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式生存,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我听过最具误导性的一句话:「无论如何,做回你自己。」

少年从网上看到这句话之后,觉得感同身受,然后他想:「对啊!我的人生属于我自己,为什么我要过得如此虚伪?为什么我要假装得这么幸苦?为什么我得在乎那些人的感受?这一些通通都是那些虚假之人的面具,我决定,我要做回我自己!」

从此他苦苦寻找自己,可是他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这没有人能告诉他,因为他应该是最清楚「自己」是什么的人,然而,事实上他却一无所知。

更糟糕的是,他似乎并没意识到他对他「自己」其实一无所知,而这将导致他看不见自身可以脱变的可能性。

他开始跟随他的「心」,「心」想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变得极其容易受情绪控制,因为「心」总是多愁善感的。他无法进步,因为「心」往往只会带他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转而逃避那些需要艰难的付出与努力才能获得的成长。

他开始以他的「心」作为标准,去塑造一个不存在的「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正在为自己套上枷锁,把自己定格在一个固定的标准,在其他人成长突破的时候,他还是站在原地,很开心的把玩着自己的枷锁。

他相信只有做回这个「自己」才是真理,才是生命的真相。

「做自己」的想法之所以无法成立,是因为做自己是没边界规定的、没参考体系的、没有依据的。就像在大海上迷失漂流的人,一望无际,没任何依靠,没任何可以捉住的东西,但自己却还是硬要将自己置放在这海里。

自己是一片大海,拥有无数的可能性,而「做自己」是将自己定格在大海的一个点上的无用尝试。

你是如何定义「自己」的呢?

其实我劝你还是别想这个问题,「自己」不需要被定义,也不可能被定义,你要定义的不是「自己」。

因为人的思维是永远都不定型的,犹如水一样,他受环境的影响,受身边的人影响,会因为痛苦打击而改变,也会因为成就快乐而更加坚定。

在被打击后又做出改变,成功后又变得更加坚定,这一回圈不断的过程,才是人类自然学习的过程。

成为水吧

自己可以被分为三种: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

过去的自己是你当下的筹码,而现在的自己则是你未来的筹码。

千万不要拿过去的自己当作是现在的自己,因为现在与过去的你已经不一样了。

别让过去把你定格起来,让你的思维像水一样吧。可以拥有任何形状,可以圆、可以方,有时平淡、有时天马行空,能成为一杯水、能成为一整片海洋。

我们的心里住着一位工匠,他把水倒进玻璃里,让水的形状得到定型,让水的美丽形态得到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过不久后他又会觉得不满意了,于是把水倒出来,再做另一个形状的玻璃,将水又再倒进去。

这位工匠好像永远都不会满意他的作品,他总是在挑,总是在追求更好、更完美的作品。有时候好不容易做出了一个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在几个星期之后回望却觉得还可以再改进。他每隔一阵子又会为玻璃换一个形状,有时候只是稍微修改,有时候则直接砍掉重练,看着水再一次得到新的形态,他就会满意的静下来欣赏。可是你知道他是不会停下来地,直到生命结束的那刻。

「成为水吧,我的朋友。」李小龙如是说。

片段式生存

「自己」原本并不存在,所以有人踏破铁鞋也找不着,有人跌得遍体鳞伤依然找不见「自己」。

「自己」无法被寻找到,你出生时是一片白纸,所有后来的学习都是环境与他人加给你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属于你,也无法代表你。

「自己」不是找回来的,而是用一个个片段逐渐创造出来的。

时间不会停止,而每个人本都是片段,但活在过去的人总爱把自己定格在过去,活在未来的人总是看不见眼前的路。只有活在当下这一片段是有意义的,片段式的你会不停的成长、不停的变换、不停的淘汰上一个片段的你。所有的这些片段,会犹如毛毛虫蜕变一样,正在让你变成某个不一样的你,不一样的「自己」。每一个片段,都是在一点一滴的塑造着未来的你。

而且最重要的,这是个你想要成为的自己。

认真思考一下,你最想成为的自己,那最理想的自己,是怎么样地?当思考得到了答案后,尽可能的仔细描述,并写下来、收起来。过一个星期后,拿出来看着它,看着这一结果。

认清这一结果也只是个片段,你知道在下一个片段,可能想要成为的「自己」又不一样了,又变得更好了。没关系,把上次的结果搁着,写下新的思考结果,这一结果只能更进步、更好,只可以是升级。

于是,片段式的你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在这过程中不断粉身碎骨,再次重生。

谨记,在每一个片段里,问自己这个问题:

要做些什么,才能最有效率的帮助自己成长为「理想的自己」?

化为片段,堆垫成塔

完成「自己」就像是回答「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你无法用一个或几个事物来概括生命的意义,成功不是你生命的意义,梦想和爱情也不是。

唯一的答案是:全部。

不是吗?过去的你,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所有一切发生了的,正在发生的,还没发生的,都是你生命的一部分,都是你「自己」的一部分。

「自己」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蓝图,你必须用一个个的片段作为答案,逐个逐个的把空白的地方给填上,你才能看得清楚整个真相。

庆幸的是,你还能用现在的片段,去设计未来的片段。对于理想中的自己,你已有基本概念了吗?

以前我曾经有过一个强烈的信念,即是「人人都能成为天才」。我始终寻找让人成为天才的可能性,一点一点的累积自己的理论框架。

但最后这框架被打得支离破碎,因为我无法打破一个事实——大多数人之所以不是天才,不是因为他们做不到什么,也不是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怎么做,而是因为他们各自所需要的成长因素都太独特了。

在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立刻否定了以前的自己,并将过去的经验带上,准备好另一次的改变。

我开始思考另一项事情,在一段时间的不断琢磨之后,有一天,我在驾车时忽然灵光一闪——我领悟到一件事情:

每个人的目标都不一样,但所身处的迷宫却是一样的。

目标是外在的,每个人对外在的目标都不一样,达到外在的目标我们往往需要强大的内在。庆幸的是每个人的内在却是相似的,我们都有同样的心理机制、思维器官、身为同一类生物。

这些内在看似一样,却又不一样,不一样的是这些内在衍生出的具体因素如: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梦想,要达成这些梦想所要依靠的能力又各自不同,这些能力的因素又因个人而完全不一样,导致单一的方法论始终无法满足于每一个人。

而内在一样的共同点,则是大家的内在都有一样的「律则」。只要找到这一「律则」,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自行创造属于自己的方式。

于是,我开始寻找走出迷宫的路线,一边研究那些走出迷宫的人,一边书写关于走出迷宫的途径,我要让看见这本书的人更明白如何完成自己的梦想。

我想完成一个理想:

创造一个人人可学的思想体系,让那些想飞的心,得到翅膀;让那些有心的人,得到力量;让那些迷蒙的眼睛,看到希望。

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我把这思想体系写了下来,我想把它送给那些想要完成梦想,但苦于走不出迷宫的人…

我想把它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