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你对孩子说了什么

年尾了,又是家长会季节。做父母的都会有参加家长会、拿孩子成绩册的时刻,分享一个故事,你会发现,重要的,不是老师给了什么评价,重要的是你对孩子说了什么…. 《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稚园的老师说:「妳儿子的过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妳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三十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他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五十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妳儿子排在第四十名,我们怀疑他的智力上有些障碍,妳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她说了,你并不是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隔壁的同学,这次你隔壁的同学排在第二十一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国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不好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妳儿子现在的成绩,考公立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导师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公立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公立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公立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取录专信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您能欣赏我……」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开手中的信封…… 没有一对朋友会在嘲讽中增进友谊; 没有一对情侣会在相互埋怨中增加彼此的爱意; 同样,没有孩子会在指责声中产生学习的兴趣。 一个母亲,作为最为信赖的亲人,由衷的赞赏和鼓励,无疑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与支持。 父母亲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人,给孩子的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发自内心的关怀与鼓励再加上正确的教育,才能有效培育孩子。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传出去,分享给更多父母,散播正向思维~ 

Read more

这三大恶习会毁了孩子一生,家长千万不能纵容!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家长应该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比如,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劳动习惯等等。对于孩子的恶习,家长一定不要纵容。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习惯动作是潜意识,无需大脑思考,无需用意志去控制。不良习惯,对于人的一生的负面影响也是难以估计的。 孩子如果有以下三个坏习惯,家长千万不能纵容,一定要帮助孩子及时纠正。 1 依赖性强,不爱思考,遇到问题就找家长。 这是一位妈妈发来的求助: 我家孩子快读小学了,独立性很差,特别依赖妈妈,不仅仅是穿衣吃饭等自理能力,还有生活中其它方面,比如,画画的时候打不开彩笔盒,不会自己想办法,就是找妈妈;玩滑梯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不会自己面对,就是哭着找妈妈;看动画片里提出的问题,不会自己思考答案,就是问妈妈…… 独立,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爱思考,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习惯于依赖别人的人,心理上往往比较脆弱,不能承受风雨。 我们爱孩子,就要舍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 我们能够拥有孩子多少年啊?有一种依恋,是为了分离! 给家长的建议: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过于代劳、过于保护;交流的时候,多向孩子提问,激发她的思考能力;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完成事情,别忘了适时给一点启发;让孩子拥有成就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2 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就发脾气、闹情绪,甚至动手打人。 前段时间,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外出旅游,其中一个朋友的孩子5岁,仅仅相处了三天,这男孩的火爆脾气,让所有人都崩溃了!看电视时,他说要看少儿频道,他妈妈只不过慢了一秒钟的时间,他居然抓起遥控器拼命往电视机上砸去,一边还撕吼尖叫。 吃晚饭时,他喝了很多饮料,他妈妈说不能喝太多,结果他居然一巴掌打在了妈妈的脑袋上,还理直气壮地哭喊;朋友们一起打扑克,他想玩,就单独给了他一副,谁知他不领情,非要玩大人的,一怒之下把整桌东西都掀翻了…… 别人的孩子,我不会干涉。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提醒孩子的家长:必须尽快帮助孩子纠正恶习。 如果希望全世界都围着他一个人转,一点愿望没有满足就大发雷霆,那么将来长大到了社会上,肯定会撞的头破血流! 当他遭遇拒绝、遭遇失败、遭遇挫折的时候,不会有很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更不能理智地解决问题。 给家长的建议: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控制情绪。 3 做事三心二意、没始没终。 一个朋友的孩子已经8岁,上小学了,我带着儿子豪豪去他家玩。 他先拿出一堆拼图,和豪豪一起拼,当豪豪还沉浸其中,他忽然撒腿跑开,冲到房里,拿出一个奥特曼变形玩具。 豪豪抬头看了看,又低下头,依然专注于手中没有完成的活儿。

