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进入又一次旅行了。 哈佛三百多年来唯一一位女校长德鲁福斯特,做过一次演讲,关于“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看这个世界”。她在另一个演讲中说:“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让你坐立不安,它强迫你不断重新认识自己和周遭的世界,从而不断做出改变。” 这话同样适用于旅行,把自己扔进陌生的世界,会让你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多少人一生中的重要改变,种子都是在旅途中埋下的。 以下是她在哈佛的演讲: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这个习惯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直至今日,我每年都会带孩子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对我来说,以学习的方式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意义在于成长。 01 了解世界,是每一个旅行者内心的动力 世界越来越小,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和陌生人打交道,都在熟悉各种第一次。孩子们身处的世界,已经成了一个大家庭。科技让人们的国籍变得模糊,让通讯变得快捷,也让我们不得不适应纷繁多变的社会环境。 孩子们的未来,必定是和各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生活,了解世界是他们的必修课。 不久前,由教育界、商界领袖共同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颁布了21世纪的人才应该掌握的技能,其中,“了解整个世界”是首要的技能。 世界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去熟悉,去探索,绝不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熟悉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了解异国的人文与生活。 所以,每年我和孩子们一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与陌生人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那里的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味道。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听到孩子们这样说,这和我们那里不一样,这个一样;也会比较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在这样的比较中孩子们更善于观察,感知变得敏锐,胸怀也更宽广。 当眼里看过更大的世界,心中才能更宽容,才能更坦荡。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是“了解世界”的重点。 02 我们该怎么旅行和了解世界? 认识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书籍、影像资料,和别人聊天都能让我们了解世界,但没有哪一种比身临其境的体验更重要。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我和孩子的一贯做法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每到一个陌生国家前,我和孩子们会一起进行长达一周的自我培训,包括语言、文化、生活细节和摄影技巧。 印象很深的是去意大利的一次旅行。提前一个月,我们开始阅读相关的书,孩子们对文艺复兴要有基本的了解,我会跟他们说卢浮宫的神秘和拿破仑的传奇。 简单的语言培训后,孩子们在过海关时可以自己应答,依靠自己在陌生的城市找到方向。 做过相应的功课,再来到陌生的国家,孩子们会想要去验证,资料上的和亲眼所见的是不是吻合。 他们在陌生的城市,使用熟悉的交通工具,和当地人交流,会主动寻求当地人的帮助,来完成我们事先设定好的任务。 03 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真实的社会
Read more怎样处理是非
常听人说:“是非止于智者”,“是非”真的能“止于智者”吗?其实,有的“智者”也难免不为“是非”所惑,真正说来,“是非朝朝有”,唯有“听自然无”。 怎样处理是非?兹有四点意见: 一、不说是非:我们每一个人先要知道,是非常常伤害人于无形,是非对人的杀伤力,往往不亚于刀剑,所以当我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就不可以随便与是非起舞。从小能养成不说是非、不搬弄是非、不制造是非的习惯,则别人少了烦恼,自己也会得到“耳根清净”与“心灵清净”的好处。 二、不听是非:有人喜欢“说是非”,是因为有人喜欢“听是非”,如果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自己凭常识、经验来判断、论证,不随便听信是非闲言,让是非“入于耳,化于无形”,如此说是非的人得不到有人听是非的鼓励,慢慢就会不传是非了。 三、不传是非: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是非”大都是一些有关个人的私德、家族的隐私、别人的不幸、他人的缺陷等,一经传播,立刻普世皆知。传播是非者,因为不负责任,大都是“人家说的”,这种散播情报的心理,使得是非不得止。因此只有每个人不说是非,不听是非,继而不传是非,如此是非就真能“止于智者”了。 四、不怕是非:所谓“是非”,并无法律的作用,只是给人生气,“你说的”、“他说的”,只在言语上辩解,并无法律效果,所以吾人只要行得正,做得正,是非又能奈我何。 图/pixabay.com
