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家庭的理财之道

结婚成家后,理财就成为夫妻双方的共同责任。那末,怎样根据双方经济收入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合理的家庭理财制度呢?下面介绍几种理财之道: 尊重对方的消费习惯 夫妻双方来自不同的家庭,经济背景、消费习惯不尽相同,花钱消费的观念也难免存有差异。因此应充分尊重对方的用钱习惯,即使对方过于节俭或无度消费。 也不要过分干预,而只能在今后的共同生活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造或适应。对于较大的财务收支,要未雨绸缪,共同商定,免得日后发生问题时引起双方争执,影响夫妻的和睦。 保持理智的消费观 新婚家庭的经济基础一般都比较薄弱,双方不要超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讲排场,比阔气,盲目消费。 激情消费常会使人花费一些没必要的钱,日常购物要避免因冲动或受亲朋好友的影响买些不必要的物品,要排除所有的诱惑,在遇到对方提出不必要的购物提议或要求时,不妨坦白或自然拒绝。 但要给对方一定的自主权,允许对方的钱袋有适当的库存,以备不时之需。 集中资金投资理财 夫妻双方的收支要公开,不要设“小金库”,除去日常的生活开支,将双方的节余资金参加银行储蓄,购买债券、保险,有条件的可投资证券基金或股票等,通过精心运作,使家庭资金达到满意的收益。 及早计划家庭未来 对于刚建立家庭的年轻夫妇来讲,有许多目标需要去实现,如养育子女、购买住房、添置家用设备等,同时还有可能出现预料之外的事情,也要花费钱财。 因此,夫妻双方要对未来进行周密的考虑,及早作出长远计划,制订具体的收支安排,做到有计划地消费,量入为出,每年有一定的节余。 建立家庭收支账本 新婚家庭不妨设立一本记账本,通过记账的方法,使夫妻双方掌握每月的财务收支情况,对家庭的经济收支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通过经济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的投资理财水平,使家庭的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以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图:pexels.com

Read more

奔跑吧!你迎风奔跑的时候 最美

1 做主编时,人手不够,招了三个新编辑。老大的意思是,试用期后表现都好,就都留。正常的话,留两个。 三个新同学很快都被赋予重任,采访、约稿、做策划,全当老员工使。 小A是唯一的男生,两次出差采访都完成得不错,获得大力肯定。大概觉得能力已经得到证明,他有些松懈,之后的稿子,明显开始糊弄,有次标题都没写就交上来了。 小B是个很讨喜的姑娘,常在午餐时讲段子,笑得我们喷饭。她名校毕业,上手也快,只是工作劲头不足,分配工作时总要挑拣一下,这个不擅长,那个时间太仓促怕做不完,尽量避开难活重活。 有次我忽然找不到她,打电话,她欢快地说,“抱歉呀,我男朋友从北京过来,我偷偷逃出来约会啦……” 我哭笑不得,只好把她的工作交给另一位新人,小C。 正是发稿前最忙乱的时候,人人面前一堆排山倒海的活,小C当然也是。我有些于心不忍。但她痛快一句“没问题”,让我宽心不少。 晚上十点,办公室只剩我俩。小C怯怯地过来,问我有没有咖啡。我给了她两包。她泡上咖啡,又用凉水打湿毛巾,拿塑料袋包好缠在额头,壮士一样,继续埋头苦干。 完工时,已近十二点。我说,明天上午你在家休息吧,之前安排给你的活动,我让小B去。她连说,别别别,我能去。 第二天上午,小C准时来到单位,一手举牛奶一手拿面包,没化妆,但精神饱满。她迅速备好活动资料,风风火火飞奔而去。 我从窗口看着她飞跑的背影,小开衫被风鼓起,大背包晃来晃去,马尾辫上下翻飞,那活力,那冲劲,那青春,动人极了。 我在心里默默对她说:加油姑娘!你迎风奔跑的样子,特别美。 2 其实三个新人里,小C最不起眼,学历、工作经验,甚至身高都比另外两个低一截。最初,我们几乎一致觉得,如果必须淘汰一个,肯定是她。 结果,就是这个样样低一截的姑娘,靠着十足拼劲,在试用期结束时,采写、编辑、好稿量都是最高,高出一大截。 小B离开了。送她走时,我直言:你很聪明可爱,但职场上,撒娇卖萌一般都不灵。我们喜欢你是一回事儿,愿意跟你一起共事是另一回事儿。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真正让人喜欢和重视,必须要实实在在地贡献自己的价值和力量,而这,没点不畏苦累、迎难而上的劲头是不行的。 我不知道这一句单薄的鼓励能起多大作用。也许,小B要辗转多年、栽过许多跟头、受过很多伤后,才能在不安与无奈中明白这道理。 可那时会不会为时太晚?天知道。 3 有个小表妹,研三,才貌双全,堪称女神。去年,她跟我聊起男朋友,有个细节我印象深刻。 她说:他很上进,每天坚持五点起床,别的男生在宿舍打游戏时,他都在实验室做项目;别人嚷嚷着累、难时,他撸起袖子对着一大堆试管说“爷跟你们拼了!”特别逗,也特别帅。 现在,这位上进的小男友正准备读博,而且已经在实验室里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我知道,这成绩背后,一定有很多很多个不容易。 后来想起这个男孩,我脑海里浮现的总是“迎风奔跑”的画面——别人在游戏场上奔跑时,他在自己的人生和命运里奔跑,而且不断不断地创出新高度。 多棒啊。

