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后最初的半年,母亲似乎适应得还不错,虽然经常丢三落四、忘性很大,有时候用炉子烧上水就忘得干干净净,使我们总担心她会出问题,但母亲像所有的老人一样,坚信自己还跟过去一样,没有任何问题。 我们给母亲两个选项:如果继续住在家里,就需要找一个保姆24小时陪护;否则就去住养老院。母亲二话不说就选了后者。 母亲很快就住进了养老院,还结交了一些新朋友,每天跟大家一起做操、走路、做点心,逢人便说养老院的好处,当然最开心的还是我们做子女的,没有什么比安排好母亲的晚年生活更让人高兴的事了,大家心里都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母亲一向身体很好,特别擅长走路,以前每天出门去练功,顺便把蔬菜和水果背回家。可有一天,母亲上了过街天桥就走不下来了,突然之间,她不会走路了!找了很多医院会诊,最后才确诊是患了帕金森综合症。幸亏吃了两年药,越走越好,后来连拐棍都不拄了。只是吃药后好像更加健忘了。 记忆力的迅速下降,让母亲常常吃完饭就忘,又去找护工要自己的午饭,甚至去养老院投诉护工没有给她发鸡蛋和水果(实际上她已经吃了),搞得我们忙于息事宁人。 有时她打电话给原来的老邻居,说起我父亲出差的事情,邻居们不忍心让她难过,就顺水推舟地说:“是呀!老叶退休后又返聘了,现在还没有回来呢!”这让母亲更坚信父亲还在世,心里充满了希望。如果是我们告诉她父亲已经去世了,她就会伤心地哭起来,“他们都走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然后就埋怨我们瞒着她,居然不让她见我父亲最后一面。一着急,一生气,血压也升高了。就算好不容易劝好了,说不定半个小时以后又忘得一干二净,所有的流程又得再来一遍,几乎天天如此。有时候我真的感觉要崩溃了,虽然不断告诫自己要耐心,可这种周而复始的折腾实在让人很有挫败感。 上个周末,无意中看到了一个英文PPT“来自母亲的一封信”(ALetter from Mom),让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生命不仅包含了出生,长大,还包含了衰老和死亡。上天赋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学习的机会,首先就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生存的本领、学习的能力、养育孩子的技能,同时还学习如何面对疾病、衰老和死亡。 父母教会我们走路、学习、生活和做人,等这一切都完成之后,父母就变成了孩子,给子女以尽孝和报答父母的机会,让我们做子女的理解老人的处境和心理,让我们见习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 原来这是上天安排的必修课!不仅安排我们经历人生的上升通道——出生、成长和强大,也让我们体会人生的下降通道——衰老、生病和死亡,这样的人生才算完整。我们如果有足够的智慧,就该尽早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的心理准备。既然我把这一切都看成上天的安排,所谓顺应天意,就要试着做一个好儿子。每每想到这里,我就会心态更平和地对待自己的母亲,更加耐心、细心和贴心,无论母亲是清醒还是糊涂。 年迈的父母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在照顾父母的过程中,我理解了当子女的感受——下班后能够去看望自己的父母,无论是去养老院还是去医院,都是让人幸福的感觉,因为我们还有父母在,可以让我们尽孝,可以享受做孩子的感觉。从父母那里我懂得了老人不要太固执,要学会服老,听子女的话,好好地活着,即使有一天生活不能自理,整天拖着鼻涕,流着口水,我也要尽量开心地笑,开心地活,因为我的女儿一定希望看到我的笑容。 图/pixabay.com
Read more给青年三个人生药方
我要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赠与三个防身的药方给青年们。 第一个方子是:“总得时时寻一个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个青年人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若没有一个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打旋,就很难保持学生时代追求知识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它,天天引诱你去解决它,天天对你挑衅地笑,你无可奈何它——这时候,你就会同爱恋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没有问题可以研究的人,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研究。 第二个方子是:“总得多发展一点业余的兴趣。”毕业生寻得的职业,未必适合他所学的;或者是他所学的,未必真是他所心喜的。最好的方法是多发展他职业以外的正当兴趣和活动。