Read more生活,留点漏洞给别人(深度好文)
烦是自己想出来的,恼是与人比出来的,病是嘴巴吃出来的,心平气和者才有福。 老公换了新工作,住房就在公司宿舍六楼。没有电梯,搬家那天,我们扛着行李爬楼梯。楼道很干净,每层拐角处都放着一个垃圾筒,上面连一点污渍都没有。看来这里的清洁工很敬业。 再看垃圾筒里面,我的好印象瞬间打了折扣,里面放的大多是空饮料瓶。把这种可回收资源扔进垃圾筒,既浪费又不环保,送到废品收购处还能换几瓶饮料钱呢。等到打开房门,又被屋里的情形惊呆了,只见屋里到处都散落着空饮料瓶。看来这个房间的前主人喜欢喝饮料却懒得打扫。 这些饮料瓶,整整装了两大塑料袋。第二天早上老公去上班,我拎着塑料袋下楼,打算送到废品收购站去。楼道还和昨天一样干净,栏杆刚擦过,垃圾筒也都清空了。走到三楼,两个女孩一人拎着两个空饮料瓶扔进垃圾筒。她们见我拎着装满空饮料瓶的袋子下楼去,眼里露出一丝惊讶。 两袋塑料瓶换回十几块钱,老公下班后,我把这事讲给他听,还愤愤地指责乱丢饮料瓶的人太懒。老公却说:“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把饮料瓶放进垃圾筒吗?”老公说,那些饮料瓶是清洁工的一笔隐形收入,把它们放进垃圾筒是为了让清洁工捡啊,他们才更珍惜这份工作,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当初大楼的清洁工换了很多,可卫生状况一直不好。最后大家想到这个主意,卫生状况才彻底改善。 老公意味深长地说:“留点漏洞,让别人也有利可图,这样才能合作共赢啊!” 我慢慢地回过味来。确实,人与人交往都不必太精明,小事糊涂,关系才会更融洽。 商场上,留点漏洞给合作伙伴,大家都有利可图,合作关系才会更牢固; 职场上,留点漏洞给下属或同事,让他们也有发光的机会,团队才会越来越强大; 生活中,留点漏洞给邻居和朋友,让他们有好处可得,才会和你越走越近,在你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 这是一种交际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来源/搜狐网 图/wallcoo.com
Read more人累了,就休息。
1、你不会发现到自己有多强大,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身边的支点都倒下了,你也没有倒下。没有人能打倒你,除了你自己,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声音。 2、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看清,麻烦,看懂,伤感。世上之事,太过难缠,世上之人,喜欢纠缠。看不清,一种轻松,一份安宁。 3、也许,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成长的轨迹不同,经历的过程不同,承受的重量不同,感怀的心境不同,便会滋生出许许多多迥异的答案。或是顺畅,或是坎坷;或是欣喜,或是悲痛;或是辛酸,或是幸福;或是眼泪,或是笑容。林林总总的表象,演绎着世事的繁衰和人间的苦乐。 4、简单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随便便拥有的。它尊崇朴素、理智、从容、克制、淡定和谦卑。它是上帝赋予地球每一个生命的能力,但却不是每一个生命都能真正地把握住它。 5、有时候,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大到我们一辈子都没有机会遇见。有时候,这个世界又很小很小,小到一抬头就看见了你的笑脸。所以遇见时,请一定要感激;相爱时,请一定要珍惜;转身时,请一定要优雅;挥别时,请一定要微笑;因为一转身,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相见。 6、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难过了,就蹲下了,给自己一个拥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同情你,怜悯你。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其实只是你一个人的人生。 7、生命匆匆而过,不必委曲求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宠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8、我们经历过的人再多,最后陪在你病床前的也只有一个。人生只有到老方知唯一。 9、时间会带来结果,心会给你答案。一切都交给时间和心,也许会久,过程会很痛苦,忍耐和坚持吧,终究会有了结。 10、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情绪变得很多,感觉变得很少;心思变得很复杂,行为变得很单一;脑的容量变得越来越大,使用区域变得越来越小。 11、不要总在乎别人做什么,多做一下自己的事情最重要;不要总在看人家的动态,就算你再累,人家也不理会;不要老是缠着别人,人家会说:你不累,我还累;不要随便怨恨别人,人家早等着抱怨你怎么办;不要总是估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等于失去了自我。人要有个独立的自我! 12、幸福就是重复。每天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通电话,旅行,重复一个承诺和梦想,听他第二十八次提起童年往事,每年的同一天和他庆祝生日,每年的情人节、耶诞节、除夕,也和他共度。甚至连吵架也是重复的,为了一些琐事吵架,然后冷战,疯狂思念对方,最后和好。 13、生命不是用来比较,而是用来完成。所以其实我们更需要的,只是在这个过程里,不断的播种收割自己。虽然有时候这个过程会有些长,可是不要慌,生命没有那么分秒必争。觉得乱的时候,就停下来把自己整理清楚。然后再出发。沉住气,忠于内心,生命才饱满。 图/weheartit
