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为了3岁儿子刚刚换了工作的母亲对我说:“之前那份工作出差太多了,陪儿子的时间太少。现在想想,那几年拼死拼活为了什么啊?” 然后她又说出了那句话—这话在我听来是句鬼打墙的魔咒,会反复从不同人的嘴里说出来:“女人太看重事业都没好下场。”她带着一点幸灾乐祸的神情补充道:“你看撒切尔夫人,事业是成功了,可她儿女都不喜欢她。” 在女儿面前,母亲是难做的:“自我”太弱会让女儿轻视,“自我”太强又让女儿怨恨。 我有一个女朋友,很罕见地,视母亲为偶像。的确,她的母亲是个大美人,长得像林青霞,才艺又卓绝,在女儿五岁的时候就只身去欧洲学习艺术。三年后,这位母亲回国离了婚,原因是在巴黎遇到了真爱,从此远赴他国。 后来她的母亲每年寄回大量的衣服和书籍,给她写许多信,督促她在学识和眼界上追求精进。她觉得母亲酷毙了,是个光芒万丈的女神,穿着最美丽的衣服,做着最自由的选择,周游列国,曼妙无边—她就要成为这样的女人。 可是,在她16岁跑到法国找母亲赞助她出国时,她母亲拒绝了她。她一下子启动了对母亲“自私冷酷”的评价,她站在母亲对面,说她抛弃她,说她这么多年来只为自己而活,从未关心过在这世上缺乏母爱的、可怜的女儿。 她一边哭一边惊讶地发现,自己积累了那么多不满,像细小的雪花在心上悄悄地覆盖了一层冰。无论眼前这个女人活得多么精彩,也抵消不了她的积怨,也不可能让她们亲密起来。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也无法选择子女, 却又偏偏对他们抱有最天真最甜美的期待。 我们期望父母有很多的爱和很多的能力,能时刻关注我们的需求,做我们最好的朋友,跟得上我们的思维,像别人的父母那样总把子女放在第一位; 我们期望子女聪明好看,朝气蓬勃,带着新生的力量,同时又依恋我们,既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之轮向前征服的欣喜,又能窥见余生里老有所依的温暖。 可是我们都被那铺天盖地的期待所蒙蔽了,以至于我们太容易忘记一个重要的事实:父母与子女,也不过是一场偶然与偶然的相撞罢了。 而多数情况是:大家彼此都很难理解对方的言行。 一个朋友明白无误地说:“为什么这个社会要如此强调血亲的作用,亲人就一定是亲密的吗?人和人的亲密关系难道不应该是建立在价值观的一致上吗?” 而另一个朋友则说:“朋友对我非常重要,因为朋友是我自己选择的‘亲人’。” 破除对血亲的迷信,看似大逆不道,却具有人本主义的意义,也能让我们以更平和健康的心态来看待父母。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血亲的权威性是地基,子女必须无条件地属于和服从父母,父母也必须以繁衍为重任,两者都必须对彼此的终生负责。 在这种背景下,血亲之间没有个人边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大家共享空间,也必须共享精神。 而家庭代际间出现了矛盾,至少是一种进步,说明起码其中一方有了“自我”的觉醒。对“血亲”产生质疑,也是一个人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没有叛逆过的少年,几乎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有所作为的成年人。 面对不完美的父母,一个人要从依恋到批判到痛苦到接纳,走完这个过程才算真的独立。那些幸运的孩子很难明白,“接纳”是最后也是最难的环节,但为了我们的平静与幸福,我们得学会“接纳”。 明白下面几个道理,可以帮助我们: 一、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从来不容易。幸运的人拥有睿智、开明、像朋友一样的父母,大多数人拥有一对平凡又自以为是的父母,还有极少数人的父母是人渣。不同父母的分布,就和这个社会上不同人的分布是一致的。 二、接纳父母,并不是代表要认可他们,或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而是接纳生活本身的差异性。你喜爱水的柔软活泼,也接纳有石头这样的存在;你喜爱参天大树,也接纳有苔藓这样的存在。 三、不要让自己成为“受害者”。虽然法律把18岁定义为成年人,但一个人从青春期就开始有自由意志了,即使那时在经济上依附于父母,也已经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脱离父母的不良暗示。 四、不要在对父母的失望中停留太久。不要专注于与父母的战争,要专注于自己。
Read more行善是解脱之本
心存善念,以善心对待我们这个世界,处处行善,这是今生获得解脱之关键,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因素。并且要想快乐,首先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的人,其身体笼罩在浩然正气之中,而邪恶不能侵。善良的人可以让周身气血充满生机和活力,疾病即会远去。而一个充满邪恶的灵魂怎么可能会沐浴在积极向上的阳气之中呢? 也许有人会问,何为行善,其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大凡发于内心的善行都是真善,利人的都是真善,无所求而为之善都是真善。反此,装样子的、利己的、有所求的善行都是假善。如果行假善,并无益于病,反有害于自己。因为假善会使心神不定而五脏受伤。 真心行善,用心地帮助他人、感化别人。行善既是为人,亦是为自己。行善的结果是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解脱自己。不但可以自治各种疾病,更可产生不可思议的机缘而达到修身修性的妙用。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再相信善良和真诚,人与人的交往充满着欺骗与狡诈。