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看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他在业余时间做的事往往比他的职业更重要。 第三个方子是:“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应该相信:今日国家民族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获。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然不会白费。 但是,我记得两年前,就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写信来说:“胡先生,你错了。我们毕业之后,就失业了!吃饭的问题不能解决,哪能谈到研究的问题?职业找不到,哪能谈到业余?求了十几年的学,到头来不能糊自己一张嘴,如何能有信心?所以你的三个药方都没有用处!” 对于这样失望的毕业生,我要贡献第四个方子:“你得先自己反省,不可专责备别人,更不必责备社会。” 你应该想想,为什么同样一张文凭,别人拿了有效你拿了就无效呢?还是仅仅因为别人有门路、有援助而你没有呢?还是因为别人学到了本事而你没学到呢?为什么同叫作“大学”,他校的文凭有价值,而你母校的文凭就不值钱吗?还是仅仅因为社会只问虚名而不问实际呢?还是因为你的学校本来不够格呢?还是因为你的母校的名誉被你和你的同学闹得毁坏了,所以社会厌恶轻视你的学堂呢?我们平心观察,不能不说今日中国的社会事业已有逐渐上轨道的趋势,公私机关的用人已渐渐变严格。凡功课太松,管理太宽,教员不高明,学风不良的学校,每年尽管送出整百的毕业生,他们在社会上也休想得着很好的位置。偶然有了位置,他们也不会长久保持的。反过来看那些认真办理而确能给学生一种良好训练的大学,它们的毕业生很少寻不着好位置。 今日的中国社会已不是一张大学文凭就能骗得饭吃的了。拿了文凭而找不着工作的人们,应该要自己反省:社会需要的是人才,是本事,是学问,而我自己究竟是不是人才,有没有本领?从前在学校挑容易的功课,拥护敷衍的教员,旷课,闹考,带夹带,种种躲懒取巧的手段到此全失了作用。躲懒取巧混来的文凭,在严格用人的标准下,原来只是一张废纸。即使这张文凭能够暂时混得一只饭碗,终究是靠不住、保不牢的,终究要被后起的优秀人才挤掉。能够如此反省,方才有救援自己的希望。 “毕了业就失业”的人们怎样才可以救援自己呢?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格外努力,自己多学一点可靠的本事。二十多岁的青年,若能自己勉力,没有不能长进的。这个社会是最缺乏人才又最需要人才的。一点点的努力往往就有十倍百倍的奖励,一分的成绩往往可以得着十分百分的虚声,社会上的奖掖只有远超过我们所应得的,决没有真正的努力而不能得着社会的承认的。没有工作机会的人,只有格外努力训练自己可以希望得着工作,有工作机会的人而嫌待遇太薄、地位太低的人,也只有格外努力工作可以靠成绩来抬高他的地位。只有责己是生路,因为只有自己的努力最靠得住。 文/胡适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年入十万靠努力,年入百万靠能力,年入千万靠什么
最近发生一件小事,给我很大触动。 公司要做财务规划,我们请了PWC(普华永道)的朋友咨询。M作为资深审计,在普华16年,我说你混迹四大,又那么资深,绝对属于高端稀缺人才呀。她笑着说,哪有,我们很焦虑的,现在人工智能发展这么迅猛,好多工作都可以被代替,像我们做标准化流程的,很担心哪天突然失业下岗了。像你们这种搞互联网的,我们根本看不懂,你们才厉害。 “我们很有危机感的。” 我说像你这种资历的,放眼在中国也不多见,加上颜值高,气质好,完全可以做一些财务知识的线上科普呀,这是千千万万小白翘首以盼的精英课。她说她从来没想过这个事情,还可以这么搞。 那天我给她和她的同事们分享了我们在做的事,比如知识付费,线上教育,新媒体流量等等。这些对她们来说是几乎全新的概念认知,好像是另一个新世界。 看到她们的惊讶的表情,我反而更纳闷了。她们的行业、头衔、薪水,绝对是属于社会上的above the average。她们在本职工作领域是人中精英,但是对于互联网新媒体,却几乎完全陌生。 真的是隔行如隔山。精英还是原来的精英,只是错过了这个时代的红利。而另外一方面,你发现这两年崛起了一批普通人。 自媒体平台的咪蒙,两年前还在深圳开垮了公司,现在摇身一变宇宙第一网红;比如一半江山被东北人占领的直播网红们,MC天佑们,收入高得令人发指;当传统行业加上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出行,等等等等,短短几年,成就了一批估值高得吓人的企业,成就了一批收入高得吓人的个人。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从年入十万到年入百万,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努力。 但如果从年入百万到年入千万,那就和个人努力没有太多关系了,而应该感恩自己的选择,和更多感谢这个时代给予的机会。 