Read more王阳明心学:最靠谱的修炼是做事
王阳明心学不仅是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解决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面这些直接关系现实生活的真切智慧。 01|最靠谱的修炼是做事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02|一点私心都不能留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03|工作生活忙乱,皆因得失之心 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会蒙蔽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04|只知逃避永远没出息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05|蒙蔽心灵的,永远是物欲 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06|这个世界没有对不起你 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你如果是以厌弃外物的心去静中寻求,相反只会养成骄横怠惰的恶习。你若不厌弃外物,再到静处去涵养,这样就是可以了。一切都是你心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被辜负,其实不过是你的私心私欲没被满足、顺从和将就罢了。所以,摆正心态是第一步。 07|好好吃饭,就是修行 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宽厚养大气,情义养人气
宽厚养大气。 宽厚指的是待人接物的宽容和厚道。 宽厚能养大气,“厚”是厚德载物,“宽”是雅量容人。 宽厚就是大气做人,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能为别人着想。 宽厚就是懂得忍让,懂得吃亏,被误解也不会反应过度,受点伤害也不会以牙还牙。 北宋大臣吕蒙正刚做宰相时,在上朝时有一个官员隔着帘子指着他,非常鄙夷地说:“这种货色的人也能做宰相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就走过去了。他的同僚很生气,要追问那个官员的姓名,被吕蒙正制止了。 到了下朝的时候,这位同僚仍然为他鸣不平,后悔没有问出说话人的姓名。吕蒙正说:“干嘛要知道呢,一旦知道了这人的姓名,就不容易忘记,不知道不是更好吗?”这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与其知道是谁伤害了自己后再原谅,不如一开始就忘掉伤害。 宽厚是一种潇洒悠然的风度。世事如棋,退一步更能盘活一盘棋;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大气之磅礴。 宽厚是一种智慧处世的态度。宽厚处世,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变一堵墙为一条路;才能开一扇方便之门,闭一张是非之口,才能满怀清风明月,抛下烦恼纠缠。 情义养人气。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滚滚红尘,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谁能够不食人间烟火,超然于世。 而真诚善良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有情有义的人会到处受欢迎,情义能养人气。人生有涯,情义无价! 有情有义的人,不会特别孤僻,而是重感情,不会“人走茶凉”,时刻准备着与人“相忘于江湖”。 有情有义的人,珍惜人与人之间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心里总是装着别人的好以及来之不易的情谊,回忆里满是与朋友相处的美好时光。 有情有义的人,在别人有难之时,绝不会落井下石,也不会悄然离去,或者冷眼旁观,而是尽自己的所能伸手拉一把。 有情有义的人,在别人成功之际,不会羡慕嫉妒恨,而是锦上添花,献出真诚的赞赏和祝福。 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聆听,处处都会有惊喜,没有不能长久的两份情,只有不懂珍惜的两个人,相处要真心,相伴要交心,重情重义才能换来不离不弃。 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随时都有精彩,春花秋月,雪落梅开,美景醉人眼,情义养人气!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有一种生活的艺术,叫删繁就简
