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五老家有事,我爸叫我弟请假回去。 中午时分,弟弟说车间主任不准假,今天晚班9点才能走,但那会已经没有回乡下的班车,但事出紧急必须回去,我弟就一句“请不到假”,一副无奈何。 后来不知怎么他按时回到家,原来是我爸电话给一个亲戚兼我弟同事,让他带着弟弟一起到车间主任那说明情况,最后得到假。 忍不住唠叨我爸,明明可以让弟弟自己想办法解决,他每次都大包大揽忙前忙后东奔西走,这样下去,弟弟什么时候才能成熟懂事? 应该让他自己想办法请假,我爸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套:他还小。 是,还小,30好几的人,没有一点独立办事能力,作为父母能操心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后如何办? 同样是请假,同样需要麻烦亲戚,完全可以由弟弟自己邀请他去说明情况,即便他想不出此方法,作为父母应该是教他方法,而不是代劳。 养孩子,就是一个渐行渐远、慢慢放手的过程。 但我们身边很多父母却不这么认为,青春期不许早恋,上大学孩子想学文父母偏说理科好,进入社会孩子想做这个父母让做那个; 好不容易有个合适对象挑三拣四考查祖宗八代,子女成家后想何时来就随时登门介入子女家庭生活。 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个弟弟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成熟没主见。 这里面有他自身的不足,更多的可能是因为父母不懂得放手,永远把他拴在自己视线和能力范围之内,所以弟弟永远什么都做不好。 父母总觉得孩子还没长大,总认为对孩子的事包办和干预是因为他们“不懂事”“还小”,殊不知,这样下去即便年过三十也无法真正成熟,更别提顺利融入社会,挑起家庭重担。 龙应台曾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远,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把对孩子的爱藏在心底,放手,让他走,成长是孩子份内的事,让我们彼此相爱,又彼此独立。 [2] 有个做心理咨询的朋友,她说过一个故事: 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儿子快40岁,独生子,大专毕业就没认真上班过,进厂嫌晚班累、当保安嫌工资低、跑出租嫌来钱慢,几年下来手上空空如也,赚的还不够自己花,怎么办? 只能吃住靠父母,很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就这样的情况,还将一辈子的积畜全拿出来给儿子买一套两居室,帮他张罗对象,最终将媳妇娶进门。 原以为这下该安心过日子,谁知即便结婚生子他仍不长进,起初儿媳在超市上班,工资不高,勉强还能生活,时间久了也不愿出去上班。 老太太每天做好一日三餐,给儿子家送饭,一来二去年纪越来越大,做饭送饭不知哪天是头,于是问我朋友,这样下去怎么办? 朋友也好奇,问老太太,如果不送饭,会怎么样? 老太太说,那他们会叫外卖吃快餐,糊一顿是一顿,但是这样没营养孩子可怎么办? 原来在儿子结婚之前,经常玩游戏废寝忘食,老太太就将饭菜送到房间电脑桌前。
Read more爸妈只是夸我聪明,但没有告诉我努力是什么?
“这孩子特聪明就是学习不用心,他要是认真起来学习成绩肯定好!” 有没有说过这句话?没说过,至少也听过。 与之抗衡的经典神句还有不少: “他不是不会做,就是粗心、马虎。” “都会,但是就是考不出来。” …… 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学霸。每逢期末尤其是考试结束后,这些话的出现频率之高,恐怕超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句不痛不痒的话是毒药,不知道毁了多少孩子,满足了多少家长。请看孩子长大之后的感言: “我就是被这句话从小说到大,还自我感觉良好的傻逼!千万不要再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啊!” “我妹妹就是典型的例子。爸妈天天都这么说,导致她现在逢人便说:‘我就是不想学习,不然肯定比我姐厉害,我姐那么笨都考上大学了’。天知道考大学根本不是靠聪明,如果我父母不这么说,也许她也不会自我感觉这么良好。” “我弟就是我爸妈眼中聪明但是不学的,我就是不聪明但是傻学的。现在我弟的薪水恰好等于我每月上缴的个人所得税。” 1、我孩子特聪明,就是贪玩 家长在说这话时感情则是复杂的。有期许,有无奈,有自我安慰,甚至夹杂着自豪和骄傲。言外之意是:我孩子聪明,只是贪玩,等我孩子好好学习了,肯定比你孩子学习好。 一位老师坦言:“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它是安慰家长的不二选择,夸你家遗传好、聪明,实则是满满的无奈,只是担心家长把这话当真。” 