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发泄情绪时,可想到他会仇恨一生?

小十月从出生以来,直到如今两岁,一直是我母亲在照料。 我母亲,一个赤贫人家的女儿,出生于山区,外公重男轻女,嫌弃她,殴打她,视之如农活工具,后来又遇到大动荡,时代的戕害+家庭的悲剧,导致她回首童年,几无快乐可言。 18岁,嫁给我父亲,迎来了更重的贫穷与暴力。 不快乐的童年,与不快乐的生活,导致她内心的创伤极深,几无疗愈希望。并且因为未曾念书,缺乏改变能力,无法察觉和自省,一直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对人对事,充满怨气,导致潜意识中,是默许暴力的。 我和弟妹已经长大,她的情绪,早已经对我们造不成太多困扰,因为我们会抗拒。 但是,小十月,那个初生的、柔软的、无辜的孩子,却不得不面对母亲的喜怒无常,他怯怯地,站在她的暴力里,没有任何逃离、拒绝、反击的可能。只是哭,只是哭…… 昨天,宝宝在床上尿了两次,又加上不吃饭,母亲重又愤怒。 她对着宝宝骂“死孩子”,“我要打死你”,并且,长时间未曾停歇。我强硬地制止她,她更愤怒。因为,我的指责令她觉得受到攻击,于是,情绪奔涌而出。 宝宝重又恐惧地大哭,眼泪流满小脸,他靠近她,拉她的手,哭着叫:姥姥,姥姥,抱抱…… 姥姥粗暴地甩开,依然在发脾气。她把对小十月父母的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骂他,指责他,孩子已经听得懂一切,他无法推卸,无可反驳,只是愈加恐惧,愈加慌张,愈加要靠近。 姥姥,姥姥…… 姥姥抱崽,姥姥抱崽…… 姥姥,姥姥…… 哭声愈来愈大,像呼告,像求救,像呐喊。 我抱着他:崽崽,阿姨抱,姥姥现在心情不太好,让姥姥自己呆着好吗?崽崽,我们去房间玩好吗? 他抗拒,一定要姥姥重新爱他,温暖他——仿佛那是他的过错——得不到她宽恕性的拥抱,就会恐惧慌张。 我当时眼泪都快下来了。 那么多孩子,都以弱小的身心,默默地,无法反抗地,替不快乐的大人,承担了那么多创伤。 万千冤屈,他们也无法言说。 万千苦楚,他们也只有吞忍。 那些柔软的灵魂里,就此划上深浅不一的伤痕。 能怎么办呢? 如果大人不能给予他们真正的爱与保护,反而给予他攻击,他就只有慢慢地,在内心里,长出长矛,长出大刀,长出箭矢,长出盔甲,长出高墙,长出毒药,长出荆棘,来对抗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 他渐渐会说:我不。 他渐渐会说:你走!