身处这个时代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个时代的变迁;哪怕身处漩涡,也不够自知;我一直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再回过头看今天发生的一切,会发现这是一次新的改革开放,一次人类历史上的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带来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带来财富重新配置革命,财富革命打破阶层固化。 原来的精英,也许会走向没落;原来的草根,有机会成为新贵。 承认吧,New Money的时代已经来临。 这个时代吧,我认为有三个特点: 年入十万靠努力,年入百万靠能力,年入千万靠什么 1、行业周期要按月计算 我的朋友是互联网公司See的创始人,他和我说有一次他们公司从传统咨询公司聘请了一个比较有资历的品牌营销专家,给他们公司做品牌规划,这个专家来的第一天就列出接下来两个季度的规划,以及未来一年要做哪些事。 他听了一半就怒了:“这点事情居然还要用年度规划做,在我看来一个礼拜就能搞定了,明天就给我飞到北京去挖人!” 如果你去观察呀,做事情效率最高的行业,一定是和互联网沾边的——比如搞互联网金融的,一定比传统金融的人速度要快;比如搞互联网教育,一般比传统教育的速度要快。 并不是因为做事速度快的人都去搞互联网了,而是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要求迭代快,速度慢的基本上被淘汰得差不多了,剩下来的都是被迫提速的。 如果你也在做互联网,你一定能懂。
Read more新一年请把这9句话写在你的办公桌上!
1、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2、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 3、在抱怨自己赚钱少之前,先努力,学着让自己值钱 4、学历代表过去,学习能力才代表将来 5、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了安逸 6、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7、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牛几倍的人依然在努力 8、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功,但不要灰心,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 9、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 图/wallcoo.net
Read more多少夫妻都败给了这两个字!值得深思
在电视剧《中国式关系》里,陈建斌饰演的男一号马国梁,出国回来第一天,就撞见妻子出轨。 他和胡可饰演的妻子刘俐俐离婚前,有一段对话特别经典。 马:“老子供你吃供你穿,你吃香的喝辣的,你还背着老子出去找野男人。女人哪,这就是女人哪。” 刘:“我们的婚姻即使没有别人也早晚会散。其实,我们还是有几年的好日子的,刚结婚那几年,你对我特别好。可你看看你现在,你关心过我吗?别说鲜花,萝卜白菜你帮我买过吗?夜店你带我去过吗?” 马:“夜店?那是正经人去的地方吗?鲜花?我们都老夫老妻了,那些年轻人干的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 其实,很多的家庭模式都是这样的,认为结了婚就是平平淡淡的过日子,追求浪漫、制造惊喜那是年轻人或者热恋中的情侣该做的事。 生活原本平淡,但如果不去尝试改变,那就如同一潭死水。多少对夫妻就是被柴米油盐的平淡所打败。幸福的生活需要经营、需要改变。 99.9%的男人都是“骗子” 很多女人抱怨婚前婚后的男人,简直判若两人。 结婚前,男人有着说不完的甜言蜜语,看你的眼神里面尽是温柔,制造浪漫那是高手。时不时的,会像魔术师般的从背后变出一朵玫瑰花,偶尔为你下厨做一道充满爱意的烛光晚餐。 结婚后的男人,浪漫好像一下子就用光了。平淡的日子充满了柴米油盐、鸡毛蒜皮,他不会再夸奖你做饭美味可口,有时还会为一点小事跟你赌气冷战,完全和婚前不是一个人。 女人都渴望自己的婚姻美满幸福,渴望得到老公的呵护和关爱。男人们首先要做出改变,不要再以工作忙、累为借口, 忽视自己的老婆。 女人受不了被忽视 婚后的男人,往往以工作为借口,冷落了女人。其实男人以事业为重本来是件好事,但不能因此就忽略了自己的老婆。 女人本来就是多疑的动物,男人总是忽略自己,她会有种种不好的猜测,是不是老公变心了。不要怪老婆疑神疑鬼,正是她在乎你爱你才会这样。 平时工作忙,可以给老婆解释一下,说几句体贴的话没那么难。相信很多女人都会理解支持。这样夫妻之间也少了很多误会,何乐而不为? 时常带着老婆出去转转,散散心,旅游一下,重温浪漫的记忆。不要让自己的女人整天围着自己和孩子转,让女人了解外面的世界,也让女人能够成长起来,这样女人才会感觉到自己是幸福的。 多些关心、疼惜 很多男人回到家,什么都不做,像大爷似的,只等着妻子喊你吃饭。老婆如果稍有微词,就抱怨她不体谅自己,自己工作有多累等。 男人们都认为自己赚钱养家不容易,其实老婆也很辛苦。不要指责自己的老婆,只会花钱。 要知道每天的做饭,收拾家务也是很劳累的。男人要体谅女人的辛苦,不要总说自己累,女人更累。 回到家主动的帮一下老婆,哪怕只有几个简单的动作,女人心里也是高兴的,再累感觉都是值得的,女人要的就是感觉。 女人的幸福也许不是拥有多少金钱,而是拥有多少老公的爱和理解,有一个懂自己的老公,感觉最幸福。
