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把自己孩子的一切交给老师,是家长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老师再好再负责任,他也不可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2、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会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3、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4、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养不教,父之过“别当这五种爸爸

真正伤害孩子的爸爸其实是这五种 1、永远在玩手机 也许有的爸爸也会煞有其事的带着孩子玩。然而现实经常是:我们能就看到的爸爸的人的确和孩子呆在在一起,但眼睛却始终在手机屏幕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就成了爸爸和宝宝之间的障碍。 亲爱的爸爸们,你可以曾想过你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明明花了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却一点也体会不到来自于爸爸的爱和温暖的陪伴。 2、下班后不爱回家 不管单位是否真的需要加班,是否真的必须去应酬,很多爸爸都是下班能多晚回家就多晚回家。妈妈下班回家又要做饭又要带孩子,还要忙乎各种家务,可你在外面潇洒的时候是否想到还有一对母子也同样需要你的陪伴和照顾? 经常听到一些妈妈说,我现在是养着两个孩子,一个大孩子,一个小孩子。既然孩子出生了,作为爸爸不管你的心理年龄是否成熟,不管你思想上是否能够做好准备,都要承担起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至少你的行为要对得起父亲这个称呼! 3、觉得养孩子是女人的事情 男人觉得这年代的女人很好当,觉得带孩子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从来不帮一下自己,这也就算了,有时说一些很伤人的话。说你在家轻松自由,你都干了些什么,不就是带了下孩子,做了下家务嘛…… 妈妈一个人既要负责孩子,又要负责家务,几乎比上班还要累。所以爸爸们下班回家应该理解并赞扬老婆的努力,尽可能的帮老婆分担一些家务。所以提醒所有的爸爸,多帮妈妈们分担一些,不是有句话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 4、不陪孩子玩的爸爸 或许是忙,或许是觉得自己大男人不会陪孩子玩,总是以爸爸工作忙,爸爸要出去赚钱给你买玩具为理由,拒绝一家三口共同出行的机会。孩子的成长瞬间即逝,真的很短很短,等你有一天老了,自己闲下来想让孩子陪陪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长大了。 对于孩子的成长,爸爸和妈妈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说妈妈的陪伴能给孩子安全感,照顾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细腻和善良,那么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给了孩子独立、坚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面对挫折的乐观性,缺一不可。 5、总跟家里人争吵的爸爸 有了孩子以后的家庭,吵架是最大的禁忌。大人的争吵,让孩子孤立无援,想要说什么,又会被说是多管闲事,甚至更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战争。 孩子在以后的为人处事当中,都只会默默忍耐,不会抗争,因为他觉得抗争也没什么用,比较消极。孩子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会采用和父母相同的方法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不分场合。最后坏的东西就会累积越来越多。对孩子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会影响他的未来交际。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三字经》里也有“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父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爱就是茫茫夜空里的启明星,世界再大,永远都有它的指引和照亮,就不怕迷失方向。 图 : pixabay.com

