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教,父之过“别当这五种爸爸

真正伤害孩子的爸爸其实是这五种 1、永远在玩手机 也许有的爸爸也会煞有其事的带着孩子玩。然而现实经常是:我们能就看到的爸爸的人的确和孩子呆在在一起,但眼睛却始终在手机屏幕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就成了爸爸和宝宝之间的障碍。 亲爱的爸爸们,你可以曾想过你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明明花了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却一点也体会不到来自于爸爸的爱和温暖的陪伴。 2、下班后不爱回家 不管单位是否真的需要加班,是否真的必须去应酬,很多爸爸都是下班能多晚回家就多晚回家。妈妈下班回家又要做饭又要带孩子,还要忙乎各种家务,可你在外面潇洒的时候是否想到还有一对母子也同样需要你的陪伴和照顾? 经常听到一些妈妈说,我现在是养着两个孩子,一个大孩子,一个小孩子。既然孩子出生了,作为爸爸不管你的心理年龄是否成熟,不管你思想上是否能够做好准备,都要承担起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至少你的行为要对得起父亲这个称呼! 3、觉得养孩子是女人的事情 男人觉得这年代的女人很好当,觉得带孩子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从来不帮一下自己,这也就算了,有时说一些很伤人的话。说你在家轻松自由,你都干了些什么,不就是带了下孩子,做了下家务嘛…… 妈妈一个人既要负责孩子,又要负责家务,几乎比上班还要累。所以爸爸们下班回家应该理解并赞扬老婆的努力,尽可能的帮老婆分担一些家务。所以提醒所有的爸爸,多帮妈妈们分担一些,不是有句话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 4、不陪孩子玩的爸爸 或许是忙,或许是觉得自己大男人不会陪孩子玩,总是以爸爸工作忙,爸爸要出去赚钱给你买玩具为理由,拒绝一家三口共同出行的机会。孩子的成长瞬间即逝,真的很短很短,等你有一天老了,自己闲下来想让孩子陪陪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 对于孩子的成长,爸爸和妈妈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说妈妈的陪伴能给孩子安全感,照顾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细腻和善良,那么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给了孩子独立、坚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面对挫折的乐观性,缺一不可。 5、总跟家里人争吵的爸爸 有了孩子以后的家庭,吵架是最大的禁忌。大人的争吵,让孩子孤立无援,想要说什么,又会被说是多管闲事,甚至更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战争。 孩子在以后的为人处事当中,都只会默默忍耐,不会抗争,因为他觉得抗争也没什么用,比较消极。孩子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会采用和父母相同的方法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不分场合。最后坏的东西就会累积越来越多。对孩子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会影响他的未来交际。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三字经》里也有“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父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爱就是茫茫夜空里的启明星,世界再大,永远都有它的指引和照亮,就不怕迷失方向。 图 : pixabay.com

Read more

夫妻之间最忌讳的6件事

-1- 翻旧账 夫妻之间切忌翻旧账,这样容易激起双方内心的不满,并不利于和睦的夫妻关系,很多事情过去了就让它随风逝去,生活要向前看。 -2- 与其他异性交往过近 已经结婚的人了,就应该有已婚的觉悟。对其他异性,保持距离,就是最美的矜持。 -3- 冷战 夫妻之间,吵架很正常。吵过之后,如果只会无休止地冷战,谁也不愿意低头,夫妻感情会越来越冷,慢慢地将彼此推离自己的世界。 -4- 质疑对方能力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要互相鼓励,质疑对方能力的话说得多了,会让爱人陷入深深的自卑。一个自卑的人,也会丧失爱人的能力。 -5- 分房睡 老话说床头吵架床尾和,要是分房睡的话,就失去了化解矛盾和尴尬的最好机会。一旦分床久了,会极大地影响夫妻情感交流,再想合床睡,就很难了。 -6- 殃及家人 无论发生了争执也好,吵架也好,都不要涉及到对方的家人,更不能把对方家人当成攻击对象。做人要将心比心,这种话一旦说出来,很刺痛对方的心。 相爱没有那么容易。 婚姻更加不是让爱情一劳永逸的方法。 每一段爱情和婚姻都需要 好好经营,互相珍惜。 分享出去吧,你不知道会帮了谁但肯定有人受惠得福!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工资为什么一定要交给老婆,说得太对了!