Read more

穷养富养 都不如慢养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这曾是许多家长的观念。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再以画画为例,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告诉孩子太阳应该是圆的,云朵应该是白的,且不说这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少是一种浪费时间。‌‌“美术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会上的这些考前教育。8笔画苹果,几笔调色彩,目的是为了应试,‌‌”清华美院教授方晓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说,直接的后果是学生临募能力强,表达能力弱,当然产生不了大师。幼教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精明的商家发明出来的一句广告语,‌‌”鲁林岳说,‌‌“家长被高考绑架还可以原谅,但是如果被广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但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时代小学校长高军玉讲了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这个孩子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要不要学奥数的,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她的数学天分,开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拿到了大奖。‌‌” 同样学奥数的孩子,浙江一批孩子曾参加国际奥数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载誉归来时,主管基础教育的教育厅副厅长请孩子们谈感言,有一个孩子说,‌‌“我这辈子再也不要碰奥数了。‌‌” 教育界已经认识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最近,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例如,5~6岁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长‌‌”。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学者杨佩昌最近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 ‌‌“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道,非常不人道。‌‌”这位8岁孩子的父亲介绍说,德国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一名日本留学生告诉记者,日本在接受外国留学生时,对学生的学习总年限有严格规定,‌‌“少一年都要补齐,否则大学不能接收,‌‌”目的是不希望学生违背生理规律超前教育,循序渐进地来。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冯钢说,‌‌“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些应试教育出来的高分孩子,‌‌“到了大学,突然间不用考试,就毫无方向感了,‌‌”时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倪明江将这种状态形容为‌‌“太空人‌‌”。他说,这些‌‌“天之骄子‌‌”有两个问题,一是习惯了跟着考试走,离开了试卷,似乎就不知道应当如何去学习新知识,二是思维的依赖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照着做而不习惯问为什么这样做;习惯有人指导他做而不习惯主动去做;习惯在很好的条件下去做而不习惯创造条件去做。 ‌‌“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喘一口气。所以,你看看中国大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原因就在此。‌‌”杨佩昌对记者说。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你慢慢来。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孩子,你慢慢来。 作者:章苒 | 来源:李月亮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这年龄的孩子正处在蒙胧时期,是比较费心思的抵抗阶段。所以先要和他做朋友,引导和帮助他渡过这一阶段。也要讲些心理学,口气要温和,有时候更是用心去和他交流多一些,即使他做错事也不责怪,更多的是鼓励他、培养他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步一步来,也可以通过同龄人带动他学会自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转变的,以鼓励、表扬为主。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条件。由于孩子还不成熟,自尊意识往往处于嫩芽状态,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一旦他们的自尊受到伤害,他们便会用诸多的“不听话”来进行对抗。 所以,父母应当具有保护孩子的权利意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可以说,是否尊重孩子,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是其独立自主要求的体现。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做。早晨起床帮孩子叠被,上学前帮孩子准备学习用具,有时经常还被孩子埋怨忘了帮他准备某些学习用具。 要知道,孩子并不是生来就是这样依赖父母的,他们的依赖性一般来说都和父母的包办代替有关。父母包办,代替得越多,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强。反之,如果父母不插手孩子可以做的事,没有了依鞍,孩子就会自己动手开始做了。 图/google

