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5个心理成长信号,常被误认为问题行为

孩子成长的一些信号,常常会被误认为是“问题行为”。这些误会,很可能会让父母错失正面引导孩子的机会。 01 搞破坏 很多孩子到一岁左右,会开始出现一些让父母匪夷所思的“破坏”行为。比如:把所有抽纸都从纸盒里抽出来,扔东西制造噪音,将所有盒子、柜子门都打开,想将手伸进插座…… 当孩子身体运动能力越来越强,他们的认知能力会大幅提高。 这个“搞破坏”的时期,实际是孩子人生阶段的“实验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周围的事物。这个阶段的每个动作,对他们来说都具有意义。 他们什么都想要亲自摸一摸,打开来看,摔打一下,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身体去了解这件物品。 但这些行为常会被父母误会是“没规矩”,因为有点像在搞破坏。 其实这个阶段不必要着急管教孩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让孩子去“实验”,让他们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02 “妈妈快看!” 当孩子会说话以后,他们看见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急切想让妈妈、爸爸去看。这种让父母配合自己指示的行为,是孩子想要了解更多事物的信号,这是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表现。 在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可能已经表现出了这种能力。他们可能会“咿咿吖吖”指着一件东西,努力引起父母的注意。在这个时候,孩子发展出了“兴趣”和“好奇心”,想要了解更多。 这时父母可以顺着孩子的“指示”,告诉他多一点相关信息。 比如,如果孩子指着一朵花发出“啊啊”的声音,父母可以清晰地告诉孩子“这是花”,让他知道正确的名称。甚至可以抱着孩子走到花前面,让他摸一摸,闻一闻,告诉他颜色和气味。 有时孩子会很急迫,不用手指,而是拉扯父母衣服来引起注意。这时父母不要焦急,看看孩子是想表达什么,可以将孩子带到他想了解的物品前。 父母很忙也尽量不要忽视孩子这种渴求“了解更多”的行为。 03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两岁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自主性,他们会感觉自己不再那么需要成年人照顾。 此时孩子玩耍时,会旁若无人沉浸在自己世界中, 不想和别人说话,也不想被打扰。 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好时期。 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玩耍、思考,当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呼喊父母。刚开始孩子可能独自玩耍几分钟,渐渐延长到十来分钟,二十分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