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最好的保护是极限教育,给儿子最好的保护是阳光教育

每天看新闻,总会瞧见很多不幸的事情发生在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身上。最近就有一件事情轰动南方媒体圈,一个涉世未深的大二女生在实习时遭受一名记者的侵害。 这样的悲剧已经不止重演一次,父母们在满满的愤怒之外,更应该思考,对孩子的自我安全保护问题上,该怎么教育。 给女儿最好的保护是极限教育。 一位17岁的女孩曾经在夏天的凌晨半夜才回家。过了几天,她的父亲约她外出喝酒,还对她说:“尽量喝,爸爸会负起责任带你回家的,放心喝吧!” 那天他们一共跑了5家店吃吃喝喝,但到了最后一家时已经毫无印象,她醉倒在了吧台上。 事后,父亲叫了计程车带她回家。 隔天,女孩醒来,发现父亲一早就出门了,但给她留了一封信。 信里这样写道: 昨晚你记得喝了多少酒而醉倒了吗?一共是两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这就是你的极限。世界上有很多坏人,我没办法永远在身边保护你,所以才让你知道你的极限,学会自己保护自己,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这位父亲没有用强硬的方式教育女儿,而是用了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给女儿好好上了一课。 的确,对于女孩子的自我安全保护教育,最需要的就是一种极限教育。父母拼尽所有富养女儿,保护她十年、二十年,但孩子不可能始终待在自己的视野里,而且终归要长大。 长大以后,社会不会给女孩子太多试错的机会,一旦有都会是致命的,所以女孩子需要有一个底线,了解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保护自己先从了解自己的极限开始。 给儿子最好的保护是阳光教育。 有一个14岁的男孩,放学后看到书亭里有一本喜欢了很久的书,可是自己没有那么多钱,于是就大着胆子把书藏进了怀里,谁知被刚转身的老板发现了,老板把他扭送进了派出所,几名警察轮流审问他,还打电话通知了孩子的父亲。 很快,孩子的父亲就赶到了。男孩低着头,默默等待父亲的责骂。 “我想,这一定是个误会。” 父亲淡淡地开口了,“因为我非常了解我的儿子,他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一定十分喜欢这本书,只是因为没有带足钱,才这样的。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钱买下这本书,这事就算结束了。” 然后,父亲就掏出了钱包。男孩惊呆了,他看着父亲,父亲也看着他,眼里没有责备,有的只是爱怜。 出了派出所,父亲停下了脚步,他捧起孩子那张满含羞愧与感动的脸说: 儿子,人这一辈子或多或少都会犯错误。听着,忘记它!不要让它在你心里留下阴影,好好学习和生活,只要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依然是一个让父母骄傲的孩子! 说完,他郑重地将这本书放到孩子手中。男孩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父亲慈爱地将他搂进了怀里。 给男孩子最好的保护是阳光教育。男孩子的成长难免会犯错,犯错后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教育,受到社会过多负面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误入歧途,陷入阴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的阳光教育,教会孩子学会承担,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父母更需要的是有逻辑的正面管教,在指出错误的同时,也要指出孩子的某些可取之处。让孩子学会赏识自己,做品行更优秀的自己,这是教会男孩自我保护的一种升华。   作者/罗松