Read more

薪水不是变低,是因为过去领高了

“投资自己,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才能避免被不景气的浪潮打翻。” 你觉得低薪危机只会发生在没工作经验的社会新鲜人身上吗?错了,工作几年后转职,薪水也可能越来越少! 中年转业不顺利,是因为绞进一个死结里,那就是薪水。 房子买了,孩子生了,父母要住养老院…每个月就是要缴出这么多钱来,面对的经济压力每天死逼到眼前,可是谈到的每一份工作给的薪水都比从前喊得低,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不断自问: 「景气有这么差吗?否则怎么会薪水都给这么低?」 「还是,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没有价值,而我毫不知道?」 一般人都宁愿想成是景气差,也不愿去怀疑是自己失去价值,可是后者却是薪水直直落的真正原因。 : 薪水不是变低,是因为过去领高了 在景气好时,很多人意气风发,一年有三个工作来挖角的例子所有多有,薪水喊价没在客气的,什么价钱都有人敢出手承接,自我感觉良好,心想一定是自己优秀,才会被企业捧成炙手可热,却浑然不知是在赚取「时间财」。 漂亮的时间点才有漂亮的身价,而事实上却是「低成高就」(overemployed),薪水高于能力与表现,价格高于价值。 当景气一个翻转,大潮退去,才发现裸泳者根本不值得这个价格,有能力的还有被杀价的行情,其他人连上岸都难,一个工作机会也无。 过去景气佳时,做中阶的工作,拿高阶的薪水,以为是自己理当然应得的待遇;等到景气转坏时,做中阶工作,只能拿中阶薪水,已经够让人难受了,却又骇然发现中阶的工作大量减少,即使减薪也不见得被录用。 这时候,便会陷入进退维谷,要嘛承担更大的责任,拿高阶薪水,可是过去日子太舒服了,忘记自我投资与能力精进,不敢去承接,只好眼睁睁看着高薪飞走…要嘛弯下腰做基层工作。 可是不要说自己难以适应,连企业都嫌弃年龄太大,毫不考虑便拒绝了。 高不成低不就的中年人面临的这个问题,是中阶中薪的工作消失了。中年人重返就业市场困难重重,不一定是个人能力不足,而是根本没有工作机会。 : 薪资,不会一直涨上去 中年转业时,经常忽略薪资有成长曲线,一定会有天花板,不会一直涨上去。一般而言,同一份职务的薪资上升8至10年便会停止不动,除非有变动,比如换行业、换公司、换职务,或是升迁成主管。 因此到了薪资高原期,要比的是薪资高点可以撑住的时间,不往下走就是赢家。 我有一位朋友离开传统产业后,经由一位有力人士介绍,到一家经营卓著的上市公司担任主管职,管理四人部门,月薪7万元。 做了三年余,觉得这个家族企业不尊重员工,让他颇有伺候一大家子的委屈感,当有一家小公司用9万元向他招手时,马上毫不恋栈的走人。 过了两年,景气反转,除了业务主管外,全公司属他的薪水最高,因此危机意识强烈,开始鸭子划水,三个月悄悄的应征18家大企业,每家都愿意录用他,开出的薪水却在6万元之谱。 于是来找我谈这件事,劈头就问:「从9万元降到6万元,景气有这么差吗?」他认为,这些企业不过是要杀价,想买得更便宜罢了。 :

Read more

不管多丢脸,都要和孩子站在同一边(深度好文)