从前男耕女织的社会,都是男人赚钱女人持家,现在即便大多数女性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可以自食其力了,但是男人还是应该把工资都交给老婆,虽然金钱买不来爱情,也不能代表什么,却可以衡量他有多在乎你和这个家呀~ 交工资是有担当的表现 肯主动上交工资卡的男人,一定是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他明白维持和经营一个家庭的意义,也乐意为维持这个家庭毫无私心地奉献自己的劳动成果。对他来讲,养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男人不养家,挣的钱用来干嘛? 对于那种婚后还试图保持经济独立的男性,唯一的原因是他还没有把自己真正当做家庭的一员,甚至将自己的独立人格看得比家庭的和睦甚至比你都更加重要。 交工资是有上进心的表现 男人肯上交工资卡,是具有上进心的表现。你想,他每个月如数交给你工资,口袋里肯定所剩无几,想要买个烟请个客都捉襟见肘,那他一定会想办法下个月多挣点奖金贴补自己。反倒是口袋里有几个钱的男人,才会每个月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 另外,男人把工资卡都交给你,就不用担心家里的大事小情,反正都由你来规划,他就能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工作上,不必为了生活琐事而分神,这样也有利于他事业上的发展。 交工资是互相信任的表现 肯把工资卡交给你的男人,说明他十分信任你,工资放在你这里或者放在他那里没什么区别。在他心里你们是一体的,你们相互信任,亲密无间,不管你的什么决定他都能理解和支持。 这样的男人堪称好男人典范,但是往往要求你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对得起老公的辛苦努力,不要因为男人上交的勤快就忘记背后的付出。 交工资能防止男人乱花钱 常言说道,男人有钱就变坏。虽然不一定就准确,但是男人一有钱倒是更容易乱花。这个社会中还是男性面对的诱惑更多一点。试想,男人下班后劳累了一天,难免想约几个同事好友放松一下。一抽烟,一喝酒,很多诱惑也就扑面而来了。 你一定要清楚他的资金动向,最好接管他的工资卡。太过放纵自己的男人,即便不花天酒地,也要做好应对男人沾染恶习的风险。抽烟、喝酒、麻将,男人聚会三件宝,也是让许多家庭失和的杀手。 交工资能方便家庭理财 研究表明女人要比男人更善于理财和规划资金。男人对于细小的家庭开支、各项人情往来都没有概念,反倒是女人的网状思维更容易规划金钱的投资和管理,不然为什么会计大多都是女性呢。 在婚姻中,女人往往比男人更有危机意识,他如果看到银行卡里有余额,大多会放松自己,躺在存款上坐吃山空。女人则不,你要是看到银行卡里的数字没有往上跳都能焦虑的晚上睡不着觉,觉得这个月工作白干了。所以结婚后女人的确要比男人更加适合管理两人资产。 真正爱你的男人,给你安全感 有的男人愿意上交工资,就是为了让你开心,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看见你数钱时幸福的表情,愿意凭他自己的本事自己的能力让你感到快乐和满足。试想,一个不愿意为你花钱,不愿意让你知道他挣了多少钱的男人,怎么可能真的爱你呢? 而你本身也并不是要掌握他的经济命脉,完全是为了享受他上交工资卡而带来的安全感,好像他整个人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了。 虽然男人要把工资交给老婆,但并不代表他就不能享用,也不是说老婆就要把工资据为己有。两个人把资产归集起来管理,老婆决定家庭开销,大笔支出共同商量,一起把家过得红火,这才是交工资的真正意义所在。 其实不管怎么上交,上交多少,背后都是在经营和维护幸福美满的婚姻关系呀~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你过度牺牲自己、不是爱,是不能承受的负担、不会带给任何人幸福

