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是一种美

“凡事有度,过之,则犹不及”。适度,是一种美! 夫妻之间的相处应该给对方留一个适当的空间,不能因为太爱对方就把对方当成私有物品一样的据为己有,不给对方留一点呼吸的空隙。夫妻之间的关系应该像放飞的风筝一样,我们只需要把手中的线给牢牢地拽紧就好了. 夫妻之间适度的距离是一种对对方的尊重,夫妻之间适度的距离是一种理解的爱,夫妻之间适度的距离是一种朦胧的美,夫妻之间适度的距离可以让婚姻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夫妻之间适度的距离可以让婚姻充满想象,婚姻因为充满想象而变得更加美好。 朋友之间的关系不能太亲密,如果太亲密了,可能会产生质的变化,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 作为朋友,不能无视对方的感受,“凡事以关心”为理由而大包大揽,因而做出一些让朋友觉得很反感的事情来,所以,朋友之间的交往还是要掌握一定的分寸的好,朋友之间适度的关心是一种人人都乐意接受的一种真诚,陌生人之间适度的帮助,是一种善良,也是一种温暖的传递。 美丽有度,“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一种美丽的恰到好处。 自然有度,“海棠艳而无香;昙花美丽惊魂,可是“芳华一现”,玫瑰娇艳欲滴,可是,花枝带刺”。这是自然万物的生存有度。 性格有度,“可以活泼,但不能太张狂,可以内向,但不能永远保持沉默”。 生活有度,“可以简单,但要开心快乐”。 人生有度“可以梦想,但不能太好高骛远”。 无论何时,对人,对事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适当的距离是一种美”! 适度,是一种宽松惬意的生活环境和心灵空间。适度的关怀,是一种淡淡的而让人回味的温情,适度的爱,是一种温暖而不让人感到窒息的感觉。 适度,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尺度的把握,适度,就是把事情控制在一定的相对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在我们这个和谐的法制社会里,做事情一定要掌握合法的适当的分寸,这就是适度。 适度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能力, 适度是一种严谨的生活态度, 适度是一种对他人最好的尊重, 适度是一种距离, 适度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爱打扮的女人更好运

上天给了女人一双灵巧的手。不光是让你拿来洗衣做饭,还是让你拿来打扮自己的。 爱打扮的女人更好运 美貌绝对是一个女人最大的资本。一个女人的美貌除了取决于先天的基因外,还有后天的努力。 除了极少数女人天生丽质外,大多数长相都普普通通。 但有些女人却懂得通过打扮来让自己变好看。身材不好,就选择修身的裤子来掩盖这个缺点;个子不高,就学着穿高跟鞋;皮肤不好,就少熬夜,坚持正确的护肤方式。 没有人不喜欢漂亮的东西,不管是对物还是对人。都说女人的内在更重要,但是一个人的外表不好看,谁还有心思来了解你的内在。 爱打扮的女人,不光是漂亮,还是努力的。也会永远更多的好运。 爱打扮的女人更顾家 有的人会觉得“爱打扮的姑娘更败家”。其实,这种说法是错的。 爱打扮不等于浪费。有的女人懂得挑选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东西,虽然爱打扮,但其实也没花费太多的钱。 爱打扮的女人,更懂得把家收拾干净。一个女人如果连自己都收拾不好,怎么能把一个家收拾好。一个整天蓬头垢面,衣服上还有油污的女人,家里也多半都是乱糟糟的;而一个会把自己收拾得光鲜亮丽的女人,一定也会把家里收拾干净。 爱打扮的女人,更懂得把家人收拾好。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穿得很可爱,那么你会发现,他一定有个有品位的妈妈。大多数已婚男人都不会太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但如果有个男人每天衣着得体,那么多半是他有一个会打扮的妻子。 一个会打扮的女人,不仅舍得在自己的脸上花心思,也愿意在家庭上费时间。用对待自己外貌的态度,去对待一个家的样子。 爱打扮的女人更爱生活 当一个女人换了漂亮的衣服,化好妆,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更漂亮的时候,心情会变得更好。 一个对生活有追求的女人,一定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明明可以多睡10分钟,可偏要早起化妆搭配衣服,明明可以任性吃肉吃辣,可是为了美丽却要忍住。爱打扮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需要持久的毅力。坚持每天把自己打扮漂亮,是为了以明媚的态度面对灰暗的生活。 我佩服那些在黑暗的生活里,还能把日子开出花的女人。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如果一个女人还有心情把自己打扮得好看,那么她一定也有勇气熬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打扮不仅是女人的权利,也是女人的义务。 一个女人应该把自己打扮得优雅得体,不是为了取悦男人,而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更好的状态。 世界又冷又灰暗,你要又暖又明亮。 文/时光相机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寸

