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个会闲聊的人,总能把闲聊变成一种减压或者促进双方合作的工具。闲聊也绝对不是瞎聊,它需要一些手段和能力,不仅能迅速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而且能够随时结束并切入正题。很多事情,都需要从闲聊开始。 读书时,我是个比较孤僻的人,怕跟人讲话。参加工作之后,我也不是个话多的人,更要命的是,在工作中我所持的观点是:多干一点,少说一点。 我总是觉得,那些喋喋不休的人没有真本事,所以对那些喜欢工作中闲聊的人极为看不起,觉得他们是绣花枕头,徒有虚表。这也就使得我与同事的相处并不怎么好,大家似乎对我的印象也不佳。 有一次,我与市场部一个业务员去出差,他一路上喋喋不休,尽讲些在我听来,全是些废话的话,所以我超级烦。可是,在客户那里,我发现他比我的沟通效果好,他总是在各种没话的环节,找到各种话题,然后滔滔不绝就聊起来了。 他跟采购聊得热火朝天,跟仓库管理的人聊的不亦乐乎,跟进料检验的小女孩,也嘻嘻哈哈,闹成一团。在回程的路上,就接到电话,客户已经下单了。我被吓了一跳,第一次感觉到,原来闲聊也是种工作能力啊。 后来,我就慢慢地,对闲聊这种事不再那么讨厌了。在工作中,我偶尔也会学习下我们那位业务员,没事找个话题,聊一聊。 我发现,有时候,那种没什么内容的话题,其实也是有意义的,比如,虽然你聊的话题与工作无关,但你还是可以从闲聊中发现对方的个性,了解对方的人格、兴趣、爱好等等。特别是陌生人,闲聊,就像是实验室的试纸一样,可以立刻判断出一个人是否容易亲近,可以从哪个角度或者话题切入,跟他沟通。 我第一次将闲聊转变成工作能力,则是在我当售后工程师的时候。有一次,客户投诉我们的产品有问题,我去看,客户说要退回公司重检。我想,这还不给折腾死,而且一旦退货,会在客户那里留下不良的记录。于是跟品质主管商量在他们公司现场重检,客户同意了。 可是,那天只有我一个人,那个工作量大概是两个人一天的工作量。我正在发愁的功夫,看见他们负责进料检验的几个小女孩都闲着。于是我就凑过去搭讪,跟她们闲聊,不一会就聊得热火朝天。她们问我是干什么的?我就告诉他,帮她们检验产品的,于是她们就主动说,她们正好没事,帮我一起检。于是,我们5个人,两个多小时就检完了。而且,因为她们就是负责抽检的女孩子,她们自己检的,不会再判不合格的。于是下午,我就早早的,开开心心回公司了。 从此,我不再讨厌闲聊,而是在工作中,或者日常与同事们的关系处理中,有意利用闲聊这种技能,用以消除对话双方的尴尬,改变气氛,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或者制造话题机会,创造与一些平时很少机会沟通的同事之间的邂逅机会,从而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慢慢我发现,我不再是那种木木的,没话题可聊的人,我与同事之间的相处,也容易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我在同事们的眼中,不再是那种高冷、孤僻,自以为是的形象了。 到我开始走上管理岗位之后,因为工作的需要,沟通的工作就做得更多了,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对闲聊这种事,不仅不怵,渐渐的,有了一些心得。下面,我就谈谈我对闲聊的认识和理解,与大家交流。 闲聊≠瞎聊 很多人可能跟我刚参加工作时理解的一样,以为闲聊就是瞎聊,其实非也。闲聊绝对不是瞎聊,实际上,闲聊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它更多的功能,是为了打破沉默,消除尴尬,创造进入正式话题的机会。 沟通中,谈话不能都追求有意义,有时候,无意义的谈话,其实更能展现出一个人的喜好和个性,更容易拉进彼此的亲近感。也正是因为如此,闲聊中,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没实质内容≠没必要 人在说话的过程中,需要抓住重点,但不能一句话直切主题,然后就结束。当然,布置工作任务的对话,可以直切重点,这样确实是省时间,而且也为下属所能接受。但这样的上司估计也太无趣的紧。好的上司,在开始布置一二三之前,一般也还是需要一些柔软的话题,制造点让大家放松的氛围,此时,就需要闲聊来进行润滑和过度了。 还比如商务谈判,你不能一上来就直切主题,一二三开谈,这样也是没有谈好的氛围和基础的。一般,在正式开始前,谈判双方都会找些轻松的话题,闲聊上一阵,营造一点友好、亲切的气氛,之后,再切入正题,开始正式的谈判,就相对很容易谈了。 打招呼是开启闲聊模式的神器 遇人打招呼,这是起码的礼貌。而打招呼,也往往是进行闲聊的最佳时机。一句“早”,或者一句“今天天气不错”是打破彼此之间沉默的最佳武器。接下去,短短一两句对话之后,就可以转入任何的话题了。这样的聊天,彼此之间既没有隔阂,又没有成见,也不会尴尬,想聊点啥都可以。 闲聊不要追结论 很多人不会闲聊的症结之一,就是谈话非要得出个结论。但在闲聊中,是完全没必要的。闲聊就是闲聊,就是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不需要,也没必要一定得到什么结论,更加不要追着人家的话题不放,非要得出个结论。 女性一般比男性擅长聊天,因为他们能聊在一起的鸡毛蒜皮的话题挺多。但听说,女性之间撕逼的事情,往往也容易发生在闲聊时,因为总有些较真的聊天者,想在对话中得出个自己想要的结论。这样以来,就完全破坏了闲聊的气氛,结果,闲聊就会变成撕逼导火索。 所以,在闲聊时,千万不要试图主导话题走向,或者目的明确的统整话题,不要给话题下结论,不要总是总结陈词。闲聊就是让话题随意自行发展,脚踩西瓜皮,聊到哪里算哪里,然后,在有人试图做结论前,愉快地结束。 让话题利落地结束