Read more

为什么你的孩子那么拖沓和任性

6~12岁年龄阶段,是孩子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最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时期。父母反映最多的是:“我感到恼火的是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拖沓得很!” 或 “我最头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其实,儿童所有的行为问题,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反映着我们父母的行为方式。 拖沓和任性是孩子反抗父母的软硬两种形式 “拖沓”是做事情拖拉、没效率,“任性”是不听别人意见、执拗。看起来这两者有明显区别,但这两种现象有着相关性,即任性与拖沓是反映同一种教育方式下的两个不同侧面。 拖沓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软性”的对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较“生硬”的对抗。看似只表现了其中之一问题的孩子身上,同时也隐含着另一种问题的性质。 就是说看起来很拖沓的孩子,其实是在用拖沓的手段,说明他的任性:不想按你说的那样做!很任性的孩子,总要以某种或多种方式来表达他的这种执拗个性:要么不等父母话说完,他扭头就走;要么就是你说你的,我拖拉我的;要么就发脾气;要么就是不吭声……因此说,孩子的拖沓就是他的任性,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沓来表现。 总表现得拖沓或任性的孩子内心是无助的 孩子的问题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忧、愤怒、失望、伤心等。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状态,主要是依靠行为语言来表达。 总表现得拖沓或任性的孩子,其内心是无助的,情绪是不愉快的:他这种行为背后的无意识语言在说“我斗不过你,我就要这样才舒服”。 拖沓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对父母总是“催促”的不满与报复;任性的种种表现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敌意。而敌意说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很少甚至没有承认或接受过孩子的情感,而是对孩子过多的干涉。拖沓、任性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用成人对效率的要求在“训练”孩子。 拖沓与任性的孩子的父母,必有其以下行为模式:性格急躁、思维反应快、处事较果断、高价值观、高期望值、讲究效率、喜欢操控和教导人。他们养育孩子的方式,主要以说教、给现成的答案、命令,“你要……”,“你应该……”,“你不应该……”等。在这种行为模式下,孩子体验的是:总有人为我安排、操心、做事,而不必独立思考。因而难以养成对自己行为的负责任能力。 唠叨型的父母,以成人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有关日常生活上的事,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熟练地掌握技巧,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就是你的态度:耐心的等待,对任务的困难进行一点评价。如“收拾好床铺很不容易”、“一个小时做好这个模型很难”等。 所以,父母的行为模式决定孩子的行为表现。要改变孩子的拖沓与任性,父母要先正视自己的行为方式。 强大的动力来自强烈的欲望——让您的孩子发挥无限潜力 当今社会,对孩子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一般家庭都是能够做得到的,而相对在孩子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教育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显得无能为力。 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成长性动机则是越得到满足越强烈。 很多时候,高层次的需求都是在家长的强迫下得到满足的。例如,有些孩子从小就开始每天辗转于心算、跆拳道、美术、音乐、英语等各种课外辅导班之间,如果在此过程中遭到挫折孩子就容易失去欲望,不再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 真正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不是靠别人的强迫做到的,而要靠孩子自己给自己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这需要父母、老师,及其他周围环境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引导和启发他们的强烈欲望。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言:“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只能起到协助作用,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帮助自己。如果他有强烈的意愿,他真的是愿意去,方法是无限的。 孩子们是很聪明的,只要他们想做,怎样做他们自己是可以找到办法的。其实孩子没有办法事事成为第一,不管是学业上还是兴趣上。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曾经有过第一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他的发展很重要。”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影响孩子脑部发展的六个主要因素

