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不幸的人,在自己选择婚姻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不自信。 这种不自信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幸福的可能,另外一个就是不相信婚姻或者伴侣能够靠得住。 小霞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才23岁,却已经跟饱经沧桑的中年人一样,内心充满疲惫。 她是农村姑娘,有一个智力有障碍的妈妈,需要她从小就当孩子一样照顾。爸爸是个酒鬼,还重男轻女,喝多了就打她和妈妈。为了谋生,她很早就放弃学业,出来打工。 打工赚到的钱,大多都帖补了家里,自己手里总也剩不下。亲戚家的阿姨好心劝她,“找个好男人嫁了吧,两个人就不会这么难了。” 她没谈过恋爱,也害怕谈恋爱。她所见的婚姻,她父母的,她阿姨的,都不是那么和睦。他们都是底层人群,在一起会吵架,甚至动手,没有完美的婚姻榜样让她学习,她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 虽然追她的人一直有,可她谁都信不过。有时候想想,或者她最信不过的人,就是她自己。 婚姻真的可以依赖吗?女人能够借助婚姻改善自己的命运吗?两个人在一起真的可以让生活变得容易一点吗? 这些问题一直小霞的心里盘旋不去。 因为爱情而结合曾经是文明社会的一大进步,以前的婚姻只是为了繁衍的需要,谁管你相爱不相爱。 但有爱情的婚姻不一定长久,没有爱情的婚姻也不一定都失败。婚姻制度最终要保护的不是爱情,而是生存。即使在当代,很多人结婚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感情,只是想找一个伴。 这就是无奈的现实。 你说黄蓉要有武功有武功,要钱有钱,要貌有貌,走到哪里都不愁吃饭,为什么还会对郭靖送来的温暖深深感动,因为一个人行走江湖,孤单才是最大的敌人。 有人单身久了,回到家里先把电视打开,有了人的声音,整个房间就会多了一点生气。后来她结婚了,回想之前的生活,她说真叫人不寒而栗。孤独是能逼疯人的,有一个人在自己身边,哪怕是唠唠叨叨,也会让人感觉到安心。就算吵架,也是一种解闷的方式。 心理不够强大的人,的确需要一个同伴来消解孤单和软弱。就像一个月薪3000元的人,自己租房子也要花1000元,再找一个同样3000元的人,就会分担一些生活的压力。 即使有些婚姻不够美满,充满了争斗,但在这些婚姻背后,依然有相互温暖和需要的时候。他们不愿意对彼此放手,说明婚姻这个容器,这种生活模式,依然是他们所需要的。 有一次,我到一个小店买东西,老板和老板娘吵架,很凶,吓得我这个顾客都不敢说话了。一会,孩子来送饭,前几分钟还在吵闹的两个人,现在头抵着头,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 男的往女的碗里夹肉,“你多吃点,”女的显然还没消气,口气依然是硬邦邦的,“我不爱吃肉,”可嘴上这么说,却依然夹着吃了。然后又夹给对方一块,“不欠你的,你也吃一块。” 这就是婚姻,婚姻不完美,生活也不完美,阳光下总有阴影,但阴影也是被遮蔽的阳光。 某位致力于研究富豪发家史的专家发现,没有一个富豪是真正的苦力出身,虽然他们的成功史都喜欢这么写:穷小子自强不息,最终飞上枝头变凤凰,彻底改变自己的出身。 相反,他们在自己的成功之路上,不是借助了某个关键人物的帮助,就是借助了婚姻的作用。 比如李嘉诚。 12岁的时候,穷小子李嘉诚和父母一起投靠已经富甲一时的舅舅庄静庵,认识了表妹庄月明。两个人一起长大,进而情愫暗生。 李嘉诚虽然家贫,但是也是一个有志气的青年,他做过茶楼堂倌,做过钟表公司的学徒,做过走街串巷的行街仔,后来开始独立创业,白手起家。而庄月明则是典型的富家千金,受过良好的教育,以优异成绩考入香港大学,并留学于日本明治大学。 庄静庵虽然欣赏自己外甥的才干,却并不愿意女儿嫁给他。为了能和李嘉诚在一起,庄月明拒绝所有相亲,生生将自己拖成了“大龄剩女”,让父亲无奈只好答应他们结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