人生之旅生命闪光处,不一定是草长莺飞时,人生得意时,不一定是踏花归来处。 人生的成败兴衰,浓淡缓急,无不在把握做人的分寸中见真晓。 做人要有尺寸,就是人与人之间要有分寸,人与事之间也要有分寸,尤其说话更要有分寸;如果没有分寸,就会有冲突,就会有是非,就会不欢而散。 老辈人说话是很讲究的,常告戒晚辈:“说话别拿过来就说,掂量掂量再说。” “拿过来就说”,就是说话不加思考、不讲究;“掂量掂量再说”,就是经过了思考、讲究。所谓说话讲究,从礼仪和美学角度讲,即说话要有艺术。而这种说话艺术的最直接最要害的特征,就是讲究分寸。 “非礼勿言”,说话的分寸意味着说话要注意礼节和礼貌,对陌生人,切忌打听对方的诸如身份、职业、年龄之类的情况。人们常说,不能过问女人的年龄,其实,男人的年龄也不宜过问。现在的男人,也是不情愿披露自己年龄的。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孔子这话的意思是,这个人不说话则已,一说话一定说中要害。这就是说话的水平,其水平就在于分寸,其分寸则表现出艺术。说话讲究,把握分寸,实在是说话艺术当中紧要的一环。让我们都深知礼仪,做一个说话讲究分寸的人吧。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拋一片心;话少误事,言多有失;有的话不宜说得太明朗,有的话不可说得太尖刻,所说点到为止,话到嘴边含半截,响鼓不用重槌敲,皆为说话分寸之大理。 做人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寸。 有一种说法叫“有板有眼”。人言为信,言而无信——没板,不足为人;天上一句地下一句,说过的话连雷达也找不着——没眼,这种人谁敢理谁能惹?没板没眼,就失去廉耻。“板起板落”则是强调有头有尾贯彻始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是那么大劲儿”,那才是大写的一个“人”字呀!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女人的这种心态,100%让男人觉得你丑

