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书里曾写的互相扶持、彼此理解、灵魂相依、倾心一生一世的婚姻,在现实中我是从来不曾亲眼目睹、亲耳听过的。当然间接还是知道一两例,比如杨绛钱钟书算一对;赖声川和丁乃竺算另一对。现实中遭遇和听说的,大部分还是 “每对夫妻都有100次想要掐死对方” 的念头,此乃世俗婚姻的常态。 我们这一代人,一旦成年后,难免会回头品评上一代人的婚姻。 看过一份网络问卷调查,里面说参与了调查的大部分年轻人,在评价自己成长环境时,半数以上认为自己父母其实 “缺乏共同语言”、“价值观有差异”、“不会好好说话” 以及 “总在争吵”。 最后居然超过60%人的认为自己父母过的是 “将就的婚姻”。 既然看不到原始数据来源,也就无从探知这份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一方面,老一辈婚姻在贯穿几十年的家庭生活中,往往展露出琐碎、庸俗、争执不断、横眉立目的一面;而另一方面,这种受诟病的婚姻组合之下却往往有着不可思议的稳固根基。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这个稳固根基是所谓的 “约束”,比如道德的约束、社会环境的约束、人际关系的约束。但或许我们轻视了约束之外,人性中最纯良、柔软和忠厚的一面。 我有一个朋友,她父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父亲是大学本科出身的知识分子,搞设计的,母亲则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父亲知书达理,母亲则庸俗絮叨。母亲还有一个令人头疼的娘家,下面十个弟弟妹妹,成天闹幺蛾子——今天这个要闹离婚,明天那个要分房产,再后天最小的又中风住院了,求照顾。一年四季没有消停时候。 朋友母亲由于是大姐,一直是一家之主。嘴上对弟妹们杀伐决断,一旦家里有事,立马第一个到场,出钱出力,甚至拉上自己老公和女儿去帮忙。朋友不堪其扰,认为这种亲情已经明显超越了现代家庭的范畴、甚至触犯到了自己家庭的利益。 尽管她的父亲也认同她,可每当和母亲吵到不可开交时,父亲却又会替母亲讲话、打圆场,生怕母亲太生气。 朋友不止一次和爸爸抱怨:“您怎么反而向着我妈呀?” 结果她爸只是曲线救国地回答道:“以前没结婚时,你妈是本地人,出身好,心眼儿也好;我就一个穷人,身体还差。每天她干一整天活,分两个馒头,自己舍不得,只吃半个,剩下的揣出来给我吃,怕我饿肚子。现在她整这些,还是因为心眼儿好,别让她太生气。” 要说匮乏时期的馒头滋养了最初的感情,令人信服。 但要说仅仅靠这每天一个半馒头维系的几十年,外人眼里并不般配的婚姻,就略显牵强了。 翻译家傅雷曾说过的一段话或许可以为此做个注脚:“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因为凡事总有正反两面:追你太迫切了,你觉得负担重;追得不紧了,又觉得不够热烈。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于专制;幻想多了不切实际,能干的管家太太又觉得俗气…。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 以前我们公司也有个女强人咨询顾问。她成为全公司升迁最快的经理之一时,男朋友博士还没毕业,一天工作经验都没有过。 女强人一天到晚谋划着和男友分手,可不知是太忙、还是不忍下手,整整预谋了两三年,全公司都知道了,她也没分成。 后来真有一天分手了,刚分手没多久,女强人父亲偏巧就心脏病突发。她得知消息的时候人在新疆出差,忧心如焚,边买机票边硬着头皮给前男友求助电话。本来已经做好准备被摔电话,结果对方只问了老头的情况后,就直奔医院。等她拖到第二天赶回北京的时候,一切都已料理停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