我相信很多子女一定听过自己妈妈这样的抱怨: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么都给你们好的,起早贪黑地干活都是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你们却这样不懂事,真让我伤心。 也许是社会观念的支配,认为母亲就应该为了家庭,为了子女牺牲自己,奉献自己,也许是母性使然,母亲会爱护孩子,热爱家庭,为了家人任劳任怨,不断付出,委曲求全。 总之母亲这一角色总是与奉献和牺牲联系在一起,但是一个人过度牺牲自己,长期让自己受委屈,既不会让自己感觉幸福,也会让身边的人产生压力。 多年前有一则新闻引起广泛的热议,哈尔滨有一个单亲母亲,从儿子中考一直陪读到儿子考研。孩子两次考研两次失败,为了母亲,他还想再考。但严重的抑郁症,使他再也考不下去了。孩子持刀自残,母亲夺刀相救,结果误刺母亲,险些要了她的性命。 据说这位母亲本来是一个性格开朗、工作干练的基层妇女干部。当她下决心进城陪读的时候,刚刚40岁出头。她拒绝再婚,辞掉工作,卖掉房子,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押在了儿子身上,结果换来的不仅是考研的失败,也毁了孩子的人生。 这位母亲陪读九年,牺牲巨大,结果却是如此残酷,让人惋惜也替其不值,但是这件事也让我们认识到这一点: 女性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并不是智慧的做法。一个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使自己的生命之光黯淡的妈妈,不单自己活得累,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纪伯伦在《先知的灵光——孩子》中说得好: “他们是藉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从属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之路要走,他们有自己的自由和思想,那些企图控制孩子,那些希望以牺牲自我为条件换取孩子成功的父母,很有可能会牺牲掉自己的孩子。 而那些给孩子自由成长空间,同时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努力为自己奋斗的父母,则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得孩子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很多女性面对孩子时会过度牺牲自己,面对伴侣时也常常过度牺牲自己。 我有个男性友人近日非常苦恼,因为他的老婆总是动不动就对他发脾气和指责一通,有的时候甚至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常常是以“我为了你”为开头,“可是我却什么都没得到,你还这样对待我,你个没良心的”为结尾。 原来当年他们在另一个小城市生活,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老婆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两人一起来到大城市打拼和奋斗。 来到大城市发展后,两个人都有了新工作,但是男方工作异常忙碌,老婆为了老公的健康,辞了工作,照顾起他的起居饮食,两个过起了幸福的同居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当老公获得事业上的晋升,小有所成的时候,他们的幸福却不见了,开始频繁争吵。 女方因为一心扑在男方身上,在新城市里并没有交到多少朋友,男方工作忙碌不能陪伴她的时候,她倍感孤单。 随着老公事业的发展,她越来越没自信而且变得多疑,常常查看对方的手机,盘问男友的行踪,怀疑他和别的女性有染,觉得自己为他远离家乡,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实在不值又委屈。这使得她长期陷于痛苦,又让另一半不胜其扰。 我对这位男性友人的建议是:找个保姆照顾两个人的生活起居,让老婆停止过度牺牲,鼓励老婆出去找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出去社交,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这样她不仅没时间去吵架,也更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过度牺牲是婚恋关系中的一大杀手。很多女性错误得认为:当自己为这个家庭,为这个男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奉献更多的自我,就能得到对方更多的爱。 但我们发现,实际上,正好恰恰相反,越是更爱自己的女性,当然这里的爱自己并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指为自己而活的女性,越容易拥有一个更爱自己的伴侣与更美满的婚姻生活。 而为了父母,为了家庭,为了伴侣,为了公婆,为了子女而付出一切,牺牲一切的女性,反而会面对更多的贬抑与指责,生活不幸福。 如果男女双方获得的幸福,是通过女性过度牺牲,无论牺牲的是她的事业、学业、还是人际关系而获得的,那么他们的关系不仅不会很稳定,幸福很持久,往往还会出现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牺牲意味着伤痛,意味着不公,只要有伤痛和不公,就会希望获得代价和补偿,一旦想获得代价和补偿就会破坏两个人关系。