Read more

「行前教育」能训练孩子的自制力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有件很重要的议题,叫做「行前教育」,就是每次要带他出门、或是要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把话说在前头并讲清楚。我认为对于小孩子的教育,不要老是给孩子当头棒喝,孩子也是需要被教导的。譬如今天要出门,在出发前就会先告诉他:「妈妈今天带你出去逛逛,我们今天不买东西;或是你今天可以买一本书,或一样东西。」事先沟通好,让孩子自己同意了,才带他出门。这样的方式,能养成孩子重视承诺,让他知道自己答应的事,就必须要做到。 儿子从小也不是百依百顺的,他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有很多不能接受的。昱翔常常问我为什么,可是我会花上一般人无法想像的时间,跟他你一句、我一句的说明、论理。但是最棒的地方在于,一旦他答应的事,我绝对不用在背后偷偷监视他,也不需要去查证他表面上的行为,是否跟私底下不同,言行是否一致,他真的从小到大都蛮表里如一。 「阿姨,妈咪有说,今天不能买东西,只能摸一下,这样东西可以借我摸一下吗?」 小时候,我们带他出去买东西,店员总会在一旁说:「喜欢就叫妈妈买啊!」这时儿子就会很认真的跟店员说:「阿姨,妈咪有说,今天不能买东西,只能摸一下,这样东西可以借我摸一下吗?」店员理所当然会推销我们说,小朋友喜欢就帮他买这类的话,于是他只好又重复一遍刚刚的话,我们出门常常都碰到这种情况。 还记得,第一次带他去香港的玩具反斗城,那里的规模大概是台湾的三倍大,小孩子当然是非常的喜欢、非常的兴奋。但是在进去玩具反斗城之前,我就告诉他:「你今天只能买三样东西喔。」我没有给他金额限制,因为那个年纪对钱的多寡还没有概念,等他点头答应之后,我们才进到店里。 这时的孩子真可爱,第一样和第二样玩具他挑得很快、很兴奋,到第三样的时候,他开始想到今天只能买三样,于是开始一直换玩具。第一样和第二样,大概是他最喜欢的,所以没有更换,但是第三样让他犹豫了很久,一直换、一直做别的选择。 想像一下,看着他这样小小的孩子,在玩具反斗城里,万分为难不断换玩具的过程,身为大人的我们是有些舍不得,随行的母亲,也在一旁说:「没关系,喜欢阿嬷买给你!」就连自己心里都想着:「没关系,你喜欢就买吧!就买吧!」在这当下,不只是儿子挑玩具为难,我们大人也在天人交战啊!我也只是个平凡的妈妈,真的好几次差点脱口告诉他:「我们难得跟家人来香港玩,没关系,你喜欢的话,妈妈就破例多买几样给你。」我觉得教育小孩这件事,有时候父母比孩子还容易动摇。 其实重点并不是在几样玩具,也不是买玩具的钱,而是我们希望让他学习重承诺,那身为父母当然也要以身作则。于是便转过头,跟我妈妈说:「妈妈妳不要想帮他买,我们让他自己做决定。」好不容易,他终于决定了是哪三样玩具,也没有多要求什么,我问他: 「确定就这三样了?」他点点头回答:「嗯,我选好了!」于是我们结了帐走出店门。在这当下,我认为自己做了最好的决定,品格教育,应该是从这种小地方的坚持,这对父母与孩子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 文/ 吴雅玲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家有四个小老师

人们都说教好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身为四个孩子的母亲,我却深深地体会,孩子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老师,因为他们一切良好品格都来自于本性的纯真、坦诚、善良和宽容,是真、善、忍的自然展现,但我们做父母的有谁舍得放下自己积累的经验、观念和权威,用心体会孩子们无所不在的「教诲」呢? 最小的3岁宝宝出生后第二天我抱他回家,换尿片前我决定让他上洗手间,他爸爸笑我,才出生一天的孩子怎么会知道上洗手间呢?宝宝证实了他完全懂得怎么配合妈妈,从那天开始,除了尿湿,他从来没有弄脏过自己的身体,一定要等人带他上洗手间。他并不是特例,他的两个哥哥都有这么「优异」的表现。宝宝的行为让我学会为人要懂得谦卑。 5岁儿子听说有人口渴了,在一旁玩耍的他,以非常快的速度打开冰箱拿饮料,结果饮料洒在地上,正手忙脚乱做家事的我不加思索地开口教训他的莽撞,他用一双清澈见底的眼睛,无辜又紧张地盯着我,探究的眼神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粗暴。 小三是家里的热心人,什么事情都要操心和帮忙,他的无私和热情让我自惭形秽。而作为大人,我们常常忽略了孩子的好,忙于各种事务时,只知道把他们的热心当作是添乱,却不能真心体会孩子的无私与热情所带来的感动和快乐。 有一次,我正赶着要出门,二儿子却慢吞吞地帮小三收拾玩具,我嫌他动作太慢耽误了我的「大事情」,于是口不择言地数落他的种种不是。他仍然不慌不忙地按自己的速度完成事情。生活中这一幕总在重演,我一次又一次急得跳脚,二儿子却好像从来不记得我的恶语伤人,总是笑咪咪地说:「我最喜欢妈妈。」 我本来把这件事归为性格使然,在四个孩子中,他显得不够聪明,最为和顺沉静又老实平凡,在孩子们发生矛盾时,他总是最能忍受不公平和委屈自己的人,而且从不记仇。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正是他柔和能忍的个性,润滑调节家里孩子们的关系,默默地「帮」了我很多忙,我却用世俗功利的眼光来评价他,着急他不够聪明、敏捷,会吃亏,我为自己的言行感到万分的羞愧。 而进入青春期的大儿子,开始出现了种种叛逆言行,让我大感紧张。整天盯着他,心想他怎么不像小时候那么懂事、那么听话和那么爱帮助妈妈了,结果矛盾越来越多,真是让我焦头烂额。 后来我从矛盾和困难中查找自己有什么问题。发觉原来我整天数落他的毛病全是我自己的大问题呢!他曾经付出那么多的心力帮我带弟弟们,可我却从没觉得自己应该真诚地感谢他,对他的纯真、热心、体谅他人也不懂得赞美和学习,现在孩子不就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教育我,帮我回归孩子般的纯真本性吗?当我真诚地向大儿子道歉,并开始改正自己时,孩子也就不再搞叛逆了。 因为有四位小「老师」整天围绕在身边,从他们身上,我真正懂得了纯真的无价,也开始理解为什么成长的过程往往就是失去纯真的过程。如果大人都能从孩子身上学到无私、热情、助人、宽容、忍让,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我们会不会拥有新生宝宝神奇的领悟能力和神灵无所不在的呵护呀! 文/坷贝 图来自:google.com