如果我们用真心和善良去对待别人,反而会被看成是精神病。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要一心向善,我们要努力感化他人,让善良重新回到世界当中。 因为抛弃善良,让我们遭受着巨大的心神痛苦以及病痛的折磨。要想解脱病痛、挽救生命,莫过于发现自己的善良的本心,把它捧出来,展现给世人。如果我们的周围人人都感受到善良的思绪在漫延,善行在流淌传播,那时谁还会再苦于疾病的折磨呢? 让我们跳出医学的框框,认真地思考一下生命与健康。各位病人不要怀疑上述我所说的话,不要让偏见害了自己的生命。珍惜尚存的生命机会,去试着改变自己的身心状态,相信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这篇文章不是只写给重病患者的,而是写给我们每一个人。 试问一下,有谁是真正健康的?暂时的不生病并不表示以后不生病。五毒内焚,早晚会生出病来。与其已病而求医,何如未病时即求己。而求己之道即是此篇所言,让我们自己去把握人生健康、富贵贫贱和否泰苦乐。 其实这篇文章还有两段:《爱是大药王》和《快乐是治病的关键》 所有的疾病真正的疗愈,是从内心解脱开始…… 来源|让爱回家 图自|pixabay.com
Read more做到爱而不露能让孩子更坚强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受不了丁点委屈、吃不得一点苦”在这里,早教小编为你探寻出五大形成“病因”,并开出几种对症性“疗方”。要使孩子坚强家长做到爱而不露! 病因之1 过分溺爱 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样样事情都要依从他,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强烈的“’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和任性的性格。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宝宝,受不得一点的委屈和挫折,稍不顺心就会哭闹不停。 对症疗方 不轻易满足 对于这些任性的孩子,家长的态度最重要。当孩子在受挫后哭闹时,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听到哭声切不可心烦、焦躁、不知所措,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攻势所击败。要让孩子懂得靠哭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当孩子有了无论怎么哭也不能达到目的的体验后,就会学乖听话,停止哭闹。 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先改变育儿观念,并且全家一致。具体行动上的改变是: 一是家长不要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孩子身上,溺爱只会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 二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当始终保持理智,不要为了赢得孩子的欢心而提供过于丰富的物质; 三是延迟满足孩子的愿望、通过努力实现的愿望会使孩子感到更满足。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实现某些需要; 四是给孩子找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病因之2 过分夸奖 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如果过分赏识,就会让孩子变得自负,上得去,下不来。一旦遇到强手、被击败的话,很容易导致郁闷、丧失自信而变得自卑。 对症疗方 适度表扬和批评结合 在孩子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家长要适时给予表扬,同时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激励他下一次做得更好。当孩子的热情能因分享和肯定转化为自尊、自信时,对其一生都将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也不能光让孩子听好话,当他们做错事时还要进行合理批评。有些家长特别怕孩子哭,在孩子做出过分或违反规则的事时,也不批评孩子,造成孩子受不得一点委屈,别人稍说不是就哭闹。 虽然孩子当时心里会难受,但这种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人无完人,接受批评也很正常的。 要注意的是,在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先严肃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的感觉,然后默默地望着孩子片刻,最后说,“你是个好孩子,只是所作所为不好”,最后紧紧拥抱孩子。这一连串的过程在一分钟内完成。 病因之3 总想孩子赢 有些家长不愿意看到孩子失败,和孩子下棋、玩扑克、游戏、竞赛时,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赢。其实,这样做只会使孩子变得只能赢不能输,对日后的成长没有帮助。 对症疗方
Read more永远不会冷场的谈话技巧
