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体贴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人脉 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方式,可以一眼看穿一个人的情商高低,我觉得就只有点菜了。 ********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吃饭时人越多,饭吃得越慢,尤其是点菜的时候。一个人吃饭可能只需要1分钟,就能决定吃什么,但一群人吃饭的时候,半小时都不见得能下好一张菜单。 最大的原因就是,太多的时间被花在了互相推让上。 “你点吧,我随便。”这可能是饭桌上最常出现的一句话。有些人说这句话是因为谦虚,有些人说这句话则是因为心虚——怕点的东西别人不喜欢。不管什么原因,有一点可以肯定,拒绝点菜是把麻烦往别人身上推。 而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情商高不高时,最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看他会不会解决麻烦。你主动点菜,和不主动点菜,完全是不同的两码事。 我以前也是饭局上的“随便派”,别人把菜单递到我手里,我总会下意识地直接传给下一个人。有时别人逼得紧,只好慌慌张张地翻开菜单,随手一指。 所以,那段时间总有朋友在私聊的时候,说我放不开,每次听到类似的话,我都习惯回复一句,“我这个人慢热,以后就好了。”但后来我才慢慢发现,所谓的慢热其实都是借口。 被动点菜,被动社交的人,说到底都是情商不够。情商高的人,怎么会把麻烦推给别人? ******** 可能有些人看到我说的,会觉得不屑,不就是点个菜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就是很了不起! 永远别小瞧一个会点菜的人,一群人围在餐桌前,有些人喜欢吃辣,有些人喜欢吃淡,有些人喜欢甜,有些人喜欢咸,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要做到面面俱到,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任何一张菜单,都是对人情世故的统筹。 我就遇到过很多人,吃饭的时候,明明别人吃不了辣,他偏偏要点很多重辣的“水煮鱼、小炒肉、麻辣小龙虾……”,结果别人要么举着筷子无处下手,要么拿着纸巾涕泗横流。 很明显,这种人就是欠缺替别人考虑的情商。 《抱朴子》里有句话:“食不过绝,欲不过多。”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总是先我后人,饱自己口舌,饿他人肚子的人,不会有多少朋友。 因为自私是餐桌上暴露情商最致命的缺点。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和公司的几个新人同事经常一起就餐。 当时同行的小贾,是我们这群人里家庭条件最好的,所以每次吃饭的时候,他点的菜都特别贵,即便饭钱是大家平分,但仍超出了其他人的承受范围。 同事在小贾面前提了很多次,只是简单的吃个饭而已,没必要点那么贵的。但小贾依然我行我素,结果没几天,这个就餐小队就散了。 为别人考虑,既要考虑别人的口味,还要考虑别人的经济能力。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能承受的结果自然不一样。 做人,既要有点菜的能力,还要有统筹的智慧,两者做好,就是高情商。 *********
Read more凡是太聪明太算计的人,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 专家研究,算计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 一个太能算计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多么大方,他的内心深处都不会坦然。算计者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掉了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是痛苦的。 爱算计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反而会由于过多的算计引起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愤恨。常与别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布满了冲突。 爱算计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习惯看眼前而不顾长远。更严重的是,世上千千万万事,爱算计者并不只对某一件事算计,而是对所有事都习惯算计.太多的算计埋在心里,如此积累便是忧患。忧患中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太能算计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难轻松地生活.往往还因为过分算计引来祸患,平添麻烦。太能算计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 太能算计的人,目光总是怀疑的,常常把自己摆在世界的对立面,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太能算计的人,骨子里还贪婪。拥有更多的想法,成为算计者挥之不去的念头,象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生命变得没有彩色。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越聪明越好,越聪明越显得自己为人处世的高明。聪明有大聪明与小聪明之分,糊涂亦有真糊涂、假糊涂之别。小事糊涂者,轻权势、少功利、无烦恼,则终成正果;大事糊涂者,则朽木不可雕也。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聪明的人表面愚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这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处事艺术吗?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事情非要寻个究竟,有时也是不现实的。多一点“糊涂”少一点计较,何尝不是另一番开朗、超脱的生活风光呢?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这个字
