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揭秘 ,现在年轻人为何很难管理?

是年轻人难管,还是企业和主管真的不懂这一代?《最后吃才是真领导》作者西奈克,谈论年轻人职场问题的几个视频,在网路上引发热烈回响。他如何剖析这一代年轻人“难搞”的原因?
美国人称他们是千禧世代,中国叫他们“80后、90后”,全球各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正逐渐成为职场主力。

但这个族群始终脱离不了“草莓族”“妈宝”等标签,被认为不好用、不耐操、爱跳槽、难管理。
今年年初,知名作家西奈克(Simon Sinek,畅销书《先问,为什么?》、《最后吃才是真领导》作者)
谈论年轻人职场问题的几个视频,在网络引起热烈回响,赞同和反驳都有。
“这是个自信不足、不懂得跟人互动、缺乏应对压力的能力,又很没耐心的世代”他观察“把他们放到不关心员工成长的企业环境中,结果肯定不好”。

从父母教养、科技上瘾、追求即时满足,到工作环境,西奈克逐一分析这代年轻人“难搞”的原因,他总结“面对这个世代,企业不能抱怨”“是我们亏欠了他们”。以下是他去年底在英国皇家学会演说的重点整理:


每次演讲或开会,一定有人举手问我年轻人的问题,显然大家都觉得,这个世代有够夸张,很难管理。他们被形容为视一切为理所当然、自我中心、懒惰的一代,我认为这是个很不公平的标签。

领导人应该要理解。碰上这个他们,我们却只是一味指控他们的不好,却不能够理解他们。

许多公司干脆不再谈领导,直接问年轻人要什么?年轻人说,我们要懒骨头沙发、免费食物、自由的工作时间……。想要的都给了,结果,他们依旧难搞。

我认为有四个因素,造就了今天的年轻人:父母的教养、新科技、缺乏耐心,以及工作环境。
首先,这一代年轻人都是教养策略失败下的产物,从小就被父母不断灌输,自己有多么与众不同、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
当他们毕了业开始工作,很快就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那么特别,不能想要什么有什么,老爸老妈也无法帮你升官。许多年轻人的自我形象整个崩溃,自信开始动摇。跟以往的年代相比,他们成了低自尊、低自信的一代。

原来我没有那么特别
他们也是从小用Instagram、脸书、Snapchat长大的一代,很会「过滤」真实的自己,只呈现他们想要外人看到的一面,所以他们看起来都很厉害,一副「问我吧,我很了不起」的架式。事实上,他们并没有
答案,心中充满不确定却又不想让人知道。
研究证明,人们使用手机、社群媒体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也就是当你达成目标、打赢比赛时,脑内产生的快感。当我们的手机响起,不管是来电、短信或通知铃声,脑部就开始分泌这种化学物质。
所以,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喜欢传十个短信给十个朋友,「嗨!」「嗨!」「嗨!」「嗨!」(笑声),只为了得到一个回复,让我们开心。

事实上,多巴胺也正是我们抽烟、喝酒、赌博时,让我们感到兴奋的物质,非常容易使人上瘾。我们对抽烟、喝酒和赌博设有年龄限制,但对社群媒体和手机却完全不设防,这非常危险。
很多酗酒者都是在青少年时期,意外发现喝酒带来的快感,可以帮他们度过成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从此上瘾。如今,整个年轻世代换成了藉由社群媒体和手机,得到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感。
所有的上瘾症,都会导致人际关系崩坏。也就是说,这个世代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学会与人互动──我们需要这种能力来应对往后人生中的各种压力。
结果,真的碰到压力时,这些年轻人不懂得如何跟人求助,而是沉迷于行动装置和社群媒体。很多人的自我价值完全建立在有多少追踪者、多少个赞,要是有人取消追踪,就会深受打击。好多年轻人都跟我说,他们的友谊都很肤浅,因为他们不晓得如何建立深度、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第三,他们成长在一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想买东西?上网络,隔天就到货。想看电影?直接上网看。你甚至不必苦等每周一集的电视剧,追剧啊,一次全看完。就连想要约会,手机也可以帮你配对,你甚至不必学习如何与陌生人社交。问题在于,这些年轻人把即时满足的概念,套用在所有领域,包括职场和人际关系。我曾跟一些非常聪明、充满理想、工作也认真的小伙子聊天,“做得怎么样?”“我有点想辞职”“为什么?”“在这里无法发挥影响。”“可是你才来八个月。”(笑声)
这就好像是,他们站在山脚下,抬头便看得到山顶,也就是他们所谓的影响,不管它指的是什么。他们没看到的是眼前这座山,我不在乎你用什么方式上去,但你就是得花功夫上去。
他们常把工作满意度视为一种寻宝游戏,不断更换工作,寻找想要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不是找一找就有的,你必须有耐心,每天去努力,去享受与人合作所带来的充实感。

所以,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山顶。上去的过程会很辛苦,唯一的方法是寻求他人协助,但如果你没有
学会与人互动的能力,必须独自一人爬山,那么,这个过程就会变得异常艰辛。
这也是接下来要谈的,我对年轻人的第四个观察:工作环境。今天的企业文化多是从80和90年代延续而
来。受到“股东至上论”的影响,企业关注的是数字和短期获利,而不是员工。
当我们把这个自信偏低、缺乏社交技能、缺乏承压能力,又很没耐心的年轻一代,放到一个不关心员工成长的企业环境中,结果肯定不好,不只对企业不好,更会打击一整个年代的年轻人。

我们亏欠这一代
所以,这是企业的责任,而且他们比过去更加责无旁贷。年轻人会变成今天这样,有他们的成长背景,但是,面对这个世代,企业不能抱怨,必须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教他们学会耐心,学会社交技能。
然而,大部份企业都不关心这个问题。有多少公司敢说,他们的领导人把员工的成长看得比公司的成长更重要?有多少公司真的会帮助员工学习沟通技巧,学习如何倾听、做建设性的冲突?
建立伟大的企业文化,不能靠短期的激烈改革,而要有长期的一致性。就像想减肥的人,上健身中心一次狂操9小时是没用的,但你如果天天锻炼20分钟,一定有效果。
从小处做起,持续不断去做。例如,开会前,大家都坐一起,反正还有几分钟时间,于是每个人都在低头看手机。我主张开会不能带手机。

这就叫做建立关系,看起来没什么,但长时间下来,你慢慢会发现,你可以信赖和爱护你的同事、上司,你会相信,一旦遇到问题,他们将是你的后盾。
然后,你开始愿意显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我不是说你要边走边哭,而是你愿意举起手说,“我犯了错;我不够资格担任你给我的这份工作;我很害怕,不晓得怎么办;我需要帮助。”
企业应该让这些年轻人勇于说出这些话,因为我们亏欠这个世代,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找到成为组织一份子,并受到其他人关注的那份满足感。能够这么做,最终企业也将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