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让你明白:员工到底是更需要管理,还是激励?

某公司一名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的角色,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总经理从我身旁经过时,总会赞美我扫得真干净”。且不说各种看法,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真诚的赞美,能激发他人的无限潜能。 管理是被动的,激励是主动的。管理是别人要求的,激励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点是不喜欢为别人做事,却愿意为自己做事。如果一个管理者还是把过去几十年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现代的员工,那只会把员工管跑。企业人员流失严重,不是管理出了多大的问题,而是负激励、负能量太多。管理是管事,领导是带人。以事为中心,对人的关注就会减少,但事情要做好,必须要面对人。所以,管理者只是希望做好事情,而领导者的目标是通过激励带好团队。不会激励员工的上级,充其量只是一个管理者。要想做真正的领导,必须掌握各种激励技巧,关注人的需求与感受。 01|企业为何要做好激励?人在不同的环境、年龄、成长阶段、管理层次下有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这是激励的根源。没有激励,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例如,年龄稍大的操作工人,需要养家糊口改善生活,因此对金钱物质的需求较强,要多用利益驱动;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还要尊重,多用发展前景、个人成长加以激励;而对管理层要用目标激励,对事业基础好的高管要用事业、使命激励等等。 02|和尚吃肉吗? 一来访者问法师:“大师,您在公众场合是素食,若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法师反问道:“您是开车来的吗?”来访者:“恩”。法师又说:“开车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如果是为自己系,有没有警察都要系”。 启示:如果一个人是为自己而做,信念、目标、理想就是最大的动力。 在激励的设计上,管理者必须具备人本思维能力:1、培养人不如招对人:只有先招对人,培养才有更大的价值;2、招聘人不如留住人:新人的培养成本与风险高于留住老人;3、留住人不如激励人:留人是为了让他有更好的表现,使其成为资本而非成本;4、激励人不如培养人:给人真正有成就的未来,胜于一切激励。 03|如何看待员工追逐利益的现象吗? 对于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一般认为:第一层生理需求,就是满足人对物质利益的需求,而最高层自我实现需求,则是满足人的精神境界方面的需求。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自我实现的基础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既然是价值,就一定有价格属性,价值背后必有价格支撑。因此,企业要支持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激励也要跟上。 有一老板向我诉苦说:员工的工资在行业同几乎是最高的,但每次做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最不满意的一项依然是薪酬。我回复他几点看法:一、员工对薪酬不满意就如同老板对利润不满足;二、员工收入再高,也永远不会满意,因为他总希望获得更多。 员工希望收入不断提升无可厚非,但必须以正面价值观来看待自己的收入,职场要抛弃的5种心理: 1、我付出这么多为什么得这么少?(很多时候原因在自己) 2、我只做与工资相称的工作(那就永远拿那份工资吧) 3、那是领导想的事(注定永远不能当领导) 4、不是我份内事我不做(下次别想要同事帮忙) 5、我已经很辛苦明天再做吧(往往这一耽误就失去机会) 04|如果你不满意收入,请照收这三条建议: 1、将你的工资提升30%,然后问自己我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水平,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做到? 2、观察周围的同事或朋友,他们当中有收入高于你30%或以上的,了解他们是如何得到这个收入的?(正面思维) 3、如果你觉得自己短期内做不到,调适自己的心态,脚踏实地工作。 在企业中,计较收入但愿意付出的员工其实是好员工,可怕的是计较收入却不付出不创造的员工,更可怕的是不计较收入也不愿意付出的员工,你要养着他还没有脾气。对于不计较收入用心做事的员工,你要挖掘他的其他需求,满足他更高层次的个性化需要。 一老板对大和尚说:“我有一位员工唯利是图,我想炒了他”。大和尚不答反问道:“你家附近的河有没有发过洪水?”。老板回答说“有呵”。大和尚又问道:“那你有没有想过堵死这条河”。启示:通河道建河堤,可令其自然顺流。凡人皆有利己心,通心脉建机制,可令人正心顺气,逐己利不损人利,善分利得正力。 图自|pixabay.com

Read more

大将无能,累死三军!(企业老板必看)