无论如何,它暴露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失职——你家孩子是聪明,但是谁把一个聪明孩子的学习兴趣抹杀的一干二净?是谁把一个聪明孩子的学习态度搞得不端不正? 一个聪明的孩子没学好,相当程度上是家长的问题。因为孩子都有惰性,需要引导和监督,而家长没有尽到责任。这样评价自己孩子的家长,根本没有花心思了解孩子的内心状况,对如何帮助孩子学习也不甚了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学习不用心之果,一定有家长教育不称职之因。正如一位老师所吐槽的: 该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们在麻将桌上大杀四方! 该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你们在街上顾盼生姿! 该关注孩子心理变化的时候,你们在酒场上吆五喝六! 然后,孩子开始不学习了,开始逃课了,开始厌学了。你们就突然觉得,咱家的乖宝宝怎么了? 然后,你们就认为,一定是宝宝暂时不想学了,只要他想学了,那么聪明的宝宝一定能学好! 2、孩子说:爸妈只是夸我聪明但是没有告诉我努力是什么? 勤奋是极难培养、极易丢失的能力,需要时时刻刻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性作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果任由惰性日复一天地滋长,那么在这场交锋中,勤奋很有可能落败。 很多“聪明而不用心”的孩子后来发现,努力原来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
Read more有一种情感暴力,叫做“我都是为你好”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 “我是为你好。”这句话看似是爱,其实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控制。 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用爱,将孩子变成奴隶。 而在这样的情感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往往都很痛苦。 ******** 虚有其表的爱最可怕 有些父母会在心理上束缚自己的孩子,阻止他们独立。他们往往让孩子觉得,离开父母是一种不孝让他们因此怀有负罪感。 为什么要这样束缚自己的孩子呢?大概是出于父母对孩子强烈的依赖心理。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有些父母会这样对孩子说。这句话看起来是对孩子的理解,是对孩子的爱,但其实隐藏着深深的束缚。 这样的人释放出来的气场,实际上是冷漠的,对社会、族群完全没有归属感。实际上,这些人所散发的,是冷酷的利己主义气场。 会用道德绑架别人的人其实是在追求权力。一面说着充满爱的话语,一面掌控对方。这种行为用卡伦·霍妮的话讲就是:“爱,是施虐者的伪装。” “爱”只是为了支配对方而找的借口,是为了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奴隶而做的伪装。但让人感到更畏惧的是,这些伪装者本人并非有意而为。也就是说,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用爱将孩子变成自己的奴隶。 ******** 自己“情感习惯病”的伤害有多大?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当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父母的内心深处是明白孩子此刻并不幸福的,所以要用这种给对方负罪感的话将孩子留下。 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让“我”幸福,希望孩子觉得能有“我”这样的父母是何其幸运。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孩子要求什么,实际上却给孩子的心扣上了一把大锁。 这种话会让孩子觉得沉重,不知该如何是好。总是听到这种话,孩子会渐渐失去生活的勇气。 长大成人后,会对身边的人怀有敌意,但又因为有负罪感,而去压抑敌意,出现矛盾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就会造成各种影响,如总是没办法高兴起来,总是害怕别人说的话,就算是真的出于好心的话也会倍感压力。 于是,不管谁说话,都会感到害怕、畏惧,这就变成了这个人的情感习惯。这样的人,和谁在一起都没办法放松,和谁在一起都觉得不愉快,进而让生活本身都变得不愉快。 我把这个称作“情感习惯病”。 ******** 用道德绑架对方? 用“我怎样都可以”这种“美德”来束缚对方,用“我只是担心你的幸福”这种借口来让对方变成自己的奴隶。这就是情感暴力。 “我怎样都可以,只是担心你罢了。”这种话,在表面上看是一句充满爱的话,但是下面掩藏的是“按照我期待的去做”这样强烈的自我执着。
