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宁愿骗自己去顺从,也不敢直接拒绝他人?

拒绝别人是需要力量的,这种力量来源于人的自主性。一个有充分自主性的人,能够确认自己的选择与主张,当然会有拒绝别人的力量。相反,一个缺少自主性的人,往往会顺从地接受那些他们内心抵触的要求,因为他们很少有力量去对抗他人。当他们总算鼓起勇气拒绝了别人时,马上会产生内疚、焦虑、自责、羞耻等负面情感。对于缺少自主性的人来说,任何选择的情景都会让他们寝食难安。 一个男孩重复了某种模式。A和B是他所喜欢的两个女孩,不过他更喜欢A,两人有时会互送礼物,感情即将水到渠成,等待着窗户纸被捅破的那一刻。有一天,B突然向他表白了,男孩因为更倾向于A,于是便礼貌的拒绝了B。B很伤心,B的伤心让男孩不知所措,并感到非常难过。于是男孩心软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后来他主动地约了B,并莫名其妙的答应了B。但与B的相处并未让男孩安心,他不断地被后悔与想逃的感觉所占据着。 这个男孩无论在恋爱关系里,还是在专业选择上,都出现了类似的纠结模式。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的主张总被父母粗暴的干涉,从日常的琐事直到专业的选择,无一不如此。我们可以推测,在这个男孩的自主性没有被很好的建立起来,选择与拒绝的情景是他最无力应对的情况。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约在2-3岁的年龄阶段,会经历一个自主性对依赖的冲突高峰。孩子会频繁地出现说“不”的行为,比如不合作,不听话,不遵守规矩,随地大小便,不吃饭等等。这些拒绝行为其实是孩子建立自主性的尝试,他们想要感觉到自己并非依附于父母,而是可以自我作主的。这种自我作主的感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立的重要标志。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和理解这个说不的淘气小孩,并适当的管教,那么孩子的自主性便被建立了起来,他们会建立起自豪的品质,拒绝他人时不会有强烈的内疚或羞耻。相反,如果父母总是将自己的需求合理化地作为正当权益,擅自将孩子的需求归结为错误的,这种自私专横的养育方式将引发孩子焦虑、羞耻和内疚的情感。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父母,以种种有利于他们的说辞,比如“爸妈赚钱很辛苦,你要听话”、“不孝顺”、“把我气得心脏病发作了”,来打压孩子的自主性需求,有些父母还会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施以严厉的惩罚。这些孩子经常会被内疚与焦虑所控制,特别是在与别人意见相悖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体验这些痛苦的情感,孩子会违心地答应父母的无理要求,但这种违心的答应背后又潜藏着强烈的愤怒。远离父母是这些孩子强烈的渴望,谁愿意跟一个总是不尊重你的人相处呢? 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拒绝别人的方式是说谎而不是直接说不?原因在于这些人缺少拒绝别人的力量。于是他们采取了侥幸的方式,以说谎的方式去掩饰真实的拒绝意图,以避免体验到因为直接拒绝而唤起的内疚或羞耻,或者避免受到想象中的伤害。自主性没有充分建立好的人,严重的会出现强迫的症状,生怕任何拒绝或攻击信息的泄露,采取仪式性的行为去抵消那些攻击性的意图。比如,反复的整理、计数,过度爱清洁,以这种反向形成的方式,去防御内在强烈的伤害性愿望。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真正的富养,是精神的滋养