Read more你不强大,再多人脉也没用(深度好文)
导读: 人脉不是你利用多少人,而是你帮助多少人;人脉不是多少人在面前吹捧你,而是多少人在背后称赞你;人脉不是辉煌时多少人奉承你,而是落魄时多少人愿意帮助你;人脉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人脉不是你和多少人打过交道,而是多少人愿意主动和你打交道!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也许因为这句话,许多人总不忘到处留电话、要电话。曾几何时,不少人把要到别人电话或合影当成炫耀的资本。 不禁想起1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接触到某“大人物”,交流甚欢,蛮投缘的,相互留了电话。原以为这是很重要的人脉资源。不久,刚好遇到一困难,想到了这位“大人物”。 于是,长长地发一条短信,没回!又打去一个电话,结果,听到二个字:没空!说实话,当时很有挫败感。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拒绝,以为和对方留了电话存了微信,彼此应该能帮忙,却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只有资源平等,才能互相帮助! 很多社交并没有什么用,看似留了别人电话,却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仅仅是白打了一个电话。因为你不够优秀——虽然很残忍,但谁又愿意帮助一个不优秀的人呢? 2014年,我在上海某院校给教职工分享《时间管理》的课程,有一位年轻的博士生提问说:“自己正在忙工作,常碰到一些不速之客,该不该拒绝?会不会失去人脉?”我说: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 这位年轻的博士生感悟道:“在没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很少有人主动找我,我懂现在为什么有人主动找我了”。最后,他肯定地表示应该多花时间在自己科研项目上,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 如果你不够优秀,人脉是不值钱的,它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虽然听起来很冷,但这是事实。 我身边曾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朋友在一起,美其名曰:交朋友,处关系。为了朋友,常常忽略家人,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 刚开始,身边的确有一群朋友围着、跟着,在他的心里,有朋友就是有一切似的。后来,处得还可以的人渐渐地离去,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好,除了没有时间外,恐怕就是觉得没那个必要了。因为当你把时间花在混朋友关系上时,自身没有其它过硬的本事,也没能打好事业的根基。 天有不测风云,他身体出了状况,得了癌症。医生说跟平时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常常应酬导致喝酒过量、生活没有规律等。令人难过的是,当朋友知道他得了癌症,就像瘟疫一样离他而去,最后陪伴在身边的只有家人。 不免会感慨一句:世态炎凉啊!这种情况何止他一人呢? 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足够优秀时,先别花太多宝贵的时间去社交,多花点时间读书、提高专业技能。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世界才能更大! 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你落难的时候,他说我们是兄弟,你富有时,他仍然说我们是兄弟。这种不离不弃的人,才称为真正的朋友,他不适用于以上的规则。这种人不用多,在这个浮夸的世界里,几个就好。 范冰冰曾说,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我不追求人脉,我就是人脉! 请记得:人脉不在别人的身上,而藏在自己身上:唯有让自己变得强大,你才能获得有用的人脉! “认识人多”不等于“人脉广”:人脉法则第一条就是要扭转“以多寡论英雄”的人脉观。 人脉的基础是你的“被利用价值”:你的利用价值越大,他就越会帮你。与其把时间花在多认识人上面,不如花时间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 少“巴结”多“互助”和“提携”:投资和我们层次相仿的人,大家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助”关系。另外提携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就好比低价买入潜力股,这类股票才是真正能让人赚大钱的。 摘自中国经济网,来源蒋课堂,作者:蒋小华,原题目:《请删除你99%的社交活动!》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