Read more不欺负人是教养,不被人欺负是底线
某天下午接女儿放学时晚到了,看到一些父母没来的孩子都聚在大门里面的空地上玩,却唯独把另外一个衣服穿得明显不合身的小姑娘晾在旁边,还不时让人家去捡沙包。小姑娘想加入跳皮筋的行列又被推出去,女儿也在里面玩得高兴,谁也不在乎小姑娘委屈地站在边上看着。 回家路上问女儿是怎么回事,她说那是班里新来的农村孩子,因为总是脏兮兮的,大家都不跟她玩。“衣服脏了可能只是因为她妈妈要上班,忙得没有时间给宝贝洗,过一段时间等她妈妈看到同学们每天都干干净净去上学,自然就知道了。”我问女儿除了衣服脏,这个同学身上有什么优点。 女儿想了想:“她每次打扫班级卫生都很干净的,还总是帮老师檫黑板。”我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出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之下,你都没有理由去欺负那些只是看上去比你差一点,其实别的方面或许比你更好的同学,万一你们能成为朋友呢。” 不看低和欺负任何人,这是教养。小时候如果没人教你,长大了也应该提升修养,不然都逃不出什么人遇什么事,没教养的后果就是一生纠缠市井琐碎,走得再远,自己的诗和远方都带着苟且的味道。出身无法改变,我们依旧有机会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选择做更好一点的人。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今天看着不高兴,明天见面还是不高兴的人,问起原因大多是遭遇了各种奇葩的人和毁三观的事,觉得自己被欺负了,或是被欺骗玩弄了。朋友间也会探讨如何能避免自己变成“不高兴”,难道要做个“没头脑”吗?我回答:“这种‘没头脑’不是真没脑子,而是要把自己的头脑和时间都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不要看什么人都不顺眼,欺负别人时你常常也得不到什么好,真有本事也没教养,没本事就会越膨胀越自卑。被欺负了要马上还回去,没有什么好的事情是通过忍气吞声得到的,委屈求不到全的同时往往让自己也脱变到麻木恶毒。 你有教养,更好一点的生活就来了,你尊重别人,更好一点的价值就来了。 女儿转学去上海借读过一段时间,当时班里有个男孩喜欢欺负女孩。发生一次后女儿告诉了老师,但事情又发生了第二次。我告诉女儿:“他再拽你头发和推搡你,你就马上打回去,然后再去告诉老师。” 一周后女儿的班主任忽然打电话让我过去,说是女儿抓破了男同学的脸,对方家长也要过去要个说法。 办公室里,女儿和那个男孩面对面站着,男孩妈妈指着自己孩子脸上的一道抓痕正在大声呵斥女儿。我走过去挡在女儿面前,告诉对方离远点,然后跟旁边的班主任说:“既然是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老师解决不了,也不应该在我们不在场的情况下让对方大人指责孩子。”班主任这才开始劝说对方冷静。 原来这次坐在女儿身后的男孩,不光拽了她的头发,还隔着裙子去拉她内衣的带子,女儿才回身和对方打了起来,抓了对方脸,自己胳膊也淤青了一片。我一边跟班主任说要查看教室监控,弄清楚事情原委。一边告诉男孩妈妈如果我女儿说的属实,我要先报警处理,你儿子已经不是欺负女孩的问题,而是在性骚扰。 班主任和对方家长都愣了,女儿脸上却明显轻松了很多,因为她没有说谎。最终是男孩承认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家长道了歉我才没有再追究。没多久,我给女儿办了转学,这样的环境根本不适合孩子无忧无虑的成长。 我教我的孩子不欺负别人,这是教养,但也绝不能被别人欺负,这是底线。我可以不在乎女儿每次考试的分数,但不能让她在不快乐甚至不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比起这件事,转个学换个班算什么啊。很多家长情愿大把的钱花在学前教育和各种特长补课班,却不愿去关注孩子的安全和需求。 孩子被欺负了只能忍着自己受伤,童年的阴影很多人一生都难以跨越,后果很严重。大人如果也不能和熊孩子的大人计较,自己孩子是个宝,别人家的孩子都是草,一边是变态溺爱,一边是极度冷漠。那这个世界岂不成了熊孩子和熊大人的天下?如果真有孩子之间欺负打骂的事件发生,那就孩子对孩子,大人对大人,好好计较一下,看看这个世界谁认怂。 不论孩子还是成年人,被欺负了立刻反击回去,都是最有用的方式,别提什么“以暴制暴也是没修养”之类的废话,当孩子被欺负,我们无辜受辱的时候,对方又是什么货色?或许就是个傻B啊,根本无需论修养。 行走在生活中,谁光鲜亮丽的背后都会有一地鸡毛需要收拾,要为生存奔波打拼,谁衣冠楚楚的里面都会有一点私心需要克服。