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食物有哪些?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为1900万人,其中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冠心病及脑卒中同样是居于首位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一人因此而死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食物有哪些? 洋葱:它含有前列腺素,有扩张管血、降低血脂的功能;它含有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基酸,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海鱼:鱼类含人体必需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降低胆固醇作用。每周吃一两次鱼,比不吃鱼者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牛奶:它能有效抑制人体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胆固醇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 番茄:番茄内的“番茄素”和纤维,具有结合人体胆固醇代谢物——生物碱的作用,从而阻止人体动脉硬化和防治冠心病的发生。 海带:它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液及胆汁中的胆固醇;它含有食物纤维褐藻酸,也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并且促进代谢。另外,海带中的钙不仅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而且可降低血压。 大豆:它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卵磷脂,具有降血脂效果。高胆固醇患者每天食用大豆60-100克,约90%的人症状会明显好转。 大蒜:它含硫化物质混合物,可减少胆固醇、阻止血栓形成。高脂血症患者每天吃三克大示,可使血脂和胆固醇明显下降。 玉米:它含丰富的钙、磷、硒等微量元素及卵磷脂、维生素E,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印第安人几乎没有高血压病、冠心病,主要得益于玉米为主食。 燕麦:它含有极丰富的亚麻油酸和丰富的皂甙素,可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清除沉积在血管壁的低密度脂蛋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坚果:核桃、板栗等坚果含丰富的镁。若摄入过多脂肪和维生素D、磷时,如果身体内缺乏镁,很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 芹菜:食物纤维含量丰富,多食可减少35%的引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若每日摄取16克以上食物纤维,患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会明显降低。 菊花:医学证实,菊花有降血脂的功效,还有非常平稳的降血压的作用。尤其是中老年人在绿茶中放一点菊花,对心血管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鸡蛋:过去认为蛋黄含胆固醇过高,多吃易致冠心病,现已证实纯系误解。事实上,鸡蛋含有卵磷脂,能使人体胆固醇和脂肪保持悬滔状态,而不在血管壁沉积,并透过血管壁为组织利用,从而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心血管疾病饮食预防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定期做体检,防患于未然,一旦有心悸、胸闷、心绞痛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不可拖延。 沱茶:产于云南,经常饮用可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每天饮沱茶三次,可使血脂降低20%。 来源:上海远大心胸医院 孟庆智 审稿:健康科普分会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心血管疾病,早预防,早受益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为1900万人,其中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冠心病及脑卒中同样是居于首位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一人因此而死亡。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年轻化,心血管疾病问题将日益突出。 心血管疾病是可怕的,但最大的悲剧在于它本是可以预防的。始于1948年的著名的美国弗明汉心脏研究,开始了亘古未有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征途,识别出了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因此美国开展了胆固醇教育计划、戒烟、控制血压等措施,随后美国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开始下降。 2004年公布的、由52个国家参加(包括7000多名中国人参与)的病例对照试验,回答了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到底是遗传因素,还是后天可变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这一问题。这个研究最重要的结果是90%的心梗是可控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按照其权重排序是: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等。据此研究,10个心梗中9个可以被解释,6个心梗中5个可以被预防。美国近30年人均寿命延长了6年,其中3.9年归功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这期间美国在癌症方面做了不少的投资,贡献是4个月。 目前已明确,危险因子与临床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危险因子越多的人日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越高。因此,控制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就能早期受益。 一、适当活动要坚持:生命在于运动,但过度的运动也可导致心血管意外。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最好呢?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其它如太极拳、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爬山、跳舞、游泳等均可以。运动要做到有恒、有序、有度。一般掌握“三、五、七”的运动安全有效。“三”是指最好一次活动三十分钟以上。“五”是指一个礼拜最少运动5次。“七”是指活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加自己年龄等于170。 二、戒烟戒酒要重视:吸烟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3倍,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达250万人之多,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 ,喉癌发病率高6-10倍 ,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被动吸烟同样有害,目前我国5.4亿人被动吸烟。因此对于吸烟来说,戒比不戒好,早戒比晚戒好。如果戒不了烟的,一天不超过4支烟。大量饮酒同样有害,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表明男性持续饮酒比不饮酒者,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高40%。因此大量饮酒肯定无益,但少量饮酒,每天饮酒20克,每周饮酒4次以上对心脑血管疾病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于不饮酒者不提倡用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男性饮酒者每天饮酒应<50ml,啤酒<640ml,红酒<200ml,女性饮酒应减半。 三、降低体重很关键:肥胖者(体重指数BMI>28,BMI= kg/m2)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2.3倍,人群体重指数的差别对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影响。例如,我国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南方低,地区差异很大,与人群体重指数的差异相平行。我国10组人群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基线时体重指数每增加1,5年内发生确定的高血压的危险增高9%。同时超重还是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高危因素。 四、合理饮食很重要:饮食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明显相关,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是以粮食为主食,副食品多样化,而且主要食用新鲜的天然食品,国外给予很高评价,称其为防止肥胖和心脑血管病的最佳膳食。同时鱼类含有很高量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蔬菜富含叶酸,可以减少体内高半胱氨酸形成, 对防止心脏病很有效, 而蔬菜水果中的纤维, 更是降低胆固醇的天然良药。 五、控制血压要达标: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有1.6亿人,但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率低及控制率还很低。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比正常人高2倍,脑血管病中,80%的患者有高血压;无论用什么药物,只要使收缩压降低10-12mmHg,舒张压降低5-6 mmHg,就可使脑卒中减少40%,心梗可减少16%,心衰可减少50%。因此控制血压、降压达标非常重要。 六、降脂治疗要规范:血清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事件发生危险降低2%。经过治疗的高脂血症,可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下降31%,已患冠心病者心脏事件下降30%。目前我国血脂异常人数约1.6亿,其中很多未进行他汀类药物的规范治疗。大量临床试验已充分证明,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疾病如冠心病等的防治方面,目前他汀类药物已超越所有其它类药物的疗效,能够降低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主编Roberts教授对他汀类药物评价:“他汀是一类神奇的药物,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如同青霉素治疗感染性疾病”,他汀革命,人们看到了征服心血管疾病的曙光。 七、控制血糖很重要:糖尿病并发冠心病者高达70%以上,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为非糖尿病的2-4倍,因此1999年美国心脏学会明确提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2002年又将糖尿病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因此要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但糖尿病患者不能仅控制好血糖,血压及血脂更应严格控制。如血压要控制达到130/80mmHg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低于2.6mmol/L,甚至要低于2.0 mmol/L时可大大降低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发生率。 八、情绪稳定少得病:很多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的影响。如突然的情绪刺激可导致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甚或猝死,保持良好的、快乐的心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抵御其它内外不利因素。因此良好的心理状态就是最好的药物,实际上一个人心理平衡,人体有很大的抗病能力。精神状态好不易得病,得了病也好得快,因此调整好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九、心脏事件要预防:心脏性猝死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64%,院外心脏性猝死的存活率仅5%。防止心脏事件,要注意避免饱餐、酗酒、过度兴奋、餐后激烈体育活动,天气寒冷时尤要重视,同时要强化药物预防及定期体检。 谋求健康是人们永久的愿望。在增进健康的努力中,人们往往依赖于医生、药物和医疗设施,把疾病康复的全部希望和权力交给了医生,很少重视自身的作用。实际上,医生并不是疾病康复的主体,真正的主体是自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克服危险因素,就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早预防,早受益。 来源:北京军区总医院(李俊峡) 审稿:健康科普分会专业专委会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