专家研究指出,影响孩子脑部发展的六个主要因素为:遗传、身体活动、饮食、探索与艺术、关爱、学习。父母如果能把握这些要素来帮助孩子,对孩子的脑部发展将有很大的助益。 一、遗传 孩子会得到父母的遗传,基因的强大力量使得孩子不仅长得像父母,脑袋聪不聪明、个性好不好,其实也都会与父母相像。正因为孩子会像父母,当忍不住火冒三丈的指责孩子时,或许可以想想,孩子的拗脾气是否正是自己的最佳翻版;当孩子书读不好的时候,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当年也未必是多高明的学生。有了这样的体认,父母不妨对自己、对孩子都多一点欣赏及宽容,与其生气不满,不如想想如何帮助孩子从自己的基因版本往上升级。 二、身体活动 只有孩子的身体长得健康,脑袋才会好,反应才会快,智力、语言、社会情绪的发展也才有根基。婴幼儿时期需要大量的感官和身体活动,婴儿时期多拥抱、抚触,让孩子尽量爬行、翻滚、玩耍;孩子会走会跑以后,每天尽可能安排至少三十分钟微微出汗的大肌肉活动,跑、跳、翻滚、玩耍,都对孩子有益。运动后脑内的多巴胺和血清素会上升,对孩子的脑部发育非常有好处。 三、饮食 所谓的「健脑食物」,由于富含大脑运作所需的养分,有助于平稳孩子的情绪,并改善专注力。包括了大量的深色蔬果、高品质的蛋白质、足够的水分、钙质、坚果和鱼油,父母要留意孩子的日常饮食是否包含这些食物且足量。另外,高糖分食物和食品添加物对脑神经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多吃食物少吃食品」是一定要留意的原则。 四、探索与艺术 婴幼儿时期,脑神经元一方面快速的连结,也有大量同步在修剪。研究发现,伴随着强烈情绪的经验,容易在大脑留下较强韧的连结,而较弱的连结很容易被修剪掉。要让孩子「快乐学习」,若用脑部发展的概念来解释,或许可以说,当孩子从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解决,或参与音乐、舞蹈、艺术创作活动时,高度的心智投入和情绪激发可以带来最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婴幼儿时期,可以用「玩」来归结,在丰富的环境中让婴幼儿自发性的充分游玩,是让孩子长出聪明大脑的最佳途径。 五、关爱 以精神受虐儿童为对象的研究,证实受虐儿因受虐时极大的恐惧,使脑内压力荷尔蒙升高,致使脑部受损。这些孩子长期被责骂、羞辱或恶意忽视,脑内压力荷尔蒙过高而伤害了脑部。之后的研究甚至发现,孩子本身根本不用受虐,光是长期目睹父母家暴,看到自己的父母互相伤害,这些孩子的脑部也出现了类似的创伤型态。所以,「爱」是大脑发展重要的保护因子,父母如果希望孩子的大脑发育得好,最好的办法不是花大钱送他去潜能开发,而是好好爱孩子,给孩子一对相爱的父母和一个温暖的家庭。 六、学习 如果前面几项做得好,六大要素已经完成了五项,孩子身体健壮了,玩够了,爱也满足了,大脑发展一定差不到哪里去。如果父母只注重最后「学习」这一项,拼命让孩子学东学西,却忽略了基本的生活照顾,结果就是现在很多孩子的样貌:好像很聪明、会很多事,但体能差、脾气坏、挫折容忍度低、一天到晚觉得无聊、不爱自己、对别人也缺乏同情。 大脑的结构和运作,决定孩子的智力、情绪和性格。请父母一定要把握影响孩子脑部发展的六大要素,帮助孩子建构一颗好用的脑袋,一生受用!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动动脑筋让孩子爱上蔬菜,接招