不论是为了眼前三餐还是远方梦想,过程中我们也难免会听到和看到所谓“不同的声音”,多是些三观不同的矫情,根本无需理会,再说、再解释都是些废话,因为我们在彼此眼中都不过是个傻B。 所谓“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的意义是,当我们明白了不要跟傻B讲道理的道理后,我们在对方眼中的傻B样,其实就是现实生活里的最牛B。这一点,真傻B永远不懂。 我一直主张多读书,是为了我们能跟傻B心平气和说话,多运动,是为了让傻B能跟我们心平气和说话。一个没有血性的男人,是废物,一个不能独立的女人,是累赘。 三观相同的人遇到了要么相爱,要么为友,走一段也是我们的成长。遇不到我们就笃笃前行,哪怕孤单也不与三观不同的人谈情说爱,更不在是非利益下论个人飞短流长。你要活出自己的价值,对某个人、某个家、对社会你得有点实用的价值,你本人才不至于沦为废物不被尊重,在真正的最底层里越活越恶心自己。 生活百态各有各的活法,大多数的你、我、他之间,就是一场爱谁谁和滚远点。你想清楚了这一点,再去欺负别人自己都会脸红,再被别人欺负就是自己无能。 亲爱的,答应我,去拼尽全力把这一生都浪费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 图/pixabay.com 文/王珣
Read more再爱孩子,也要让他承受这5种苦
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把他放在蜜罐里。 让他适当地吃苦,孩子才能经历住漫漫人生的风雨。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再爱孩子,也要让他承受这五种苦。 分离的苦 孩子的成长的路上,总是点缀着各种各样的分离,小到与朋友家人分别, 大到宠物死亡,亲朋好友离世。 这种分离是成长必经的过程,面对分离,可以让孩子学会自立,学会珍惜,学会成长。 幼儿园,是孩子面临的第一场重大分离。 每逢九月份开学季,幼儿园门口是最热闹的,你可以看到,孩子哭着喊着不愿意去幼儿园,拽着父母的衣服不撒手。 父母前脚刚走,孩子后脚就跟过来,跟父母上演“生离死别”的戏码。 孩子产生了分离焦虑,父母也跟着焦虑了起来,不忍心看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在幼儿园门口和孩子依依不舍,半小时过去了还没送进去,这样只会导致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更加适应不了集体生活。 情绪是会感染的,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 有位妈妈的做法非常好,她每次离开时都会和孩子来一个郑重的告别仪式,与孩子拥抱并亲吻他的额头,告诉他:“我放学后就会过来接你,妈妈不在的时候,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关心你照顾你,你有什么想法就告诉老师,如果你还是想妈妈,没关系,妈妈的围巾给你,想妈妈的时候就看着围巾,就像妈妈在你身边一样,我相信你会做的很棒!” 然后把孩子的手交到老师手上,让孩子看着她离开,径直走出去,头也不回。 这位妈妈的做法着实让人佩服,她在给予孩子安全感的同时又让他承受着分离的苦楚,态度坚决不拖沓,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正确对待分离。 所以她的孩子在入园第二周的时候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开启了疯玩模式。 当孩子用稚嫩的小手向你挥手告别,微笑地说出“妈妈,再见”时,你就知道,孩子实现了他自己人生的一次飞跃。 就像《李宫俊的诗》里所说的那样:所有的分离,都会留下一个人的背影,总有人会愿意成为目送背影的那个人。 而“那个人”里一定有父母。 读书的苦 在这个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愈发觉得读书的重要性,因为它决定了你的见识高度,决定了你周围的社交圈子,决定了你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父母总是劝诫孩子多用功读书,但很多孩子不理解,觉得读书的日子真是太苦了。 但是读书很苦,不读书的人生更苦。 还记得“白卷考生”徐孟南吗?当年高考任性交白卷,在考卷上写满了自己的“教育宣言”,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人们对于事物的新鲜度保持不了多久,最终这个事件和这个人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而他呢,因为没有考上大学,早早地娶妻生子,成为了一名打工族,辗转于各个工厂,工作环境恶劣且辛苦。
Read more训练孩子记忆力的珍贵方法,请为孩子们收藏!