Read more输在起跑线上的儿子说:我不能成才,但我可以成人
大多数孩子天生不会是学霸,可能上不了名校,也进不了名企。但每个孩子一定有自己的特质,有那份与众不同的天分。像这位爸爸一样,给磕磕绊绊的熊孩子一点空间吧,读到文末,你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可以这样长大成人? 1、“输”在了起跑线上 1983年,儿子降临。望子成龙,人之常情,我等平庸之辈,亦难免俗。单为给他取名,我几乎翻烂了《辞海》,尚难定夺,踌躇数月,才去报了户口。取名——姑隐其名吧,按《辞海》条目注:“是有卓越智慧的人”,可见我们对他寄予的希望。 可惜,儿子小时候的表现丝毫不见“是有卓越智慧的人”的迹象,相反,他读书时,成绩总排在班上倒数三名之列。偶有考试分数达到或超过60分,那就成了我们家的节日,对他又是表扬,又是奖励,勉励他争取更大的胜利。他却调皮地说:“分不在高,及格就好。”学习状态,依然如故。 有人怀疑他的智商,屡次建议我们带他去做“智商测定”,可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情,让我们谢绝了这些“好心建议”。 有一年春节,亲友团聚,十分热闹。有人发现地上有一些纸币,便询问谁是失主。儿子瞄了一眼,说是他的,随即背出一串阿拉伯数字,与纸币上的号码完全吻合,众人皆惊。 他上小学三年级时,他母亲生病需动手术。当时床位紧张,难以入院,我们只能焦急等待。不料有一天,他放学回家,一本正经地宣布,此事他已解决了。望着他稚嫩的脸,没人相信这是真的。谁知第二天,他就领着他母亲住进了医院。原来他在学校经多方打探,听说有一名高年级学长的母亲是这家医院的主任医生。他找到那名学长,将二人关系发展成“哥们”,入院之事便水到渠成。 这样的孩子,智商会有问题? 儿子心地善良,看到乞丐,总是倾其所有,掏出零花钱;儿子心理健康,毫不嫉妒成绩好的同学,与人相处融洽;儿子是非分明,疾恶如仇,从不屈服于强势,也不恃强凌弱;儿子身体健壮,热爱体育活动,但就是不把头上的“差生”帽子当回事,成天没事偷着乐。看到他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但是,学生的一切似乎都是以分数论成败的,无论是按当时或是现在的说法,儿子都可谓彻底地输在了起跑线上。 2、不成才,可以成人 儿子小学毕业,谢天谢地,经“电脑派位”被分到一所很不错的中学,欣喜之余,我们又为他的学业能否跟上而担心。 果不其然,开学不久,学校摸底考试后,我们就以“个别学生家长”的身份,被老师召见,在严肃的气氛中,双方进行了坦率的会谈。会谈内容仍是“成绩排名倒数”的历史问题,以及如何迅速改变这种状况的现实问题等。 由于短时间内未见成效,我们就隔三岔五地被召见,差点成了学生(差生)家长常驻学校代表。 依我愚见,既有排名之举,必有前后之分,终不成所有孩子都并列第一?但这种想法我不敢表露出来,于是只能对老师表示教子无方的愧疚,同时,还陷入面对儿子日趋逆反的无奈之中。 儿子初二那年,竟领着同学在校门口与人斗殴,全家惊恐。我们对他进行了严肃审问,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有两个不良少年在学校附近抢夺学生财物,儿子不甘同学被欺负,出手相助,召集了几个“肝胆相照”的兄弟,选择在校门口的有利地形,采取了以多制少的战术(几个打一个),教训了对方。 明白了事情原委,我心里暗暗叫好:有勇有谋有担当,是个男子汉。可我嘴上还是得说,此类事情应当报告老师。 我将此事反映给校方,以期引起重视,同时也欲洗刷儿子“组织斗殴”的罪名。我不仅得到了想要的结果,校方还多给了我一个结率:这个孩子总归很难成才了。 恼羞成怒时,我也曾对儿子滥发淫威,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是个不成才的东西。儿子却也不示弱,瞪着无邪的眼睛反问:“你成才了吗?” 本人一介草民,纯属无权、无势、无钱的“三无产品”。被他一枪刺中软肋,我半晌才缓过神来,为自己寻找托词,声讨“文化大革命”,控诉“四人帮”,好像没有“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我就会成为了不起的人物。儿子举起双手,打出“暂停”的手势,抢过我的话头说:“‘文化大革命’,周总理力挽狂澜;‘四人帮’横行,陈景润照样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改革开放,年广久卖‘傻子瓜子’发财。你呢?” 这熊孩子知道的还不少。被他一顿呛,我如芒在背,难以招架。“你成才了吗?”儿子追问。 是啊,我们成天盯着孩子成才,可究竟什么是成才呢?我们为人父母者,又做得如何呢?面对儿子的追问,我一时语塞。 “如果只有考上名牌大学、当大官、发大财才算成才,那全世界几十亿人不都白活了吗?”这小子,越说越来劲。“你不想成才,想怎样?”我问他,口吻苍白无力。 “成不成才,我也不知道。”他回答得也很苍白无力,但是——一个转折,口气又硬了起来,“我保证成人。”
Read more关于员工管理的九个顿悟
