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磨蹭到自觉,家长只需这样做

家长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越喜欢磨蹭。 孩子磨磨蹭蹭、做事慢慢悠悠的坏习惯让很多父母都烦恼不已。起床催、作业催、睡觉还是得催。 究其根本,不外乎这三种原因: ▷ 缺乏时间观念 ▷ 注意力不集中 ▷对要做的事没兴趣或不知道怎么做 父母可以这样做,让孩子从磨蹭转变为自觉: 1、戒掉唠叨、催促 最近有位家长在后台留言:让孩子关掉电视去睡觉,说一声当没听见;耐着性子催第二遍时孩子嘴上答应一声,身体还是一动不动;等到终于忍不住脾气了,吼着催孩子,他才终于不情愿地关掉电视睡觉。 很多家长不知道,越是唠叨、催促得多,孩子越爱磨蹭。 时间长了,孩子做事的标准不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妈妈有没有催”。妈妈催的才是紧急的,妈妈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动做。 渐渐地,孩子的内驱力在这样日复一日不停的催促声中被消磨殆尽,就变得越来越不自觉。 孩子有他自己的做事节奏,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大人们不要总是以成人的节奏去要求孩子,给他一些慢慢成长的空间。 在确实需要提高速度的事情上,与其催促责骂,不如正向引导,例如“反话正说”,看到孩子在某件事上提高了速度,就及时表扬鼓励他,激发孩子信心。孩子受到正向激励,就会越做越好。 2、改掉包办、替代 很多家长看不惯孩子做事慢吞吞或者做的不好,为了图一时省事干脆自己替孩子做,然而只会给后面带来无穷的烦恼。 心理学上有个“100%理论”,如果我们有20%不做,那么孩子就会做20%;如果我们有80%的事不做,那么孩子自己就会做80%。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家长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越喜欢磨蹭。因为他对父母的帮助产生了依赖心理。 想让孩子做事自觉高效,还需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家长的帮助和替代解决得了一时的事情,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就慢慢磨蹭也没关系,反正还有爸妈会给我收拾“烂摊子”。 “自然教育法”倡导:一个人应当承受他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并且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这样他才会产生思考,不自觉就会调整自己的方式,渐入佳境。 3、加强孩子时间观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