你最嫉妒的人是谁? 从小到大每个人应该都有过嫉妒别人的体验吧。我问了几个闺蜜,她们的答案不要太多,比如: 她身材比我苗条,眼睛比我大; 她每次生日都有好多男人送她礼物,我一个都没有; 每天下班我都看到同事的高富帅男友来接她, 可她明明还没有我好看; 当然也有这类答案: 我那么优秀,需要嫉妒吗? 听完后,我在想,难道优秀的人就不会嫉妒吗?当然不是! 现在你可以问问你自己,你的答案是什么? 心理学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简单来讲,就是自己认为本该得到的东西,却被别人先占有了。 这种心理状态就像一个染上毒品的“瘾君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上头的时候甚至会做出过激行为导致遗憾终身。 做情感编辑的时候曾经收到一位粉丝的来信。来信中她没有说她的真名,我就叫她小月吧。 小月有一个堂妹,叫小七。表面关系还不错,但小月内心却十分嫉妒小七。因为小七都是用名牌化妆品,穿的也是时尚杂志上的衣服,仅凭高中学历就可以开着父母给她买的凯迪拉克去四大银行上班。这如同开了挂一般的人生和小月截然不同,但她们确是亲密的堂姐妹。 小月并不怨恨父母给她的太少,她用自己的努力考上了211院校,毕业后找到了一个还算可以的工作单位。可在三四线的小城市来讲,没进国企就意味着你没出息,就连相亲的时候别人也会低看你几分。 所以每次家庭聚会的时候小月都寒酸的坐在角落。同样是二十多岁,小七可以花枝招展,肆意挥霍,小月却只能朴素度日,看起来像一个保姆。 有一次小月的爸妈给她介绍了一个县城里当职的公务员赵凯,堂妹小七硬要陪小月一起去,说是帮她参谋参谋,毕竟她见过的男人比小月多。小月心想也许她是好心。 约会地点在北城的一家咖啡厅,人不多,显得格外静谧。小月和小七拾掇完,手挽手出现的时候,赵凯的眼神正赤裸裸的盯着小七看,完全当小月不存在一样。落座之后,小七笑着跟赵凯介绍小月才是今天来相亲的人,敏感的小月捕捉到赵凯眼里有一闪而过的尴尬和失望。 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回想当时的局面,小月越想越觉得自己像个小丑一般,而他们俩的谈笑声声声刺痛着小月的自尊和骄傲。为什么我学历比她高那么多,我得到的依然比她少?为什么连我当一次主角的机会也要和我抢?心中一口恶气憋在胸腔,久久不能散去,不出不行。 第二天,去小七家送东西的时候,小月看到她那只限量版的LV手袋里有几个避孕套,顿时计上心来,犹豫了一下,小月还是偷偷地用细针把每一个避孕套都戳了一个小洞。戳完的那一刻小月心里瞬间舒畅了,脑子里有一股报复的快感。 可是这样的快感并没有持续多久,回到家后,小月开始惶恐不安,假如小七意外怀孕了怎么办?小月开始陷入无尽的自我拷问中,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是个努力、勤奋、善良的人,为什么会去做那样的阴险卑鄙的事情? ********** 我不知道小月后面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她的堂妹是不是意外怀孕了。 说实话,看到这封来信的时候我替小月感到可惜,也感到庆幸。

Read more

为什么忙得脚不沾地,却没有丝毫的成就感?

