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满脑袋里都是钱。” 说这话的时候,我正躺在清晨5点半的床上,望着天花板再一次自言自语了。 01 我的闺蜜小千不只一次和我说,“真后悔上大学时候一点攒钱的概念也没有,不然现在手里也有些钱了!“我说对对对对对,脑袋晃动得像是鸡啄米。 我最近在啃理财书,每啃几页就怨恨一下过去,到最后简直想把年少时候的自己掐死。我冷眼看着那个带着寻死觅活的心态去恋爱的年轻版自己,真不明白我为什么不能转身找份家教的工作,在薄薄的银行账户里添上急需的一笔,而不是把时间都用来计较“男人并不值得依赖”。 二十几岁的姑娘们大多是“恋爱至上”的,很少有人在爱情面前承认“死心塌地不如自食其力”的道理。如今每当有小女生对我抱怨“啊啊啊啊,他怎么还不回我的微信!!!”“他和我说分手了,但我觉得他心里还是有我的!!”“我没了他真的活不下去……“ 我说,“你倔强得令人讨厌!”末了再摸着良心地说一句,“哎,就跟当年的我一模一样……” 想当年高中补习班的老师在简陋的教室里开了小叉,“你们不要因为谈恋爱而耽误了高考,你们以为我没有过青春吗?!我不懂吗?我也是有故事的人!但是当年爱得死去活来有什么用?现在已经云淡风轻了!” 当年令我们哄堂大笑的一句话,居然让我们在十年后想起时脸上发烧,那个慷慨激昂的老师说得多么正确,我现在连对方眼大还是眼小都忘记了。 我为大学时一段夭折的恋爱算过一笔账,那是五六年前的时光,吃吃喝喝玩玩,每个月就已是七八百块的消费,而压马路闹情绪的一个又一个下午,也是相当的一笔时间开销。 就是说,当一段恋情结束的时候,除去双方在心理上的情绪损耗,还有金钱上的花销,以及那些用来计较“对方回短信的速度是否在两分钟之内”“他到底爱不爱我”“我没他活不了”的时间——那其实是成本最高的损失——我在毕业时看到,那些心里充满“正经事“的同龄人们,有人已经通过创业挖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有人迈进了五百强公司的门槛,有人已经可以用存款去完成一次毕业旅行……这些令我羡慕至极的同龄人,都在用无需发声的荣耀告诉我: 在该赚钱的年纪,不要只想着谈恋爱。 因为你错过的,是人生最重要的跳板。 02 我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是个超级文艺的女青年,不食人间烟火,不喜金钱名利,穿着拖地的长裙,皮包里放着一本书,书里永远夹着一首诗: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跳舞吧,像没有人会欣赏一样 唱歌吧,像没有人会聆听一样 干活吧,像是不需要金钱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是啊,这就是艾佛列德·德索萨传达给我的青春,无惧时间的去留,只为内心的欢喜,生活应该如诗一般而不是石头般无趣。 然而他没告诉我,青春是很快就会结束的。取而代之的,是接连不断的个人经济危机。 从前,爱情就是我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爱情。 而25岁之后,时间是以从前二倍的速度离去的,摆在我面前的,不再只有爱情,是“我如何才能找到一份薪水较高的工作”,是“一旦这x手车坏在路边,我如何修得起”,是“我下学期的学费有着落吗”,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在异国活得体面被人尊重”,是“我的母亲为什么在退休之后还坚持去工作?”是“为什么我永远差一步才能买得起房子”的现实…… 03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