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法“唠叨”孩子,就不会被气哭了

01

儿子昨天晚上写作业。我在我屋写稿,他在他房间也忙得不亦乐乎。

“把答案拿出来,不能抄答案。”

“爸,求求你,通融通融吧,写不完作业了!”

“早干嘛去了,不知道作业量有多少啊,贪玩当然写不完啊。”

听着爷俩嚷嚷起来了,我赶快跑了过去。老公手里拿着儿子试卷的答案,儿子在那里赌气反抗。

把老公推走,再和儿子谈,“宝贝,看你这样真像我自己,愁死妈妈了,我的稿积压一堆了,也没完成。”

儿子一听立刻找到了同党,“妈妈,你怎么和我一样了?”

我怎么了,每天除了本职工作,还有一大堆的稿子要写,写字的任务特别严重,都没办法汇报了,有时候明知道任务多,就是不写,拖延一天,又是聊天,又是吃零食,要不转悠着玩,非到了晚上,才能静心下来,再熬夜写。

儿子一听愣了,“妈妈,你怎么也有这缺点?”

“儿子,你以后多唠叨妈妈吧,你逼迫我写好不好?这学期,你管着我,我管着你,咱俩相互唠叨着吧,不然就都懒惰下去了。”

儿子一听我这处境,和他真是一模一样,还挺同情我的,就一口答应了,以后逼迫着我写稿。

而且他也赞同一件真相,有时候就是有人逼着才管得住自己,他也想好好学习,就是我说的那样,明明知道有任务,可就是松松垮垮,拖延没完。

这一沟通可到他心里去了,立刻和我是一伙的。

我给他说,假如有日本鬼子端着枪看着我写稿,要是交不上就枪毙,我岂不是快马加鞭地就写完了?

儿子笑得前仰后合的,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爸爸惹他的坏情绪顿时烟消云散了。

而且他听我的批斗会晓得了我这个妈妈和他是半斤八两,他心里好一阵舒服和平衡。

“要是你姥姥小时候打我就好了,就不至于考不上好大学了。”

我说的真心话,好后悔啊,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再也没有后悔药吃。要是那时候有妈妈打着学,不学就揍我,那就考个博士了。

谁是智商不够啊,都是学习态度不到位。就算现在是成年人了,有计划,有目标,也是犯懒皮病,求我儿子管着我,唠叨唠叨我,对我真是一种督促和鞭策。

有个人管着,那就是帮我,太多稿子写,最近还列了出书计划,构思全有了,就是要一篇篇样文写出来,本来定好一天写一篇,坚持了两天,第三天又拖下去了。至今为止,也没写出来多少。

儿子的任务艰巨,要管好妈妈,多唠叨妈妈,我求儿子是真心真意的。

最后达成共识,相互唠叨,一起加油,看谁能成功。

还拉了勾,有个童谣: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和儿子就这样说好了,相互鼓励,相互监督,这学期,新的努力开始了,在这个春天里,就开始带着各自的奋斗目标前进了。

重新回到我的房间,开始奋笔疾书地写稿,儿子也开始自觉地独立完成作业。

儿子就这样被我激励了,我还收获一个不用发工资的小管家监督我,真好,一举两得。

02

好朋友S约我,想谈谈她家孩子的事。

应邀到了饭馆,还没坐下来喘口气,她就开始絮叨教育孩子的苦恼。

“气死哟,刚刚在家和孩子吵了一架。”她家儿子初一了,她说孩子太难管了,最后把她气哭了,跑出来找我吃饭。

S指使孩子去厨房拿个杯子,倒杯果汁,娘俩都喝。结果孩子去了,没拿杯子,抱出来一瓶红红绿绿那种瓶子的鸡尾酒。

S一看就发急了,这鸡尾酒多少都有点酒精,你怎么能喝呢?这样大的孩子了,一点正事都干不了,让你拿个杯子,这样简单的事,都不能做好。

接着就是一大堆唠叨,涉及到孩子的各种缺点,主要是不爱学习,坏习惯太多,懒,不讲卫生,还抱着电脑玩……

还没等她唠叨过瘾,孩子那里就急了,“只是抱出来,我说喝了吗,我拿着玩不行吗?”

她一看孩子狡辩,就更急起来了,说孩子无理争三分,错了也不承认,平时鼓励不管用,效果不好,就这德行的孩子,以后就不管他了,愿意咋地就咋地吧。

孩子看她那样,他也继续硬气,和她反抗。她真想上去打他一巴掌,但感觉打不过孩子,老公又不在家,就没敢再冲动。

然后她就摔门出来了,出来门想想辛苦抚养的孩子,还顶嘴,还不争气,就掉起来眼泪,越想越委屈,就摸手机给我打电话。

见了我,边说边委屈着,说孩子从读了初中就好像和她不亲了,以前还让她辅导作业,可她唠叨的次数太多了,现在,孩子不会做的数学题,不懂的知识点,也不愿意问她了,更不让她碰作业,看都不让她看一眼,书包也不让她碰。

每天放学回家,到了写作业的时间,孩子就赶着妈妈,下楼锻炼身体去吧,别在家里了。她现在和孩子就像阶级敌人一样,孩子不想见她。

没有理解,没有心灵的共鸣,发现孩子缺点直接唠叨没完,指责不断,这样的妈妈,只能被孩子越推越远。

不仅妈妈伤心,孩子还进入孤独成长,全靠他自己了解世界,摸索人生,遇到什么事也不敢给妈妈说,一说就唠叨没完,只能他自己迷茫,瞎撞。

在妈妈的唠叨里,在世界的懵懂里,孩子的心灵哪里才是他的彼岸?想想这些,你不心疼孩子吗?

03

不少妈妈看到孩子的缺点就想上去说一说。好像说一说才是做到了父母的责任,而且看到孩子缺点,特别着急,特别想消灭那些缺点,如果不消灭,孩子好像就没希望了。

在潜意识里渴望着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明明知道不现实,还是控制不住地去唠叨。

从心理学角度讲,唠叨起到了一种消极心理暗示的作用,不断地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你是失败的,你是糟糕的,你是没希望的…..”这些消极的暗示,就会形成一股驱动力,长久下去,你说的是什么样,他就真成了那样的孩子。

而且这个暗示,就像深度催眠,特别深刻,从小就听,到了二十几岁,孩子性格稳定下来,就形成了自卑,胆小,敏感,多疑,等性格。

有很多人都有切身的体会,成年以后需要费很大的心力去摆脱家庭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只建立自信心这一样,就会花费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光去努力,在心理素质上首先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请绕过去孩子的缺点吧,哪怕他全身都是缺点,还是乐意去鼓励他,这样的妈妈多让孩子感动!

请欣赏孩子吧,哪怕他不是那么优秀,但还是乐意看得起他,这样的妈妈多让孩子有前进的力量!

请理解孩子吧,哪怕他有很多地方没做好,但还是体谅他,认可他,这样的妈妈多让孩子有爱的滋养!

 

文/心岸姐姐
图/stocksnap.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