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的三个醒目大字:「奢」、「逸」、「骄」。 他将其视为衡量人生失败的标准,若不能将这三字的恶义戒去,人生则堕落必败!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引自《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时常将这句话警醒自己并训诫后代。 一来成就了自己,被世人称为「千古第一完人」;二来成就了家族,使得曾家后代从未出过败家子。 「奢」、「逸」、「骄」,三个并不深奥的字眼,却对于今人如何持家、处世、做人,有着极其深远的警示意义。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诗人李商隐曾有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之河,浩浩汤汤,古人富贵皆归结于「勤俭」之道;而一个富豪氏族的没落,则源于一个「奢」字。 无论是夏朝的桀、商朝的纣王,还是秦朝的秦二世等统治者,他们奢淫无度、强压人民、手段残酷、导致人民反抗或政权更替,最终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由此可见「奢」是人事必败的根因。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圣人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之道: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主席则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人败,离不得个逸字 《左传·闵公元年》有一言:「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其意为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这并不是完全否定「享乐」的积极意义,而是告诫众人该如何去把握「逸」的度。 人生如溪,一路总有磕绊曲折,幸运的时候,也许能够无阻无碍,顺流而下,这时便可在这一路程安逸下来,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但要审时度势,时刻准备面对下一段坎坷,这才不至于在突然面对大起大落时措手不及,从而跌入谷底,一蹶不起。 后唐庄宗最初励精图治,振兴国家,取得成功,而后来安逸享乐,沉溺歌舞,导致亡国。 只享安逸不图上进的人,永远都是固步自封的,通常他们在取得一定成就后再也没有忧患意识,安逸享乐,最后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满招损」,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这其间的损失可能并不单单只是失去物质,也有可能是自身的人格魅力。从来没有人喜欢或愿意和骄傲自大的人相处,因为傲慢是一种得不到支持的尊严。 郑板桥曾提有一联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君子爱竹,是因为竹子疏朗潇洒,素有谦谦君子之风;君子爱梅,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暗发幽香。 因而为人当如梅竹,人人自然敬而亲之,更不可能讨人嫌。相反,骄傲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愚昧,没人会为这份情谊买单。 圣人的格言警句,可谓是前车之鉴,尤其在这世事和人际关系愈加复杂的新时代,我们不得不寻求一种可行的精神,来安抚自己的内心并协助人生的成长。 「奢,逸,骄」 这三个字,应当时刻警惕,谨记于心,才能兴家、立业、得人脉。 图/pixabay.com
Read more记住4点,过好这一生!
01 1万小时定律,不是一万小时装逼 有个叫格拉德威尔的作家。 写了本叫《异类》的书。他在书中表示:人们眼中的天才,并不是天资卓越,而是付出了常人难以坚持的努力。也就是1万小时的训练,这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他将这称为“10000小时定律”。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5年。 所以,践行这个定律的人儿,不停地在记录并展示自己的努力。 微信自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已经将近7年了,流行朋友圈晒努力,也早已超过5年时间,而那些人,现在怎么样了? 依他们加班的程度,现在,两个领域的专家都应该能成了,但实际情况呢? 他们还跟五年前一样在晒努力,但,极少有人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甚至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缺钱的还是缺钱,缺时间的还是缺时间,做螺丝钉的还是螺丝钉。