《不管多丢脸,都要和孩子站在同一边》 不要背叛你的孩子 有一个姑娘曾经跟我聊天,说她有一个不完美的母亲。 她跟我说了许多故事,关于她从小被母亲忽略、打骂、羞辱等精神虐待的故事。回顾伤心往事,让她很伤心,边说边哭。 后来,我介绍她看一本书《不完美的礼物》给她参考。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接纳自己有一个不完美的母亲,是疗愈的第一步。 她再度和我聊天时,她一坐下来马上就迫不及待想跟我分享阅读的心得。她告诉我,那天回去她就买书了。上个礼拜,她边看边哭,里面很多故事都很触动她。 “尤其当我看到《不完美的礼物》作者讲的最后一个故事时,我当场就放声大哭了。”她说。我很好奇是什么故事触动到她,便请她详细说明。 “就是作者布朗写说,有一天她带着八岁的女儿逛百货公司买鞋子,结果当时卖鞋子的专柜正放了一首流行歌曲,她的女儿竟然当场跳起舞来(她女儿是一个肢体很自由的孩子)。” “就在那时,专柜旁边刚好有三个贵妇同时也带着孩子来买鞋子,大家全盯着她女儿跳奇怪的机器舞。作者注意到旁边人的表情,不是欣赏,反而是为她的女儿感到难为情。当时她也超尴尬的。” “当贵妇旁边的小女生正交头接耳,可能在说些取笑她女儿的话时,她女儿顿时不知所措,身体僵住,突然停了下来,看着作者,眼神仿佛在问:‘妈咪,我接下来怎么办?’没想到,作者看着女儿说:‘你可以把稻草人的动作加进去呀!’于是,女儿继续开心地跳她的舞。” “从那一刻起,作者的视线就不曾离开女儿身上,她在一旁欣赏着女儿的即兴表演。 作者说,她不想‘背叛’她的女儿,她选择站在女儿这边。当我看到这里时,就放声大哭了。” 书上还写着:在第一时间,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女儿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时,作者布朗也超尴尬的,她说,要是在以前,她绝对会用力瞪女儿一眼,说:“拜托你,别那么夸张好吗?” 但她知道,如果她这么做,等于是“背叛女儿、拯救自己”。她在书上说:“感谢上帝,当时我不是如此反应。” 给予孩子关爱与信任 因为布朗这几年专注于“羞愧”议题研究,所以她深知羞愧会在什么情况出现,打击自己与他人。羞愧源自于“不完美”。 我们的文化是要我们完美的,当我们无法符合这个标准、当我们不完美时,羞愧立即上身。 为了要完美,我们把自己“限制”在一个框框里,冷静、自我控制、怕出错。 作者在书上说:“当我们把冷静自持和控制,看得比容许自己释放热情、耍宝搞笑、流露真心、表达真实的自己还重要时,就等于背叛了自己。当我们一再背叛自己,我们也会背叛所爱的人。” 我感谢姑娘分享这个好故事给我,接着,我问她:“我可以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那么触动你,让你大哭吗?” 小玉告诉我,从小到大,她很少体验到父母是“站在她这一边”、支持她的,甚至,她体验到的,几乎都是父母的“背叛”。 她举例。小学有一次她跟同学在教室里吵架,被老师看见了,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二话不说就指责她,说她态度不好,不该那么大声,要她跟同学道歉。其实当时是同学先欺负她、偷拿她的铅笔,老师的指责让她觉得很委屈。 回家后,她跟爸爸诉说心里的委屈,没想到爸爸却说:“跟同学吵架、被老师骂这么丢脸的事,你还敢说!”当场,她感觉好像被重重甩了一个耳光。心,很痛。 “父亲背叛了我,”她说:“父亲的背叛远比起被同学欺负、被老师冤枉的痛还要痛,还要叫人伤心。”

Read more

有人说你的产品贵, 你就这样回答吧!

有人说你的产品贵,你就这样回答: 保时捷,路虎也很贵,但开的人越来越多。桑塔纳很便宜,但越来越多人淘汰它。诺基亚很实惠,苹果手机太贵了,但用苹果的人越来越多,苹果成了世界第一值钱的公司,诺基亚却倒闭了。为什么?因为客户买的永远不是只看价钱,还要看的是价值。 所以今天合作一个产品去经营不是看它便宜就好卖,而是看产品所带的价值!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世上没有花最少的钱却能买到最好的产品的事情。因为这是金钱的真理。 有人说你的产品贵,你就这样回答: 产品的成本是没有多少钱,但是给你钢筋和水泥,你能自己去盖房吗?给你一把手术刀,自己能把肿瘤切出来吗?给你一根针,你能给自己针灸吗?给你一颗篮球,你能去打NBA吗?给你一把剪刀,你能自己去剪头发吗? 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通过多年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精湛技术和宝贵经验,我们花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只为了提供更好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有人说你的产品贵,你就这样回答: 我不能给您最低的价格,我只能给您最高的品质;我宁可为价格解释一阵子,也不愿为质量道歉一辈子!如果单纯为了追求利润,完全可以通过降低成本达到快销的目的,但我们认为只有完美的品质,才是我们值得骄傲的! 为了承诺,我们不会因短期的利益出卖未来,我们努力坚持,只为得到越来越多顾客的认可和追随,这正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最大动力!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吸引力法则的简单定义:你关注什么吸引什么

