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私了,不懂得分享。”这是很多家长经常给我说的话,包括一些初中的家长。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变得不懂得分享,变得自私呢?这个还是和家长的教育有关系。如何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分享,不能试探孩子。很多家长觉得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于是不管家里有什么吃的,都让孩子先给家里的大人分一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亲戚等等,可是大人又不是真的要她的东西,就会造成孩子对于分享的错误认识。 举个家庭中常见的例子,孩子把零食或者水果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往往会说,“我不要,宝宝自己吃!你真乖。”这样久而久之,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第一,孩子可能觉得分享了一圈,东西没少,大人不会真的要,而自己又被夸奖了,真好; 第二,孩子也可能会想,自己给了,人家却不要,是不是以后就不用给了?因为在给予的过程中,孩子没有得到满足感。 那么第一种情况的结果,如果真有人要了,孩子反而就不高兴了,这并不能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比如再举个例子,我女儿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同学家里就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去玩,那个女孩拿出她的水果,她妈妈让孩子分给大家吃,其中有一个孩子的爸爸接过了东西就真的吃了,孩子就哭了,说:“那个是我的,你怎么不还给我呢?”这样其实是很尴尬的。 第二种情况,孩子久而久之就不给了。因为没有找到成就感。所以比如说孩子给了你苹果,请你大方地接受,然后蹲下来,感谢孩子:“谢谢你给我的苹果!”然后大大地吃一口,告诉孩子:“好甜啊!你真是个大方的好孩子,把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要让孩子在分享这个事情中找到成就感和快乐感。 除了不能试探,还有不能强制。特别是2-5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对自己的东西归属感开始变得很强烈,特别是对于自己的玩具之类的。很多家长在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总是会要求孩子把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 有时候孩子非常不乐意,家长还是会有这样的要求,甚至在其他孩子来拿属于自己孩子玩具的时候,我们总是很谦让地把东西给其他孩子玩。其实这样对于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并不好。孩子为了避免下次又失去玩自己玩具的机会,会更加保护自己的玩具。更加不愿意给别人。 所以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引导孩子自愿给别人,告诉他:“这个玩具是你的,xx小朋友是你的客人,你作为小主人,把玩具和他一起玩一下,你们共同分享,好不好?下次到他们家玩的时候,他也会把他的玩具和你一起分享,相互分享才会玩到更多的玩具,行不行?” 如果孩子自己愿意了,那么就要好很多。但是如果他不愿意,那么就再问他:“那这个玩具现在你玩,XX没有玩具玩,看看你还有一个小车,你是把小车给他玩,还是你手上这个给他玩?”不要去勉强孩子,引导出一个二选一的选择。 案例分析:家长咨询:孩子幼儿园放学后跟同班的一起回家,在路上其他小朋友的家长就拿吃的出来,她因为平时都没让孩子吃零食,所以别人给的时候出于礼貌也就收下了,但是自己孩子手里没有零食,就没有给其他孩子,每天都这样不好啊。瑶瑶回家说她也要拿东西放学后给同学吃,以后我们要在她书包里放吃的吗?如果放了,又怕孩子形成习惯,以后有一天不放就嚷嚷。 回答: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每天是和同一个小朋友回家,那么如果你和这个小朋友的家长比较熟悉的话,可以和家长交流一下,除了分享零食,还可以分享图书、分享玩具。 比如说,周一可以分享零食;周二分享图书;周三分享玩具;周四分享一个故事相互讲述;周五分享一件快乐的事情等等。 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自控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如果是不同的小朋友,对方经常会有零食,你觉得不得不和对方也分享零食的话,我也不建议放在孩子书包里。家长去接孩子的时候,可以带上。当然你也可以拒绝对方的零食。我就是这样做的。我首先会非常感谢小朋友,同时我会告诉小朋友,丫丫(我家孩子的小名)不吃零食,因为零食吃多了会蛀牙,对身体不好。然后我会给一些水果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但还是不放在孩子的书包里。如果本来你就不让孩子吃零食的话,那么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拒绝。坚持自己的观念。 作者/吴青薇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