Read more

孩子,我为什么要你努力读书?

孩子,当你明明想要出去玩耍却必须去上学的时候,总会问我:“我为什么要去上学?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我想告诉你,因为努力读书,会让你过得更好! 01 努力读书,你才能选择想要的生活 就像龙应台对儿子安德烈说的:“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孩子,总有一天,你会长大,你要肩负起自己的人生。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每天埋头苦干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吗?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拼命硬干却只能蜗居在地下室吗? 努力读书,学习一些技能,并不一定能让你成为百万富翁,却至少可以让你能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而不是被迫地让工作来选择你。 02 努力读书,你才能结交更优秀的朋友 孩子,我从来不认同一定要交有用的朋友这种功利的看法。但是不得不承认,结交一些优秀的朋友,能使你受益终生。 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比如责任、比如坚持、比如好习惯;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和一群优秀的朋友来往,你们可以一起成长、一起进步,一起变得更优秀。 然而,不努力读书,你很难结交到这些优秀的朋友。朋友圈、朋友圈,朋友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努力刻苦的人很难与不学无术的人成为好朋友,不是因为看不起或是配不上,而是因为两种人的价值观不同,没有共同语言,很难交流。 孩子,努力读书,能让你收获一群优秀的朋友。 03 努力读书,可以提升你的气质和品位 孩子,有一句话叫“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努力读书,不仅仅是学习一些以后工作能用到的专业技能,也要学习一些看似无用的只是,而这些,则是在培养你的人文素养,简单地说,就是气质与品位。 孩子,有时候我听到你说出:“你看谁谁谁,没读过书不是照样成了千万富翁,那还要读书干嘛呢”,我感到很痛心。不仅痛心于你的“读书无用论”,更痛心于你对金钱与读书的态度。 你知道吗?如果你一直抱着这个想法,即使以后你真的有幸成了千万富翁甚至是亿万富翁,你在其他人眼里也不过是个暴发户,一个一身名牌也遮不住满身粗俗和铜臭的暴发户。 你知道吗?只有钱却没有文化素养的暴发户一般是被人看不起的,他们有了花不完的钱却羡慕那些有文化有气质的人。 孩子,努力读书,能提升你的气质和品味,到那时,无论你有钱没钱,都会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敬。 孩子,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努力读书了吗?因为努力读书,会让你过得更好!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如果你当初看远一点,孩子就不必那么辛苦