Read more

夫妻之间为什么经常吵架

夫妻之间为什么经常吵架呢?夫妻经常吵架,不但影响两人感情,恶化家庭氛围,而且会影响双方身心健康。我见过一对夫妻,年轻时由吵架发展为打架,年老时由吵架发展为丈夫酗酒、妻子外出,儿女劝架还会被拉入“战争”,对家庭成员都造成了伤害。那么,为什么夫妻会经常吵架,有没有解决夫妻经常吵架的办法呢? 要解决夫妻经常吵架的问题,首先要分析经常吵架的原因。夫妻经常吵架的原因很多,小编以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引发,这是导火索;另一个是夫妻二人都很敏感而且偏执,这是关键。 我们知道,客观存在的问题无法改变,这个导火索是什么在哪儿我们不好把握,因为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很多。那么,另一个方面,只有改变夫妻二人敏感而偏执的个性,经常吵架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然而,性格并不是不能改变的。性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先天遗传,另一部分是后天养成。后天养成部分是可以改变的。 后天性格的养成,是我们从出生后,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在我们成人也即大概20~25岁左右即成型了,要改变它很难。但是我们结婚以后,如果两人经常吵架而引发冲突,不改变的话,要么使双方受伤害,要么以离婚收场。 另外,我们看到,通常人们能结成夫妻,都是相互吸引和爱慕而来。只是婚姻远比恋爱复杂,不但相互爱慕的光环消散,而且要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更主要是两人离得近了,能不能包容对方的缺点,理解、接受并欣赏它,成为呵护婚姻直至成功的关键。 所以,既然成为了夫妻,就要珍惜两人曾经在理智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当然,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不够理智地结婚了,也要彼此珍惜。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经常吵架而冲动地作出离婚决定等极端方式。 那么,两个经常吵架的夫妻要继续生活下去,这就必须要有一方或者双方作出改变。对于改变的理解,夫妻双方不能老盯着对方,要始终着眼改变自己,并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形成良性氛围,达到互通互融。 如何才能有效地改变,也就是改变自己的性格呢? 这需要如下几个步骤: 一是改变思考方式,特别注意要善于换位思考; 二是改变行为方式; 三是把改变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慢慢养成习惯; 四是坚持这种利于婚姻生活的习惯,逐步实现改变性格的目的。 我们看到,这样的步骤采取了由易到难的策略,是可行的。而且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步骤不用刻意为之,也会逐步实现。 (文有点长,请耐心读完) 第一步,改变思考方式。 比如:丈夫A和妻子B。某天,A说,“这个周末我们同我爸妈一起过,上两个周末都是同你爸妈过的。” B听了,说到,“你是说陪你爸妈陪得少,陪我爸妈陪得多了?” A“我不是这个意思。” B“你就是这个意思!” A“你要这样说,我也没办法!” B“你承认了,现在给我讲这些,去年一年你陪我爸妈陪过几回?每次都是我一个人回去。” A“我不是也和你一起回去过吗?” B“你心里只有你爸妈,看看孩子身上,都是我爸妈买的,你爸妈买过几件?”

Read more

相濡以沫是多少人的梦想啊!

丈夫是左手,妻子是右手 左手摸右手总是没感觉 当有一天,左手流血了 右手一定去帮着止血。 当有一天,左手痒痒了 右手一定去给挠挠痒 当有一天,左手提东西累了 右手一定会去帮你负担。 所以:不用去嫌弃你的右手 更不能嫌弃你的左手 因为左手拍右手 才能鼓出精彩的人生。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相濡以沫,平平淡淡才是真 爱在有生之年,爱在当下 致所有深爱不嫌弃对方的人。 一生之中有一个爱你 疼你,牵挂你的人 这就是幸福 万人追不如一人疼 万人宠不如一人懂 想你所想,爱你所爱 珍惜!珍惜!

Read more

为了孩子,你能吗?

父母为了子女是否什么事都愿意为他们做?为了他们暂时放下你手上的智能手机?为了陪伴他们学习暂时晚归?为了他们控制你的情绪?要做到其实不难,只要您每天对自己说: 1)  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2)  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3)  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4)  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5)  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6)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到爱的温暖。 7)  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地处理好每一个当下。因为我知道脾气和暴力只代表我的无能和对孩子的伤害。 8)  我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9)  我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他只是经由我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10) 我要多为孩子种善因,行善事。因为我知道种善因,方能结善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 11) 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 12)  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爸爸和妈妈 !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ad more

请不要忙到身体亮了红灯才停下来

今早得知一个不好消息… 一位不到40岁的朋友,被医生宣告是肝癌末期,可能只剩不到一年寿命。 他平常在工作方面完全是拼命三郎型,总是到十一、二点才肯下班,假日还主动去加班,有时半夜接到主管的电话,二话不说马上飞奔到公司,几乎所有时间都奉献给工作。 他老婆也非常不谅解这种行为,但他就反驳说:我也是为了妳们生活能过的更好,才如此努力工作,妳只要把家务及小孩顾好就好,其他的就少管。 我之前也劝过他好几次,但讲到最后气氛都不是很好,虽说他一直是为了家庭,但我个人还是觉得这是很自私的行为。 记得我去年才跟他说过一段话: 「别只把好的都奉献给公司,却把不好都留给了家人承担。当你生病住院时,公司主管、同事顶多来看你几次,但最后待在身旁照顾你的,还是家人。」 当你出事时,部门当下可能会手忙脚乱一阵子,不过找人顶替照样可以运转,久而久之再也没有人记得你曾经的贡献了。 其实,不管任何人在公司职位多大、做多少事,都只是公司的一颗螺丝而已。 《切记》 在公司,你是可被取代的, 在家里,你是独一无二的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一妇女爱赌博,儿子送她一首诗,火了!