做一个有技巧的人,从聊天开始。 比语助词还好用 尝试过接下来的这条羞怯克星后,你将不会再陷入缺少话题的困境中了。大多数人在认真听某人讲话的时候,会发出各种不同的语助词,像“嗯”“嗯哼”“好”“喔”“真的假的”。不幸的是,害羞人士不能自在地发出这些声音,因为他们很担忧听话者对他们的想法。下面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所有的人,不只是害羞人士,都能从中受益。对于害羞的人来说,这个方法肯定能成功地推动一段即将停滞的对话。 与其哼哼哈哈地表达参与感,不如先准备好一些能帮助你继续说下去的问题。在谈话的时候,使用“谁”“什么”“什么时候”“哪里”“为什么”和“如何”这些问题可以在谈话突然中止的时候,有效地激励对方继续说话。你可以问: “谁给你那个东西的?” “她那时候说了什么?” “你什么时候发现的?” “你在哪里找到它的?” “为什么你会选择那个学校?” “你是怎样完成它的?”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听他们最喜欢的音乐——自己的声音。他们会继续说下去。你也不用再承受“接下来该说什么症候群”的折磨了。 举个例子,催眠先生吹嘘着他去意大利旅游的过程。你可以问: “你和谁一起去旅游的?”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城市?” “你什么时候去的?哪个季节?” “你去了意大利哪里?” “你为什么选择去意大利?” 最近一次我对着某个人唠唠叨叨了半天,想到那可怜的孩子一个字也没有说,就停下来给他说话的机会。可他只是说:“继续说,莉儿。请多讲一点。” 哇!我不需要他再一次的邀请说话。我立刻又滔滔不绝地讲了20分钟,离开后还想着他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 羞怯克星第1招 善于提问,让交谈继续 请把“嗯哼”和“OK”留给机器人吧。问一些“谁”“什么”“什么时候”“哪里”“为什么”和“怎样”之类的问题。和你谈话的伙伴会非常兴奋、激动,因为你想要了解更多,而你也不必苦于缺少有趣、恰当的话题。 宁要平凡也不要简短 当你回答问题的时候,做好准备回答一些不可避免的无聊话题。不要给一两个字的回答,像下面这些…… “今年你要到哪里去度假?”“佛州。”
Read more就是因为没钱才要创业!
很多人都想创业,但他们似乎有一个同样不创业的理由:我没有钱,我要是有钱的话,怎么怎么样……似乎只要有钱,他就一定能成功?我们到今天还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为自己找借口! 成功者看目标,失败者看障碍! 马云: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没有钱,就是因为没钱,我们才要去创业!可是马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没钱,同样可以创业,同样可以创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中国大部分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创业好点子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去执行过。因为他们有着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没有钱。”他们都这样想。 于是,他们继续过他们平庸的生活。 看过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发言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看完之后,你还会对自己创业没有资金或没有其他什么的找借口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就去做! 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成功之路不可以被模仿,但成功者的思想却可以拿来学习!! 图/pixabay.com
Read more让孩子知道:习惯的差距就是成绩的差距
许多同学很疑惑,为什么上了那么多的辅导班,成绩还是不理想?为什么我恨不得24小时都学习,成绩还是上不来? 为什么成绩总是上不去???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是习惯的问题。 新学期,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成绩的差距就是习惯的差距,想要提高成绩,先从习惯下手!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专心上课的习惯 课堂上的学习可以说是初中生知识来源的最大源头,所以专心上课相当重要!!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试着用记笔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回应老师的话题来逐渐拉回注意力。 听课最重要的是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只观察不思考,不是真正的观察。很多学生总是说:为什么我看书上都会,一考试就不会了?其实这就是不思考的结果。课本上解题步骤、公式定理什么都一清二楚,你自然能看懂。如果看得时候不思考,那么关上书,你自然似是而非,知识点压根就没学懂!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5.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 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6.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 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在相互的探讨学习过程中,其实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就在逐渐加深。 7.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 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
