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由于父母大都怀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双方的想法和观念难免会有摩擦,也就容易产生冲突和不愉快。其实只要找到问题的症结,用理解、包容以及关爱拥抱对方,亲子之间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你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身为父母的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个学员曾经跟我说,她希望孩子将来能知书达礼,关怀生命,但是她的孩子花费太多精神在电脑上,根本没有时间关心其他的事,这让她非常困扰。她的期望听起来很单纯,无非是希望孩子懂得分辨是非好坏,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但是孩子忙着玩电脑,没时间关怀社会,难道就错了吗?如果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栋梁之才,我们以大松树作为比喻:松树要成为栋梁之前,得从小树苗开始栽培,给它时间成长,否则不满一尺高的小树苗,又如何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树呢?
同样的,这个学员的孩子正值小树苗的时期,正是需要吸收营养、让自己茁壮成长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伟人和成功的企业家,都经历过一段自我完善、努力学习的生命过程,才有今日的成就。她的孩子上网也好,读书学习知识也好,事实上,这些行为都是成长过程的积累。此时,你要求他花时间去关怀生命,帮助别人,是比较难达成的期望。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表示你对生命的理解有所偏差。
作为一位修行人,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希望他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并且有强烈的心理免疫力,能够处理并解决生命中的烦恼。
在孩子达成这个期望、长大成人之前,父母都必须去栽培他、引导他;其次,才希望他能够有能力帮助别人。一个人如果连自理的能力都没有,还有什么能力帮助别人呢?
这个听起来虽然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期望,但如果世上的孩子都能够生活自理,将会减少很多社会问题。事实上,现在有多少孩子没有自理能力?有多少大学生放弃美好的青春和未来而选择自杀?多少孩子学了满腹经纶之后却只会抱怨找不到工作?当然,这些孩子会走到这一步,父母要负很大的责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太高,造成孩子极大的压力,在他还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之前,先得到的却是失望,于是他开始否定自己,然后父母又不断地给他压力,他就不断地对自我失望再失望,全盘否定了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请问:他们对未来还抱有希望吗?对明天还存有美好的幻想吗?
我有一位住在温哥华的弟子,在中国的事业规模很大。他有个孩子边上学,边在理发店学理发,空闲时间还到一家超市做搬运工。当他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打了儿子两巴掌,儿子为了这件事还差点报警,最后儿子想了想:「算了,再怎么说你也是我父亲,就原谅你这一次,但下不为例。」
这个父亲有一天来找我:「师父,您说说看,我怎么会生了这样的儿子啊?」pic4-4
我说:「怎么了?我觉得你的儿子很好啊!」
他说:「我辛辛苦苦地拼出一番事业,他却在超市当搬运工。」
我说:「如果他是我的儿子,我会很高兴的。你想想看,他才十五六岁就知道自食其力,而且没有荒废学业,真的很难得。」
他就跟我说实话:「师父,可是我并不这么认为。人若无壮志雄心,死了都没有脸见祖宗。你知道我希望他将来做什么?我想让他成为大老板。」
我说:「你想的,他就能做到吗?你自己算是大老板吗?」
他说:「不是。」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却要求孩子做到,这说不过去。 「你知道社会上有多少好手好脚却好吃懒做的人?有多少大学生自杀?你的孩子能这么上进,已经很好了。」
他说:「那么你期望我的孩子将来怎样呢?」
我说:「我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将来做什么,毕竟他不是我的儿子,但是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具有自理能力。」
他说:「就这么简单?」
我说:「听起来虽然简单,但你做得到吗?虽然你赚了很多钱,请问现在你幸福吗?快乐吗?」
他说:「刚开始赚了钱数钞票的时候,感觉很高兴,现在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我说:「如果你的孩子靠自己的能力去打工而感到很快乐,对他来说,这就是幸福,你觉得不好吗?」
最后他想了想:「好像也还可以。」
所以,当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有落差时,亲子间一定会发生摩擦,只要换个角度看事情,就能消除彼此间的不愉快。回到前面所说的,我期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位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不会被烦恼所掌控,可以自在地生活,能力所及还可以帮助别人,平安、清静地过一生,这样,身为一位父亲,就心满意足了。
用理解代替责备,用爱包容一切
还有一则也是关于孩子玩电脑而让父母伤透脑筋的例子。台湾有一位中学老师,满脸愁容地问我:「我的孩子一天到晚玩电脑,半夜才睡觉,我苦口婆心地劝他,他就是不听,让我真的很心烦哪!」
我问她:「妳的孩子成绩怎么样?」
「普通。」
「他有残疾吗?」
「没有。」
「哎呀,恭喜妳啊!」
「恭喜我什么啊?他那么不听话。」
「恭喜妳生了个好孩子啊!最起码他的智力和身体都是正常的,这就值得恭喜了。妳知道多少女人期盼能生个孩子却办不到,那些女人多羡慕妳!更何况妳的孩子身体健康,四肢健全,妳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再说,电脑是现代人谋生的工具,各行各业都必须用到电脑,孩子如果没有具备基本的电脑技能,将来是找不到工作的;当他找不到工作时,妳才会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让他多玩电脑呢!如果孩子对电脑没兴趣,我们才要担心呢!至于如何让孩子的电脑技能更熟练精确,重点在于父母的正确引导。比方说,请孩子帮妳拍张照片,再请他帮妳修成十八岁的模样,这就是正确的引导,在不知不觉间培养孩子的电脑技能。」
听完我的一番话之后,她也认清了这个事实,改变了想法,亲子之间的互动也不再对立,往后见到我时也不再满面愁容了。
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
另外有一位学员急切地问我:「我的孩子做了坏事,而且屡劝不听,我实在失望透了,该怎么办?」
从他的谈话,让人感受到他似乎已经认定自己的孩子是坏孩子,无药可救了。这时候父母如果抱着不理他、放弃他,甚至跟他断绝关系的态度,最后他可能真的就变成坏人了。
因为孩子各方面的判断力和社会经验还不足,偶尔做错事是无可避免的,即使现在有很多坏习惯、坏毛病,甚至不爱读书,也不能因而断言他就是坏孩子,很可能只是因为他比较晚开窍。此时,父母应该用更大的爱心和包容心给予他关怀。要相信孩子现在只是处于成长阶段的过渡时期,只要给他时间,协助他、引导他,他一定会转化,成为你心中期望他达成的样子,甚至还能超越。父母一定要了解一个事实:我们的想法以及对孩子的期望,也是一种能量,如果一味地往坏处想,就会让孩子越变越糟;若往好处想,孩子当然就会越来越好。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这种能量的传递是最敏感、最灵验的。
有时候我们所认定的「坏孩子」,通常是因为太聪明了,思维超乎常人,大脑综合能力很强,以至于所表现的行为就超乎常态。一旦孩子的表现超出家长和老师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很容易被视为是调皮的坏孩子。
关于好坏的定义,很难判定。社会上各行各业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小时候都是一般人眼中的调皮鬼,让人伤透脑筋。他们因为聪明,脑筋灵活,精力旺盛,所以乐于创造另一番新天地。反观有些孩子很乖巧,自动自发地读书,不劳父母操心,但从另一方面看,他可能没有这么高的智力和精力去开创新思维,相对地生活就不会这么精彩,可能平淡无奇地过一生。
图/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