其实每个人都具备潜在的领导能力,不少人总是将领导力与高职位联系在一起,领导力不是一个位置,它是一个过程。 员工绩效差,领导不要抱怨员工的无能,而要检讨自己,通常错在于: 一、错在选错人; 二、错在如何带人; 三、错在有没有建立规范的制度和流程、标准; 四、错在不善于培养员工,没给员工授权锻炼其能力; 五、错在没有建立竞争机制不敢于PK淘汰人。 身为领导者必须领悟以下理念,让管理回归简单: 1、公司请你来做什么? 请你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如果你不能发现问题或解决不了问题,你本人就是一个问题; 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你就坐多高的位子; 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你就能拿多少薪水; 让解决问题的人高升,让制造问题的人让位,让抱怨问题的人下课! 2、问题就是你的机会 1、公司的问题:就是你改善的机会; 2、客户的问题:就是你提供服务的机会; 3、自己的问题:就是你成长的机会; 4、同事的问题:就是你提供支持建立合作机会; 5、领导的问题:就是你积极解决获得信任的机会; 6、竞争对手的问题:就是你变强的机会。 3、谁能跟公司走到最后? 第一:能始终跟着团队一起成长的人。 第二:对团队的前景始终看好的人。 第三:在团队不断的探索中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人。

Read more

李嘉诚告诫儿子:混社会,跟这15种人,想不成土豪都难!

导读: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努力奋斗。可是,有的人成功了,获得了巨量财富;有的人却始终没有摆脱贫穷的面貌。原因不复杂,只因为财富也是长着“势利眼”的,它喜欢那些勤奋努力、有创新、有目标的人。总结起来,财富最喜欢以下这些人。 【不满现状的人】 如果你已习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整天上班、下班,日复一日,任凭岁月消逝,你一定成不了富翁。一个积极想要赚钱的人,绝不以温饱为满足,一定想要让生活多彩多姿,天天充满赚钱的活力。具备了这个要素,再坏的天气,再苦的工作,你也会心甘情愿地去做。而当你养成了这个赚钱“习惯”后,财富自然愈来愈多。 【穷怕的人】 社会上的大富翁,出身背景往往呈现两极化,不是继承祖业的企业家第二代,就是从小贫困、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而后者的能力和累积财富的持久力大多优于前者。这充分说明,一个生长在贫穷家庭的小孩子,因为穷怕了,所以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烈的赚钱欲望。 【爱动的人】 一般人想要赚钱,也一定要勤于“动”,不管你是一个小业务员或是修车技术工,平常勤于与人“互动”,让人际关系活跃起来,赚钱的机会自然较多。在“动”的过程中,要特别记住不要害羞,不要怕没面子。要大胆、乐观地试试看,这尝试的过程,不仅让你体会人生百态,也让你领悟赚钱的方法。 【效率高的人】 在这种生活节奏很快的社会,在上下班高峰期,到车站里瞧一瞧,就会发现,每个人的脚步都那么急匆匆,每个人都在赶路,看上去非常急。确实,要想在这个社会赚钱,就要有非常高的办事效率才可以。 【有自信心的人】 大凡在社会打拼的人都知道,工作中有无信心十分重要。一个对自已有全盘信心的人,就能潇洒地调度自如,可大可小,可松可紧,能在非常时期有非常办法应对。 【充满好奇心的人】 好奇心是人类生活进步的原动力,是一种创造力,也是一种魄力,有了这种魄力就会去做投资、冒险,而这种行为正是致富的主因之一。 【有人生目标的人】 谁都想赚钱,可是,你对未来的财富人生做好规划了吗?当我们闭上眼睛去设想未来,可能许多华美的图画齐齐掠过脑海。分析成功者的足迹,我们不难发现,建立一个正确、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而不断努力奋斗是非常重要的。 【果断勇敢的人】 果断性强的人,当需要立即行动时,能迅速地作出决断对策,使意志行动顺利进行;而当情况发生新的变化,需要改变行动时,能够随机应变,毫不犹豫地做出新的决定。生意场上,需要的正是果断勇敢的人。 【善于总结的人】 如果在社会中不学习,最终生意不会做长久。急遽的全球性转变,资讯光速流转,机会转瞬即逝。环境的迅速变化确实向任何人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凡是依赖于旧有的知识和依循以往的方式解决新问题,终将无法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珍惜时间的人】 很多在社会中拼的人都有这样的同感,每天24小时根本不够用,恨不得变成48小时。是的,时间是宝贵的,又是无情的,它总是不声不响地从我们身边匆匆流逝。能抓住时间并刻苦学习的人就能成为有用之才。而不能抓住时间的人,只会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心态好的人】 有人说,心态决定命运,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的心态,对他的人生成长与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好的心态不但可以让人更好得取得成功,还能更好的享受生活,提高你的幸福程度。 【吃苦耐劳的人】 “吃不了苦”是时下一些年轻人的一种通病,他们总是对目前的工作感到不满,总想找一个既轻松又能赚大钱的工作。结果往往是好事没有降临,宝贵的年华却虚度了。