Read more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未来的命运

近段时间,很多媒体人讨伐罗辑思维,大家觉得罗辑思维的老板罗胖,是个大忽悠。没事儿就喜欢推翻以前的自己,来个360度大转弯,简直太不要face。而且,之前的罗胖与之后的罗胖,甚至完全矛盾,一会说往东,一会说往西,谁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 在小编看来,正是因为这样,罗辑思维才引领了自媒体的发展。做为一个行业的领头者,如果他不反思,不改变策略,那不是要易主?这世上唯一不变的事,就是改变。 ① 俊杰,应随时事而变 历史上存在过这么一个人,他的善变,可以说跟人格分裂差不多了,他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一个段子。 他参加过晚清科举,拥戴过袁世凯称帝,费极大心力救助过李大钊,君主立宪是他的理想,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秘密党员。这个人整个人生都在前后矛盾,又拥戴封建帝国,又推崇君主立宪,又向往民主共和,又加入中共,可以说,中国不管发生点什么,都有他忙里忙外,也是奇葩一朵。 这个人叫杨度,他专攻帝王之道,他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可以帮自己实现政治理想的君主去拥戴。只要你说服了我,我就愿意推翻自己,去拥戴你,谁也阻止不了他改变自己的步伐。他不是盲目善变,他有追求,如果有什么治国之道,在他看来能更好的治理国家,那改变自己又怎么样?前后矛盾又怎么样? 即使杨度不为了理想,他这样随时关注外界变化,为自己谋得新的出路,也比一些清末老臣随着大清一起消匿要好太多了,要知道,有些人不是不想改变,是压根不知道该怎样跟上时代。 ② 变成不一样的人,未必是坏事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想起自己变了,就觉得难以接受。小编经常听人说:“我最终还是离最初的样子越来越远”。可省省吧,离最初的自己越来越远就对了,最初的自己有什么好保持的?要知道,你那时候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儿,以小屁孩的眼界和洞察力,那时候对世界的见解,可以说浸透了无知的幼稚。 远的不说,就说三年前,你想想三年前的自己,会不会觉得那是个傻逼?小编经常有这种感觉,每一年回望上一年的自己,都会觉得那时候自己是个傻逼。甚至,回想起昨天的自己,都会觉得羞愧,为什么自己会如此肤浅?那句话是不是用别的方式说更好?这样反思着,同样的错误不会去犯第二次,同样的糗也不会一而再的出。 正常的人类,都会每天变得不一样,这样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让自己能顺利的活下去。 这是我们从老祖宗身上接受的宝贵财富。试想,远古时期,一个原始人在十五岁时,树立了一个理想:这里真好,老子这辈子都要在这片林子打猎,娶媳妇儿,生一堆孩子,生生世世。 没成想,这初心才立了三年,就来个沧海桑田,板壳运动。这货生活的那片小森林,变成小岛飘在海上,这出是出不去了,打猎也打不久了,只能捕鱼。这时候他坐在海滩上,身形落寞,喟然长叹,我的初心是终生打猎生儿育女的,这算怎么回事? 你会不会觉得这仁兄智障?都他妈沧海桑田了,你还认不清现实,去谈上一个纪元的初心…… 如果我们能一直坚持初心,那说明自己有选择的权利,不然就是不得不改变。我们每一个选择,都是彼时彼刻的最优选,没什么好懊悔,要么是初心扔了你,要么就是你扔了初心,仅此而已。 ③ 我们不过是被现实逼着,奔跑 实际上,我们根本不能完全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是被时代的巨轮推着走。也许小时候,我们都梦想过做科学家,但现在真能成科学家的寥寥无几,这世上最不用当真的就是童言,那个说想要做科学家的孩子,相信我,他连科学家是什么都不清楚,他只是像向阳花对着太阳一样,无知的崇拜,而且根本不知道,做科学家,需要智商,有时候还要忍受贫穷。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只会说自己想要。 但,我们是成年人,成年的过程,就是慢慢抛却幼时的蒙昧的过程,我们发现自己连中学代数都搞不定时,才知道自己没资格做科学家。随着现实,我们一步步认清自己,也就离最初的自己越来越遥远,这再正常不过,而且我们要为之庆幸。 ④ 改变,是活下去的前提 悬疑小说之父蔡骏说,他读书时,学的专业是电报专业,为了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他还能熟练掌握数千个中文电码,但是,就在他毕业的那一年,电话普及了,电报这个行业,从整个地球消失。这真是被上帝开了个玩笑,悲伤逆流成河哇。但我们蔡骏先生,拍拍屁股就转行成了作家,剩下的更多人,从此不知所措,彻底成为loser。 这个时代,在飞速变化,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第二天睁开眼睛,会不会变成时代的弃儿,被时代赶着前进,是所有人的宿命。如果你足够有觉悟,甚至可以做那个推动时代改变人,前提是,你必须能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了一个怎样的时代。

