长等长辈的这种赞美,也可能并不领情。

C)的说法,是具体且充满感谢的赞美。先具体描述孩子实际所做的行为和努力成果,再表示对孩子的感谢,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为何被称赞,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带来的贡献,而感到快乐、有意义。

 

2.别把赞美当成有口无心的口头禅

我记得在一次演讲的场合,一位年轻妈妈跑来跟我说:「阿丹老师,上次我有照妳說的,每天称赞我家小孩,但是好像没有用?」

我问她是如何称赞孩子的,结果她说:「每天孩子回家,我就跟他说今天去上学好棒!他洗完澡之后,我也跟他说洗好快,好棒!每次他都用奇怪的眼神看我……他不吃饭的时候,我也会说:『你好棒唷!赶快来吃饭!』可是为什么他还是一直跑给我追?」

原来这位年轻妈妈经常把「好棒」挂在嘴边,并不是在孩子出现好行为后才说,而且称赞的话千篇一律。 「太棒了」这句话变成一种无意识的口头禅,称赞的效果也大打折扣。随时随地称赞孩子很棒,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餍足感」,对于被称赞不再感到喜悦。那么,该怎么做呢?

其实只要把握下面几个原则:

1.赞美要在行为后:还记得前面的老鼠实验吗?酬赏通常是出现在「行为」之后,才能让老鼠持续行为。试想,如果史金纳在老鼠按按钮前就拼命给它食物,它会再去按按钮吗?

2.描述过程,称许努力:当你做了一件自己觉得很不错的事情,心里有什么感觉?你会希望对方如何称赞你?前面谈到,当行为被确切描述的时候,我们比较容易感受到对方的称赞是真诚的,例如:「我好喜欢你写的『没有人应该白白吃苦』这句话喔!」「你昨天把吃一半的蛋糕放进冰箱,好细心喔。」或是「你今天也把豆芽菜都吃光了耶,真厉害!」比起「我喜欢你的文字」「谢谢你昨天帮我收蛋糕」或「你把菜都吃完了耶,好棒!」更好。 「具体的描述」表示你在乎对方、把对方放在心上,这种连结和被重视的感觉,会让人感到很温暖。

3.只有在「完成挑战」时才称赞:为了避免赞美泛滥,请不要在孩子完成一件「普通」的事情之后就直接称赞他(例如他一如往常地吃早餐,你就说好棒) ,而是要在他做了一件「自己也觉得了不起」的事情之后称赞(例如他完成了作业之后才去打电动)。

另外,如果你想要「增强」的对象是孩子,也要注意「过度辨证」(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的现象 。有时「完成挑战」本身就可以带来很大的满足感,因为它也是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不要再给予奖赏(如玩具、游戏时间)。不然孩子会认为「因为妈妈要给我买玩具才做的」,反而影响到孩子的内在动机。


3.幸福满满的「感谢式赞美」

心理学家艾尔戈(Algoe)、盖博(Gable)与梅塞尔(Maisel)从研究中发现,感恩是浪漫关系的催化剂。经常表示感谢,能够让你对伴侣的付出感恩,而非将对方的帮助和善意视为理所当然,强化彼此的关系。

根据他们的研究,当表达感激的程度每增加一分,伴侣在六个月内分手的机率就减少一半。越感谢伴侣的那一天,就越觉得两人的关系美好,以及自己与伴侣之间紧密连结,隔天对于关系的满意度也较高。在所有的赞美方式中,「感谢式的赞美」是最安全有效、且副作用最小的。

有句话说:「不是没有美的事物,是你没有发现美的眼睛;不是没有发现美的眼睛,而是没有发现美的心。」每个人都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只是你没有打开欣赏的眼睛。当你将欣赏对方的美好,化作感恩与赞美的话语,你会发现,彼此的关系如此紧密、幸福。

具体来说,你可以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 他身上有没有哪些「我看不顺眼」的地方,其实刚好也是我需要的?

● 他是不是默默在做一些事情,帮了我的忙?

● 如果我的生活没有了他,会有哪些改变或不便?

感谢在人生中与你有过交集的人们,曾经为你做过什么事,带来什么感受,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如此重要,你们的互动也更有意义。

适当的赞美,除了要发自内心,也要说出具体的内容予以肯定,这样一来,你周围的人都会因此表现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