曾经,我们时常忙得脚不沾地,但却没有丝毫的成就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总是在瞎忙。不分大事小情,什么都忙。 比如,为了要找到某个东西,翻箱倒柜,急得自己团团转。但是,如果在最开始,就把东西整理得清楚干净,也就不会这样顶着满头大汗瞎忙了吧? 再比如,为了赶某个事情的进度,快马加鞭,甚至牺牲了午休时间。到了周末,朋友们喊我们去散心,而却冷冰冰地回一句:“忙呢!”不仅扫了大家的兴,而且也捆绑了自己的心。但如果,在最初就能踏踏实实地工作,该散心时散心,恐怕也不会每天连轴转,把自己累得腰酸脖子疼,还特别焦虑了吧? 有人说,这是拖延症,但其实,这是因为我们不会生活。或者说,是因为我们不够爱自己,也不够爱这人生。所以,我们天天都在忙,我们心里经常乱,我们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完美,却不肯让它有所改观。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所以,你看,并不是我们的生活里没有乐趣,也不是我们生来就是操劳忙碌的命,而是我们不够爱自己,不够爱这人生。 因为太忙碌,我们错过一场精彩的话剧;因为太忙碌,我们错过和朋友谈天说地天马行空的机会;因为太忙碌,我们如牛饮般喝下一杯好茶而忘了品其清香,因为太忙碌,我们更错过了春日繁花、夏日习风、秋日盛景、冬日白雪,甚至年复一年……聊天交友、品茶、赏花、看风景,种种乐事都是生活美学里不可缺少的。然而我们却因为“忙”之一字,将最富韵味的事物束之高阁。这何尝不是买椟而还珠。 “哎,你可真是个大忙人啊。”我们或许会因朋友这样一句话而有些小小的得意:忙是因为自己的生活足够充实,忙是因为自己有事业可追求,这说明自己活得够成功! 但如果你的生活里只有忙碌,那就该反思了:难道这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然后,你会听到一个声音说:“生活里除了忙,还应该有别的东西啊。而所谓忙,不过是你能力欠佳的表现吧。所谓忙,无非是因为你没有做好生活和工作的规划吧。” 这种内心的声音听得多了,自然也就想要改变了。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自己意识到生活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人是根本无法压制这种改变自己生活的冲动的。 蒋勋先生说过:“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哪天我们忙得顾不上喝茶、喝咖啡,顾不上与心爱的人说情话,顾不上享受天伦之乐,顾不上欣赏门外的风景,顾不上休息、运动、读书、旅行,那么,我们的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人说,自己之所以忙,那是因为要享受更好的生活,而这需要钱,所以,忙也就成为了情理之中的事了。 而事实情况是,就是你真的通过忙碌赚到了很多钱,你占有了更好的物质资源,你依然会忙的。因为忙会上瘾。因为人心都贪。 生活美学,在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不是对速度的渴望。 很明显,忙追求的是速度,而不是品质。忙,就意味着心灵的枯竭和死亡,忙就象征着只要量而不重质。 你可以细细地体会一下:在快餐店急急忙忙地吃完汉堡是怎样的感受,在家吃一顿由家人或者自己烹制的饭菜,又是什么滋味。有多少个时光,我们原本应该品味生活,却把这种乐趣让位给了可有可无的应酬交际、工作压力。什么时候,连安安静静地吃一餐饭都成了奢侈?什么时候,连陪伴家人都成了“浪费时间的举动”?而又是什么时候,连出门看看风景,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活得那么忙,人生必然乱。 因为我们只顾得抬脚走路,却没有留意路上的风景;因为我们只顾得埋头工作,却忘记了享受其中的快乐;因为我们只是追求任务量,却忽略了应有的质;因为我们的生活里赤裸裸地只剩下赚钱,所以我们体验不到亲情、爱情、友情的重要和可贵。 到底还是林白夫人看得透,她说:“在清晨插一盘花,写一首小诗或是默默地祈祷,能在忙碌的一天中给予自己几许安宁的片刻,让自己有向内寻求和扩展的机会。” 所以说,闲下来,慢一些,并不意味着懒懒散散、放弃生命,而是给疲累的自己一点缓冲,也是让自己重新回到生活之中。 作者/易小昭 摘自/优雅就是不着急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能给你这两样东西的男人给满分

“我喜欢你,想给你很多很多的爱和很多很多的钱。” ******** 朋友小曼昨天分手了,她和我说,林熙,他不爱我,物质上,他没有给我花很多很多的钱,感情上,他也没有给我很多很多的爱。 爱也好,钱也好,他都不舍得给我,所以我确定他是真的不爱我。 我们常说,在爱情里,你要么给很多很多的钱,要么给很多很多的爱。可我突然在想,可能我们都错了。 一个不愿意给你爱的人,又怎么会给你花钱。单纯的给钱,不觉得更像是一场交易吗? 爱情不应该是,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我愿意秒回你的信息;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我可以为你有空;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我愿意给你花钱。 我们所有的付出,不就是基于我喜欢你吗? 那么为何还分给钱或者给爱? 我喜欢你,我就想给你很多很多的爱和很多很多的钱。 ******** 前两天朋友圈被一段视频刷屏了,说的是一个男生给自己的女朋友准备了一后备箱的鲜花,还有一份礼物。 很多看过的女孩子都说被这样的男朋友甜哭了。 他说,自从上次给女朋友准备了一屋子的气球以后,女朋友连续好几次都对他特别好,又是按摩,又是捶背的。可这几天女朋友又对他爱理不理了,于是他决定继续搞点事情。 他从下午开始出门,去花店买了很多很多的鲜花,然后自己动手,一支支剪下来,放进后备箱里,忙了整整一下午。 他说,本来想带她去海边的,这样的话可能会更浪漫一点,可惜下雨了。 我问朋友,为什么你们女孩子都说这样的男生很甜? 朋友说,难道你不觉得这很浪漫吗?试问哪个女生不希望每一天都是情人节,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惊喜。 就算套路再老套,付出的真心和爱还是那么打动人。 ******** 为什么我说,其实付出了爱,就一定会付出金钱。 一后备箱的鲜花是爱,鲜花9块钱一支,我给你的爱里有我愿意为你花的钱。 一枚情人节时送的戒指是爱,戒指12800,是我打工攒了很久的钱。 一次假期时出门旅行,机票3000,吃住行10000,度蜜月的钱是我今年的年终奖。 你问我,爱能用金钱衡量吗?我说不能,但金钱能衡量你是不是爱她。