我没有看到哪怕一个逆袭的人,反而是那些不常发朋友圈装逼的人,在逐渐成为自己行业内权威的人。 真正专注于专业领域的人,没那么多时间装逼,你见有哪个中科院院士,一天三条状态,直播自己所做研究的伟大之处的? 我倒是听说,自从有运动计步排名的app之后,有人甚至把手机绑在狗身上,来炫耀自己的运动量,可,那真是你运动的吗?也是醉了。 沉迷装逼,是阻碍成功的利器。 02 以炫耀为目的的努力,一文不值 天道酬勤,是人类的信仰。 这句话当然没有错,天道酬的,一定是勤奋的人,但不表示,勤奋的人,一定会得到回报。 我们有时候,只是用勤奋来掩饰焦虑而已。至于勤奋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并没有清晰的认知。无知的忙碌,其实就是懒惰。 有多少人总是买书,买来就束之高阁,却还是乐此不疲呢?因为买书不费劲啊。 奈何,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买了拍了照,发了朋友圈,那些书的使命就完成了。书是好书,可如果不看,它们也只是堆废纸而已。知识是好知识,可知识是用来理解并运用的,不是拿来表演的。 这些人,每天在朋友圈晒出日理万机的样子,其实就是在表演勤奋,和画饼充饥。 他们觉得时代变化太快了,觉得只有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心里想的好,奈何脑子就是不想动,所以买一堆书,做做样子,自欺欺人。 当他们把十二点加班的照片晒上朋友圈,把一本本艰涩难懂的书晒上朋友圈,心里会得到片刻的安慰,好像说,我也很努力呢,美好的明天是不是近在咫尺啊? 得了吧,加班还不是因为白天拖拖拉拉,这是没有效率。用朋友圈晒书来获得满足感,更是没意义。 据研究,大脑是以结果为依据的,你买书本就是期待着能学到知识,变成一个知性的人。如果在没有读之前就晒了朋友圈,下面一堆人点赞评论,说你是个有文化的人,说你真努力,真勤奋。这时候大脑就会认为目标已达成,读书这件事已结束,所以晒完就没有读的欲望了。 要晒就晒工作成果,晒读书笔记,这是一件事结束之后,对自己努力的犒劳。但是在什么都没有做之前,不必昭告天下,那样反而会让自己失去真正努力的欲望。
Read more夫妻间有些玩笑开不得
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说说无妨,但是有些过分的玩笑,就不能开了。 玩笑开大导致夫妻反目。 小李和丈夫开玩笑,说是单位的同事相中自己了,如果丈夫敢对自己不好,就和别人私奔去。小李的丈夫为此小李打闹起来,小两口的关系也大不如从前了。 夫妻间忌讳说现实中的男女关系。 无论是丈夫,或者是妻子,如果经常评说现实生活中的异性,比如丈夫经常夸自己单位的女同事漂亮,妻子经常说自己的男上司温柔,都是婚姻生活的大忌。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说气话。 除了不能乱开玩笑外,夫妻之间,也忌讳说有辱人格的话。尤其是丈夫,不能说妻子想找谁去找谁,这样最容易伤害妻子的自尊心。妻子也不能说给丈夫戴绿帽子的话,这会让丈夫怒火中烧的。 不能在别人面前取笑爱人。 每个人都有缺点,爱人也是,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取笑自己的爱人。比如在别人面前不要嘲笑妻子胖、说妻子没有水平,这样会让妻子在人面前抬不起来头的。 不听不说低级笑话。 耳不闻秽音,口不吐秽语,不开低级下流的玩笑,不讲荤段子。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千万不要拿夫妻私生活开玩笑,不然会被别人轻视的。 夫妻之间,语言也要体现出文雅和美丽,高雅的语言,可以让人的行为也变得更高雅。心灵深处的芬芳,会让人变得更美的。 图片耒源:pixabay.com
Read more女人当如猫一样
婚姻中的女人,应该像猫一样。 像猫一样温柔。 像猫一样温柔可爱,该撒娇的时候撒娇,该慵懒的时候慵懒,该卖萌的时候卖萌。唯有温柔,才更可爱。 像猫一样柔软。 生活不能是硬邦邦的,应该是温和而柔软的。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下午晒着太阳,像个小猫一样,懒洋洋地依偎在爱人的怀抱里,是一件多么温馨浪漫的事情啊。 像猫一样充满好奇。 猫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对简单的事情都非常有兴趣。小猫咪可以玩一个毛线团玩上半天,可以追柳絮追上老远,这都是对未知世界好奇的表现。婚姻中的女人,也当充满了好奇心,不能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丢失了自己的梦想。 像猫一样独立。 有所依偎,但是却能够独立自主。相互依存,但是却能够自主生存。这才是生命应该有的状态。婚姻中的女人,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不能让自己最后离开了男人就无法生活。 像猫一样聪明。 猫类是唯一和人类亲近,却不依附于人类,没有被人类征服的生命。猫很聪明,她知道人类的需求。女人当如猫,知道男人的需求,从而让自己过得更好,进而掌控自己的命运。 像猫一样把握不定。 人类,自以为可以掌握狗的命运,却永远不敢自诩掌控猫星人的命运,因为猫星人是不被掌控的。 像猫一样敏锐。 婚姻中的女人,一样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要经常警醒自己,要有生产能危机感,要学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像猫一样地平等。 猫和人类的关系,从来都不是主仆的关系,猫和人类的关系永远是平等的互惠互利的关系。婚姻中的女人,不能自甘降低地位,做男人的附属品。 像猫一样地果决。 想玩就玩,想走就走,从不纠葛,也不缠绵。女人当如猫一样地果决。 像猫一样地勇猛。 该出手时就出手,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更不敢欺负你。 图片来源:pixabay.com
Read more过分的善良,也是一种傻!