周末带CC游玩,其中一段行程是坐船游峡谷,船刚开动,有个5岁左右的孩子就大喊太冷。 因为他的妈妈没想到会这么冷,所以没给他带长袖的衣服,孩子一直哭闹,终于闹得妈妈失了耐心,“你怎么这么娇气,男子汉就不能坚持一下么?现在的情况就是没有衣服,哭闹有什么用?” 瞧,说到最后又成了孩子的不是,明明是因为你出发之前没有把当地的天气以及出游的行程考虑周全,才让孩子陷入了眼前被冻着的忧虑啊。 因为父母从无远虑,所以孩子才总有近忧。 01 3岁前你觉得孩子24小时有人看管,所以作息不那么重要。想玩玩想吃吃,睡眠没规律、饮食没规律。 如今一上幼儿园,一切都乱了,孩子该早起的时候醒不了,该午睡的时候睡不着,老师头疼,孩子辛苦,你最初的耐心最终也会化作怨气: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很快就能适应,唯独你的孩子不乖、不配合。 却没想过,因为你不曾早早培养孩子适应幼儿园的作息啊,你以为只要把他放进去,他就能自动适应。 当然,他最后也一定会适应,但是如果当初你考虑的多一点点,孩子就不必那么辛苦。 02 2岁的时候,带孩子出门,发现他非常不配合,总是让你丢人,行为一点也不得体。 你觉得还是把他留在家中更好,等懂事了再带出去吧,毕竟家人能包容他的一切。 从此亲朋聚会,出门旅行,你都不准备带孩子。 有一天你觉得他足够大了,但是带出去依然让你失望了。要么孩子怕生表现扭扭捏捏、要么天不怕地不怕公共场合撒泼打滚。 因为你从未远虑过,好的教养不是长到一定年纪自然就有的,所谓的言行举止大方得体,都是从小到大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一次次习练出来的。 你之前不给他锻炼的机会,日后就只能靠他自己在一次次碰壁中慢慢学习何为得体。 03 孩子小的时候,你信奉快乐教育,发誓要给孩子最自由、最没压力的3年,所以连最基本的亲子阅读也不引导,孩子不爱绘本,没关系,等大点就好了。 再大一些,他依然不爱绘本、不爱学习,朋友聚会,其他孩子满口三字经,讲故事一气呵成。 自己的孩子只会学动画片里大喊“怪兽变身”,成绩永远排在末位,你觉得孩子没能给你挣回面子,规定他要开始看书,却发现他依然不买账,他不喜欢书,所以一分钟都坐不住。 你只能恨铁不成钢的说,谁让人家遇上一个天生爱学习的好孩子呢。 因为你不曾远虑过,亲子阅读这个基础如果打的好,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和学习有多么重要。 没有生下来就爱书的孩子,但是也几乎没有在父母的耐心引导下依然不喜欢故事的孩子,唯一的可能就是你太早、太快放弃了培养。 04 人家的孩子高中时候就有自己的想法,今后读什么专业,就业选哪个方向,你的孩子想想这个也没意思、那个也不喜欢,上了大学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日浑浑噩噩。

Read more

生个女儿,父母为什么要更加努力?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因为做了父母,压力陡增,为了孩子,父母需要不断的努力。文章写得不错,很多人是在做了父母之后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努力的开始努力,以前努力的则更加努力。 不过,在读者留言中,我还是看到了一些独特的观点。有人说,生男孩的家庭才需要拼命的努力,生女孩的努力啥,怎么享受怎么过。这种观点不是凭空而来,代表着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 刚准备生二胎的时候,就有人问:“你家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得到“是女孩”的回答后,提问者也替我松了口气。 “女孩好啊,再生一个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没有压力了。要是老大是个男孩,就要慎重了。” 不少生男孩的父母被问到生不生二胎的时候,也是回答:“不敢生啊,想生个女儿,怕又是个儿子。将来要准备两套房,想想都累。” 言外之意,生个男孩要比生女孩压力大的多,生个男孩要给他准备房子,要帮他娶媳妇,压力太大了。那你的意思是说,生个女儿这些都不需要了? “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是很多人挂在嘴边、耳熟能详的话,也被普遍所认同,可是我想问的是,真的是这样吗? 现在大多数家庭里,不管儿子女儿都是宝贝疙瘩,生个男孩压力大的传统观念恐怕要改改,相反,生个女儿一点都不轻松,做父母的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你要给女儿更大的选择权 我并不认同生个孩子就要为他(她)准备好了一切,要给他(她)准备一套房子,甚至不惜倾尽自已一生所有。 但是,如果你的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有“生个儿子就要为他准备一套婚房”的思想,那么也请你为女儿准备一套房子。 虽然大多数人的观念都是,结婚男方买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有点法律意识,再看看现在的婚姻法,你就知道为女儿准备一套房子有多重要。 假如你的女儿长大嫁人,出嫁之前男方提前买好了房子,你也给女儿准备了不少的嫁妆,女儿风风光光的嫁了人。 但有一天女儿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两个人要离婚,这套房子还是男方的,跟你女儿一毛钱关系没有,不管他们结婚多少年。你曾经陪嫁给女儿的嫁妆,恐怕早已消耗殆尽,这时你的女儿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有时候,你的女儿可能为了有一个家,有一个固定的住处,而忍受婚姻中各种不如意,因为她没有太多的选择。 同样,你如果能在婚前为女儿准备一套房,她也会有更大的底气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个人,而不是为了房子或者其他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如果说一套房子能让儿子有一定的底气娶个媳妇,那么,一套房子也能够让女儿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的幸福。 你要给女儿一个大的格局 我们常常说要富养女儿,虽说儿子也不能一味的穷养,但在富养女儿的观点上大家是一致的。 要富养女儿,自然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带她见更大的世面,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她有更开阔的思维。 虽说没有钱女儿的精神不一定不富足,但没有钱作为后盾,很多东西你没法带女儿去见识,没法带她去体验,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她的视野。 你要富养女儿,让她精神上富足,首先你自己得是一个精神上富足的人。 你整天挣扎在生存线上,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情去读书、去锻炼,时不时的为了买菜少找一毛钱而跟商贩计较半天,你怎样成为女儿的榜样? 你整天不修边幅,把自己打扮成大爷大妈,就算把女儿打扮成小公主,她的内心里还是成不了公主。

