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觉得自己特别自卑”
这是我的来访者莲,走进咨询室跟我说的第一句话。
喜欢叫她莲,是因为姑娘出落得实在清淡秀气,一席长发披肩,着一身素色长裙,五官算不得精致,却是让人看着舒服、容易亲近的类型。说话轻声慢语,仿佛怕打扰了谁。
莲是某著名高校大四的学生,父母都是高校教授,典型的高知家庭,自己弹得一手好琴,早早就过了钢琴十级,亦是学校各大活动的女主持人,是校园里明星一样的人物。说真的,这样的姑娘,站在你面前,跟你说“自卑”,你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你要是自卑,还让别人怎么活?”
但若要问起她自卑的理由,她却能认认真真的说出许多来:比如和同学关系一般、不够聪明、眼睛不够大、生活自理能力差、体育不好、身体底子差……
几乎把能想到的所有缺点都往自己身上加。
听着莲如数家珍的谈着自己一条条缺点,我请她谈谈与母亲的关系,却在一瞬间看到她眼里强忍的泪光。在莲的记忆中,母亲是苛刻的,似乎总有办法用各种方式指责贬低自己。为了躲避母亲的指责,她不敢让自己成绩不好,不敢让自己钢琴弹不好,甚至不敢范任何错。
从小到大,母亲会陪着自己写作业,一道数学题算错了,母亲一个耳光甩过来,附送一句“你怎么这么笨?”,是她成长中最真切的记忆。
同样地,练琴的时候弹错了,会有母亲备好的小棍准确的打在手上。
考试成绩不好,母亲说:“你又偷懒了吧?上次考得好点你就骄傲!”母亲口中的“好点儿”,是全校第一。
考试成绩好了,母亲说:“你脑子笨,不如别人聪明,就得下死工夫”。
高考后,莲知道自己考取了北京最好的大学,还没来得及高兴,母亲一句:“你就是有点小聪明,要不是我和你爸前些年决定搬到北京来住,给你办了北京户口,你哪有这样的福气”,便浇灭了她所有的欢喜。
来咨询的时候,正值莲大四最后一学期,因为一直没有拿到自己喜欢公司的offer,莲异常焦虑,母亲更是不断的冷嘲热讽:“隔壁王阿姨的儿子三本学校毕业的,工作都早就找好了,你看看你?”、“我就说你高考考得好就是碰运气撞大运,你看,一找工作就原形毕露了吧?”、“你说说你,上个名校有什么用?”
********
莲对我说:“有时候,我怀疑母亲生我就是为了骂我。”
对于父母的指责,大概很多人都不陌生。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里,于德伟说:“只要站在母亲身边,我就像个小丑。”他的母亲享受别人的簇拥,为了让自己成为众人的中心,不惜杜撰儿子的丑事儿,非常经典的开发了一个“小伟系列”。
比如,“小伟啊,走路经常左脚把右脚绊倒”、“小伟第一次去美国,第一天就让人把行李偷走了”、“小伟吃饭啊,吃着吃着就把一半饭粒吃到脸上”、“小伟第一次钓鱼,就把导师的假发甩到密西西比河里去了。”……
我一闺蜜曾半开玩笑的说:“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我妈骂我,毕竟我是她生产的,她要想戳我,真是不偏不斜,刀刀见血。”
记得一次咨询师培训课上,老师问“你是否经常被父母指责谩骂?”,全班竟然有90%的同学举了手。
父母生养孩子,当然不是为了指责,但为什么那么多父母总是看不到孩子身上的光亮,不自觉的做起了孩子生命中的“职业差评师”?
********
被骂的孩子,承载着父母的焦虑
《小别离》里,海清饰演的朵朵妈就是一个典型的焦虑型的母亲。她对女儿的严苛,对成绩的高要求,对女儿早恋的敏感,均来自于“害怕孩子不够好”的焦虑。
这种焦虑,由爱而生。
剧中,海清常对女儿说的一句话便是:“你是妈妈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你爸爸都不算”,因为18岁便遭遇父母车祸身亡的悲剧,朵朵妈在对孩子的照顾上极其小心翼翼,生怕孩子有一点不好,便丧失了应对未来的盔甲。
于是,对孩子不太理想的成绩,她会焦虑异常,跟孩子制定了超越极限的“考前特训”;对孩子偶然一次的说谎,她会联想到是不是这个孩子说谎成性,一直在欺骗,焦虑到夜不能寐;对女儿私自翘课去排练话剧,她更是怒不可遏,对女儿进行了异常严厉的指责。
她把女儿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只要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必然遭来指责。好在,朵朵妈对于女儿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重点中学,在朵朵成绩好,有进步时,亦能换来母亲毫无保留的夸奖。
而很多家庭,父母的焦虑不可名状亦无明确的目标,只是单纯的认为孩子要“再好一点儿、再好一点儿”,孩子做得不好,指责棍棒必不可少,孩子做得好,又怕自己的夸奖会让孩子骄傲,不再努力,依旧板着脸说:“这次好,是运气。”尽管内心已经喜不自胜,却不敢在孩子面前表露分毫。
当然,父母的心思,孩子是解读不到的,他感受到的是“不管自己做得多好,父母都不会表扬我”,并因为从来不曾被肯定过,而造成深深的自卑。
********
指责孩子的父母也有一个“被指责”的童年
每一个会指责孩子的父母,都是一个曾经被指责的孩子。
就像我的来访者莲,提到母亲与外婆的关系时,说道:“母亲特别不喜欢外婆,虽然生活在一个城市,但只有过年过节,才会象征性地去看外婆。母亲说,外婆总是特别擅长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并横加指责。”