善良,要有个度 因为总有人利用你的善良伤害你。 你的执着会被轻易辜负; 你的在乎会被视若无睹; 你的付出会被当作可有可无; 心情不好就少听悲伤的歌, 饿了就自己找吃的,怕黑就开灯, 想要的就自己赚钱买, 即使生活给了你百般阻挠, 也没必要用矫情放大自己的不容易, 现实这么残酷,拿什么装无辜。 改变不了的事就别太在意, 留不住的人就试着学会放弃, 受了伤的心就尽力自愈,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别为难自己。 没人在乎你怎样在深夜痛哭, 也没人在乎你辗转反侧的要熬几个秋。 外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撑过程。 等我们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便不会再在人前矫情, 四处诉说以求宽慰。 有一天你会明白,人不能过度善良, 如果事事太大度和宽容, 别人不会感激你,反而会变本加厉。 人就应有点脾气,
Read more越没本事的人, 自尊心越强(深度好文)
一个人一无所有其实一点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无所有还有一颗玻璃心 所以别让你所谓的自尊心,断送了你的前程 最近公司招聘中发现,越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自尊心越是强烈。虽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对你毕恭毕敬很听话的样子,但实际做起事情来便有分晓。公司通常在新入职的员工不了解公司业务的时候,都会安排他们独自一个人进行街边手递手推广业务。这项看似普通又简单的工作却足以看出了一个人的职业心态(懂得放下“自尊”的 / 不懂得放下“自尊”的) 一个能够放下自尊去做事情的人,看的是目标结果;然而过分强调自尊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希望有人陪自己做同样的工作,那样会让他觉得不会那么难堪。对于那些还停留在一穷二白阶段却又无比渴望成功的人而言,被过度强调的“自尊”都无疑是前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如果足够想得到你想得到的, 请放下无用的自尊 自尊原本是个褒义词,用于一个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让人知进退,懂荣辱。一个高自尊的人,为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踏踏实实的拼搏奋斗,严守社会的道德标准,永远让自己体面有尊严的活着。然而在一些脆弱而敏感的人,自尊却成了要求他人的一件利器,面子比友情大,比亲情大,甚至比天都大。 一个人越是百无一用的时候,越执念于那些无足轻重的底线,处处都要表现出自己强大的自尊心。这种自我陶醉似的自尊,不过是一种建立在不安全感之上的脆弱的自我吹捧。更多的时候,能力和自尊要求是成反比的。 例如电影【老炮儿】里冯小刚,儿子用钱迫在眉睫,却仍然固执的强调面子问题。 再比如有些毕业生在家啃老,却总关注着别人对自己的指指点点和谁从口袋里掏出什么牌子的烟这些问题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强调自尊着眼于小事,就做不了大事。 太要强太敏感的自尊,其实来源于自卑。 记得刚刚踏入职场,第一份工作就是随行助理,那似乎是一份很风光工作,高薪、私人游艇、豪宅豪车,接待的都是政商名流。就在自我认为应当被人尊重的时候,却没有发觉其实只不过是呼来喝去的沧海一粟。因为自己的能力只不过就是一个“开车门儿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接待一个非常有钱商界老板的时候,我没有及时安排好他要喝的酒,于是被指着鼻子骂道:“你丫就是个傻逼!” 辞职的那一天,我无比感激那样一段经历,它教给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当你一文不值,你的自尊也毫无价值。 尊重是随着价值的提升得到的 有个远方亲戚家的孩子,也是自尊心强烈的典型,坚持要当“白领”,宁可在家失业啃老也不去做一些薪资并不低的“蓝领”,认为那是“丢人现眼”。家人好不容易托人帮他找了一份还算理想的工作,第二天就因为被同事嫌弃学历低伤了自尊辞掉了,至今,他也没有一份正式工作。 首先,请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距。不要用我们之间是平等的这样的鬼话来骗自己,别去愤愤不平世界的不公平,别指望别人用相同的态度来对待你,也不要斤斤计较自己心理阴影的面积。 人和人之间确实存在巨大差距,并且这些差距是有原因的 其次,不要指望所有人都会热心的帮助你,还必须用你希望方式。该求人的时候,把姿态放低,别以为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一个人经得起多大诋毁,熬得住多少苦累,才能担得起多少赞美。 承受是发力的前提 马云曾经有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1996年,这个又矮又瘦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推销自己的黄页,大部分人,甚至连门都不开。镜头记录下了他曾经所有的窘迫与无奈,也见证了他许下的誓言,他说: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会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二十年后,他做到了,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尊。 文/教你说话小窍门
Read more时间银行向你转账
