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女人最难的修道场

有读者给我留言:“我失业了、不知道为何,我现在动不动就骂孩子,孩子不听话,我就骂还打,骂完自己又想哭。没钱没工作,婆婆对我不好,家简直是我的噩梦,我不想和婆婆一起生活,但老公又不能不和她一起住,我常常想离婚,想一个人,但又舍不得孩子。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我回:“你家的篱笆倒了,你觉得是一起立起来容易?还是一根根立起来容易?先把工作那根篱笆立起来。马上出去找工作,不管什么工作,赶紧出去上班。” 有人问我,我的家庭关系如何处理的?我想说,家,是女人最难的修道场。家,需要家庭成员共同维护,从我做起。 说着简单,但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四重考验:自我、夫妻、亲子、婆媳关系。而且都是新的关系建立。对男人来说,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关系而已。所以这个修道场,显然是给女人准备的。 而对外的关系则相对简单多了,要么工作关系、要么客户关系、要么合作关系….是单一的,容易建立,也容易更换。而家则复杂太多。 所以,我的策略是,先修容易的。外面修好了,再来修家里;自己修好了,再来修老公。因为那样会比较有底气和基础,经得起打击,付得起代价。 但大部分女人都想先修身边的,所以你当然觉得,难啊!我也觉得难呀! ******** 昨晚,我在家中也发生了一点摩擦。晚饭是一大家子吃饭。公公和老公,两个男人;婆婆和媳妇,两个女人、一个孩子。 平时我和张医生都上班,公公婆婆会来帮忙照顾我们刚上学的儿子,他们一般会在我家呆到晚饭后,才回自己家。 晚饭饭桌上,两个男人又开始吹牛讲国际政治,基本上都是互相抬杠。通常,我不参加讨论。 昨晚,张医生聊起,川普讲英国脱欧是“伟大的决定”这类话很可笑云云。 我突然想起,刚看到另外一个观点说,英国脱欧或许对英国来说是有利的。论据之一提到撒切尔夫人当年很多举措也曾遭到反对,但历史证明是对的。我本意是想表达一下,一个问题会有不同角度。 还没等我讲完,张医生就用嘲笑的口吻说:“哈,你瞎编的吧?” 我瞪他一眼, “你只讲你的观点,别人讲就是编的。和你没法聊天了!” 这时儿子吃好饭,刚离开座位,奶奶正顺手把儿子嘴角的饭粒擦掉。 张医生继续不识相的嬉皮笑脸说:“你看,你一演讲就没人听了,儿子都听不下去,跑了~”我眼角刚好瞥见婆婆在偷笑。 我一时没hold住怒火,站起来对张医生说,“好吧!你这幅样子是打算教给儿子吗?你从小也这么被教的吗?”话一出口,我意识到自己言重了。可话又收不回。 果然,公公婆婆不乐意了,“怎么把我们给带上了?” 我赶忙说,“我是不该这么说。可我觉得他已经是爸爸了,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孩子。他在孩子面前,不尊重妈妈,所以我很生气。大家只是吹牛聊天,如果我一开口,就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还没人站出来主持公道,让我感觉我就是个外人。不把我当一家人,我当然生气了。”(幸好我脑子快,我一说,你家把我当外人这种话,他们就没法继续发挥了。) 张医生马上说:“你怎么这么开不起玩笑啊?我在逗你啊。” 我很严厉的说:“你把伤害别人换取自己开心,当做逗吗?那你也希望别人这样逗你吗?” 张医生说:“我们可没把你当外人,我爸妈对你多好啊,是你自己总觉得自己是外人。” 我说,“这就是你对待家人的方式吗?以伤害家人为乐吗?”

Read more

和重要的人,别计较不重要的事

晚上,老公从婆婆那回来,一脸郁闷。 我问他怎么了?他叹了口气说:我去看咱妈,她正煮方便面吃,我说吃方便面对身体不好,她就和我急,说就爱这口儿,结果娘俩争执了几句,都不开心。你说这事,我错了吗? 我哭笑不得:这点事值得吗?又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老人愿意吃就吃呗,偶尔吃一次没事的。这种小事就随着她吧,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闹得两人都不愉快,真没必要。 老公低头沉思不语。 我心里偷笑,亲人之间,哪有什么对错的标准啊。 ******** 去年母亲节,我去一个中老年服装专卖店给婆婆买衣服,里面有一男一女在激烈地争吵。 那个男的对着围观的吃瓜群众说:大家给评评理,她给她妈买衣服,买一千多的,给我妈买五百多的,你说她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哈,原来是夫妻。 那女的也不甘示弱:你妈适合这件衣服,你非看价格,这不是有病吗! 有人劝:哎,啥大不了的事,老人不会在乎钱多钱少的,儿女们有心就行。 两人还是不依不饶,让劝架的人给判个对错。 有人开玩笑:这么点小事,你俩吵这么厉害,不会离婚吧?围观的人都笑了,那两口子对望了一眼,也讪讪地笑了。 气氛一下子缓和了,男的对女的说:行行行,我不和你争了,你爱买哪件就买哪件吧。 生活中,总有夫妻因为不值得的小事,吵得天翻地覆,让外人给评评理,其实,有什么理可评啊。 ******** 我搬家前的小区,有一对老夫妻,和我住一个单元。 老两口都退休了,经常一起遛弯,一起买菜,那个老爷子据说之前是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老太太是位小学老师,人不错,就是爱训人,可能是有点职业病吧。 我在路上就遇到过,老太太边走边埋怨老头:你买菜都不打价,就你有钱是吧?! 老头笑眯眯地解释:我都问过几个菜摊的价了,这家菜好,价格又便宜,怎么好再还价呢,菜农种菜也不容易。 老太太继续唠叨,老头依然保持微笑。 小区里的人,都管那老头叫‌‌“妻管严爷爷‌‌”,老头知道了这个绰号也不在意,哈哈大笑。 我搬家前不久,一天深夜,有人怯怯地敲门。我睡得正香,蒙怔地醒了,老公也听到了,起身隔着猫眼,看到‌‌“妻管严爷爷‌‌”站在门口,一脸焦急。 老公赶紧开了门,让他进来。老爷子不好意思地说:我老伴忽然高烧,给她吃了退烧药也不行,能不能让苏心给打个退烧针去?年纪大了,这些东西平时都备着。 老人知道我之前当过医生,估计才在万般无奈之下想起我。我到了他家,给老太太打完针,老爷子千恩万谢把我送出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