导读:宁高宁自称是职业经理人,为国有企业“放牛”,本文浓缩了他带队伍方面的“放牛”真经。文中列出的九个顿悟,每条均针对管理者通常的误见、迷思和心魔,比如:看不上自己的下属,是几乎所有管理者都曾有过(或正在有)的经历。这些问题的存在,恰恰是管理者自身亟需提高的重要信号。在条分缕析地逐条点破之后,文章也再次提醒大家知易行难,说一套做一套最是需要警觉和克服的。(杰睿) 很多管理者眼睛往往是向外看,一直盯着员工,觉得员工这要提升,那要改进,总感觉员工不尽人意。 其实,很多事情的迎刃而解,需要改变视角,静心顿悟。如果换个角度,多审视自己,把员工当做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发现最后需要提升的只是自己! 1 当下的环境是最合适的环境 企业在市场中,就如同真实的作战环境,随时面临市场决战,不允许彩排,更不允许做条件假设。做一些无谓的假设,只会浪费时间,延误战机,或为自己达不到目标找借口。 要在现实的状态下开展工作,而且认为当下是最合适的环境,唯有如此,才能积极思考、正面应对。管理者认为员工队伍素质太差时要想一想:如果员工队伍素质提高到自己想象的水平,他们还会甘心于现有的岗位吗?自己还能当他的领导吗?你的能力与价值又如何去体现呢?现有的环境,正好是体现自己能力和锻炼自己的最佳舞台。 2 眼中的员工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表象 在成功管理者的眼里,看到和吸引自己的都是别人的努力,别人的负面因素也无暇顾及,感受到的全是他们的努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自己感受到他们的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表象,只是我们看别人容易,读懂自己难。 我们可以做一个测试,对同一个企业,不同员工的感受和评价肯定不同。这是因为每个员工的状态不同,看到的也会不同,相由心生就是如此。其实,别人就是一面镜子,照到的全是自己。我们总喜欢盯着别人找缺点,而很少从内心审视自己,所以只能用反推的方式才能有所感悟。当我们感觉越来越多的人都看不顺眼时,那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 3 特别不喜欢的,就是自己最需要提升的 我们有时会特别不喜欢某人或者特不喜欢某人做的某事,这原因是什么呢?是别人的问题吗?他的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反感的吗?不见得!既然不是所有的人不喜欢,那为什么自己不喜欢?问题出在哪里呢?那是因为自己有偏见,或者是自己小题大做,或者是自己的某种“性格缺陷”,从而造成了自己的不喜欢。 如果员工经常跟你对着干,那是说明你人格魅力不够,或者能力没有得到其认同,或者自己平时也是对其如此,所以这些都是需要自己提升的方面。团队执行力差,可能是因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员工经常因家事耽误工作,可能是管理者不够关怀员工;不能容忍员工评议,可能是自己确实存在某些不足等等。当我们面对“不喜欢”时,恰恰就是发现了自己最需要提升的方面。 4 把员工看成什么,他就是什么 有些管理者习惯给员工贴“强弱”、“敌友”、“勤懒”的标签,自己怎么判断,往往最终真的就如所料。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给某人贴上标签时,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对其发生微妙的变化。带着标签与员工沟通,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很容易被对方捕捉到,对方也会同样为之,从而造成许多弄假成真事实。 对优秀的员工常包容和多鼓励,对能力欠缺的员工喜欢批评和排挤,都是不正确的。其实,很多标签都是管理者心里所预判出来的,有些并不代表真实。不然,为什么有的员工换了个工作环境,就判若两人呢?所以,总体上来说,应该相信每个员工都在努力创造一片自己的天地,我们要多鼓励、多肯定,多给员工贴正能量的标签。 5 员工的彻底认同,只有靠感化 不要认为企业有了规章制度,就能让员工彻底的认同和遵守。表面的服从和内心的认同相差很远。制度越来越多,培训越来越多,员工并不一定买账,流失率的高低就可以作为参考。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员工离职与其上司有直接关系。试想,员工都准备离职了,自己对其还能有什么影响力可言? 员工的彻底认同,关键是领导者自己的魅力和专业技能,自己以身作则,让员工内心受到触动,这样的影响才持久,带来的执行力才会强。除了有管理制度,管理者还应有适当的感情投入和相当的魅力影响,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 6 所有面临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Read more职场减压秘笈之一:完成胜过完美!