Read more

一位老人的终言

一、别奢望别人给你经济上的任何帮助,钱对任何人都是不够用的。【学会给与】 二、朋友帮你是善事,是道义;朋友不帮你也无可厚非,不该心怀怨尤,人家不欠你的!【学会理解】 三、要知道没有人必须在你需要的时候帮你,只有你自己,所以让自己独立、坚强、快乐、幸福,才是你需要做的,毕竟只有自己必须和你生死与共,休戚相关。【学会坚强】 四、不要看贫富交朋友,他有亿万家财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别把自己弄成哈巴狗。他也许一无所有却可以把唯一的馒头分给你。【学会分辨】 五、不要为了经济富有的朋友疏远了精神富有的朋友,慢慢你会明白,经济上富裕的朋友可以带你吃喝玩乐,也可以带给你复杂纷乱的世俗烦恼,精神富有的朋友也许只能带你去田野里,去溪流畔,没有美酒佳肴,没有香槟、咖啡、没有舞池,可是她能陪你一起奔跑、一起笑的像傻子。【学会自重】 六、可以相信世上真的有美好坚贞的爱情,但是它只属于牛郎织女、梁山伯祝英台、还有外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因为他们都没有活很久。而我们是要活很久的。【学会珍惜】 七、不管你因为什么结婚,只要你有了孩子,你就要爱这个家,不管它多么简陋多么寒冷,你都有义务让它温馨起来,因为你是父母!【学会承担】 八、我们的青春眨眼间就没有了,皱纹一条一条的爬到眼角,我们阻止不了岁月破坏我们的容颜,可是我们可以让心在岁月中慢慢磨砺,如蚌中的沙,慢慢的光润起来,等到我们发苍齿摇、步履蹒跚的时候,还可以让珍珠的光泽晕红最后的行程,不是吗?【学会成长】 九、不要太执着,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会迎合你,地球不是为你转的,所以不要执着于拥有,连我们都只是红尘的过客,生是赤条条的来,死又能带走什么呢?【学会放下】