家长总爱这样说 孩子不爱吃菜,着急的家长会给孩子灌输大道理:不吃菜对身体不好,长不高不漂亮等等,但是孩子并没有感受到家长所说的不好,所以家长的唠叨往往没有效果。还有些家长经常当着别人的面说孩子,他不吃这个菜,不吃那个菜。这样说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强化了这些东西他是不吃的。 孩子不吃菜总是让人头疼,不可打,骂不听,哄不受。不如试试以下方法 动动脑筋,让孩子爱上吃菜 模仿偶像法 对女宝宝说法,没有这个方法更能让她们爱上吃菜的。巴啦啦小魔仙是很多女宝宝的偶像,妈妈可以说:“巴啦啦小魔仙吃青菜才长那么漂亮的,你要是不吃青菜就长不了那么漂亮,就不能成为小公主啦。” 对男宝宝说法,妈妈可以说:“你不吃青菜也可以,但是我怕你会越变越小,没有力气,不能像大力水手和奥特曼那样勇敢,也不能像超人那样帮助别人。” 欲擒故纵法。“你不吃就算啦,我听说冬冬很爱吃青菜,以后他成为超人,你就不要成为超人啦。算了没关系的。” 家长还可以“演戏”,妈妈要给他吃,爸爸抢过来说:“不要给他吃,等一下他吃完就成超人啦,我们都没有他有力气怎么办?”妈妈说:“那他也想成为超人怎么办?”爸爸说:“嘘,不要告诉他。”这个时候的小朋友就会吵着说,“我也要吃我也要吃。” 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 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关注点在自己身上时,家长容易说教,然后是压迫。 其实家长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孩子说:“你不喜欢吃的妈妈也不想让你吃,但是妈妈不想让你长不高,你可以不吃那么多,吃两根好不好,要不今天吃一根,明天吃两根,慢慢的多吃,你就不会那么矮了。咱们不做最矮的那个好不好?”当家长放下自己架子的时候,会和孩子一起去探讨怎样更好,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家长的关心。 家长还可以这样做 父母首先要起带头作用,在宝宝面前表现出爱吃蔬菜,并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宝宝会效仿你的噢! 向宝宝讲述吃蔬菜的好处,但是要以讲故事的形式,宝宝更容易接受。 给宝宝做好看的蔬菜,家长可以改变烹饪方式,比如有些宝宝不爱吃胡萝卜,但是把胡萝卜和肉泥制成胡萝卜肉丸宝宝就能接受。把宝宝吃的菜切得小一些碎一些,或者将几种颜色鲜艳的蔬菜放在一起,搭配出漂亮的图案,吸引宝宝的注意。当然,将蔬菜打成汁也是种不错的选择。 其实要让不爱吃蔬菜的孩子喜欢吃蔬菜,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蔬菜本身是非常美味可口的食品,只要父母有耐心,能针对孩子问题所在采取合理的措施,一定会受到满意效果。 家长们今天回家可以试试看吧,孩子不吃蔬菜别老是说一大堆道理因为他们不会明白的,不如在孩子吃蔬菜时动动脑筋让孩子爱上蔬菜。 转发,转发,转发 让所有的孩子都爱上吃菜。 谢谢,谢谢,谢谢 图 : Pixabay.com

Read more

每天只用10分钟这样教导孩子,孩子就很优秀!

想让孩子优秀,光 “喊”、“骂”、“打” 是没有用的。越严管孩子,反而会得反效果。 家长都惯用指令方式跟小孩沟通,殊不知其实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以下就是专家提出,给现代家长的建议: 1. 激发思考 - 你觉得怎么做好?你有什么妙招? - 你该怎么做?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 如果你好好想,一定能想出好办法来。 - 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 如果你想要……你觉得有几个办法? - 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 咱们一起想想办法?还是你自己想? - 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好办法的。 - 孩子,真棒,这个办法想的真好。 2.