每周二和周四,通常都是我感觉压力最大的时候。因为我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要在这两天的晚上,各完成一篇2000字左右的心理学主题文章。 其实,以我现在的写作速度,晚上花两个小时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并不困难。那么,为什么我会感到如此大的压力呢?答案其实就是四个字:完美主义。 我担心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人愿意看,担心写出来的东西无法给别人带来真正的价值,担心写出来的东西最终都变成了一个人的自high。于是,每次在网络上发出文章来之后,我都会反复查看手机,看看有多少人阅读、多少人点赞。如果阅读量和点赞量都很高,我就会感到很高兴。反之,我就会感觉很失落。 在这种苛求完美心态的影响下,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开始变得对写作这件事情有些逃避,已经很难享受写作这件事情本身所能带给我的乐趣了。 后来,在读《向前一步》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到了“完成胜过完美”这句话。据说,这句话印在了FACEBOOK总部的墙上。 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非常有效的抚慰了我的那颗苛求完美的、焦躁的心。我渐渐发现,再厉害的作者,也不能保证每篇文章都写得很精彩。 作为一名优秀的作者,唯一能保持的就是持续不断的练笔,持续不断的输出。因为只有持续不断的去写东西,并且把这些东西发布出来,才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反馈,进而让写作能力得到源源不断的提升。 而苛求完美的心态,只会让一个人害怕去写作,害怕去尝试,最终丧失了提升写作能力的机会,甚至连写出文章开头的勇气都没有了。 01 在心理学当中,“完美主义”被定义为是一种“伴随着过度批评的自我评价,对工作设置过高的标准”。这种过高标准与恐惧失败相联系,从而导致人们产生回避行为、避免去做那些他们所恐惧的事物。(Forest) 在大多数情况下,完美主义是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完美主义会导致人们产生回避行为。说得再具体点就是,人们会因为害怕不完美而不断拖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从而陷入一股持续的焦虑情绪之中。 第一,完美主义导致做事拖延。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想给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老太太写一封感谢信。她的名字叫Heather,是我当时在澳洲学习时的房东。当年她对我特别友好,带我四处游玩,请我吃饭,还教我弹钢琴,并且让我参加她的家庭聚会。临走的时候,我们还曾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 但是苛求完美的心态,导致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直再拖延。我担心自己写的英文不够标准、出现语法错误,我担心字数太少很难表达出我的全部感情等等。每次逢年过节,我总是想去做这件事,但是始终没有去完成。直到有一天,我怎么也找不到她的电子邮箱地址了。这个遗憾,我一直藏在心底。 在《拖延心理学》一书当中,作者曾经明确指出,“拖延的人往往具有失败恐惧症”。而失败恐惧症又恰恰来自于完美主义的人格特质。 第二,完美主义导致做事效率太低。 以前的我,给别人发电子邮件的时候,都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反反复复检查邮件的附件有没有添加、检查邮件内容中有没有低级的错误。这种反反复复的检查,有时候近乎于一种强迫。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别人花十分钟就能发完的一封邮件,我要花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在完美主义的作用下,我在一天当中的做事效率也显得很低。因为我总是在逃避那些重要的事情,先去做那些不太重要的小事,例如:回复读者留言、在网上买书、回复朋友圈里面的各种不重要的信息等等;而读书、写作以及工作中一些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没完成。 第三,完美主义导致心情焦虑。 在《幸福,超越完美》一书中,积极心理学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指出,完美主义者很容易将小小的挫折夸大为一个大大的灾难,从而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糟糕无比。 他还指出,“完美主义不但会引起焦虑,而且完美主义本身就是焦虑症的一种——失败焦虑。” 02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才能破除完美主义,减轻完美主义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Read more年初七,送您 “七个福”,愿您一生幸福!