这些年,“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的说法在不少家长中盛传,他们认为,穷养儿子,让他长大了能吃苦,有担当,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而富养女儿,让她见多识广,长大了不会轻易被人骗。 对这种观点,我一直持审慎的态度,特别是对所谓的富养女儿的观点,还是先弄明白如何算是富养才好。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一位80后的父亲,是典型的“富养女儿”观点的拥护者,春节七天,他选择带着女儿去旅行,期间给孩子买各种名牌,吃喝玩乐,一圈下来,几万的年终奖全部花光。 在接受采访时,这位父亲很自豪,他觉得自己就这么一个闺女,现在什么都给她最好的,长大后她才不会被小恩小惠所欺骗。 这位父亲的话看似有道理,却曲解了“富养”的含义,真正的富养不是指物质上的满足,而更多的是精神的滋养。 ******** 我曾在朋友圈晒过一张照片,是闺女坐在书店的地上捧着一本书。 图片下面我写“我该不该在这给她买呢?” 大多数朋友给出的建议是,在书店里买太贵了,一分钱的折扣都不打,还是看好了想买什么书,然后到网上去买吧,书店里一本书的钱在别的地方能买两三本。 只有一个朋友王姐回复:既然都是她亲自挑的,就在这给她买,虽然多花点钱,但对她的意义绝不一样。 最后,我听了王姐的建议,把闺女挑的十几本书全部买了下来。 这些书读完了,闺女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再去书店买书啊?”这个时候,我更加认同王姐的话。 ******** 在我眼里,王姐是个教育孩子的好手。 她的女儿上五年级,在学校里是典型的学霸,会唱歌跳舞,钢琴弹得也不错,更重要的是性格,小小年纪,不骄不躁,不卑不亢,有主见有见识,我们都说王姐好福气,养了个好女儿。 在谈到如何富养女儿时,王姐说:我所理解的富养不是带她去多少高贵的地方,买多少名贵的东西,而是让她有一颗富足的心。 每年她会带女儿出去旅行一次,从女儿三岁开始,她们每年去几个城市。 每到一个城市,科技馆、动物园和图书馆是她们必去的地方。 到了科技馆,她会给女儿讲她所知道的相关的科技知识;到了动物园,她会告诉女儿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到了图书馆,她总会让女儿挑几本喜欢的书。 也曾遭到别人的质疑,孩子那么小,给她讲那么多东西,她能懂吗? 她说,我们都觉得她不懂,时间长了,她就会懂了。 孩子再大点,她会和孩子一起做旅行攻略,大到路线行程,小到衣食住行,每一步孩子都参与其中。 她们住普通的酒店,吃当地的小吃,买一两种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回来教孩子写旅行笔记。 每个月发了工资,她会做成三份,一份作为储蓄,一份买生活必需品,一份放在抽屉里,作为一家三口的零花钱。 抽屉里有一个本子,谁花了钱买了什么东西,都会自己记在本子上。

Read more

教育,就是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生命方式”

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无论你是他的亲爹,还是亲妈。 家长给予孩子哪种教育,其实是家长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度过怎样的人生。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1. 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经常有家长说,“我要好好教育教育孩子”;也有家长会讨论,“到底哪种教育适合我们家孩子”;更有专家学者说,“教育是开启每个人生命的钥匙”。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呢?教育,到底是让孩子怎样更好的学习到知识,还是更好地成长呢?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以哪种方式,去活着,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的方式。但是,生活方式,在这里,其实是轻了。我所理解的教育,应该称之为:生命方式。就是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生命最可贵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当这种方式适合这个生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生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和外在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种感受,只有生命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人才会知晓。 譬如有一种人,天性就是善良悲悯,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到别人,就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譬如特蕾莎修女、圣雄甘地;也有另一种人,热衷于开创和创意,热爱用商业的创新,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进程和生活方式,譬如苹果的乔布斯和维珍的布兰森;当然也有热爱思考,成为学者,热爱冒险,成为探险家,热爱钻研,成为发明家…… 而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个人,其实就有多少种生命的方式。有的机缘巧合,表现的充分,就成为大家瞩目的对象,更多的,则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但,就本质上,其实没有任何的不同。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如果他所做的事情,还对社会有一些帮助,那就太好了,就算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他所过的生活,如果是健康幸福的,那就很完美了,如果不是,只要不影响他人,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无论你是他的亲爹,还是亲妈。 孩子渴了,饿了,悲伤了,快乐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同样的,孩子的生命里,最需要什么,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哪一种生命的方式,最适合自己,也只有他才知道。 2. 选取哪种教育,源于自己的价值观 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譬如,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平安和顺遂,你就会让孩子不要去冒险、拼搏,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个性和自由,你就会鼓励孩子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不要受到任何规则和制度的限制,追求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两种比较的方式。 一种,是我是曾经这么度过人生的,并且我对自己很满意,那么,我就要把这么宝贵的人生体验,都教给你。 另一种,是我曾经没有度过的人生,我现在很后悔遗憾,觉得如果那样的话我会很幸福,那么,我就要告诉你,你应该学习我没有学到的,过着和我不一样的人生。 这本身,都没有错,都是爱的体现,也都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最朴实和最基本的体现。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做得过于极端。一旦极端了,违背了孩子本身的发展诉求了,就是不好的教育了。 3. 无论哪种方式,请尊重每个孩子的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某种东西,科学家叫它基因,哲学家叫它天分,宗教家叫它命运。我也说不清楚,这究竟应该叫做什么,不妨就笼统地称之为“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而且,每个孩子的内在,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内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品质,一种是才华技能。 于性格品质来说,大多是一诞生就体现出来的。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就算刚刚出生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脾气都会不同。

