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不在外面,你才是自己”最亲密的敌人”

你认为的你,就是真实的你吗?你有想过“自己可能从来都不了解自己”这个问题吗?

想一想,平时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到痛苦或不快?

好友的背叛?
经济的拮据?
某些顽固的坏习惯?
职场的艰辛与不顺?
挫败的经历?
不健康的人际关系?
或是难以释怀的痛苦经历?

你肯定有无数次竭尽全力的想要将它们从生活中抹去,可是生活却依然矛盾重重。

现在,再想一想,
你生活中那些点滴幸福的时光。
它们为什么总是那么短暂、转瞬即逝?
为什么希望过一场简单的生活、
平淡的享受生活的快乐是如此之难?

若想摆脱所有让你厌烦的事情,首先你需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些事是怎么发生的。你需要搞明白这些事情背后的原理和原因,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如果你即使保持浑浑噩噩一无所知,那么无知的麻烦就会一直困扰着你。

隐藏生活困扰背后的敌人,并不是你所认为的某些人、某些事。真正的敌人并不存在于身外,它存在于你当下你的内心之中。

********
你知道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叫做“潜意识”吗?如果我们把我们自己比喻成一棵树,那么“潜意识”就是树根,如果我们想要结出饱满的果实、长出粗壮的枝干,这些都是取决于树根是否健康强壮。如果树根腐烂了、败坏了,那会直接影响到整棵树的生长和健康。

“潜意识”里藏着我们日常行为模式和所有的秘密。它是我们日常行为模式的根源。在我们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看不见的潜意识区时刻都在为我们的生活做着抉择——这些抉择与你希望和渴望的生活目标处处相悖。

如果你想要摆脱困扰,想要认清自己到底是谁,想要和生活和谐相处,那你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自己内心的“敌人”,那个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一直忽视真正的自己,一直自以为是的欺骗自己,一直与内心真正的自己对立,那你的生活永远不可能真正好起来。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两个人同时走在马路上,这时身边开过一辆车差点撞到他们,一个人立马破口大骂:“你怎么开车的没长眼睛吗!” 另一个人可能会比较平静,心里想着还好没撞上下次要小心。

当遭遇到同一件事情时,完全不同的反应和表现就是我们内在“潜意识”和心智模式的的作用。

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看待自己,就会在内部发生很多的分裂和矛盾。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总是很纠结。每个人都能列举出一堆让自己觉得称之为敌对的事物和人,但真正的敌人比我们能想到的事物和人离我们更近。

比如当我们遇到无法接受或不想拒绝的请求时,一边很不愉快的接受一边又要继续去做这件事情,我们总是安慰自己说没关系的,无所谓。这时我们内外不一致,内部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类似的事情遭遇到多次之后,我们就会爆发。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些情绪是从哪儿来的,我们为什么这样,于是会更加的排斥自己,不接受自己。这时我们的内部就在不停的分裂,分裂出无数不真实的自己。

********
每个人从出生以来都有很多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对自己和身边发生的问题不去理会、浑浑噩噩的顺其自然,也许伤人伤己,但凑合着也会过下去;有些人不停的在心理斗争,渴望找到脱离痛苦和自我挣扎的方法,努力保持心理和精神上的清醒,从内到外活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自我。

相信今天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多半都是已经走在了渴望活出不同凡响自我的道路上。

当你开始意识到你的生活,和你看待生活的方式是由于自己的“潜意识”所创造的时候,你内在的阴影就已经开始向光明转化了。

就像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需要经过自然的时间周期一样,我们的意识转变和脱离潜意识的模式,也需要一段时间。

不管我们最终渴望自己成为什么人,获得多大的成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必须从“正确的认识自己”,这步先做起。

生活的这场战役,没有敌人可以将我们击垮,真正的敌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正如先贤孙子所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内在充满矛盾冲突的人

▪ 认为自己很强大,却又有着难以言表的脆弱;
▪ 遇到挫折时咆哮发泄;
▪ 得理不饶人;
▪ 苛责他人制造麻烦;
▪ 做出恐吓或愤怒,或者冷漠批评别人的样子;
▪ 因为刻意的表现而洋洋自得;
▪ 容易惊慌,害怕做错事情;
▪ 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 容易依赖别人的意见做出判断;
▪ 自卑,但又会自负;
▪ 容易沮丧,容易迷茫、情绪化;
▪ 自我价值感模糊等。

正确认识自己整合了内在矛盾和冲突的人

▪ 临危不惧,遇事沉稳镇静;
▪ 从没或者极少觉得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
▪ 倾向于着手解决问题,而非苛责他人;
▪ 不管情况如何变化,始终保持自我控制;
▪ 视所有挫折为成功的必由之路;
▪ 容易倾听意见、理解他人;
▪ 自信且谦恭;
▪ 明确自己的定位,充满坚定与力量等。

仔细思考这两份清单,试着在自己身上及周围人群中寻找两者的模型。想想拥有第一份清单的人的生活状况,再想想拥有第二份清单的人的生活状况,探寻两者之间的差距。

与第一份清单相比,拥有第二份清单特质的人所过的生活该有多么大的不同?那应该是很多人都很羡慕的生活状态吧。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过上这种生活。问题仅仅在于我们愿意付出多少时间去了解和认识“真正的自己”,与内部这个“亲密的敌人”和解和转化。

图/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