古往今来,在历史的洪流上,总是出现过很多“学霸”的事迹,他们都拥有着非凡的学习能力。像神雕侠侣里面的黄蓉的妈妈,她可以“过目不忘”,三国演义的张松,将书籍看过一遍即能背诵……. 而对于家长来说,肯定都在想,假如我们的孩子都掌握这一种能力,那么孩子的学习肯定丝毫不用操心,科科满分了。 作为父母,我们是一心希望孩子拥有这些学习能力。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学习技能,在历史的很长时间内,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才能了解到这些学习方法,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这些学习的秘密,一直未公开! 古希腊伟大诗人的神奇发现,彻底揭开了这个学习秘密! 在2500多年以前,有一次,一位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满怀激情地在大宴会厅里朗读一首赞美卡斯托尔和波拉克斯两位大神的抒情诗后,被大神叫了出去,正在此时,宴会厅坍塌了,厅内无一宾客存活,尸体模糊,亲属难辩,西蒙尼德斯却根据人们在厅内的座位而把尸体一一辨认出来。 也正是这次事件,让西蒙尼德斯发现了这个记忆的惊天秘密! 记忆有方法,学习有秘密! 后来,保加利亚的罗扎诺夫博士整合了这些学习方法,并称为“超级学习法”。 “超级学习法”–一个风靡全球、学霸级的学习方法! 超级学习法是由罗扎诺夫博士创造的,它以其高效率和多方面的功用,成为世界十分优秀的学习方法,世界各地都在推行这种学习方法,并将它称为学习的革命。 超级学习法可以用来学习任何科目的知识,尤其对于学习基础课特别有用,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记住所要记的一切。 超级学习法,主要由二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潜能激发音乐,让孩子轻松学习。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音乐来引导学生,在每次学习的时候彻底放松自我,让全身心达到松驰,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当然,这些音乐都是特制的,并不是市面上普通的流行音乐。 第二部分:超级的学习方法 超级学习法在国外: 日本长野吉田高中应用该方法使学生平均成绩提高20分,日本东海大学的关英男教授用这种方法使180名短期大学的学生在二年内获得了与四年制长期大学的学生相匹敌的学历。如果用以记忆英语,13分钟内你可轻易记住100个生词! 在保加利亚,那些普通学校的孩子,在一个月内学会了通常要学半年的东西; 超级学习法在国内: 在江苏卫视热播的“最强大脑”,当大家直呼神奇,不可思议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清楚,这只是超级学习法的其中一个方法而已。 熟练掌握了超级学习法的孩子,都能在几天内倒背如流整本国学书(弟子规,三字经,道德经等国学经典),都能在一周内倒背如流整本英语课本,一天内阅读并分析6本书等,更别说记忆简单的英语单词和课本了。 家长、孩子的困惑,如何才能拥有超级的学习能力? 大部分的家长,在孩子学习不理想的时候,都会替孩子选择一个培训班,但是面对林林总总的选择,总是感觉很困惑。
Read more最失败的教育,是让子女成为长不大的孩子
01 我有个阿姨,做了一辈子的语文老师。退休之后,很多人慕名而来,请她辅导孩子。 有人托了几个不同的关系,再三来找,阿姨推不过说:“那我们试一次。带个最近考试的卷子,来分析一下。” 约定好的时间,是那个有些身价的父亲带着孩子过来,态度倒是谦恭,寒暄半天。开始上课,阿姨说:“卷子请拿出来。” 小姑娘开始翻书包,翻来翻去,耸耸肩说:“忘拿了,在教室座位里。” 这时候小姑娘才想起来,原来明天要交的作业,也是要改这张卷子。回头说:“老爸,我坐在教室第二排,靠窗的位置,你去给我拿回来!” 老爸马上站起来,抬脚就走,走了一步想起来问:“明天还要交什么作业?快查查,我一起给你拿回来。” 这时阿姨说话了:“同学,你收好东西和你爸一起走吧。今天的课不上了。” 四年级的小姑娘非常惊讶,估计从来没有人跟她这么说过话。嘴一撅,头一扭,分明就是生气了。 姑娘的老爸赶快陪着笑说:“老师,学校不远,开车半小时,就能回来。我们一定下不为例。” 教了45年小学的老教师说:“学习,尤其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聪明,也不是努力。而是学生要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不可推卸。看样子,她在家里,从来没有担当过自己的过失吧?没有责任感,不懂得担当的孩子,找谁教也是教不来的。” 阿姨发难,并不是孩子忘了带卷子。谁没有“忘了”的时候?可是“忘了”总是一个疏忽,是一个造成了既定困扰的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既然错了,至少要有一个自我检讨的态度。 没有自我检讨,还有人倾力庇护,怎么会有进步? 中国家长是世界上最舍得花时间、最不计成本、最不惜余力培养孩子的家长。 为了孩子,可以上刀山下火海,碎尸万段,在所不惜;但是中国家长也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龙,最包办包赔,专治专管的家长。 你的舐犊情深,让孩子永远长不大。 02 我有一个法国朋友,是一家公司总经理。有一天秘书来报,某同事的妈妈来了,在外面等。 在法国,有同事的直系亲属不请自来,基本都是因为本人发生意外。