Read more

一个死刑犯给父母的信

有爱的父母们,用心看看吧。 。 。 *两个都是爱,结局却完全不同* 一个死刑犯写给父母的信: 爸爸妈妈: 我明天就要行刑了,我也不知道我的人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往事一幕幕闪过眼前… 3岁那年,我跑太快被石头绊倒,妳急着扶我起来安慰,还往石头踢了两脚,「不哭不哭,都是石头坏坏!」让本来忍住不哭的我抱着妳委屈哭了好久,是妳让我知道原来跌倒是石头的错,但我不知道妳只是为了哄我别哭。 4岁那年,我因为看电视不想吃饭,妳就把饭端来一口一口喂我吃。是妳让我知道原来生活可以这么享受,但我不知道妳只是怕我弄脏衣服,最后还要麻烦妳去洗。 6岁那年,妳带我到玩具店挑圣诞礼物,说好只能买一样。但买了变形金刚后我还想要模型飞机,妳不同意我就躺在地上哭,直到妳乖乖付了钱。是妳让我知道原来用这招妳就会妥协,但我不知道妳只是不想在别人面前丢脸。 8岁那年,我想学着洗袜子,妳怕我洗不干净,我想学习刷碗,妳怕我把碗打破,我想自己盛饭,妳怕我被烫到。是妳让我知道原来我不能面对的困难和危险这么多,但我不知道妳只是怕麻烦不想重作家事。 10岁那年,妳帮我报名3个升学班和2个才艺班,当我每天都被课业逼得晚回家,妳說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学习是这么痛苦的事,但我不知道妳只是想让在亲友面前炫耀。 13岁那年,我踢球打破邻居窗户,妳赔钱后带我去跟邻居道歉。是妳让我知道原来闯祸后只要说「对不起」就没事了,但我不知道妳心里抱怨邻居敲诈。 15岁那年,我想学钢琴,妳向人借钱帮我买了一台,但1个月后我就再也没弹过。是妳让我知道原来没钱也可以耍任性,但我不知道妳用3年才还清债务。 19岁那年,我考大学,妳說当律师钱多地位高。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只要按照妳帮我规划的路就好了,但我不知道妳只是用我弥补妳当年考不上法律系的遗憾。 20岁那年,我想换新手机,于是跟妳說这样就能常常打给妳,妳立刻汇了3万块给我,但我一年也没打几次电话回家。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妳是我的行动提款机,但我不知道妳多期待我打电话祝妳生日快乐。 24岁那年,我毕业后妳托熟人帮我在大公司找了好工作。是妳让我知道原来大学不认真念也能抱铁饭碗,但我不知道这是妳拜托了多少人才求来的。 27岁那年,妳眼看我不停换女朋友,女孩们都说我不负责任,妳說是她们配不上我。是妳让我以为自己条件很好,但我不知道妳帮我求了多少次相亲。 32岁那年,我欠了千万赌债,妳气得病倒,但还是帮我还清债务。是妳让我知道原来不管我做什么都有妳帮我解决,但我不知道这是妳准备养老的棺材本。 35岁这一年,妳再也帮不了我了,因为我抢劫结伙杀人。听到死刑判决,妳骂老天不公,妳苦了一辈子却得到这种结果。 我终于知道,是妳以爱的名义一次次夺走我成长的机会,一次次扼杀我生存的能力,一次次剥夺我为人生负责的权利!原来临死前,我根本没有长大过!原来用错误方式爱孩子,代价是两代人的痛苦,原来教育没有重来的机会,原来是妳亲手把我送上断头台…! 爸妈,你们要保重!我明天就要走了,希望在另一个世界,我能学会为自己负责。 不知该恨妳还是爱妳的儿子上. 再看看一封CEO写给父母的信。看完这两封信,相信大家都很有感触!*两个都是爱,结局却完全不同* 有位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Read more

陪孩子做作业的正确方式,父母再不明白就晚了!