“对于外婆,母亲也是敢怒不敢言,尽管心里不喜欢,甚至痛恨,但对外婆安排的事儿,从不敢怠慢,甚至连父母的婚事,也是外婆决定的。”
从母亲与外婆的关系不难看出,尽管母亲对于外婆有诸多怨言,却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认同并内化了母亲的教养方式。因为外婆的教养方式,尽管让母亲苦不堪言,却培养了出了名牌大学的博士,如今有能力胜任大学教授,过着不错的生活。
所以,其实母亲对莲的指责来自外婆的认同。她相信自己对女儿的严苛,同样能让女儿获得未来的成功,如同自己一般。
母亲对外婆的认同,不仅在理念上,也在语言习惯上。我们每一个人从家庭中走出,不可避免的带着家庭的烙印,当然,也包括说话方式。
我的一个朋友,曾跟我谈起她的老公总会抱怨她说话难听,尤其是吵架的时候。她回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父母关系不好,常常吵架,而老公来自一个爱意满满的家庭。所以,很多在她看来正常的表达,在老公听来却是指责。
莲的母亲也一样,大概从小没有被母亲夸奖过,也便不知道该如何夸奖自己的孩子,这样在别人看来理所当然的能力,在她那里,却不曾体验过、学习过。
********
父母也会嫉妒孩子
父母也会嫉妒孩子?是的。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215名年过半百的为人父母者,了解他们对子女所取得的成就的态度,包括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工作和收入状况、生活是否过得幸福等。结果跟大多数人的印象一致:子女混得越好,父母的幸福感越高,对生活感到更安乐,甚至觉得这一辈子活得更有意义。
然而,该调查中还有一个问题:你觉得子女和你年轻的时候相比怎么样?答案就不那么“和谐”了。如果子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父母其实并不感到高兴。事实上,一想到孩子远远比自己当年成功,父母的心情会急转直下。这个结果似乎有违常识印象,父母难道不应该为子女感到自豪吗?
负责调查的心理学家卡罗尔·莱芙称:
“孩子有所成就、生活幸福也许会令父母感到自豪,甚至会替子女高兴,但是这么优秀的子女也可能激起父母的嫉妒心,让他们感到自己在人生中错失了机会。”
这种嫉妒比较隐秘、藏在潜意识里,甚至连父母都不曾察觉,但是,却会不自觉的表现在言语上。
比如,母亲过于严厉的斥责年幼的孩子:“刚买的玩具,就弄坏了,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很可能是当年买不起玩具的自己对现在儿子的嫉妒;
父亲一遍遍强调,“若没有我,你哪有今天的成绩”,常是对儿子超过自己表现出来的嫉妒与焦虑。
********
“中庸文化”隐藏了父母对子女的夸奖
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造成了中国人中庸的性格。于是,在这种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对于好这个事儿,我们也喜欢解释为:“哪里哪里,没那么好”,之所以怎么讲,一来怕下次没这么好被人嘲笑,给自己留条后路。二来怕给人留下骄傲跋扈的印象,而谦卑自古被我们视为美德。
再加上,中国父母很喜欢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所以“哪有自己夸自己孩子的道理”?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父母间这样的对话:
“你家孩子学习真好!”
“哪里哪里,他就是有点小聪明,这次运气好而已。”
孩子哪里懂得这是父母交际用的谦辞,只认为父母不懂自己,不承认自己的努力,满腹委屈。
这也是很多人,抱怨父母从来没有夸过自己的原因。父母并非不认可孩子,只是都留在心里,不曾表现出来罢了。
中国式父母之爱,常常是“爱之深,责之切”,那份广袤的爱常常隐藏在责备中。却不知,所有的爱,都只有通过表达,对方才能知晓。用指责表达爱,只会给孩子心理种子深深的自卑的种子。就像莲,即便优秀如她,获得了身边人无数赞美,却依然难以移除内心的自卑。因为她的“好”从来没有被最爱的母亲看到过,认可过。
学会鼓励,夸奖孩子,对很多家庭来讲,是急需补充学习的一课。所谓的“夸奖”,也绝非简简单单说几句“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而是建立在对孩子更多的关怀与陪伴的基础上,所真真切切的看到的,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
它该是孩子第一次学会跑步,父母眼神中鼓励赞美的目光;
它该是孩子取得成绩时,你激动的告诉他:“妈妈很为你骄傲!”
它该是孩子遇到挫折灰心丧气时,你的一句:“妈妈相信你!”
于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认可与赞美,才是他享用不尽的能量与勇气。因他知晓,无论遇到什么,发生了什么,都有人深爱着他。
拥有“被爱”的底气的孩子,才是真正幸福的。
图/pixabay.com
文/若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