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失去了同理心 却怪孩子不懂事

看到一位妈妈在朋友圈抱怨自己的孩子。 自己不小心把孩子心爱的存钱罐打破了,跟孩子道了歉,还承诺马上买一个新的。可是孩子还是不依不饶,哭了一上午,还跟自己赌气。说养孩子真难,真想打他一顿,难道买一个不就行了吗? 真的买一个就好了吗?孩子心爱的东西被破坏了,他的心情你真的理解吗? 很多父母都只看到东西破了,买新的就好。可是孩子内心跟这个物品早就建立了联结,你这样做,只会让孩子伤心。 我记得自己读中学时亲戚送了一辆自行车给我,它陪着我去了很多的乡间小路,遇到坎坷的地面,我都为自己的这个朋友心疼。还常常在无人的小路上跟它说话解闷,不小心摔沟里,拍拍身上的灰尘,还要给他说声对不起。 当我读高中去了,这辆破旧的自行车就放在楼上。覆满了灰尘。 但我还是知道它一直在那里,有一天我上楼时发现它竟然不见了,赶紧追问奶奶。她漫不经心地说: ‌‌“卖了,卖给了收废品的。‌‌” ‌‌“为什么不跟我说一句。‌‌” ‌‌“就一辆破车,当废品卖了挺好的‌‌” 我当时内心非常难受,感觉一个好朋友被抛弃了一样。 ‌‌“给你,这是30块钱!‌‌” ‌‌“我不要‌‌”,然后气冲冲地跑了出去。 ‌‌“真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生气的。‌‌” 老人还十分不解。 父母就是经常这样,忽视孩子内心的想法,用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孩子的感受。而且还常常怪孩子不懂事。 ******** 如果能够站在孩子的身边,对孩子的感受有一个感同身受。对孩子来说,那是多么好的事情。每次看到大人们对自己的孩子说: ‌‌“没事,我给你买。‌‌” ‌‌“没事,过几天就好了。‌‌” ‌‌“真是的,总是喜欢哭。真不知道你哭什么‌‌” ‌‌“你真的无法理喻,我不管你了。‌‌” ‌‌“再闹,我就打人了啊!‌‌” 我就为这个孩子着急,为人父母,如果知道‌‌“同理心‌‌”这三个字,亲子关系应该就会更加亲密,孩子也会更加配合你的教养,而你也不会总是被情绪左右,成为一个怨妇妈妈或者愤怒的妈妈。 同理心(英语:Empathy),或称做换位思考、神入或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Read more

情商在亲密关系当中到底有多重要?