他吓得冷汗就出来了,停了手头所有的工作,让人事部经理陪老太太进来。 老太太进来的时候,目测看着神态平和。他松了口气,估计事故并没有造成特别大的伤害。 大家坐定,老太太开始说:“谢谢公司给囡囡这个机会。我家囡囡从小就是听话的好孩子,德智体美样样一流。初升高中,考大学,后来的研究生,都是自己考的,不需要家庭帮助。去年九月份入职公司,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每个月都还能省出钱来孝敬家里……” 我朋友不会讲中文,靠翻译一句一句翻。谈了3分钟,老太太一直在唠家常。他看了看人事经理。人事都是人精,马上接上去问:“阿姨,请问你今天来,有什么问题呢?” 老太太说:“哦哦,今天来有两件事,第一呢,我家囡囡也来你们公司八个月了,一直没有涨工资。可是根据她的学历和能力,我和她爸爸认为公司应该给她涨工资。另外呢,她们部门的主管,已经怀孕了,再过几个月要休产假了,我们觉得囡囡比较适合这个位置……” “WHAT???” 看到老板一幅目瞪口呆的样子,人事经理主动站起来说,“阿姨,这个问题归我管,我来跟你谈。”
Read more有男孩的父母必看:男孩的心理需要,比物质重要一百倍
父亲的行为、语言以及思想,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男孩。 不同年龄段男孩的父亲,应树立不同的榜样形象。 男孩女孩,需要的教养方式确实不同。 家里有男孩,该怎么养?一味的穷养、让孩子多吃苦——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 一味的穷养、多吃苦,教养出来的男孩,没出息的、啃老的、没能力过好婚姻生活的——比比皆是。 那到底男孩子该怎么养才最健康?家中有男孩的父母,都可以读读这篇文章。 一位母亲这样描述丈夫与儿子的关系:“有时,我觉得丈夫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像一个谜,他们总是扭在一起打打闹闹、你追我赶、互相挠痒痒。他们之间打闹的性质与我和儿子之间完全不同。” 我觉得他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语言。 母爱给孩子满足感,父爱给孩子方向感 父亲和儿子之间确实有一种属于父与子之间的语言。他们在一起可以不分长幼地打闹、可以不断触碰对方的身体。 行为学家表示:父与子在打闹中所进行的身体之间的接触是父子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深层次的沟通。 正是由于这种深层次沟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将要成长为像父亲那样的男人。 在父亲身上,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未来,他们会自觉地以父亲为榜样。 每个男孩的成长都需要家长的爱, 但父爱与母爱完全不同。 母爱细腻、温柔, 在母爱中,男孩能得到满足感; 而父爱博大、粗犷, 在父爱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 如果一个小男孩长时间接触不到父亲,或者感受不到父爱,他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进而会迷失方向。 长期接触不到父亲的男孩,会产生女性化倾向。 另外,在长期感受不到父爱的情况下,很多小男孩为了使自己有机会与父亲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常常会用一些坏行为,如撒谎、偷盗、打架等来吸引父亲的眼球。 当然,还有很多小男孩不惜伤害自己,以赢得父亲的关注。 男孩是需要父亲的,他们需要从父亲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需要模仿父亲的行为来使自己成长为男子汉。 所以,为了男孩的健康成长,父亲千万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而忽视了儿子。
Read more富养、穷养,都不如用爱养
01 你的富养,真的是爱孩子吗 一个朋友认识多年,婚前她是职场女高管,每天踩着七厘米高跟鞋,什么难缠的客户她都有办法搞定。 可有了孩子之后,她的朋友圈画风就变了。孩子才三四个月,她已经囤了一大堆的绘本童话。而且,已经开始物色最贵的早教班,声称: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特别理解她,因为小时候有太多得不到的东西,所以想竭尽全力在物质上满足孩子。 可是却没有想过,一屋子的玩具,真的就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吗? 对于任何孩子来说,再新奇的玩具,也比不上和父母在一起。 因为,对每一个孩子来说, 爸爸妈妈就是他的全世界啊。 爸爸不开心,他也会跟着很难过。 妈妈生气了,他也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他们是多么想参与到父母的世界里去,而不是每天看到他们捧着手机,丢给他们一堆玩具和ipad。 所以,最好的富养,应该是让孩子看到——父母是怎么样和这个世界相处的,他们自然就会学会怎么和这个世界相处。 杨澜曾经说: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自然会模仿你的。 02 富养,不是富在物质,而是精神 模仿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强大学习能力。