Read more

年底了,这十种员工,我一个也不会留!(老板圈疯转)

1、薪水太高,贡献平平: 薪水随着年资和公司成长愈来愈高,但无法提供其它附加价值和同业比,薪水明显偏高,就必须很小心。假如又没有独特的附加价值,很容易被更年轻、更便宜的人才取代。老板通常是能少给一分钱决不会多给一分钱。找到机会,换血也是节省成本的一种方式。 2、居功自傲,目无老板: 对公司有些贡献就居功自傲,老提过分要求,索要过度资源,甚至不把老板放在眼里。其实这个世界缺少了任何人都照转,公司其实也不会真正离不开谁。正所谓“快马先死,宝刀先钝,良木先伐”,死的往往是牛人。 3、树敌太多,自视太高: 有些水平的经理人常恃才傲物,凡事以自我表现为中心,觉得大家都得围着他转,沟通技巧又欠佳,处处树敌,引发众怒,成为众矢之的,为了照顾全局,老板当然会觉得长痛不如短痛,结束了事。 4、只说不做,缺乏执行: 面对问题只会挑剔和质疑,却没有办法提出解决办法,或者不能细化执行。经理人不是外面的咨询顾问,能够站着说话不腰疼。实实在在的问题摆在面前,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会抱怨推拖,时间长了,不但老板失望,手下也跟着混。最终难逃被踢出局的命运。 5、行动过急,同时发动: 大多数做“空降兵”的职业经理人常犯一个毛病:步子走得太快,且同时发动太多的事情。新官上任,理念宣导、战略调整、结构重组、业务撤并、人事调配。殊不知,各种固有的矛盾在新的环境中重新激化,相关利益方在协调各自的位置,外来的和尚在念完了经后才看到了血淋淋的残酷现实,曾经的激情和狂热逐渐被冷静和怀疑所代替;利益各方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空降兵”常成为被迫出局的替罪羊。 6、拘泥细节,缺乏领导: 你带领的团队是否对你抱怨连连,还是在愿景领导之下充满斗志? 你对团队的掌控能力如何?管理的风格因人而异,但通常太拘泥于细节的领导通常都缺乏很强的领导力,且不容易让人产生被信任,被激励的感觉。时间长了,员工和领导貌合神离,最终领导往往反而被手下所抛弃。 7、立场不稳,站队错误: 这是公司政治中的一个微妙体验。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取决于“距离”。位置、资历、和老板的个人交情、对别人的影响程度、在组织中发言的活跃程度等,往往是测定这种距离的要素,人们在这种既定的距离中维持一种平衡。一旦换了新的老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还没有建立的时候,站队就非常关键,如果此时站错队,可能再也没有改错的机会。 8、太守本分,不能主动: 只把份内的事情用老方法做完。职业经理人的首要责任是为股东,为老板打理公司,如果只是被动地执行上面的精神,提不出自己的想法,眼睛只看着自己份内的事情,没有全局观念。此类经理无法真正成为老板的左右手,也不能让老板真正放心。 9、不懂学习,无法成长: 社会环境一直变,企业面对的挑战也一直增加。不想学或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就容易停滞,无法跟随企业的成长。很多人经常抱怨老板不给自己成长的机会,却很少检讨自己有没有做好抓住机会的准备,或者说是否自己具备了承担更大责任的能力。不主动学习,提升素质,会让老板失去期望,从而在环境改变是重新选择能力更强的新人。 10、抗拒改变,固步自封: 这种人死最快。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要求经理人有相当的变革管理能力,至少相当的适应变革的能力。如果只从本位主义出发,抗拒改变,必定会被公司和最高层淘汰。所以审时度势,适应潮流才是上策。抗拒之前应该想清楚是否能够真的躲避得了,如果躲不了的事情,还不如面对现实,欣然接受。 图自|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