1、健康是福 一个人可以没有事业,可以没有万贯家财,可以没有天大运气,但绝对不能没有健康。 失败了,可以重头开始;落魄潦倒,可以东山再起,而身体没了,一切都完了。 2、团聚是福 逢年过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多热闹。对于我们来说,一家人团聚,比什么都强。 家和万事兴,虽是一句古语,却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稳定的家是坚固的堡垒,有了家就啥不怕。 3、和气是福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进一步是千丈深渊,退一步是海阔天空。和气生财,和他人关系融洽,于人于己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4、开心是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快乐的心态会影响你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总是闷闷不乐的人,也长寿不了;每天想太多的人,看起来也比同龄人易老。 5、平淡是福 不为金钱所贪,不为名利所累,不为遭遇的困难挫折而灰心丧气,面对逆境坦然处之,这也许就是人生的一种心境吧。 有了这种心境,自然就会少去许多烦恼,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平淡的对待生活,这就是一种福份。 6、心闲是福 简单的人,勤劳节俭,一切随缘而安。不需要为挣不尽的财富焦头烂额。也不会为柴米油盐而忧愁。 不争,自然从容;不计较,所以常快乐。一方田园可养终生,一眼天地可怡情致。心闲是人生最好的福气。 7、年老是福 老了,明白了;老了,自由了;老了,轻松了。老了,真好! 六十随心所欲,想吃就吃,想穿就穿,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不再怕被人指责,不再怕被人啧怪,一切随自己的喜好而为,这种福气唯老才有。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情人节~动人的情话
1、我的幸福,就是和你温暖的过一辈子。 2、每天早上看到阳光就想见到你。 3、多希望你能明白我,即使我什么也不说。 4、这是我的爱,收下吧,这是我的心,别打碎了,这是我的手,握住了。 5、一想到跟你说话,我会笑得跟白痴一样。 6、为你写的心情,改的签名,为你设定的隐身可见…这些你会知道吗? 7、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爱你,我觉得我只能如此回答:因为是你,因为是我。 8、其实,我一直都在你身后,就差你一个回头。 9、你是我晚上睡觉前最想聊天的人,我爱这种感觉。 10、我很傻,我很笨,我有爱我的你。 11、其实我不敢想象,没有你,生活会怎样。 12、每次都是我不争气的先说对不起。 13、你看,这么多人,这么大的世界,我遇到了你,你也遇到了我,真好。 14、如果下雪了,我们不撑伞,一路走下去,是不是就可以一路到白头。 15、我们要做的,就是拉着彼此的手走到最后,其他的,交给命运。 16、世界上最温暖的两个字是从你口中说出的晚安。 17、很多时候,我只是想能有个你,紧紧抱着我不放,直到我的心情真的好起来。 18、再累,再苦,再疼,也只是为了你能喜欢我而已。 19、假如你是一棵仙人掌,我也愿意忍受所有的疼痛来抱着你。 20、你就像一碗汤,让我的心永远不会凉。 21、我只希望这个世界可以狠小狠小,小到我一转身便可看见你。 22、我爱你,胜过爱自己。 23、幸福其实真的狠简单,有你有事做, 有所期待。 24、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自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