Read more

我妈竟拒绝帮我带小孩!一位女儿的感悟,却震惊了所有父母

这是一位年轻女儿写下的感悟,但是却震惊了所有父母! 她的父母做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就是拒绝帮女儿带孩子,女儿却说:“我的父母为我做过许多事,但这件事是最让我感动的。” 我的父母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我的父母为我做过很多事,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拒绝帮我带小孩。 80年代中,我们国家最流行的,除了喇叭裤就是独生子女。这种时代大潮流下,我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作为二胎来到这个世界。虽说没有独生子女的命,可独生子女的病我倒是全有。 我爸妈为老觉得年轻时不会疼孩子欠了我姐的,就把全部歉意报偿在我身上,对我的溺爱程度几乎令人发指。简单说就是有事没事就跑来给我洗衣做饭,再给些钱什么的,弄得我差点以为他们上辈子对我干了什么大坏事。 直到有一天,他们做了一个郑重的决定,一举把我从几十年的公主梦里摇醒了。 我的孩子出生了,我却十分恐惧 那时我怀孕38周,再寻常不过的一个晚上,我妈突然把我和老公叫到房间,不留余地的宣布:我和你爸决定伺候你出了月子就不再帮你们了,我们俩想到处走走转转,喜欢哪里,就在哪里常住。至于孩子,我们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了,你们才是ta的父母,就自己想想办法吧。 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听到这个噩耗,我花了好几天才相信这是真的。继而,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惧,是那种养尊处优的家雀得知自己将被流放的恐惧。 婆婆早逝、公公重病,老公的父母是完全不能指望了,没想到在我人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刻,那么疼我的父母却对我撒手不管了。那段时间我逢人就抱怨,“能到处去旅游,就是不肯帮我一把”“好自私,这不是逼我全职吗,哪有这么对自己女儿的……” 我的孩子就在我的万分恐惧下出生了。 或许我才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人 整个月子里,我几乎没露过笑脸,因为赌气,我坚持从早到晚都自己带着孩子。乳头龟裂的疼痛、新生儿的屎尿屁、睡眠不足的烦躁,本来我想用这种近乎自虐的方式累垮自己好让爸妈自责,可累着累着,我却莫名其妙清醒起来。 我清醒地问自己:你在恐惧什么?恐惧承担一个母亲应该承担的责任,恐惧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母吗?你在抱怨什么?父母没有任何帮你带孩子的义务,他们付出一生从未想过索取,你却对他们今生唯一一次为自己而做的决定记了大过。那个从未思考过如何奉献的你,才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人啊。 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舀出脑子里进的水,我向单位申请延长产假,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全职妈妈生活。这一年日子,我的三观被彻底重塑,我又重新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身上许多意想不到的能力。 从前我作息习惯很烂,因为没人帮带小孩,我变得晚上九点睡早上六点起,睡眠质量大大提高,再也不为闲愁伤春悲秋了。 从前我拖延症严重,因为没人帮带小孩,每天的生活琐事我要快马加鞭等孩子睡了去做,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效的杜小杜横空出世。 从前我懒散成性,直到全职带小孩,为了不使自己与社会脱节,我见缝插针背书做题,考过了对职业生涯意义重大的中级编辑职称。 从前我老嫌我妈小题大做,直到一个人带小孩,儿子的小感冒也变成我的头等大事,因为明白能帮忙的人可能一时半会赶不过来。 从前我老嫌我爸走路慢,直到自己带小孩,一遍又一遍,把晃晃悠悠学走路的儿子从地上扶起。 从前我从没想过父母都为我做过些什么,直到我亲自抚养小孩…… 那段时光过后的感悟 虽然我已重新步入社会,但是那段举目无亲、四顾茫然的全职妈妈时光依旧刻骨铭心。不是因为没人帮手的狼狈、哀怨、痛苦现在还能触痛我,而是那段时光带给我的巨大能量,超过了我之前生命的总和,直到现在仍在我的育儿之路上释放着灼灼的正能量。

Read more

什么样的夫妻关系,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对照一下

不可否认,孩子的成长和性格,往往是家庭、学校、同伴、社会等方面影响的综合结果。但在其中,家庭关系的作用最为重要。 孩子看似是与爸妈是分离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同一屋檐下,与自己不可分割的爸妈,夫妻两人的关系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在家庭关系中,婚姻关系永远是核心,婚姻关系和谐了,亲子关系更和谐。 一、爸妈恩爱→孩子性格健康开朗 爸妈恩爱、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这类孩子的性格也会更加平和、开朗、不轻易动粗,由于父母关系很好,孩子也会对婚姻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向往,能有健康的异性恋。 二、爸妈感情淡薄→孩子任性自私 爸妈感情淡薄,两个人常常靠通过孩子来交流或维系家庭,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在父母关系的作用下,孩子被过多关注或干涉,性格会变得任性和自私。 三、强势妈懦弱爸→男孩子胆小、自卑、懦弱 由于爸爸软弱,大权旁落给母亲,在这个家庭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之后,母亲就会变得日益强悍甚至说一不二。孩子总会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认同,女儿会向强悍的母亲认同,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强悍的女儿,儿子就会变成没有担当的懦弱、自卑的儿子。 四、爸妈过早离异→孩子冷漠 、没安全感 很多从不幸婚姻中解脱的夫妻,疏忽了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无法从中解脱的是孩子。他们内心的创伤往往终生难以平复,他们的担忧感、不安全感、恐惧感也许永远无法医治。生活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更易发生犯罪和焦虑、抑郁、敌对、报复、冷漠等心理障碍问题。 五、爸妈爱相互指责→孩子敏感、爱找借口、执拗 爸妈喜欢相互指责,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处世方式。 特别是当夫妻双方有争论时,更容易对着孩子说另一方的不是。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以后对爸妈都不会尊重。一方攻击另一方,想借此让孩子对另一方不满,最后带给孩子的只是伤害。 六、爸妈爱打架→孩子喜欢暴力、脾气暴躁 父母吵架对成人而言是很平常、能理解的,但对孩子而言,却是天塌下来了,他的安全感会受到很大冲击。与此同时,孩子也会由于耳濡目染变得喜欢暴力、脾气暴躁,像父母一样大吼大叫。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生物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良的环境生活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有些创伤终身难以愈合。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了孩子,夫妻两人该如何相处太重要了。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来说,相差几许?