Read more

为什么做善事身体好?缘由竟然这么简单!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容。人一宽容,气就不会郁滞;气不郁滞,血就通畅,所以,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是一味良药,你在宽恕别人的同时,也就敝开了自己的心灵,此时,愤怒、怨恨和恐惧就会悄悄溜走,你的内心没有了郁滞,气血也就通畅了。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人一善良,心就宁静。宁静之心能让我们的身体远离喜、怒、忧、思、悲、恐、惊。善心犹如春雨,默默地滋润身体,它能让气变得柔顺,让血变得通畅。 人有了慈悲之心,内心就会充满爱。爱就像春风,能吹散七情的乌云。 人有了慈悲之心,也就懂得了感恩。人生如寄,我们的生命是借来的,迟早要还回去。感恩是人的本性。我们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父母,感谢食物,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并使生命得以维持。人一旦懂得感恩,心就会平和下来,因为感恩者知道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谦卑地面对自然。 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和生活快乐,才能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心存感恩的人,才会朝气蓬勃,豁达睿智,好运常在,远离烦恼。顺风顺水的人,想着逆境奋斗的人;无忧无愁的人,想着拮据艰窘的人。只有充满博爱心、仁慈心、善良心、同情心、才能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美好境界。人常说:“施恩于人共分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分享给予,养成互爱互助行为。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 人的一生,无论成败,都会得到太多人的帮助。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侮、配偶的关爱、朋友的帮助、大自然的恩赐、时代的赋予。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人指点;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帮助。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度过一个个难关,一步步走向成功,创造并享受着美好生活。尤其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用一生来报答。我们应该在父母的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图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爱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公司请庄老师来举办讲座,她是著名的育儿专家,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那天,庄老师因为塞车被堵在路上,原计划9点半开始的讲座只能延迟。好在主持人有丰富的临场经验,安排学员分享与讲座相关的话题,等待庄老师的到来。 庄老师抵达时,分享还在进行。我看到她悄悄坐下来,微笑着、专注地聆听。 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欢迎她上台的时候,她以鞠躬的方式对自己的迟到表示了深深的歉意。她说:“我迟到了,真的很抱歉!但我不会过分地自责,我已经学会了爱我自己!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迟到’这件事提醒我——在时间管理方面,我还有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我在台下看着这个优雅的女人,内心无比感慨和温暖。 “爱是对生命全然地接纳与信任!”人类自诞生的那天起,在跟大自然彼此调适的过程中就有两大目标:“活下去”和“活得好”。在这个过程中,爱自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认可自己、总是否定自己的人,有能力、有力量去爱别人。 ▼ 曾经因为工作上的一个失误,我彻夜难眠。内心责怪经办人辜负了我的信任、办事不力,又深深自责没有及时跟进、检查,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后果。打电话、发短信向领导解释,表示愿意承担责任,领导一时没接电话、不回短信,更是如坐针毡……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夜晚辗转反侧的自责心境。 后来终于慢慢明白,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在已发生的事情中学习,是人生重要的成长过程和经历。作为一个处女座完美主义者,我努力学习不再求全责备,努力看别人的长处、发现别人的优点;也不再苛责自己,同时愿意学习更多、做得更好,全然地放松,允许、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不完美的自己。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个经历都是现场直播。我们不是完人,完全可能说错话、做错事,但我已经学会不再因为无心的过失而责备自己,更不会因为别人的脸色、批评而自责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契诃夫在《小公务员之死》中塑造了一个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的形象。他在剧院看演出,不小心打了个喷嚏,看到前排就座的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使劲擦他的秃头和脖子,便以为是自己的喷嚏溅到对方身体上了,三番五次向将军表示歉意,令将军无比厌烦,终于让他“滚出去”,于是这个小公务员到家后就一命呜呼了。 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新近重读却让我读到了另一层意味:如果这个小公务员内心足够强大,如果他足够爱自己,不因自己无心的过失而过分自责,不看别人的脸色而活,何以会有这样的结局呢?这一切,难道不是切尔维亚科夫的庸人自扰吗? 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非常认同。“伤害我们的,往往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你不伤害自己,没有人能伤害你;你不爱自己,就会以为处处存在伤害。 爱自己,就是要爱自己的身体,接受自己本真的样子。鼻子不够挺拔、脸上有雀斑、皮肤不够白、腹部有赘肉……大概每个人都能找到身体上的无数个不满意之处,但那正是独一无二的你自己呀!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谁又会多爱你一点儿呢?有次我看台湾主持人陶晶莹的访问节目,她说自己放松和保养的方法是舒服地泡在浴缸里,抚摸自己的肌肤告诉自己:这身上的每一块都是好肉! 爱自己,就是要好好吃饭,哪怕只是一个人。我每天在朋友圈晒早餐,有时想想晒的其实不是早餐,是爱自己的方式。如果一个人足够爱自己,就会觉得为自己、为家人准备早餐或者一日三餐的过程,实在是一种享受啊。 爱自己,就是要把脑力、体力、心力各个方面都好好地建立起来,让自己的生活平稳有序。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贬低自己;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别人;也不会因为做错事、爱错人、会错意、走错路而随意否定自己。 我所能想到的爱自己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作者:丁是丁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长相年轻,是因为善良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致的面貌: 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性格粗暴的人总是一脸凶相;心术不正暗地里坑害别人的人总是寝食难安体弱多病;心胸狭隘的人大多尖嘴猴腮、双眉紧蹙。 显得特别年轻秀美的人,一定单纯品性善良,这是长期的心与行为的修炼在脸上的投影,因而相貌也预示着该人未来的命运。 有慈悲心、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光芒,让人越看越顺眼并喜欢与其接触,有亲和力或所谓的老少通吃。 而自私自利、狡猾、爱算计的人,相貌往往很不耐看,即使侥幸生得姣好容貌,稍多接触也会毫无吸引力,被人反感。 记住这个很重要:中年以后内心决定你的面相。 相由心生,说的是一个人面相的好坏与其心灵的善恶是相应的: 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命; 命决定运叫命运,运决定气叫运气; 气决定色叫气色,色决定相叫相貌。 相貌是能逐步改变的,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真正的修行人特别平易近人,特别亲切,特别温暖,而且还特别的像“婴儿”那样天真、纯净、内心了无挂碍。 小孩子之所以元气充沛,肾精充足,最重要的是他们每天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过生活,把每一件事情都当做新鲜的,好玩的,享受的去做,不在乎得失利益,不在乎明天、后天、大后天会怎样。 彻底放下身心世界的时候,你会感到能量在自动向体内汇聚,身体得到迅速补充和调整,很多顽疾不治而愈。 若三十五岁后还有人夸你漂亮,那你一定是个福星,而且是心地善良的人。 来源/凤凰网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一段感情走得久,不是因为付出多,而是因为执着少