吸引力法则可简单定义为――「关注什么吸引什么」。也就是说,你最关注的事物往往最有可能出现在你的生活中。这个法则似乎不合常理――这世上的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拥有健康、财富及充实的生活,那么他们都能过上幸福生活吗?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的,但这不是说吸引力法则失效了。 相反,如果我们真的专注于某事,那它发生的机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很多人之所以没有过上他们「希望」的美好生活,恰恰是因为他们通常并没有专注于拥有这些事物――而是专注在他们没有这些事物上! 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吸引力法则的正确性――「关注什么吸引什么」。如果你能始终专注于自己如何获得健康,如何获得富裕,如何获得快乐,你猜吸引力法则会给予你什么?猜对了――你的生活将充满希望――拥有一切的希望。 如果你渴望获得什么,那么请首先想像获得它之后的感受,这是你吸引它们的唯一途径。然后,你要让自己相信,你一定能拥有这一切,你也值得拥有这一切。最后,你要时刻都专注予上述积极的想法和感受。 为了充分适应吸引力法则,以获得积极的结果,你必须将渴望的东西具体化,之后就要想像你拥有它之后的喜悦,并坚信你一定会得到它。就是这么简单。可是,我们活了几十岁,一直被教导「为我们的理想而努力」,我们无法相信除了努力工作,还有如此简单的办法能够将理想变为现实。   吸引力法则的三大定律 1.吸引定律 有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星球,都能相安无事的停留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地运行,这样一种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能量就是——吸引力。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总是倾向于跟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人在心理上需要寻求一种归宿感,从而获得五大需求之一的安全感。而能把分散的人集中起来形成一个群体的就是这个群体的灵魂人物。一般被这个灵魂人物召集到一起的分散的人身上,总会有这个灵魂人物的一些影子,也就是说他们具有某种共性,正是由于这种共性,这个灵魂人物才能把人们吸引过来,从而形成一个团结的群体。 2.创造定律 创造定律说:你会得到你所聚焦的,不管你要还是不要!不管你是否察觉这聚焦的过程!我们的意念本身是能量,能够召唤能量,并且启动能量的循环。绝大部分的人所要的得不到,不要的却恰恰得到了,正是因为他们聚焦在自己不要的,多过聚焦在自己不想要的,却浑然不觉。吸引定律是独立存在的,不因为你的不了解、不认同、不留意而转移。所以,就算你不知道它的存在,它依然坚稳一贯的作用到你的身上去,你依然受其影响! 当你有意识地选择你所想的,你所聚焦的,则你就是一个自主创造者。你创造一切你想要的经验,没有意外。你是一个顺心自主,心想事成的魔法师,你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能够作主。你会得到你所要的,而避开一切你所不要的。当你总是被动地任由外在的世界牵动你的思绪,无意识地想东想西,则你就是一个默许创造者。你创造你要的经验,你也创造你所不要的经验,人生显得很随机起伏。你要的经验有一些,你不要的经验也有一些,而你对这一切似乎无可奈何,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3.放任定律 放任定律说:如果我要享有自己的自由,我就必须放任别人享有他们自己的自由。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吸引定律,他就无法相信创造定律;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创造定律,他就不可能相信放任定律。每一个定律是下一个定律的基础。每一个人创造自己的实相,没有任何人能够未经邀请而擅自闯入他人的经验造案,没有任何人能够强塞不要的经验给另一个人。就算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迫害勉强,其本质也是出自共振和鸣的自然!所以,如果你放任别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你就是放任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放任别人自由选择他们所要的,你就是放任自己自由选择自己所要的。 反过来说,当你不能够放任别人,你同时也失去自己的自由了!因为,当你不能够放任他人,你必然聚焦在自己所不要的;当你聚焦在自己所不要的,你必然会吸引来自己所不要的!只有放任,你才能够纯然地聚焦在自己所要的,进而吸引来自己所要的。所以,放任定律是一个人享有终极自由的终极关键,因为它是和创造定律是密切相关的,而创造定律是和吸引定律是密切相关的。这三大定律构成了自然法则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   吸引力法则16条 只做那些给我带来喜乐和欢笑的事情. 正面想法会比较强大. 从思想和意念中获得好的,快乐的力量,雕塑思想. 控制自己的能量,从不舒服的地方散开,向快乐的地方流动. 拥有希望,幸福和爱,住在幸福感中,不要轻易离开. 跟从你的快乐,享受你的生活. 在生活中创造自己的宇宙.