Read more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
海边度假的时候,许多孩子一起在玩沙子。女儿一路小跑,准备去抢夺别人的玩具,我一把抓住女儿刚要落下的手,把她拉了回来。 女儿俨然已经是个“人精”,见到母亲佯装哭泣。她是笃定了她外婆会责备我,不由分说地责备我。 果然,母亲说:你把孩子弄哭了,孩子抢玩具是占有欲的表现,这是孩子的必经时期,不必大惊小怪。 女儿看着我,露出得意的样子。 我说,三岁见老。不放大孩子的缺点,但也不纵容孩子的坏习惯。不被打,但也不能打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教养。 母亲没有吭声。 回去的路上,我和母亲说了一个故事: 一个残疾的小男孩,天生并不灵敏。除了身体上的缺陷之外,似乎大脑发育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弱。他每一次考试都是班级最后几名。 可是,他却是班上人缘最好的。小学时,他有很多朋友,每次外出秋游,总有很多同学争先恐后想帮他推轮椅。到了初中,每个生日,有很多同学给他礼物,他们邀请他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 为什么? 一、他对谁都很礼貌。他懂得爱人也爱己,他懂得接受时礼貌,拒绝时也彬彬有礼; 二、他为人不贪心。不贪心别人对他的爱,不贪心别人的玩具,他不会觉得自己残疾而应该享受更多的爱,他常常一跛一跛地去集体活动,和那些快迟到的同学说,没事,我自己慢慢过来就成。他知道自己应该得多少,也知道别人应该得多少; 三、他懂得分享。每次母亲带给他的喜糖,他都会带到学校,给同学吃,未必多昂贵、多好吃,但分享中建立的感情却难能可贵。 母亲说,我知道你说的是谁。前些日子在路上碰到他,看到他和一个保安室门口的大叔在聊天。后来大叔说:这样一个有素质的男孩,根本不用担心生计,走到哪里,都有人愿意帮助他。 这个男孩子并没有传统定义上的优秀,可能不能够成为职场精英,取得不了所谓的成绩,获得不了体面的工作。但是因为他的为人,也就是教养,使他过得并没有那么孤单。 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飞得高不高,一个人的教养决定了一个人飞得远不远。 我认识一个培训机构的校长。他以前在学校时,做过一个研究。 他发现,一个班上如果这个学生有足够好的人缘,为人纯良,那么长大后必定能够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而那些成绩优异但有些孤僻的孩子,可能在学校里尚且出色,到社会后,除去一部分成为了顶尖的科研人才,剩下的便默默无闻,甚至有些至今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因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很多年后,你就发现,除去一部分智商卓著、能力超群的人不需要比拼情商外,大部分人需要的就是拼人品。而这个人品,与他成长环境、家庭教养密不可分。 如果说外貌是人的第一张名片,那么教养就是一生的盔甲。 我也有一种感觉是,在我的学生时代,那部分与人为善、彬彬有礼、为人正直、勇敢果断的同学,无论成绩是否优异,在踏进社会之后,都混得风生水起。而那一部分性格脾气古怪或是伸手打人,张口爆粗的人,多年之后,依旧还是原来的模样。 其实,到了我们这代人成为家长后,大部分人还是会不经意走了父母的老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培养孩子的能力上,比如什么时候会开口说话,什么时候会走路,什么时候会写字,什么时候会数数。 其实我们最不能忽略的,却是在每一段时期,纠正孩子身上最不该有的习惯——暴力、抢夺和刁蛮。 我特别认同有一句话是:穷养也好,富养也罢,但教养最不可缺。 孩子从来不是我们的工艺品,但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不磨平孩子的个性,也不纵容孩子的缺点。未来的某一天,希望她活在人世,对于她自己,是一件高兴的事,而对于人间,亦是一个美好的存在。
Read more成大事者,必须依靠五种人
一、高人开悟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都经历过高人的开悟甚至指路。解决人的智慧和觉悟及方向等人生关键问题,是需要有高人指点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高人开悟应该是成本最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二、贵人相助 人的成长和追求成功过程中,总会出现若干次拐点,或者低洄处。这时候,若能得到贵人的真心支持,容易走出困境。 三、内人支柱 这个道理不言自明。就是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杰出的女性为你修筑港湾。港湾,是一种精神象征,起着心灵休憩和精神支柱的作用。 四、对手(敌人)鼓舞 没有对手,人是不能不断创造、不断开拓的。所以,要做成大事情(如果没有大的目标就算了),一定要找到对手,通过对手来鼓舞你的事业。最高的境界是,没有对手,着力培养对手。 五、小人成就 如果只想做小事情,一定要拒绝小人。但是,做大事情则需要小人来成就你。小人让你时时刻刻警觉、清明。没有小人来成就的男人,通常容易自满,容易妄自尊大,容易迷失……所以,上帝就制造了小人,小人是用来成就大人物的。 优秀的且能成大事的男人,总是在奋斗的过程中,发现、珍惜这五种人。更加要紧的是,要感谢他们,感谢高人,感谢贵人,感谢内人,感谢对手,感谢折磨你的小人。 图 | wallcoo.net