Read more

日本孩子10岁前父母教他们要学会的10件事,值得借鉴

1.“让你所爱的家人幸福不是你的责任” 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的,不是人给予的。不需要为了让父母、兄弟姐妹幸福而勉强自己做些勉强的事情。 2.“去外面要使劲玩儿” 现在很多小孩常窝在家里打电动,这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害。为了孩子的健康,要让他们在户外使出全身的力气玩儿。 3.“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要感到自豪” 幼年时的喜好会某种程度地决定长大之后的发展方向以及成就,所以就算男孩爱玩娃娃,女孩爱玩汽车,不要去纠正。 4.“不需要总是得到爸妈的赞同” 和父母、朋友意见不一致不是坏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能自由表法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5.“你很漂亮” 常被父母夸奖聪明漂亮的孩子是幸福的。即使在外面被人欺负,但是父母能及时给予正面夸奖的话,孩子会治愈伤痛,重新拾起自信。 6.“多读书很关键” 这里的“书”并不单指教科书。从小培养看书的习惯对成长是有益处的。难过的时候看的书,高兴的时候看的书,书中的主人公就是另外一个自己,可以从书中学到很多经验和知识。 7.“你就是你,不需要盲从” 父母总是会自我的认为,孩子应该这样或那样,但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控制孩子,让其丧失自主性行会伤害他们的自尊。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思。 8.“问题是有人伤害你” 在学校以及长大后的职场,总会遇到欺负或者不公平的事情,这是没办法避免的。如果孩子在外面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要开导他“这不是你的错,错在伤害你的人。他们的内心发生了某些故障,才会去伤害别人”。 9.“谁都不能成为你的全部” 不管再怎么相爱,再怎么喜欢,只要是人就不能突破一个“极限”,就不可能成为“谁的全部”。孤独的时候,受伤的时候要学会接受这样的自己,并用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10.“爸爸妈妈在尽最大努力” 父母也有失败的时候,也有打骂孩子的时候。即使有的时候做父母很失败,但即使这样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为了他、为了家,爸妈在做最大努力。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没成为天才,却得了天才病

