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将不可思议! 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受局限,其实“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 谋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 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1、眼光 眼光是指在某一时刻,对某领域趋势准确预测的能力 。 第一,你能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不能够透过表象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 第二,对于事物的评判已经有自己的标准,并能够极为准确地根据现在对未来进行预测。 第三,你知道这些道理之后,自己能不能做得到。 而对于未来的准确预测,亦是在坚持看清本质的原则之上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可为和不可为。若不可为,怎样做才能可为,那何时可为。 2、胸襟 有大的追求、大的愿望,就会有大的忍耐、大的包容、大的视野、大的宽容,这就叫大胸怀吧。 如果你的想法是追求一个具体的、很小的事情,你得不到它会很生气; 如果你想要的是别人没有的,是很大的东西、很远的东西,你就会变得能够理解很多、包容很多,能够承受痛苦。 这是一个正循环。 刘邦和项羽,从军事领导力上看,项羽远胜于刘邦,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是何等气概;从兵力配置上看,项羽手下强将如云,整体实力也优于刘邦;从智囊团上看,两者各有张良范增,也不分伯仲。 所以,若综合三方面而言,项羽的楚军是远远强过刘邦的汉军的,但为什么最后自刎乌江的不是刘邦,而偏偏是项羽呢? 刘邦自己说过,“我文不过萧何、治国不如张良、行军布阵不如韩信,但三人皆为我所用”。 再看看项羽,手下纵有范增、英布这样的文臣武将,但最终还是一败涂地。只因他不像刘邦那样胸怀广阔,单单为一个名义上的“西楚霸王”惹得众诸侯心生叛意、倒戈相向。 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刚愎自用,范增屡次进谏,但最后还是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最为严重的是,他竟对已缴械投降的近三十万秦军实行坑杀,使他的威信声誉瞬间被葬送。 3、胆识 曾有企业家这样说,“如果是现在把我归零,我仍然可以再来一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