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和命运的秘密,从一个水杯来看人的命运

从一个水杯来看人的命运 有人说自己运气非常差,也有人说自己的命不好,也有人说自己天天行善却没有什么改变。 其实人的福报好比一个盛水但又有漏洞的杯子。人从一生下来,他的杯子大小和水的量是定好的,而且这时杯子漏水比较少。这时,只有这时,可以说这个人的“命是注定的”。 每个人的命运和福报不同,就是因为杯子的大小不同,水的多少不同。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坏事,还活得很好。是因为他的杯子非常大,而且水又多,做坏事是在往外漏水,虽然漏了很多水,由于他水很多,还没有漏完,所以你看他还是活得很好。等他继续行恶,杯子的水漏完了,恶报就现前了。 有些人做了很多善事,情况还是很差。是因为他杯子可能比较小,水又非常少,虽然做善事是往里面加水,但同时也在漏水,杯中的水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福报还没有现前。等他坚持行善,减少漏洞,水逐渐增多后,福报就现前了。 任何事情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这称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看一个人不能看表面,不能看一时,不能看一世。 说“人命天注定”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准确的。人的命运和运气随时都在随着你的行为和言语在做小的调整(大善大恶才有大的调整)。 行善积德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之一。生命的种子如果没有德水浇灌,就开不出智慧的花果;生命的水杯如果没有德水注入,就会干涸。行善要注意的是“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就是说行善要随缘,不要为了行善而行善,做善事不求回报,这样得到的福报就多。行善过后要放下,就当没有发生一样。 人天福报的善在佛法上称为“有漏”,因为行善过后如果后悔或者生气,你的福报就没有了,漏掉了,所以称为“有漏”。小诀窍是行善后马上回向极乐世界,就变成无漏了。 改正缺点就是减小杯子的漏洞,改正缺点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之二。漏洞不减小,就会造成漏的比加的多的情况,你做再多的善事,不改正缺点,发一次脾气,水一下子就漏光了,何谈改命,甚至一个小小的恶念也是在漏水。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要想恶念不形成恶业,就要学会快速地觉悟,一个恶念来了,马上觉悟,不让恶念相续,就不会形成恶业。因此随时随地提起佛号也是一种功夫。 有很多人做错事或者做坏事他不认为是错,因为标准没有了,其实善恶的标准就是五戒十善,不让众生起烦恼,不引起众生的邪念。 简单地说:利益众生就是善,利益自己就是恶。所有的朋友都该多看看传统教育方面的材料,看看自己的孝道是不是做的圆满,看看自己的忠义是不是做的圆满,看看自己和圣贤们存在怎样的差距。 “命由我造,福自己求”,与别人没关系,与老天没关系。“天道无私”,“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一切皆是你的业力感召来的”,千万不要抱怨,千万不要怨天尤人,千万不要发脾气,忍得住,看得开,放得下,就是功德,多行善事多积福,“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如果你懂得修惜福,就是把你命运之水,形成完美的结晶,这样“相随心转,境随心转”,不但身体会变好,相貌会变好,周围环境也会变好。 愿一切众生行善积德,修福惜福,改命造命,每天只为改变一点点,愿世界因你的改变而改变。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人若欠你,天必还你(一定要读)

在明朝有一个读书人叫吴子恬,他的太太姓孙。吴子恬的母亲过世早,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心,对他弟弟比较好,对他不好。他心里慢慢地就有不平,有怨。后来他娶妻了,继母对他太太也不是很好。他就不平,想要去找继母理论,都是太太把他劝下来。 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父亲留下的有地、有银两,结果继母把最差的田给他,自己跟弟弟留好的田地,还把不少钱都私吞了。吴子恬真的受不了了,要去找继母,又被太太拦下来。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学吃亏,不只是跟别人要学吃亏,最亲的人也要学吃亏。而且我们要了解,该是我们的,跑都跑不掉,哪是争能争得来的呢?越争福报越折损。请问大家看过哪一个家庭为了争财产闹上法院,最后家族越来越兴旺的?没有啊! 《朱子治家格言》就讲,“伦常乖舛”,冲突了,“立见消亡”,很快整个家就败掉了。 所以这个吴子恬的太太有见识,不简单,“妻贤夫祸少”,妻子贤德,帮丈夫转掉很多的劫难。结果很快的,继母生的儿子染上赌博,把钱全部败光,母子几乎沦为乞丐了。 假如你是吴子恬,这时候你会怎么办?“苍天有眼,你们也有今天!”对自己的兄弟跟继母讲这种话,不是很不符合伦常吗? 这个时候,他的太太很懂人情事理,赶紧劝先生去把母亲、弟弟接回来。 做不做得到?尽弃前嫌,不然怎么消得家庭内的嫌隙?对方任何的过失绝不放在心上。只要放在心上,借题发挥,那可能就不能共住了。 吴子恬最后还是听太太的话把他母子俩接回来一起吃年夜饭,然后还帮助弟弟戒赌,最后感动了继母跟弟弟,这个家就和乐了。 而他的太太生了三个儿子,都考上进士。该是他们家的福报,怎么会跑得掉呢?一个家族里面出一个进士就不得了,她生三个,三个都是进士,你看她的福报!所以人量大福大,怎么可以跟自己的至亲计较呢?三个儿子从小看到母亲的德行跟忍辱,哪有不成才的道理? 所以人要不计较,学吃亏,人欠你不假,到时天会还你。 假如我们老是跟同事、跟自己的父母兄弟闹不愉快,还带着情绪到单位、到学校去,甚至于还骂亲戚朋友,那不把孩子的人生态度都误导了? 图 |wallcoo.net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