人人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在牙牙学语时便能够感知复杂情绪与大千世界。 然而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父母,往往过早把自己的孩子归于天才一类,于是像培养天才一样去培养孩子。但很多时候,孩子没被培养成天才,却得了天才病。 什么叫天才病呢? 懒散傲慢,没有责任感,做什么事情都漫不经心; 做什么事情都是随机的,没有计划性; 对别人的许诺,从来没有想着去实现; 动不动就狂怒,情绪波动无常。 我们经常会说,天才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与之相似的一个观点是,父母们经常会想,孩子只要学习好,所有其他的不足都无关紧要。 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天才‌‌”一样去培养,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上了;并且以对待一个天才的方式,容忍孩子的很多缺点——那些本应该引起注意的缺点。 在今天的中国,特别是在一些富裕的家庭里,父母更容易产生某种错觉,把孩子的某一些长处当作特别大的天分。 为了让孩子这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不惜代价地投入金钱与精力,让孩子可以其他的都不管,只一门心思发展这一项,结果却往往是让孩子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有一个弹钢琴的女生,小时候确实很有天分。但在她到了快30岁时,她的心智状态却还处于八九岁的水平,日常生活上的事都不知道,连钱都不知道;生活不能自理;在别人面前也不知道怎么交谈。 因为父母剥夺了她完成社会化必须要发展的能力——‌‌“你就是弹琴,你所有的事情就是弹琴,所有的心思就是这一项‌‌”。 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也存在这个弊端,让孩子把绝大部分的生命热情都花在学业上,而没有精力去发展其他必须的能力。 在这种观念下培养起来的孩子,他要面对的问题不止是没有生存能力。一旦孩子被看作天才的那方面发展不顺利。 他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天才时,孩子就会感到自己毫无价值,陷入崩溃——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天才,现在发现我不是,而且其他的什么也不会,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一个美国回来的博士要把父母给杀了。他对父母有这么大的深仇大恨吗?其实不是的。是父母对这个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 父母对他的所有教育,让他认为只要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就会达到黄金彼岸。 结果他读完博士后,到一个计算机公司工作,年薪5万美金。 后来父母要他回国,他回来一看,那些过去读书比他笨、学业比他差的人,今天都比他好,而他家把所有的财力都投资在他身上了,家境十分贫寒。 他又想到自己在美国,五六万美金年薪,不过是个IT业的打工者。他崩溃了,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就想到了自杀,但又担心自己自杀后父母太痛苦,于是就决定先把父母杀掉。所幸后来母亲被救活了,他自杀也没成功。 所以,从家庭教育来说,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人来培养,要用正常人的方式来对待他,这样孩子就不会得所谓的天才病了。 这个世界上天才的数量少之又少,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或者是爱好。保护孩子的天赋、兴趣,远比逼着孩子成为‌‌“天才‌‌”更有意义。今天的社会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社会阶层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谁都无法定义,哪一种教育理念是最好的,这就需要父母们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去思考。 比如说,我的孩子他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家庭有哪些资源可以帮助他成为这样的人?用一句话来归纳就是,不同的家庭,可以培养不同的孩子。

Read more

父母“不讲道理”,孩子更优秀

讲了那么多道理,孩子就是不听,这不是问题。把“讲道理”当做是教育,才是真正的问题。 在最近一期的《变形记》节目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片段,仔细想来,却耐人寻味。 山区女孩缘缘被“交换”到一个城市家庭中,律师“爸爸”问起了缘缘的理想。 缘缘说想当一个警察,随后爸爸开启了“大道理”模式。 从忆当年开始,说起了一大段的长篇大论。 在之后的采访环节中,缘缘说: “感觉像是律师对着罪犯在讲话,要强打着精神装作在听的样子,也很像唐僧在念经……” 爸爸的感受却是: “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能听进去,我很欣慰。” 同样一件事,到了立场不同的两个人口中,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看似奇怪,却十分常见。 讲道理,可以说是父母最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了, 但面对成人的大道理,孩子们的态度往往是排斥的。 一位网友曾描述过当父母对着他讲道理时,他内心的感受: “父母总是以一种我社会经验比你足,听我的没错的样子,干涉我的各种选择。” 在讲道理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认为孩子不懂得这些道理,需要更有经验和见解的父母给予指点。 ******** 换位思考一下,其实我们成年人一样不喜欢听道理。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好友小美跟我抱怨,她的老公总是不懂她。 小美新买了一件衣服,过了几天发现降价不少,就跟老公念叨这件事。 他老公开始跟她从商家促销规律讲到制造业的生存困境,小美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种事还有不少,老公的态度总能让小美在先前的烦恼基础上 又添了一层堵心。 小美说:“道理我都懂,可我根本不想听这些破道理,我只是想要他安慰我一下啊!” 不仅如此,在需要进行家庭共同决策的时候,