Read more人品,大于能力
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样东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学历,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人品意义深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人品欠佳的员工。好人品已成为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敬业标杆与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格: 第1 忠诚 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忠心维护公司的利益,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 第2 敬业 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报酬,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乐意为工作做出个人牺牲。 第3 自动自发 不要事事等人交待,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动做一些“分外”事,先做后说。高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第4 负责 责任的核心在于责任心,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一诺千金,绝对没有借口,让问题的皮球止于你,不因一点疏忽而铸成大错。 第5 注重效率 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量化每日工作,拖延是最狠毒的事业杀手;注重主次,防止完美主义成为效率的大敌。 第6 结果导向 开始就要想怎样把事情做成,办法总比问题多,创造条件去完成任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把任务完成得超出预期。 第7 善于沟通 当面开口,当场解决,沟通和八卦是两回事,不说和说得过多都是一种错,带着方案去提问题,培养起接受批评的情商。 第8 合作
Read more关于信用卡背面签名,你不得不知这7件事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如今刷卡消费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持卡人都懂得要保护好自己的信用卡密码和卡背后的”后三码”,却忽视了信用卡背后签名的重要性。那么关于这个小小的签名,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大学问呢? 1、多数人没有在信用卡背面进行签名 众所周知,银行信用卡的发卡单重要提示一栏中,会标有”此卡仅限于本人使用,请您在卡片背后签名栏处签名”字样。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这条提示却往往被众人忽视,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支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24%的信用卡持卡人进行了背签。 2、信用卡没有背签会影响境外消费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信用卡背后签名是消费安全的保证,和密码一样重要。 与国内不同,在国外刷信用卡消费不需要验证密码,完全凭签名。因此,如果持卡人没有进行背签,就会影响自身在境外的正常消费。 3、影响美观和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成为不背签的主要原因 一些不背签的持卡人认为签名会使信用卡变脏且不美观。还有人认为在信用卡背后签名,暴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担心丢卡后被破译密码造成损失。 4、避免过于工整的签名 尽管目前很多商家没有尽到核对签名的责任,但消费者仍需树立信用卡安全意识。信用卡背后的签名,字体最好与平时签名保持一致,同时应尽量避免过于工整的字体,否则容易被模仿。 5、凭签名可取回被ATM吞掉的卡 持卡人在银行ATM机上取钱时,若机器出现问题发生吞卡现象,银行工作人员在无法核实事主身份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银行卡背面签名与登记簿上的签名进行核对,以此为据办理退卡等业务。 6、签名对不上,商场可以拒绝出售商品 在刷卡消费时,收银员在核对签名过程中,若发现签名与信用卡上的签名不符,有权取消这笔消费,并拒绝出售商品。 不要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因为没有核对签名就进行结算造成的盗刷风险会由商户承担,而信用卡在没有签名的情况下遭到盗刷,责任则在于持卡人。 7、签名不能被涂改 信用卡签名不能进行涂改,否则签名无效。在签错等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向银行申请重新制作一张卡。此外,多数银行在办卡时会提示最好使用圆珠笔签名,以防止发生签名模糊的情况。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