孩子的学习是每个家长都很重视的事情,然而,“孩子不爱做作业”这个经典话题,永远是家长们最头疼的了。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一问题,今天我们分享一位妈妈的实战经验帖。 许多家长都在陪伴孩子做作业,从培养孩子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来讲,开始的陪伴是必要的,等到孩子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后,才能慢慢放手,让孩子形成自觉高效学习的良好习惯。 问题在于怎样陪伴孩子做作业,才能让孩子尽快形成好习惯呢?许多家长在陪伴孩子做作业时,不仅没有起到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作用,还无意之中让孩子产生了厌学、依赖、学习习惯越来越差的行为;让家长无所适从,这是大家万万没想到的。 那么家长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怎样陪伴孩子做作业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呢? ➤ 家长应该明确,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只有让孩子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提高了认识,端正了学习态度,孩子才会努力认真地对待学习和作业。这需要家长做许多思想引导工作,同时开始应该做好一些基本的规矩,让孩子自觉地遵守和执行,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基本规矩做起来的,不可能天生就有。 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就是这个道理。要让孩子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是能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大动力。 ➤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家长陪伴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任务主要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与孩子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孩子的兴趣,帮助和引导孩子正确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决不是代替孩子思考或者代替孩子做作业,这是许多家长最容易犯的过错,让孩子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无法形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孩子做不出题目时,不应该是家长去做,而是应该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就是要“授之以渔”,不是“受之以鱼”。 那么家长在陪孩子做作业时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呢? 1 做作业之前有四问 当孩子放学时,一定和她聊几分钟,了解: 1、今天各科作业的量有多少? 2、各科作业的难点是什么,为什么觉得难? 3、你打算怎么下手搞定这个难点? 4、今天计划先从哪一科开始做,为什么? 2 不能只问作业多吗 许多家长只问一句“今天作业多吗?”是很不够的,不够专注的孩子往往会避重就轻,把麻烦的作业放在后面,而孩子觉得作业麻烦,是因为孩子没学会分解麻烦。 陪伴孩子写作业,重点在帮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强化自我管理,不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性。孩子尝到掌握方法管好自己的事情的甜头后,慢慢就会主动和家长交流今天作业的难点,以及她自己是怎么思考这个难点的,哪些地方需要家长协助,哪些她自己能搞定。 3

Read more

孩子除了学习,培养这些习惯更重要!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当下的孩子们,整天接受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缺少了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对孩子一生来说,这些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1、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养成阅读的习惯,能孩子提供知识、增长见识,这是一条永远不会断绝的知识源泉,不断充实着孩子的大脑。 养成阅读的习惯后,孩子就能自主的吸收知识,无需老师家长生硬的灌输,俗话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阅读就是你教给孩子“渔”。 2、按时作息的习惯 现在的小学生,学习的任务都很重,为了更好的学习生活,按时作息非常重要小学阶段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良好的作息时间能保证孩子正常发育,长高长大。 此外,合理的作息时间会让孩子从小有时间观念,懂得珍惜和利用时间。 3、运动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是成功的基石,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不能忽视孩子的健康。 多带孩子出去运动,远足、爬山、跑步、游泳、球类……这些运动不仅能锻炼孩子的体魄,还能开拓孩子的视野,使孩子性格更开朗、心胸更开阔。 4、做家务的习惯 我们教孩子做家务,不是为了让孩子分担劳动,而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一个家庭的意义,知道自己对家庭的责任,理解父母的辛劳,真正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并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从孩子2、3岁起,父母就可以使唤孩子做一点小事,帮忙拿拖鞋、拿报纸,再大一点,就可以自己穿衣服、洗袜子,渐渐培养起孩子做家务的习惯。 5、善于思考的习惯 大部分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是非常善于思考的,他们的小脑袋一刻不停的转动着,经常会问出一些天马行空、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 这时,做父母千万不要打击孩子,要引导孩子去思索问题的答案,寻找问题的真相,这样,孩子就会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富有创造力。 6、分享的习惯 从利益上来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今社会,一个人是很难成事的,要成事,就要合作,要合作,就要懂分享。 从品德上来讲,能分享意味着不自私,不小气,大度大方。教给孩子分享,是孩子走向成人的重要一步。 7、人无礼则不生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就是说:一个人没有礼貌则无法生存,办事情没有礼貌则无法成功。 文明礼貌从“谢谢”开始,教会孩子说谢谢,告诉孩子微笑是最美好的表情,微笑待人,你会收获一个美好的人生。 8、告诉自己,我最棒 自信是孩子最好的人生标签,是引领孩子一路前进的明灯。作为家长,父母播种信任,孩子收获自信,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欣赏肯定的目光,来坚定自己的信念,驱散迷茫、胆怯和失望。