小时候,恋情总容易失败。 因为在那时候,我们近乎执着的渴求着要获得对方的全部。就算不能获得全部,我们也希望最少得到他完整的心。 得到心的期待并不奇怪,但年少的我们,却往往坚持双边的付出必须要对等。是那种会细细地放在精密天平上量测的程度。 “我每天都等着你补习回家好一起聊天啊!为何你才聊十分钟就想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们对于这段恋情的期待是不是不一样?为何你能让考试比我更重要?” “为了想跟你一起度过浪漫的跨年烟火,我可是期待的从昨晚就睡不着了呢?但为何你却一点都没有兴奋的感觉呢?居然说只是因为我想来你才来的?” “我可一直记得我们的每个纪念日,每次也都希望能为你带来惊喜。但为何你会不把这些日子牢牢记好呢?你真的有重视我吗?” “你还记得我在你之前生日时为你准备了甚么吗?那可是我打工三个月薪水买来的呢,为何我的生日礼物这么草率呢?你完全不能猜到我想要甚么吗?我当时为了你餐餐吃泡面不是很不值吗?” 简而言之,所有的“为了你”其实背后从来不纯粹的是为了你。 那些付出的背后,隐而未彰显的是一种无声的、但强大的、饥渴的对于对等补偿的虎视眈眈。那一切自以为是的付出与努力,永远都是用力过度、永远在举动背后有着没有明言的交换。 也因为对方总是搞不懂我们期待想获取什么交换,所以恋爱的天平始终不平衡。我们生闷气为何对方不懂。我们抱怨为何对方不解风情(或是不重视自己)。我们咆啸、我们生气、我们要求,只是让对方不解、让对方辩解:“我没有不重视你,我只是用着另一种方式在回应罢了”、让对方疲累、并让对方挫折。 随着时间拉长,两人的相处中,美丽的部分越来越少,互相精算以及讨价还价,是唯一留下的记忆。 等到再长大了一点才理解:所谓喜欢,那其实应该是很纯粹、很个人的行动。 喜欢一个人,其实不用把自己的心交出去,也不用孜孜念念想得到别人的心。喜欢的情绪,只是让我们纯粹的想做某些服务与体贴,但这些想做的服务与体贴是顺手的,不会让自己不平衡。其中没有目的、没有渴求、没有回报的交换与算计。单纯只是因为做这些事情让自己觉得愉悦。 我们仅是轻松又顺手的关心一个人、轻松又顺手的把一些温暖给出去、轻松又顺手在自己空闲时间陪着对方聊天、一起尝试累积一些共同的记忆。 自己的人生主轴必须始终是明确的。就算在恋爱中,我们还是得走在原本人生轨迹上。没有为此抛下正事、没有过度投入时间、没有倾全力的投资精力、更没有付出超额的金钱。因为没有过度,所以没有抱怨、没有怨怼、没有回收的期待。 如果刚好碰到另一个人也是这样,终于,我们开始有一段如沐春风的恋情。两人互相试探着,一起参与彼此一小部分的生活。我们刚巧在相同的时间有空闲、愿意做一样的事情、累积一样的记忆。彼此分享但不介入,参与但不霸占、无所期待也无所失望。所有的一切,只是因为做了我们都会愉快、或是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能看到别人的笑颜即是满足。 于是,我们记得纪念日,因为自己想庆祝,但不在意别人是否记得。 我们想送对方生日礼物,因为惊喜就是自己开心的来源,但并不在意对方如何回馈。 我们想聊天,因为现在刚好有空闲而且自己刚好想聊天,但对方就算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我也有别的事情可做。 而这些无执,会帮我们带走的失望降低压力,并带入了愉悦。而这样的无执,才会是我们能否吸引人的关键。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别让自己只值一顿饭钱