Read more

孩子从磨蹭到自觉,家长只需这样做

家长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越喜欢磨蹭。 孩子磨磨蹭蹭、做事慢慢悠悠的坏习惯让很多父母都烦恼不已。起床催、作业催、睡觉还是得催。 究其根本,不外乎这三种原因: ▷ 缺乏时间观念 ▷ 注意力不集中 ▷对要做的事没兴趣或不知道怎么做 父母可以这样做,让孩子从磨蹭转变为自觉: 1、戒掉唠叨、催促 最近有位家长在后台留言:让孩子关掉电视去睡觉,说一声当没听见;耐着性子催第二遍时孩子嘴上答应一声,身体还是一动不动;等到终于忍不住脾气了,吼着催孩子,他才终于不情愿地关掉电视睡觉。 很多家长不知道,越是唠叨、催促得多,孩子越爱磨蹭。 时间长了,孩子做事的标准不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妈妈有没有催”。妈妈催的才是紧急的,妈妈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动做。 渐渐地,孩子的内驱力在这样日复一日不停的催促声中被消磨殆尽,就变得越来越不自觉。 孩子有他自己的做事节奏,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大人们不要总是以成人的节奏去要求孩子,给他一些慢慢成长的空间。 在确实需要提高速度的事情上,与其催促责骂,不如正向引导,例如“反话正说”,看到孩子在某件事上提高了速度,就及时表扬鼓励他,激发孩子信心。孩子受到正向激励,就会越做越好。 2、改掉包办、替代 很多家长看不惯孩子做事慢吞吞或者做的不好,为了图一时省事干脆自己替孩子做,然而只会给后面带来无穷的烦恼。 心理学上有个“100%理论”,如果我们有20%不做,那么孩子就会做20%;如果我们有80%的事不做,那么孩子自己就会做80%。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家长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越喜欢磨蹭。因为他对父母的帮助产生了依赖心理。 想让孩子做事自觉高效,还需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家长的帮助和替代解决得了一时的事情,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就慢慢磨蹭也没关系,反正还有爸妈会给我收拾“烂摊子”。 “自然教育法”倡导:一个人应当承受他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并且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这样他才会产生思考,不自觉就会调整自己的方式,渐入佳境。 3、加强孩子时间观念

Read more

孩子教育,管子如修枝

孩子就像一棵树,只有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修剪,树木才能长的挺拔。 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老话说:小树在砍,孩子在管。 未成年的孩子,必须要管教,必须要惩戒,通过管与教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一味以爱的名义让步,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 康熙一生子嗣众多,其对子女们的管教也十分严格,《庭训格言》中收录了康熙在日常生活中对儿子们的诸多训诫,值得父母看看: 1、管教需注意方法 孩子要管,管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也不是命令孩子,更不是对孩子大喊大叫。 管教是指通过温和的沟通交流与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室,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心灵的交流与爱的结果。 有很多父母总是通过吼和骂来管孩子,其实殊不知常骂,大声骂,越骂越听不见。 当父母第一次责骂孩子,孩子可能会“如你所愿”,但当次数渐多,就像“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孩子渐渐对骂声变的麻木。 身体都是有逃生机制的,你一责骂孩子,孩子的大脑本能地转入逃生机制,开始思考如何逃过一劫,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加之,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父母的责骂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 最好的管孩子的方法是身教,让孩子在日常中耳濡目染接收正确的信息。 康熙帝对皇子们要求十分严格,这种严格并不只是在学业上,而是要求皇子们有正确的人生态度。 在《庭训格言》中,康熙要求皇子们能够: 见人得失如己得失,嘉纳良言闻过则改,事无巨细不可懈慢,深思熟虑无憾无悔,恒劳知逸自强不息,实心相待不务虚名,治心之要首在克己,防微杜渐预其未萌。 虽然每天政务缠身,忙的不可开交,但有一段时间里,他亲自为皇太子讲解四书五经。 后又亲自为皇子们选定师傅,由汉人师傅们教授皇子们汉文和儒家经典。 在百官尚未早朝,天还未亮,多数人都在睡梦中时,皇子们就要进书房读书。此时康熙帝也在忙于政事,为皇子们做出了榜样示范。 2、管孩子并非事事都管 关心管教还是有必要的,但若事事都管,孩子也会失去动力。 马卡连柯曾说: 父母应该由着他冒险,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他冒险。好孩子是管出来的,管是要敲打掉孩子身上的坏毛病,并不是时时事事都管着孩子,毕竟路是孩子自己的,父母不可能陪她走一辈子。 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管教与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好孩子是管出来的,在孩子成长路上,父母充当这花匠的角色,修剪,除草,通过外力来促使花树枝繁叶茂。