Read more

俞敏洪:这两件事情,带着我走到了今天

在大学,你要学会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You are born different. 请记住,不是说你比别人好,还是比别人差,而是你天生与众不同。你就是你,你是特别的,你必须靠你自己,为你自己,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生活。 有多少同学已经下定决心要变成心中所想的那样的人?事实是,95%以上的同学根本不知道这辈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是一个例子。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我这辈子的终极在什么地方。从过去走到现在,我没有具体的、明确的目标。 可是,如果什么目标都没有,就会浑浑噩噩,感觉生命中缺少能量。什么能给你能量?对未来的期待。如果说我的生命中有一些期待的话,大概是两件事情带着我走到了今天。 第一件,我始终为了进步而努力。 我绝对不会看到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我。这件事很重要,你一定要让自己长进、长进、再长进。想要变得与众不同,最重要的是,不要与别人比较——总有人比你好,也总有人比你差,这种比较没有意义,改变不了现状,却只会让沉溺在比较之中的你,变得心胸狭隘。你应该和自己比较——比较一下,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进步,明天是不是比今天更有进步。 当你学会与自己比较的时候,你每天都在进步,你获得了更多的经验、学识,你的心胸更开阔,你的眼神和气质会变得完全不同。大学四年,与其追寻全世界的骏马,不如种植丰美的草原,到时骏马自然会来。 第二件,我始终有阶段性的目标。 我们为什么要给未来设定一个目标?为了提升现在。当我们迷茫徘徊,感觉全身无力的时候,是因为生命中没有给人能量的东西。什么东西能给你能量?是未来的期待。 回头再看,我的生命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一直在为自己设立短期目标,并付出足够的努力。很多人生目标并不是想出来的,而是你付出努力到了那个地步之后,自然而然出现的。 大家都知道,我参加过三次高考,曾经拖后腿的就是英语成绩。第一次高考时我的英语只考了33分,复读时,我的目标就是学好英语。第二年,英语成绩55分,虽然有进步,但总分不高仍然落榜。在质疑声中,我坚持再读一次高三,这一次英语考了95分,被北大录取。 进入北大以后,我的学习成绩上不去,体育运动、文艺活动也不行,感觉非常自卑。作为一个朴实的农村孩子,我当时想到的唯一途径是,把学习搞好。我的大学同学读书太多了,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大学四年读完800本书,等大学毕业时,我看过的书光自己买的就一千多本。 大三时我患上肺结核,在医院待了整整一年。最初的一两个月,我非常迷茫,也特别痛苦。但这场病带给我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在迷茫与痛苦中想通了一些事情。什么是命运?命运就是老天不经意加在你身上的苦难,以及面对这种苦难你所采取的态度。我不能永远待在痛苦中,我要选择一条道路、一个目标去努力。那时,我选的第一个目标是,必须把身体养好。 在医院里,我做了两件对我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读书。住院一年,我几乎一天一本书。所有文学、哲学、诗歌、散文、历史的名著,我都是在医院里读完的。第二件事情是背单词。为了打发时间,我每天平均背50个单词,到年底时,我的词汇量已经从原来的八千多个上升到两万多个。这件无意中做的事情,直接促成了后来新东方的诞生。我对教词汇非常有把握,在80年代末成为中国教GRE词汇的第一人。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人生中会有迷茫,但迷茫的时候也不能停下进步的脚步,前行之中总会有转机,生命就是这样转动起来的。 考虑毕业分配工作,我不想进入政府机关,也不想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于是我想着去当老师,一周只需要上八小时的课,每年还有三个月的假期。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用英文写论文,找了最严厉的老师辅导,这篇论文最终成为被老师认可的论文。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留在了北大教书。 后来,我想出国深造,联系美国的大学,对方只给了我两万美元奖学金,一共需要三万美元,而以我当时在北大每个月六十元人民币的工资,需要不吃不喝一百年才能攒够一万美元。所以我决定创办新东方,初衷非常简单,就是攒钱出国。等到新东方开班之后第三年,我就有了到美国读书的钱,但那时我突然决定不去了,为什么?因为我发现新东方很可能是一个事业。当时中国想出国留学的学生非常多,他们都要通过几门考试,托福、GRE、GMAT,但相应的教育还是一片空白。于是,我把几个在美国读书的朋友叫回北京一起创业。这样到2006年,新东方市值就做到了几个亿。这时,我们又突然畅想,那新东方为什么不上市呢?于是改结构、重组,到纽约上市。 新东方上市时,只有8亿人民币,我们又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十年后做到年收入100亿人民币。今年9月7日是新东方在美国上市十周年,新东方年收入已经正式宣布突破100亿人民币。这个目标并不是我在最初设定的,但是最后它到来了,而当我将过去的一切连起来再看时发现,这一切并不是偶然,因为我设定的阶段性目标,连起来就会变得越来越高远。 生命只有幸福与不幸福两种状态,任何中间的浑浑噩噩都是没有生命的状态。我希望若干年后,同学们回过头来再看的时候,你的生命是与众不同的。在与众不同的生命中,你过得合算吗?所谓的合算不是指功利的标准,而是人生丰富的标准。只有一件事情不合算,就是在这件事情中,你消磨了斗志,忘记了梦想,这就是生命的不合算。 来源|老俞闲话 图来自网络