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一个人只有先把自己看贵重了,别人才会敬重你。一个连一顿饭钱都想赖掉的人,没人会把他当成真正的朋友。 ******** 我把一个认识多年的同学拉黑了。 前段时间,同学小杨突然联系我,说自己也到北京来发展了,问我北京还有哪些同学,他想请大家一起吃个饭。 想着同学们也很久没聚过了,我便热心地四处联系,还拉了个聚会群。 吃饭那天,小杨西装革履、红光满面,他大手一挥:“大家随便点,都记我账上!” 席间,他一边逐个敬酒,一边打听各人的情况,请大家各种关照帮忙。 酒饱饭足,该撤了,小杨便招呼服务员买单。正看着账单的工夫,小杨的脸色就沉了下来。“你们这的菜怎么这么贵?”他对服务员没好气的说。 服务员很无语:“我们这的菜一直都是这个价位啊!” 气氛一下子很尴尬。大家正面面相觑,小陈站出来解围:“今天咱们难得聚聚,要不还是AA吧!” 小杨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陪笑道:“这怎么好意思呢?” 话音未落,一个女同学冷笑道:“不是你让我们随便点吗?我们也没点什么贵菜,你这样也太没风度了吧?” 最后,还是小陈出去结了账,大家才散了。 晚上回去,我越想越不对劲,便在微信问小杨:“不是说好今天你请客吗?好不容易把大家凑到一块,你这么做太不地道了吧?以后还怎么跟大家来往?” 没想到小杨一下怒了,发来一长串语音: “不就吃顿饭吗?谁付不都一样吗?我刚来北京,手上也没几个钱,哪有这么多闲钱给别人大吃大喝的?再说钱都是人家小陈出的,有本事你就把账结了啊!不然就别废话!” 我从没见过如此感人的逻辑:明明是自己说好请客又反悔,不仅毫不理亏,还倒打一耙。 他想用同学关系给自己铺路,却连一顿饭钱都舍不得投入。他想从别人那里捞好处,却不懂什么叫互利互助。 我懒得与他争辩,只是把他请出了聚会群,然后拉黑了他。 ******** 朋友琳琳最近也很苦恼。 刚进新公司,有个关系不错的同事经常跟她搭伙点外卖,一开始还记得给钱,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慢慢就不给了。 一开始琳琳以为她忘了,觉得一次也就二十来块钱,就没好意思要。但后来次数多了,琳琳就有点不爽了。 有次那位同事又找她一块点外卖,琳琳就说自己已经点过了,让她以后自己解决。 结果同事丢下一句:“你也太不够意思了吧!不想和我一块吃饭就直说!”

Read more

酒后看性格,太准了!