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 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草丛,随口答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低头看报。 母亲点点头,若有所思,看着麻雀在草丛中颤动着枝叶,又问了声:「那是什么?」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我刚才告诉过您了,妈妈,是只麻雀。」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又自顾看下去。 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母亲的视线也随之起落,望着地上的麻雀,母亲好奇地略一欠身,又问:「那是什么?」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母亲说道:「一只麻雀,妈妈,一只麻雀!」接着用手指着麻雀,一字一句大声拼读:「摸—啊—麻!七—跃—雀!」。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母亲。 老人并不看儿子,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那是什么?」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母亲大嚷:「您到底要干什么?我已经说了这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您难道听不懂吗?」 母亲一言不发地起身,儿子不解地问:「您要去哪?」母亲抬手示意他不用跟来,径自走回屋内。 麻雀飞走了,儿子沮丧地扔掉报纸,独自叹气。 过了一会儿,母亲回来了,手中多了一个小本子。他坐下来翻到某页,递给儿子,点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念!」 儿子照着念起来:「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就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他每问一次,我都拥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烦,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爱……」 老人的眼角渐渐露出了笑纹,仿佛又看到往昔的一幕。儿子读完,羞愧地合上本子,强忍泪水张开手臂搂紧母亲,深吻着她的面颊…… 原来,母亲不是患有老年痴呆症,只是看到麻雀,回忆起往昔母子间的亲密,故意反复的提问。日记本中那位可爱的孩子,如今已长大成人,不再追着妈妈问「那是什么」,却只是低头自顾看报,对于身边的母亲,不再关怀。往日的温馨已成追忆,眼前的他,仅仅被母亲问了四遍就火冒三丈,不能耐烦。 这是一个令人反思的故事,不足五分钟,却浓缩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假如爱有长度,儿女对父母的爱,比起父母对儿女来说,相差几许? 21与4之间的差距,不是数字,而是难以言说的爱; 是儿女穷尽一生也无法偿还的亏欠,那里面蕴含着太多牵挂; 从小到大,从生到死,伴随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始终如一。 父母深挚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因为不求回报,才更加难以还清。 如果父母老了:不要责难他们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衣裤,他们也曾因此为你擦屎端尿。不要怪他们弯腰驼背脚步迟缓,他们也曾扶着你直起腰杆,蹒跚学步。不要嫌弃他们把饭菜与口水流在衣服上,他们也因此为你喂过饭。不要烦他们言语唠叨含混不清。因为你曾经的牙牙学语,叽叽喳喳, 他们却当动听的歌来听。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为了孩子,你能吗?

父母为了子女是否什么事都愿意为他们做?为了他们暂时放下你手上的智能手机?为了陪伴他们学习暂时晚归?为了他们控制你的情绪?要做到其实不难,只要您每天对自己说: 1)  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2)  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3)  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4)  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5)  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6)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到爱的温暖。 7)  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地处理好每一个当下。因为我知道脾气和暴力只代表我的无能和对孩子的伤害。 8)  我要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9)  我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他只是经由我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10) 我要多为孩子种善因,行善事。因为我知道种善因,方能结善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 11) 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 12)  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爸爸和妈妈 !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ad more

孩子上小学前到底应该学什么?(最好的参考,非常详细)

哪些我们应该教给孩子? 下面的90件事情是上小学之前需要教给孩子的。 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他一起学习,用举例说明、参观或实地观察等方式,引起孩子的兴趣。 运动能力 ⑴ 跑步时会闪开障碍物。 ⑵ 双脚并拢站在垫子上跳跃。 ⑶ 单脚站立一段时间。 ⑷ 攀爬铁杆。 ⑸ 配合音乐做体操。 ⑹ 做简单的跳箱运动 。 ⑺ 会玩躱避球和闪躱车辆。 ⑻ 跑着跳到家长背上。 ⑼ 走低矮的平衡木。 ⑽ 一个人跳绳或连续踢球。

Read more

一妇女爱赌博,儿子送她一首诗,火了!