Read more

十句狠话,说尽心酸

第一句 亲人之间,谈到钱就伤感情; 情人之间,谈到感情就伤钱。 第二句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 只是可以含着眼泪向前跑。 第三句 男人的谎言可以欺骗女人一夜, 女人的谎言可以欺骗男人一生。 第四句 世界上唯一不用努力, 就能得到的只有年龄! 第五句 大起大悲看清自己, 大起大落看清朋友。 第六句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大家要爱护地球。 地球上只有一个我,所以大家也要爱护我! 第七句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不管生活多苦,都要笑对! 第八句 走的最快的是最美的风景, 伤的最深的是最真的感情。 第九句

Read more

关机的生活,才是正常的生活

关于生活所有该知道的事,其实我们早就知道了。如果还要靠看书来提醒,只因我们习性太深。 手机,一种最能剥夺自由的工具,却总被宣传成“让你自由自在,随时保持联系”的好东西。 没有手机的年代,一般打工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门工作老板找不到他,下班离去老板还是找不到他,现在可不同了。李奥巴伯塔(LeeBabauta)的部落格“禅习惯”(Zenhabits)全是至为简单的提示,但点击率惊人,成了全球头50大最受欢迎的部落客。然后,僻居关岛的他再把部落格发展成一本小书《少做一点不会死!》(Thepower of less),依然是本畅销书。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教训,恰恰是我早已实行了多年的规则。比如说“不要一整天都在打电话,应把该联络的人全数列出来,电话一次打完”。我通常会拨出30分钟的通话时间。电邮如是,一不小心,它“可是会成为生活的主宰”,所以“每天只在固定的时间收发信件”。对于上了黑莓瘾,3分钟收不到邮件就浑身不自在的人来说,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可是回头想一想,联络到底是为了甚么? 从前是因为有事才想到要联络他人,现在却是为联络而联络。 所以我坚拒使用MSN和QQ之类的东西。常常有人和我索取联系方式,彼此交换电话电邮,再顺道问一句:“你有没有MSN,这样子会更方便些”。方便?我就不想这么方便,更何况那根本算不上是方便。且看一般人使用这类聊天工具的习惯,有事没事都要搭上几句话,谁上线了就跟谁说声“Hi”,谁说自己今天不开心就要草草安慰两句问他到底怎么了,这种沟通没有多大的意义,作用就是让沟通继续下去。 工具让人异化,现代的通讯工具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不再问它的目的何在,我们只是被它使用,让它成为自己的主人,制造出大量且有害的废话(例如八卦是非、谣言中伤)。就算一句话都不说,但你不觉得谁上线都得通知大家一声是很无聊吗?到了最后,你的工作效率降低,休息时间大幅减少。 我计算了一下,在没有使用手机之前,我每天花在电话上不多过20分钟,如今已膨胀为40分钟了。有了电邮,我每日与人联系的时间又多了1小时。如果你还使用MSN,又喜欢不停收发手机短讯,那么一天下来大概就要用掉3小时以上去和别人保持联络。一天24小时,你有多少个3小时? 李奥巴伯塔说得很简单,我们竟然都忘了: “对多数人而言,扣除花在睡眠,准备餐点与进食,交通、工作,以及处理杂务上的时数,每天其实就有那么几个小时的自由时间。请多加保护自己的时间,这是你最珍贵的资产,请务必以生命捍卫它。” 文/梁文道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