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才的营销案例,启发了无数亿万富翁的思维!

你是美食家吗?如果是,你一定知道专业的餐饮业评级是米其林一星、二星、三星。如果不是,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如果你的餐馆被评上米其林三星,那么恭喜你,你绝对拥有了一座金矿。 米其林??米其林不是做轮胎的吗?为什么会是餐馆的专业测评机构? 轮胎与餐馆,似乎八竿子打不着啊!! 轮胎又不能吃,为什么一个轮胎制造商竟然莫名其妙地成为了餐饮业的权威鉴定机构? 如果你和我一样困惑不解,那就看一下米其林红宝书小故事吧。让轮胎制造商来为顶级大厨和餐厅评分,不仅不莫名其妙,恰恰相反,这简直是一个天才的营销案例! 时空穿越,让我们先回到1900年! 1900年,第一版《米其林指南》正式出版,那时候的法国,举国上下只有3000辆机动车,米其林的主要业务是生产自行车轮胎。事实上,一直到1908年福特的Model T问世,机动车才逐渐走向大众。 米其林的逻辑很简单,为了提高轮胎的需求量,首先就要提高汽车的需求量。 为了提高汽车的需求量,当然就要鼓励大家远行,说服大家远处有更吸引人的好吃好玩的地方。(这就是天才的逻辑,从消费链上推动客户消费) 为此,他们编纂了第一本《米其林指南》。 第一版就免费发行了35000册,指南的内容包括旅行小秘诀、加油站位置、地图和更换轮胎的说明书等。 针对瑞士、巴伐利亚、英国、北非、意大利等地区的旅行指南也相继发行。 1920年的某一天,安德烈-米其林在一个轮胎销售商那里发现,几本《米其林指南》竟然被用来垫工作台! 不甘心明珠暗投的米其林兄弟决定不再免费发放这些小册子,因为“人们只会尊重他们掏钱购买的东西”。 有价出售的《米其林指南》内容就丰富多了,里面开始包含分门别类的宾馆和餐馆。 接着,米其林兄弟发现人们对于餐馆的指南特别感兴趣,于是又雇佣了一批匿名调查者,去光顾各大餐厅,并给出评价。(米其林餐馆评级就这么应运而生) 1926年,米其林的星级标准终于诞生,起初只有一颗星。三十年代之后,三个等级的评星制度出台—— 一颗星 ★:是“值得”去造访的餐厅,是同类饮食风格中特别优秀的餐厅; 两颗星 ★★:餐厅的厨艺非常高超,是绕远路也值得去的餐厅; 三颗星 ★★★:是“值得特别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访的餐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