Read more

七个锻炼脑力好习惯,后天的聪明有可能!

曾经有段时日,人们相信自己与生俱来就被老天赋予一定程度的智慧,我们的使命就是尽可能激发、实践所有潜力。而科学家现在证实,这样的潜力其实不仅能够日益月增,我们也能享受潜力倍增的箇中滋味。藉由学习新技能,脑中会自行开创全新神经路径,帮助脑部运作更加快速与进步 ,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 以下列出能让你拥有超人脑的七个好习惯,一起来看看当中眉角为何: 1. 演奏乐器 音乐的演奏,对于创意力、分析技能、语言、数学、精细肌肉的训练等皆有所助益。尽管有着这些好处,有些人仍主张参与团体运动的活动也一样有相同功效。但是,能让演奏乐器有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所在,在于演奏 强化了脑部胼胝体 ,大脑左右半球的结合度因此提高,并且产生新的连结点。 不论你年纪多大了,优化后的胼胝体还是能够促进执行技能、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总体脑部功能。 2. 不挑食地阅读 不论你埋首于《冰与火之歌》、《哈利波特》的小说或是《华尔街日报》的议题新闻,阅读的好处无庸置疑。阅读可以降低压力,让你「自我感觉良好」,并且增加晶质、流质与情绪三种类型的智力,帮助解决问题,拼凑各种知识片段于一身,排解来自日常生活的疑难杂症,并且了解他人的情绪起伏,以利准确诠释并做出回应。 在工作上,则是转化成让业务洽谈成功达阵的绝佳理解力与管理手腕。 3. 规律健身与运动 单单是偶尔运动并不能产生任何奇迹。规律运动比起不时地密集健身更为有效许多。规律运动能够让细胞充满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一种人脑中助于记忆力、学习力、注意力与理解力的蛋白质成份,这现象通常又称作精神敏度。 有些科学家甚至推测长时间地久坐,让屁股黏在椅子上会产生上述的反效果,并且阻挡人脑平时正常运作能力。 4. 学习新语言 如果你想要变成记忆达人,那就别再玩拼图,改学点新的外语吧!研究显示会说双语的人们在解拼图时比起只讲一种语言的人表现更好。若是成功学习了一种新的语言,将能让你的脑子更懂得处理任何需要耗心力的任务,包含一般的执行技能,例如规划事情与解决问题。 此外,至少会说两种语言的能力会 正向影响你掌控环境的能力

Read more

让步是尊重,更是涵养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 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 为合作伙伴让步的人, 是缺乏胸襟的人, 最无能和不可交的人, 试问一个连自己人都斤斤计较的人可交往吗? 长不大的人最重要的标志, 就是跟自己人, 跟自己所爱的家人无谓的争长短。 那些看起来很爱面子的人, 其实,通常内心充满着不自信的胆怯, 那些装成坚强, 很难让阳光照进他们的心灵。 何谓成熟的人呢? 对自己人、对家人、对爱人, 很温柔,温??柔得如同孩子, 而对外,对困难,则蔑视,毫无惧意, 顶天立地,不慌不忙,淡定从容! 如果,你动不动就与亲人争执, 寸土不让哪怕口舌上的输赢都要争, 可以敢保证, 你在外面必定没有什么作为。 一个懂得爱的人, 宁可扮演输家, 也不去打败自己的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