孩子写给妈妈的信 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 上午打麻将,下午斗地主, 晚上聊微信,家务谁作主? 谁知盘中餐,顿顿无人煮。 天天方便面,餐餐都想吐。 汗滴禾下土,明天继续赌。 粒粒皆辛苦,输了二百五, 亲爱的妈妈,确实很辛苦。 妈妈看完信后,给儿子做了回复 不去不去又去了,不打不打又打了, 打着打着又输了,垂头丧气回家了, 发誓以后不打了,明天一叫又去了, 想着今天会嬴了,谁知输得更惨了, 回家以后更悔了,发誓从此不打了, 可是电话又来了,拿起包包又去了, 是输是赢由它了,泡面已经煮好了, 妈妈这就先去了,儿子对不起你了。 爸爸看不下去了,给妈妈的回复 小小麻将几寸长,害惨多少好姑娘; 天天趴在麻将桌,离开你就不能活; 楼下牌友有人喊,孩子在家没人管; 要是遇到二缺一,一个二个都着急; 麻将老少都爱摸,输赢也就那么多; 运气太背输得多,做梦都想来自摸;

Read more

经常发脾气的父母,将收获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冲子女发脾气,会坏了孩子的性灵,让他愈加愚笨福薄,还容易让他得头痛病等各种病。父母亲注意不要对小孩发脾气,生气上火。不要用脾气管孩子,你一用脾气管孩子,你的气火就跑到孩子的头上,坏了孩子的性灵,在孩子的头上加了一个”紧箍咒”,生一次气上一回火,就加一回 “紧箍咒”。 日积月累,“紧箍咒” 越来越多,虚的紧箍咒就变成了孩子实实在在的头痛病,孩子性灵被牢牢的禁锢了损坏了,智慧无所从来,越想让他学习好,他的学习会越来越不好,与家长的期望越来越背道而驰。 这都是用脾气管孩子的结果。君子反求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变孩子就变。“儿孙不用管,全凭德性感”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变我们生气发火的脾气秉性。 对孩子要采取“率性”的教育办法,率是统率,把孩子的性往好的方面引导,要经常找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闪光的地方,多鼓励孩子。在表扬的同时,劝化引导孩子改正不良的习惯嗜好。帮助孩子打开性灵的宝藏。 怨伤脾;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大家应该警醒,不要看轻日常的小小烦恼脾气。 如果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我们对他批评过多。 2. 如果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我们总是挑剔他。 3. 如果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我们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4. 如果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我们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5. 如果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 6. 如果孩子不跟我们说心里话,是因为我们捉孩子的话儿把,翻老账。 7. 如果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我们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 8. 如果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 9. 如果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我们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 10.