孩子写给妈妈的信 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 上午打麻将,下午斗地主, 晚上聊微信,家务谁作主? 谁知盘中餐,顿顿无人煮。 天天方便面,餐餐都想吐。 汗滴禾下土,明天继续赌。 粒粒皆辛苦,输了二百五, 亲爱的妈妈,确实很辛苦。 妈妈看完信后,给儿子做了回复 不去不去又去了,不打不打又打了, 打着打着又输了,垂头丧气回家了, 发誓以后不打了,明天一叫又去了, 想着今天会嬴了,谁知输得更惨了, 回家以后更悔了,发誓从此不打了, 可是电话又来了,拿起包包又去了, 是输是赢由它了,泡面已经煮好了, 妈妈这就先去了,儿子对不起你了。 爸爸看不下去了,给妈妈的回复 小小麻将几寸长,害惨多少好姑娘; 天天趴在麻将桌,离开你就不能活; 楼下牌友有人喊,孩子在家没人管; 要是遇到二缺一,一个二个都着急; 麻将老少都爱摸,输赢也就那么多; 运气太背输得多,做梦都想来自摸;

Read more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01] 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 讲作者到一个朋友家里,看到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欢读书,不仅喜欢童话与故事,连一本工具书,也读得津津有味。 他很讶异,问那对父母是如何培养的。怎么培养的呢?根本没有培养。父亲是学者,母亲是作家,两人又相爱,家里藏书又多。 客厅、书房、卧室、儿童房、厕所,随处可见父亲喜欢的历史哲学宗教,母亲热爱的社科文学艺术,孩子痴迷的绘本寓言童话……只要你想读,随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读物。没事的时候,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读书。 夜色温柔,灯光缱绻,大家都沉浸于各自的人文世界,读到欢喜处,就一起聊一聊。“哈哈哈,孙悟空好好笑啊……” “怎么好笑呢,说来听听吧!” 也玩角色扮演,结局改编,或者写三个人的故事,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 这一切都没有刻意而为,父母热爱,孩子喜欢,自然不抗拒,做得开开心心。孩子从一出生,就在这种氛围中长大,自然,在他看来,读书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02] 这件事让我很触动。 它使我想到: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就像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 前行者如何,跟从者也会如何。长者如何,晚辈也会如何。这就是拼爹了。但教育语境下的拼爹,不是毛新宇有个爷爷叫毛泽东式的寄生,也不是王思聪有个老爹叫王健林式的遗传,不是葛优有个父亲叫葛存壮式的继承…… 这种拼,只是权力、金钱、资源的世袭,与我所说的拼,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03] 离开体制以前,我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 和学生及家长打交道越多,就越发现:孩子就是家庭的缩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妈。一个优秀的孩子,其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满尊重、书香与爱,父母不说博古通今,但一定通情达理。 相反,一个问题学生,他所置身的原生家庭,则一定也充满问题,比如缺爱,不平等,不自由,父母普遍文化层次不高,观念落后,视野狭隘,并且多有暴力行为。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不良少女杨纸》。杨纸的原型,是我的一个学生,追求班主任、自杀、未满14岁与6个男人上过床…… 一了解,得知她幼时被父亲抛弃,母亲酗酒、抽烟、无业,靠做别人二奶生活,她一直与奶奶呆在一起,不被爱,最常听见的一句话是:“你怎么不去死呢?只要不死在家里我都无所谓……” 这样的父母,带给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 去年的时候,我回老家,再一次见到她,已经辍了学,小太妹打扮,出口成脏,见到过往的老男人,嘻皮笑脸说:“嗨,帅哥,一起玩玩啊!” 我请她吃饭,席间,她说自己怀了孕,是一个网友的,犹豫着要不要生下来。 “你今年几岁了?”我问她。“1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