生活是什么,有人会说,不就是茶米油盐酱醋茶嘛。不就是每天一地鸡毛的琐事么,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哪一样不细碎,哪一样不烦人。从小到大,要上幼儿园,要上小学,上了中学还得拼命地准备高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的昏天黑地,日月无光。蓬头垢面,衣冠不整,精神恍惚,目光呆滞。 好容易熬过高考,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小时候总是纠结长大了上北大好还是去清华好,常为此事辗转反侧,寝食难安。哪里晓得,船到桥头自然直,柳暗花明又一村。去了清北之外的所谓“其他大学”,当然这其中也有三六九,不过至少小时候的问题是解决了。 上了大学,学习,恋爱,兼职,考证,考研,逃课。哪一样都不好对付。时光匆匆过,转眼毕业季。四年前天南海北相聚于此,四年后追逐梦想各一方。小小的伤感总是有的,工作,家庭又让人无所逃于天地。成家立业,养儿育女,抚养老人。这大概是中年人的普遍历程。确实,如果我们抱怨几句生活太苦,太累也是不错的。悲观者或许就看破所谓红尘了,这毕竟只是少数,我们一般人,没这个境界,也放不下这个世界,丢不开这些人。 生活是不是只有一地鸡毛呢。虽然有人嘲笑说,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但我还是相信,诗意的栖居不是一个神话。我们总以为有钱了就幸福了,有钱了确实不用为生存担忧,但是没那么有钱也就不一定就注定沉沦一世。谢灵运有钱吧,世家子弟,名士风流。总是不甘心,权力欲太强。最后不得善终。 再对比一下陶渊明,一无所有,贫士一名,甚至沦落到叩门乞食的地步。正如苏东坡所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真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和朋友饮酒,就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样子。他自己不仅没有饭吃,喝酒也更是问题,但是一旦有酒,就要一醉方休,痛痛快快地喝它一场,也没有那些个繁文缛节,倒头便睡,客人请自便。说到琴呢,他本来有一张琴,后来可能是断了弦吧,也没有钱修一修,兴头上来,就抱着一张无弦琴空弹自娱。 不要小看这一张小小的无弦琴,留给后世文人墨客无数遐想,不过,这都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象之词而已。陶渊明就是无钱修理琴弦,哪里是什么故作高深,抱着无弦琴来作行为艺术呢。现代不少学者,连篇累牍地来论证陶渊明的无弦琴有多么多么重大意义,这些论证者不约而同地引用《道德经》中关于“大音希声”的观点,认为陶渊明的无弦琴就是对老子思想的深刻体认。但是,这并不符合事实的真相。 陶渊明的生活可谓极简,在简单中过出了生活的真味道,在简单中守住了自己的本心,在简单中成就了自己的理想。 文/儒风大家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人生“七不过”:不过分,不过度,好日子不过如此
1、食不过饱 其实食不过饱的好处有很多。首先能保证胃内不会食物拥塞,有利于胃肠宽松蠕动,同时又能使身体运动方便自如。使人经常保持有饥饿感,就会增加食欲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消化技能的增强。适当限制热量摄入会延长人的寿命。 膳食必须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特点,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适当,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 吃饭要定时、定量,每顿饭食只吃八分饱为宜。不能因美味佳肴的诱惑而放纵自己的口舌,要严于律己。饭前要先喝汤再吃饭菜,既有利于胃肠消化吸收,又便于控制食量。少吃零食。 2、住不过奢 这是劝诫世人要要随遇而安,不可过分追求安逸。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说:“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崐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 居室干净舒适就好,不必搞得富丽堂皇,那样极易夺人心志而使人蜕化变质。人生不在于住的房子有多大,而在于在里面的人笑的有多甜。幸福不是物质所能持续的。 3、劳不过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的身体,那些事业、地位、财富、爱情要着何用?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经典的比喻蕴藏着真实,只有保证身体健康,才能让自己持续不断地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创造财富,才能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幸福,因此,要爱惜身体,善待自己! 会休息才会更好地工作。珍惜时间并不意味着不停地学习或放弃休息,而是指要有效率地做事,并能很好地利用休息和空余的时间,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在你尽心休闲的时候,所得到的体力和精力的恢复,会为你下一阶段的奋斗增添无穷的动力。 4、懒不过堕 享受一种恬淡的生活,享受一种静逸的日子。 坐倒话多,睡倒梦多,三天不做事变成笨婆。勤谨勤谨,衣食有准;懒惰懒惰,必定挨饿。勤劳勤劳,衣暖食饱;懒惰懒民,日子难过。 不可无所事事,因为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懒驴子是打死也走不快的。一只懒惰的羊连对自己身上长的毛也觉得负荷沉重,它剥夺你的动力,割断你你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所以,物要防腐,人要防懒。 5、怒不过度 宽容如阳光,温暖人的心灵;生气就像自己喝毒药而指望别人痛苦,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所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转变自己的情绪,以更积极的慈悲心、爱心来看待世界,才是化解嗔心最好的方法。 6、名不过求 《菜根谭》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美,一种心态,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淡泊是一种从容,一种宁静,一种平常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要想淡泊,必须有容。要想淡泊,必须寡欲。 人生之味,细细品来,断然不可少了淡泊,因为多一份淡泊便少一份执迷,多一分宁静便会多一分明智。 7、喜不过欢