Read more

这才叫教育!儿子和母亲的经典对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儿子:妈妈,我睡不着,你能和我说说话吗? 妈妈:可以,你说吧! 儿子:你对我的成绩满意吗? 妈妈:你对你自己的成绩满意吗? 儿子:还行吧,感觉挺有自信的。 妈妈:有时候自信比成绩更重要! 儿子:难道你真不在乎我的成绩吗?妈妈! 妈妈:不在乎!你想一想,我什么时候在乎过你的成绩呢? 儿子:小学的时候,我写作业一不认真你就把我的作业撕了,没有任何余地! 妈妈:我那是在乎你的学习态度。书写汉字不要求你写得怎么美观。首先必须认真,那是端正的态度问题。态度出问题了,学习肯定出问题,这个人就会出问题。 儿子:嗯,有道理,我中学的时候你重视我的成绩,每天都关注我的听讲情况。 妈妈:那是我在乎你的学习品行。一个学生不尊重课堂就是不尊重老师,不尊重老师就是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知识,他的品行也好不到哪里去! 儿子:嗯,那我上高中了。你肯定在乎我的成绩,因为关系到将来的高考呀! 妈妈:说实话,我真的不在乎!我在乎你的是学习品质!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学生就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不想结果会怎样,愉悦地面对所有的过程。 儿子:妈妈,那我考上大学后你在乎我什么呢?听人家说,上了大学就是玩乐,很轻松的。 妈妈:儿子,等你上大学,妈妈就一定在乎你的成绩了。你想想,别人都在玩乐,都在挥霍学习的时候,你依然坚持,最后得到实惠的必定是你自己。 儿子:我明白了,小学的时候你在乎我的学习态度,中学时你在乎我的学习品行,高中时你在乎我的学习品质,上了大学你在乎我的学习成绩,是不是? 妈妈:我儿子感悟深刻呀!你将来踏上社会,我在乎你是否能够明智地选择。选择自己的事业,选择自己的爱情,这些都将左右你生命的大部分。 儿子:这些对我来讲很遥远的,我还没有想过。 妈妈:不着急,但是妈妈给你一个忠告——宁静致远!你看这两个字,宝盖头代表着家,下面一个丁,说明你必须具有担当,为自己的将来负责;静是一个青一个争,争得春天,春天意味着希望、美好和憧憬。只有时刻让自己的心宁静才能让自己达到更远的境界! 儿子:妈妈,你可真会曲解汉字,哈哈! 妈妈:怎么叫曲解呢?想想看,十年前你又哭又闹要玩电脑,我果断拒绝了。到现在,你可以和自己的同龄人比较比较,你的心不浮躁,这一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呀!明确了每一个学习阶段的重点和目标,再过十年,你会更加受益。我很欣赏你的‘不跟别人比就跟自己比’,体现了你乐观积极的心态!有了阳光般的心态,无论你将来做什么,你都会不辜负自己,都会做到享受生活的本身,这就是幸福! 儿子:跟你一谈话,心里感觉有更大的力量了。 妈妈:儿子,快12点了,睡觉吧! 儿子:好的,妈妈晚安!

Read more

请读懂孩子“嫉妒”背后的秘密

一说起“嫉妒”,估计不少父母都会挺闹心,对娃的各种槽点也是信手拈来: 看到别的孩子做手工,顺便夸了几句,自家女儿就嘟着小嘴一脸不开心; 周末一起逛超市,给老大老二各买了一件玩具,刚到家,老大就板着脸说自己的没有弟弟的好。 先不说孩子了,说说你吧。 假设你跟老公正逛街呢,迎面走来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下意识地,你用余光瞥见老公果然在直勾勾地盯着那位美女,请问这时你会作何反应? 要是激烈点儿的话,可能会—— “你无情你残酷你无理取闹!” 甚至是反复质问, “口口声声说只爱我?骗谁呢你!” 你说,这是不就是明晃晃的“嫉妒”! 所以现在,你知道喽,“嫉妒”其实表现得特别频繁、平常,而我一直认为“嫉妒”不是某种感情的终极形态,只是其他情感的“面具”。 进一步说,如果一个人表现出了嫉妒,说明他多少对某种行为有负面解释的倾向,找到背后的原因,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这里要引入一个术语叫“inner critic”,中文翻译为“内在负面评价”。就是说,你老公看别的妹子而你会生气,会吃醋,这是因为很可能在你心里,你默认自己是不够好看,不够有魅力的。 你内心倾向对自己做负面评价,而事实可能只是所有雄性动物都有好色的一面,和你本身怎么样没有半毛钱关系。 光有这种负面联系还没什么,人之常情嘛,可要命的是当你有这种负面评价的时候还没有人愿意倾听,反倒责备你不理解你。 比如这时你老公的反应可能是,“烦死了,你怎么老这样啊!有完没完啊!” 糟糕了,旁人这样的反应很容易又把你推向下一个阶段,叫做“negative self-coaching”(自我负面教育)。 踏入“深渊”分三步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一步一步来给你剖析: 首先,扭曲事实:你会把自己想像出来的负面情况不断地进行自我加强。就好比你每天对自己说100遍“我很丑”,过一个星期你可能就真的美不起来了。 接着,根据扭曲的事实找结果。你会基于自己以前的经历找到如果“我很丑”带来的结果。大脑开始检索,结果你发现,你的某位朋友曾经就被她男友/老公因为外貌而抛弃了,因此你得到了结果:如果我长得很丑,那么我就不值得被爱,没有人会爱我。 然后,根据找到的结果来选择接下来的动作。这时你会对所有人失去信任,甚至开始猜疑老公,并且想尽办法去证明你的观点。 这就是嫉妒如果不被重视所能释放出的最大负能量。如果要打断这条关系链,最关键的步骤有三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