让情商这个概念真正流行起来的美国心理学家Daniel Goleman曾经在他的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在餐馆中无意听到旁边的两位女士对话,她们中的一个对另一个说道:“我哥哥总是找不到女朋友,他觉得自己很有魅力,但是我知道他为什么找不到。” “为什么?” “因为找不到女朋友,所以他去参加了一个速配活动。每次两个人互动的时间只有6分钟,然后男嘉宾就自动换到另一个女嘉宾那里。如果女嘉宾对男嘉宾还比较有好感,就会把联系方式留给他。而我哥哥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个女孩子的联系方式。” “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从坐在那里的那一刻开始,我哥哥便不停的说他自己,我敢说他在6分钟之内,从来都没有问过对方一个问题。” 美国甚至有一位女作家这样说:“我判断要不要跟一个人继续约会的标准,就是看他在多长时间之内问我一个以‘你’字开头的问题。” Daniel Goleman还曾经这样评价情商和领导力的关系:智商在领导力当中很重要,但它只是一个门槛。真正区分那些中等水平的领导者和那些最杰出的领导者的,有80%-90%是由他们的情商来决定的。 之前在“你所不知道的高情商真相”的那篇文章里,我跟大家分享了一些我们常见的对情商的误解和情商的真正定义。这里我在简单的说一下情商的概念。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主要包括以下4种能力(有一些层层深入的关系):自我觉知能力—对自己情绪的感知能力并且知道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样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情绪的管理和调节能力;社会觉知能力—对他人情绪的一种感知能力并且知道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关系管理能力—能够非常好的处理好跟他人的关系。 从情商的概念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情商对于我们处理跟他人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亲密关系也不例外。今天Joy童鞋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在亲密关系中的情商的应用。 亲爱的,我要怎么爱你? 同理心(empathy),这个听起来有些不接地气的心理学概念,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非常的重要。而在亲密关系中,它几乎可以说是头等重要的。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同理心就是指你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感受,按照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想关心或者照顾对方的一种状态。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我们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是ego-centric ,以自我为中心并且认为全世界都和自己融为一体。我们是逐渐才明白我们的妈妈原来跟我们不是一体的—她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而这些东西都是与我们无关并且独立存在的。所以同理心其实也是随着我们与外界的接触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但是我们总是还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冲动,同理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最明显的是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爱一个人的方式:我们通常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爱别人,而不是用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 1. 爱的五种语言 Gary Chapman在他那本畅销全世界的The 5 Love Languages(爱的五种语言)中提出了爱的语言的概念。在书中的一开始,他就讲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一个妻子抱怨说她和丈夫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因为她无法感受到丈夫的爱,而丈夫却觉得他们的婚姻没有任何问题。后来Chapman才明白:原来丈夫主要接收爱的方式是服务的行动(acts of

Read more

一直善良,你就会幸福(深度好文)

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很近,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 不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你都是伤害到你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 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同理,当你给予他人,当你为别人付出,那个真正获利的也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给别人的,其实是给自己。 《农夫的哲理 》 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荣获最佳产品奖,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冠军种籽,毫不吝惜地分赠给其它农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 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在传粉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质量。 因此,我很乐意其它农友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他的话看似简单却深富哲理,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 就像那个农夫一样,如果你想要得到冠军的品种,就要给别人冠军的种籽。 你若想被爱,就要先去爱人;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去关心别人;你要想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对别人好。这是一个保证有效的秘方,可以适用在任何情况。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须先对朋友真心,然后你会发现朋友也开始对你真心;如果你希望快乐,那就去带给别人快乐,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愈来愈快乐。我们所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为他人多做点好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凡你想给予自己的经验,就给予别人;想别人怎么对你,就怎么对待别人。 施人与善,广种福田,施人与恶,报应连连。都是自己种下的,当然,也是自己收获的。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 如果你对人冷淡,别人也会回以冷漠;如果你经常批评别人,你也会接收到许多的批评;如果你总是摆一张臭脸,没错,别人也不会给你好脸色。所有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套句诗人奥登(W.H.Auden)的话:“人受恶意之作弄,必作恶以回报。” 如果你陷害别人,哪天你也会遭人陷害。同样的道理,当你带给别人欢乐,你就会得到欢乐;带给别人祝福,你就会得到别人的祝福; 如果你经常赞美别人, 不久你也会听到有人在赞美你,你给别人的,其实是给自己的。 许多人一定听过:格林童话中有一则关于一位老人和儿子住在一起的故事:老人的耳力已经不行了,眼睛也看不见,颤抖的双手经常把饭菜洒得满地,碗也常打破,儿子夫妇俩感到非常厌烦,给老爸爸一付木制碗筷,把他赶到厨房幽暗的角落,不准和大家一起用餐。有一天,儿子看到自己的儿子用刀片削木头,他好奇的问孩子要做什么。结果孩子回答:“我在替你准备将来要用的木碗、木筷。”从此以后,年老的父亲又回到餐桌上吃饭,家人也都非常孝顺他。 我们需要做的是: 1、感恩给你机会的人; 2、感恩给你智慧的人; 3、感恩一路上陪伴你的人。 有些事是可以懂一辈子的,有些事要用一辈子去懂。 你要相信: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更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