Read more心可以直,口不能快
自己认为的好话不一定就是好话,心直口快也很容易伤人。心直口快的人,可能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不能接受。 很多人说话时,特别心直口快,还老爱强调,“我这个人就是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绝不遮遮掩掩”。他们往往还会这样想:我总比那些有话藏在肚子里面不说,装阴使坏的人有优点吧? 这样的人是缺乏智慧的。 自己认为的好话不一定就是好话,心直口快也很容易伤人。心直口快的人,可能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不能接受。 没有智慧的人,人家怎么能体会到你的慈心悲心呢?人家听到的,全是你很直的那种伤人之语。 在佛家看来,心直是好事,口快却是没有智慧,是不善巧的。 还有人认为,心直口快的人往往不会说假话。其实,这个也不一定。 比如,某人看见一个什么现象,马上就说了,这是我先看见的,我认为是事实。但是,你看到的这个现象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他认定他看到的才是事实,冲突必然发生。所以,千万别认为心直口快的人说出来的话就一定是真话,是实话,不一定。也许对他而言,有可能是实话。 但对于事实来说,不一定就是实话;对别人来说,可能不一定就是真相。 过去,佛经里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比丘,半夜里在山洞里打坐。 突然有一个女子进来躲风雨,当时,比丘也没有注意到有人进来,静静地独坐了一夜。第二天,比丘出来了,女子也出来了。有人就说:“我亲眼看见了,这个比丘破戒了。” 然后,佛就跟这个传话者说,你千万不要这样讲,虽然是你看见的,但不一定是事实。但这个人就一口咬定:他俩就是衣冠不整从里面出来的…… 后来佛就反复地劝他不要这样,但是他最后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最后遭受到很严重的果报。 这个公案告诉我们,心直口快确实不一定是好事,直率常常是伤人的借口。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人生没有什么是一定的
如果马云天生有一副富贵相,哪怕脸上露出一点儿蛛丝马迹,我很可能就会开始另一段人生。 第一次见马云,觉得此人很像猴,又瘦又小,动作幅度还大。那是1995年,我在报社做记者,报社领导都是从驻英国、法国的新闻机构回来的,对互联网无比热爱。 马云也是那一年来北京,没有头绪地乱闯。他做的“中国黄页”要在互联网上发布企业信息,当时属于对外宣传,必须经外宣办同意。就这样,马云闯进了我顶头上司的视线。 我的上司一看是做互联网的,立马热情洋溢,利用他的身份和关系,带着马云去敲外宣办、统计局和信息中心的大门,但是都铩羽而归。于是,我的上司要我为马云写一篇报道,篇幅要大一些。 我写了一个整版,题目叫“点开黄页,走近马云”.后来有人写马云的传记时提到此事,给我打电话,问:“当年那个记者是你吗?”我说:“只是同名同姓。”不是谦虚,而是实在不好意思。现在怎么说马云都不为过,但那个时候的马云还只是打赤脚的马云。 那时马云少不了去我上司家。他不好意思空手,就在肯德基买了一个汉堡,送给上司的女儿。采访马云的那顿饭也是我埋的单。当了10年记者,我极少请人,所以印象很深。 在做记者之前,我做过两年外贸,还在海外转过一圈,对马云所做的事是有共鸣的。知道在外贸这个隔山买牛的行业中,人和牛的信息都很重要。找对了人和牛,就意味着订单,意味着差价和利润。当时马云急于要有营业收入,实行以省、市为单位的代理制,门槛很低,每年只要求做出两万块钱的营业额。不过,尽管常有做生意的冲动,但看着马云一点儿也不富贵的模样,我没有动心。 马云告诉我,他辞去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公职,投入了5万块钱,还把家里的家具也贡献出来办公。这样的执着,其实远比长相与财富的联系更紧密。这也是马云大富大贵后,我才看清的道理。 再见马云是2000年前后,在商务部的大楼内。当时他带着几个人从杭州来北京,为商务部做官网的改进。这时马云在业内已经积累了一些名气,但他还是那副打工者的艰辛模样,而我是吃喝不愁的记者,心中不免有些得意——幸亏当年没有跟他去做黄页。 后来,互联网泡沫破了,马云反倒火了。他在我们报纸上做起专栏,发表一些人生感悟。这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宣传方式,我才意识到,此人原来很精。后来,马云融到了资。 最后一次见马云是在清华的一次会议上。当时的马云有了名气,但还没有与雅虎合作,距离淘宝成立还有两三年的时间。我在会场的休息室里见到了马云,他邀请我去参加杭州的“西湖论剑”.我从来就缺少武侠情结,尽管“西湖论剑”谈的是IT界的事,但这样的名称让我不感兴趣。他用手勾着我的脖子,引人侧目,我也挺不自在的。这个动作让我相信马云将止步于此,发不了大财,因为他太没有富人之态。 现在,在想不起马云的时候,我还是相信面相的,相信人的富贵一定会挂相。但是一看到电视或报纸上的马云,我的这个信条就被推翻了。 文/江勇 图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