酒后酣睡型 喝完酒就睡觉,没有多余的语言和行为。 心理分析:这种类型的人,性格随和,比较宽宏大度,不会因小事与人斤斤计较,容易与人相处,但很少与人交流。对生活现状比较满意,对将来没有太高要求和设想。没有遇到太多的坎坷,生活一帆风顺。 酒后失忆型 喝完酒醒来之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心理分析:这种人性格及其古怪,有时超静,疯的时候又特别能疯。对工作、事业认真又自信!对朋友很义气,对自己的感情非常理智。通常都是比较缼爱、寂寞!主要表现:酒后胡言乱语,非常多话,而且态度及言语及其诚恳。与其说酒后吐真情,倒不如说酒后乱动情,这种人通常酒醒后就什么也不记得了。 酒后愉悦型 喝完酒就高兴,从心底就迸发出一种快乐,可以笑着不停,可以唱个不停,可以舞个不停。 心理分析:这种类型的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既有忠肝义胆,又有侠骨柔情,喜欢与人沟通,能正确面对现实,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生活是苦尽甘来! 酒后交际型 酒后侃侃而谈,说话思维敏捷,既能通达上级,也能体恤下属,能在酒桌上那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把想办的是都办成! 心理分析:这种类型的人,性格比较内向,平时话少,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才喜欢展现锋芒。这样的人有强烈的进取心,心怀远大的抱负,并会为自己的抱负而努力! 酒后倾诉型 喝完酒之后,就找一个自己信赖的人诉说。如果他比你年龄大,他能从你一岁说起,一直说到现在。如果他比你小,他能从记事时说起一直说到现在。 心理分析:这种类型的人,平时比较内向,有思想,有见解,平时不大喜欢表达自己和评价别人,不喜欢锋芒毕露,只有在酒精的作用下才能表达自己,评价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人经历平平,安于现状。 酒后郁闷型 喝完酒后郁郁寡欢,看见什么事情都伤心,想起什么都能流泪,越想越委屈,越想越难过,潸然泪下。 心理分析:这种类型的人是心思细腻的,善于察言观色,很会关心他人。心胸比较狭窄,常因为一件小事而闷闷不乐,怕被别人耻笑也不好和别人说。总感觉生活中有不如意的地方,总有一种自卑感,因此只能借酒消愁,把委屈和不满借助泪水流出来了。这样的人经历相对坎坷,总感觉壮志未酬,心有不甘。 酒后骚扰型 酒后喜欢和人开玩笑,无论大人孩子都不放过,甚至能把大人弄生气了,把孩子弄哭了。 心理分析:这种类型的人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是一个愿意把欢乐到处播散的人,平时就喜欢和别人开玩笑,喝完酒后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人面对不平坦的人生之路,依然一心向上。 酒后狂躁型 喝完酒后怒火中烧,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生气,摔盘子摔碗,动刀动枪,狂躁不安。 心理分析:这种类型的人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寡语,生活很不如意,自尊心很强,怕别人看不起,喝酒之后,不满的情绪就像是开闸的洪水一样倾泻而出。这样的人生活始终不如意,总感觉自己是穷途末路,对未来没有信心… 文/转载自网络

Read more

活着要有阳光般的心态

拥抱一颗阳光的心态, 得失了无忧,来去都随缘。 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 心无牵绊,坐也从容, 行也从容,故生优雅。 一个优雅的人,养眼又养心, 才是魅力十足的人。 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 心里满是阳光,才是永恒的美。 人这一辈子, 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 有些事是难以控制的, 有些事是不尽人意的, 有些事是恍然大悟的, 但无论发生什么事, 都别忘了自己的本心, 人生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 唯有认真地做好眼前的事。 活在当下, 才是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最佳生活方式。 才是一种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当你活在当下, 既没有过去拖在你后面, 也没有未来让你忧心时, 你才能找到生命的理想状态。

Read more

高僧与猪肉 (一定要读懂)

一位高僧受邀参加素宴,席间,发现在满桌精致的素食中,有一盘菜里竟然有一块猪肉,高僧的随从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来,打算让主人看到,没想到高僧却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盖起来。 一会儿,徒弟又把猪肉翻出来,高僧再度把肉遮盖起来,并在徒弟的耳畔轻声说:“如果你再把肉翻出来,我就把它吃掉”徒弟听到后再也不敢把肉翻出来。 宴后高僧辞别了主人。归途中,徒弟不解地问:“师傅,刚才那厨子明明知道我们不吃荤的,为什么把猪肉放到素菜中?徒弟只是要让主人知道,处罚处罚他。” 高僧缓缓地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如果让主人看到了菜中的猪肉,盛怒之下他很有可能当众处罚厨师,甚至会把厨师辞退,这都不是我愿意看见的。‘得理’固然重要,但绝对不可‘得理不饶人’,要‘得饶人处且饶人’。” 每个人的价值观、生活背景都不同,因此生活中出现分歧在所难免。大部分人一旦身陷斗争的漩涡,便“得理不饶人”,然而虽然你胜利了,但也为下一次的争斗留下了伏笔,对方明的输给了你,但背地里会给你放冷箭。 “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咄咄逼人,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不仅是给别人一条生路,更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这也正是社会和谐相处的阳光大道。 图 | stocksnap.i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