Read more

为什么孩子太磨蹭?因为大部分父母没用这个办法

很多孩子的磨蹭,其实是我们催出来的 孩子做事一慢,我们就忍不住去催催催。可实际上,我们的催促往往起了相反的效果! 我们回看一下文章开头提到的例子:孩子窝在沙发上看动画到10点多,催三遍才肯乖乖睡觉。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真的不知道10点半就应该准备洗漱睡觉了吗?其实这些规则孩子是明白,而他之所以会赖着不动,是因为对妈妈长时间的唠叨、催促形成了免疫和依赖。 当妈妈催第一遍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在乎,因为她知道妈妈只是打个预防针,反正还会再催的,于是继续安心看电视;当妈妈催第二遍的时候,他心里有点准备了,预感到妈妈可能会发火,所以抓紧最后的时间多看一会儿;当妈妈催第三遍的时候,他知道妈妈真的发火了,再不去睡觉真的会挨揍,所以才起身去洗漱、准备睡觉。 时间长了,孩子做事的标准不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妈妈有没有催”。妈妈催的才是紧急的,妈妈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动做。 其实家长,可以试着慢慢戒掉唠唠叨叨、连哄带骗的催促,对孩子下达的指令时,内容要简单明了,态度要和善,语气要坚定:“宝贝,现在已经10点了,妈妈允许你看最后5分钟,5分钟后必须开始洗漱,明白没?” 生活中谁也不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但凡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谈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父母帮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有的家长嫌孩子吃饭慢,就给孩子喂饭,不让孩子自己吃了;嫌孩子书桌乱糟糟的,就去帮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学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虽然父母都是出于好心,但是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剥夺了孩子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到头来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饭、穿衣服了,咱家的还得喂、还给帮忙穿衣服。而且父母为孩子代劳太多,还会让孩子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妈妈跟在后面“擦屁股”。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用来锻炼的事情,一共就那么多,你替孩子做了80%,孩子就只剩下20%的成长空间;你要是只替孩子做20%,那孩子就获得了80%的成长空间。所以,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无休无止的呵护,而是让孩子适当面对风雨,尽快成长起来。 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比如,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 把责任还给孩子其实也被很多教育人士认可。 美国有一个中学校长给家长们的信,曾在Facebook上广为流传。 他告诉家长们学校有一条规定——不许家长帮孩子拿他们忘记带到学校的作业,午餐,运动服等物品。 规定上写:如果你想把儿子忘记带的午餐、书籍、作业、用品等拿给你的孩子,停! 请转身走出这栋大楼。你儿子会在没有你在场的情况下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Read more

有一些父母,爱做孩子的“职业差评师”