所以,你想让孩子成为谁,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给他看。 08年,就有粉丝撞到王菲手拿一本厚厚的《本草纲木》,带着两个女儿在崎岖的山路上,边爬山,边认识植物。 汪涵在小沐沐出生以后,亲自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为他做了一把手工打磨的木勺子。 杨澜很忙,可以说是空中飞人,可她还能成为孩子钢琴学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长,在儿子八岁以前带他旅行了十五个国家。 明星的时间比常人更少,他们完全可以让孩子找到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学校,享受到最好的生活条件。 但他们更加知道,说再多的道理,也不如做给孩子看。 所以,如果你想要让孩子有教养、有修养,首先你应该做一个有教养的绅士爸爸,照顾女性,好好爱妈妈。 所以,如果你想要孩子有见识、有胸怀,你就应该带他去看看世界到底有多大,你又是怎样待人接物的。 这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也是最难的。
Read more孩子为什么总爱和家长顶嘴?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其实孩子跟家长顶嘴一般都是有原因的。看看这些孩子们对自己为什么顶嘴是怎么回答的吧,或许会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我为什么要跟爸爸妈妈顶嘴: 1、言而无信 上个星期,和爸爸约定好如果我作业完成了就带我去迪斯尼玩。可等我完成了他却改口说,等你考上班级前十名,考不上就别想了。我真的特别生气,为什么你们大人这么言而无信…… 2、感到委屈 其实,只有在妈妈误会我时,我才会顶嘴。有次我只是想帮她分担一点家务,不让她很辛苦,不小心摔坏了碗。妈妈就过来向我大吼:”谁让你洗碗了!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去看书!”我感到很委屈,就向她顶嘴了。 3、父母不以身作则 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却都没有做到。让我早睡,可他们在外面打麻将到凌晨才回家;让我别玩电脑,我妈却在电脑上看韩剧一看就几个小时。 4、父母霸道 我觉得父母太霸道了。妈妈经常教训我说:“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你小孩子懂什么?”我的天哪,这话也叫讲理吗? 5、总拿我与别人比 他们只知道打击我,我妈反正就是有意无意的就说起别人家的孩子,隔壁的某某某得什么奖啦,考上重点高中啦巴拉巴拉的。为什么你们总是说别人的好?那你找别人的女儿做你女儿好了! 6、顶嘴是表达想法 在我们孩子面前,父母总觉得自己绝对正确,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其实,我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父母看法不一致的时候,如果不大声“顶嘴”,根本没有威力,我们就应该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7、讨厌被命令 我只是想把后半集的连续剧看完就马上睡觉,爸爸坚决说不行把我电视关了,而且他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跟我说话,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让我很不爽。 “一个巴掌拍不响”,从以上几个孩子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和父母顶嘴并非无缘无故的,父母也应当反思一下自己,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 孩子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所以作为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没法让孩子有效地停止顶嘴的父母,往往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教育孩子时不免粗暴急躁,而这种不当的处理方法往往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 2、遇事冷静,赏罚有度 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治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账。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 3、主动了解孩子的意图 在孩子顶撞你时,你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小家伙想怎样?”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这孩子变得那么粗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助于父母缓和气氛和自己的情绪。 4、提醒孩子改变说话方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