Read more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上周末,我带女儿思思去一家培训机构上兴趣班,因为路上塞车,我们到达时,比上课开始时间迟到了20分钟。 培训机构的老师拒绝让我们进入课堂,并建议我们预约下次的课程。她解释道:“课程开始已经20分钟了,你们现在进去会打扰到正在上课的孩子和老师,而且,你家孩子中途进去,前面有一些内容没有听到,也会影响到学习兴趣和效果。” 培训机构老师说的这些,我觉得也有道理,于是打算带女儿回去,下次再来上课。这时,有一个刚到的5岁小女孩走到老师面前,大声地说:“阿姨,我是来上课的。” 小女孩和我家思思上的是同一个课程,培训机构的老师也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小女孩。她告诉小女孩,现在不能进去,只能约下次的课了。但是,小女孩却有些生气,大声说:“阿姨,我有钱。” 听到这句话我有点儿惊讶,转过头去打量了一下小女孩:她扎着两个小辫子,穿着公主风的裙子,看起来文文静静的。 老师向小女孩解释,有钱也不行,迟到了就是不能进教室。小女孩依然坚持要进去,并再次大声说:“老师,我要上课,我有钱。”老师还是拒绝让她进去,小女孩最后满脸不高兴地走了。 面对我惊讶和好奇的目光,培训机构的老师表示,她已经司空见惯了,“几乎每个月都有小朋友这样说。我之前见过好几个说自己有钱或者爸妈有钱的小朋友了。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以有钱为由,想让老师满足自己的要求。” 听了老师的话,我沉思了许久。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真的太大了。从一个孩子的行为举止,就可以看出她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孩子还小,没有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或许正是因为家长总是有意无意地向她传递“有钱就能搞定一切”的观念,才会让这个5岁的孩子以为钱是万能的,只要有钱就能上课,而忽略了上课要守时这个基本要求。 培养金钱观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尽早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父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观是对金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我们都知道有了钱就可以有许多东西,就能建立一个在物质上比较富裕的家庭,也就能过较为舒适的物质生活。但是,我们的生活绝不是只要拥有高档的物品就一切美满了,因为幸福的生活除了物质享受之外,精神上的愉快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更为重要。正确的金钱观能让我们对钱有一种正确的认识,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二、为什么要让孩子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如果孩子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只知道钱是个好东西,认为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能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就会变得拜金,自私自利,唯利是图。 同时,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孩子就不会懂得金钱是通过辛勤的劳动付出得来的,想花钱就跟父母或长辈要,由此,他们会觉得父母给自己钱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慢慢地,孩子就会形成挥霍、浪费、没有节制的消费习惯,而且还会变得不会珍惜,没有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顺父母,而有一天,当父母不愿意给孩子零花钱时,孩子很可能会产生怨恨,甚至酿造相当可怕的结局……因此,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让孩子健康、积极地成长。 三、怎样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1 让孩子越早认识金钱越好 当您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可以开始教他们分辨不同硬币、纸币的价值,然后可以给孩子准备存钱罐,教他们把零花钱放到存钱罐里。有个实质的存钱罐,可以让孩子清楚感觉到金钱存放的地方,并且实际看到、感觉到金钱的累积。 2 帮助孩子养成存钱的习惯 当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就可以将孩子存钱罐里的钱拿出来,带孩子到附近的银行开一个孩子的专属账户。开设银行账户的好处,除了可以让孩子真正了解金钱存放的地方,更可以让孩子实际感觉到钱存放到银行可以赚取更多的钱,了解利息是什么。 3 适当的给孩子零用钱 许多父母会认为孩子跟钱的事情无关,他们没有能力,也不需要管理金钱。孩子需要钱就跟父母开口,父母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就不给,金钱的事情完全掌握在父母手中。这样的观念其实并不正确。给孩子零用钱,可以让孩子提早认识金钱,也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存钱的习惯,是帮助孩子提早体会责任感的好方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