“老师,我觉得自己特别自卑‌‌” 这是我的来访者莲,走进咨询室跟我说的第一句话。 喜欢叫她莲,是因为姑娘出落得实在清淡秀气,一席长发披肩,着一身素色长裙,五官算不得精致,却是让人看着舒服、容易亲近的类型。说话轻声慢语,仿佛怕打扰了谁。 莲是某著名高校大四的学生,父母都是高校教授,典型的高知家庭,自己弹得一手好琴,早早就过了钢琴十级,亦是学校各大活动的女主持人,是校园里明星一样的人物。说真的,这样的姑娘,站在你面前,跟你说‌‌“自卑‌‌”,你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你要是自卑,还让别人怎么活?‌‌” 但若要问起她自卑的理由,她却能认认真真的说出许多来:比如和同学关系一般、不够聪明、眼睛不够大、生活自理能力差、体育不好、身体底子差…… 几乎把能想到的所有缺点都往自己身上加。 听着莲如数家珍的谈着自己一条条缺点,我请她谈谈与母亲的关系,却在一瞬间看到她眼里强忍的泪光。在莲的记忆中,母亲是苛刻的,似乎总有办法用各种方式指责贬低自己。为了躲避母亲的指责,她不敢让自己成绩不好,不敢让自己钢琴弹不好,甚至不敢范任何错。 从小到大,母亲会陪着自己写作业,一道数学题算错了,母亲一个耳光甩过来,附送一句‌‌“你怎么这么笨?‌‌”,是她成长中最真切的记忆。 同样地,练琴的时候弹错了,会有母亲备好的小棍准确的打在手上。 考试成绩不好,母亲说:‌‌“你又偷懒了吧?上次考得好点你就骄傲!‌‌”母亲口中的‌‌“好点儿‌‌”,是全校第一。 考试成绩好了,母亲说:‌‌“你脑子笨,不如别人聪明,就得下死工夫‌‌”。 高考后,莲知道自己考取了北京最好的大学,还没来得及高兴,母亲一句:‌‌“你就是有点小聪明,要不是我和你爸前些年决定搬到北京来住,给你办了北京户口,你哪有这样的福气‌‌”,便浇灭了她所有的欢喜。 来咨询的时候,正值莲大四最后一学期,因为一直没有拿到自己喜欢公司的offer,莲异常焦虑,母亲更是不断的冷嘲热讽:‌‌“隔壁王阿姨的儿子三本学校毕业的,工作都早就找好了,你看看你?‌‌”、‌‌“我就说你高考考得好就是碰运气撞大运,你看,一找工作就原形毕露了吧?‌‌”、‌‌“你说说你,上个名校有什么用?‌‌” ******** 莲对我说:‌‌“有时候,我怀疑母亲生我就是为了骂我。‌‌” 对于父母的指责,大概很多人都不陌生。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里,于德伟说:‌‌“只要站在母亲身边,我就像个小丑。‌‌”他的母亲享受别人的簇拥,为了让自己成为众人的中心,不惜杜撰儿子的丑事儿,非常经典的开发了一个‌‌“小伟系列‌‌”。 比如,‌‌“小伟啊,走路经常左脚把右脚绊倒‌‌”、‌‌“小伟第一次去美国,第一天就让人把行李偷走了‌‌”、‌‌“小伟吃饭啊,吃着吃着就把一半饭粒吃到脸上‌‌”、‌‌“小伟第一次钓鱼,就把导师的假发甩到密西西比河里去了。‌‌”…… 我一闺蜜曾半开玩笑的说:‌‌“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我妈骂我,毕竟我是她生产的,她要想戳我,真是不偏不斜,刀刀见血。‌‌” 记得一次咨询师培训课上,老师问‌‌“你是否经常被父母指责谩骂?‌‌”,全班竟然有90%的同学举了手。 父母生养孩子,当然不是为了指责,但为什么那么多父母总是看不到孩子身上的光亮,不自觉的做起了孩子生命中的‌‌“职业差评师‌‌”? ******** 被骂的孩子,承载着父母的焦虑 《小别离》里,海清饰演的朵朵妈就是一个典型的焦虑型的母亲。她对女儿的严苛,对成绩的高要求,对女儿早恋的敏感,均来自于‌‌“害怕孩子不够好‌‌”的焦虑。 这种焦虑,由爱而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