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 可是每天的帐户余额都不能结转到明天,一到结算时间,银行就把你当日未用尽款项全数删除。 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当然,每天不留分文全数提领是最佳选择! 你可能不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银行,她的名字是“时间”。 每天早上“时间银行”总会为你在帐户里,自动存入86,400秒。 一到晚上,她也会自动地把你当日虚掷掉的光阴,全数注销! 没有分秒可以结转到明天,你也不能提前预支片刻。 如果你没能适当使用这些时间存款,损失掉的只有你自己会承担。 无法回头重来,也不能预提明天,你必须根据你所拥有的这些时间存款,而活在现在。 你应该善加投资运用,以换取最大的健康、快乐与成功。 时间总是不停地在运转,努力让每个今天都有最佳收获。 想要体会一年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失败重修的学生。 想要体会一月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早产孩子的母亲。 想要体会一周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定期周刊的编辑。 想要体会一小时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对等待相聚的恋人。 想要体会一分钟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错过火车的旅人。 想要体会一秒钟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死里逃生的幸运儿。 想要体会一毫秒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个错失金牌的运动员。 今年都已经过去了,掐指一算,过去的一年期盼今天的自己,又实现了多少? 那时候信誓旦旦地说要减肥、修身,锻炼体魄,那张健身房的年卡,到现在用了几次? 那时候信誓旦旦地说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结果一有假期就睡懒觉睡到中午。 那时候信誓旦旦地说要存很多很多钱,结果一发工资就在支付宝上挥霍。 那时候信誓旦旦地说要好好工作了,结果每天吊儿郎当,等待下班。 那时候信誓旦旦地说要今年结婚,结果现在还是光棍一个,对象也没有。
Read more中庸才能不平庸
什么是智慧? 这些年,我们可能都把“智慧”这个词给用烂了。 甚至对智慧这个词都有了排异反应,基本已经成了鸡汤的代名词。 那究竟什么才是智慧呢? 其实,简单点说,智慧就是我们如何看待人和事,如何去做选择。 选择如何看待世界,选择如何自处,选择如何处理各种人和事,这就是智慧。 一个个不同的选择叠加起来也就造就了我们不一样的人生,也同样造就了我们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1906年,辜鸿铭把《中庸》翻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翻译成英文的名字是“人生最普遍的指导”,被称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打开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 什么是“中庸”? 中庸在现实的语境里很容易被理解成,老好人、耍滑头,这是因为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那中庸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呢? 中道而行,不偏不倚,持久不变,这就是中庸。 它告诉人们,凡事要适可而止,既不能不够,也不能超过,但是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动摇,不能偏废两端,但要不偏不倚地行事。这一智慧,既可以用于做人,也可以用于治学,所以说,它是“对人生的普遍指导”。 为什么要中庸? 在传统的中国人眼中,世界本身是一个非常精密和谐的组织,破坏了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引起整体的失衡。而且,自然界的平衡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动态的,就像两个人对掌,双方的手掌对在一起,互相用力,这时只要有一个人突然撤去力量,两个人同时都会摔倒。所以,要维持这种平衡,不但要中道而行,而且要时时刻刻中道而行,才能让这个精密和谐的组织顺畅地运转,其间的所有事物也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春风得意之时,难免喜形于色、夸耀自己;身处高位,不自觉间就会颐指气使、飞扬跋扈;稍有才能便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唯恐天下人不知自己有才的炫耀心理不知害了多少人。其实,“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是人生的大道理。得意时行事低调,失意时也不妄自菲薄,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把持住自己,也就不会大喜大悲,为外界所干扰。 中庸之道又是什么样的道? 第一,中庸一定是常人之道。 什么叫“常人之道”?就是普通人也能做到的,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有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任何人,所有人,最普通的人,再没有文化的人,都能做到。所以,他们绝不唱高调,绝不提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出来。 第二,中庸一定是适中之道。 因为中庸不仅是“庸”(不唱高调),更是“中”(不走极端)。这就肯定要“适中”。比方说,既不唱高调,也不趋下流,既反对只有追求,又反对没有底线。如果你只有追求,不考虑现实,不断提一些很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这就是走极端。如果你放任自流,连底线都没有了,也是走极端,都不是中庸。 第三,中庸一定是可行之道。 孔子,他为什么要主张一种“常人之道”?他为什么不弄点儿“惊世骇俗”的东西来?就是为了“可行”啊!正所谓“非不能为高言也”,只因为“非人能共行”,这才“不言之矣”。反过来,他讲中庸,包括讲“以直报怨”,就因为它既平常,又适中,可操作。实际上,孔子,还有孟子、荀子,都是很注重“可行性”的。他们提出的社会改革方案,无论怎样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都会有“可操作性”。先秦儒家孔、孟、荀,其实是处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这也是中庸。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走极端,是中;注重“可行性”,是庸。“庸者用也” 如何才能做到中庸? 中庸两个字作为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是非常质朴了,可是做到中庸的方法更质朴,只有一个字: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