Read more

请不要拿“孩子小不懂事”作挡箭牌

1. 那天去超市购物,看到一位50多岁的阿姨用购物车推着一个小男孩,在干货区挑开心果。与其说是挑,不如说是在试吃,因为老太太一直剥了开心果往小朋友嘴里塞。 这时超市里的导购走过来提醒说:不好意思,开心果是不能品尝的。并指指一旁醒目的提示牌:请勿品尝。 老太太不以为然地说:我没品尝啊,小孩子尝一两个都不许吗?说着又往孩子嘴里塞了一颗。 导购有些不爽地说:尝两颗不要紧,你给孩子吃了都有二三十颗了,这哪里是尝,这是蹭吃。 购物车里的孩子可能感觉出不妙,嘴巴一咧,哭了起来。 老太太看到孩子哭了,瞬间像被踩了猫尾巴一样用尖利的声音说道:“你可真够厉害的,孩子吃两颗开心果,你竟然把孩子骂哭,不让尝我们怎么买,万一是过期的呢?万一坏了呢?再说,他只是个孩子啊,孩子吃你们两颗开心果,是多大的罪过吗?” 瞬间围拢了一群人,不明真相的群众选择和老太太站在同一个战壕里,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小孩子吃两颗开心果没啥。导购气得直翻白眼,说你们讲不讲理啊。 这时轮到我结账了,于是我没再继续围观事态发展,否则估计我也会和那个导购一样气得翻白眼。 怪不得有人说,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经常看到一些人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名,寻求各种方便,甚至有失教养却毫无愧疚感:大家都在排队上车,她非要夹塞,理由是带着孩子不方便;去吃酒席,人还没到齐,某位家长已经给孩子吃上了;厕所就在十米开外,公园广场上却一大片尿迹,因为“娃小憋不住了”…… 其实很多时候,不懂事的不是孩子,恰恰是那些打着孩子旗号的大人。 有个朋友曾经和我吐槽,亲戚带小朋友来家里玩,看中了她家博古架上的手偶,那是她从日本买回来的,非常爱惜,建议孩子玩别的玩具,小朋友又哭又闹一定要手偶,家长不但不哄孩子,还自作主张拿下手偶给孩子玩。 结果小朋友拿到手里后,又咬又啃还往地上扔,朋友心疼地制止,却被背地里吐槽抠门、小气:“连小孩子玩一下都不肯。” 听那语气,不给小孩子玩就是没爱心,就是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问题家长明知道那么大的小朋友不知轻重,有损坏人家东西的可能,为什么不制止呢?孩子小,就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给月亮百依百顺?孩子小,就可以肆无忌惮不讲规矩,甚至没教养了吗?气人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些不作为或者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大人。 2. 退一万步讲,如果孩子可以轻易被原谅,那么,多大的孩子才算孩子呢? 我记得有一次坐火车回河北老家,那是一班夜车,车里人多,又闷,一个一岁左右的宝宝不知怎么了,突然开始哭闹,当时已经熄灯了,车厢里很安静,所以小朋友的哭声格外响亮。 虽然很吵,但大家都没吭声,毕竟,这么大的孩子哭闹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家长已经尽量在想办法哄了。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吵死了,还让不让人睡觉?” 听声音应当也是个“孩子”,只不过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 原本在哄小孩儿的家长解释:“不好意思,车里太闷,宝宝可能不舒服,请体谅一下。” 然而十岁的孩子并不想体谅:“他不舒服,我还被吵得头疼呢,我体谅他,谁体谅我啊?再哭你们下车吧!” 一岁孩子的家长估计被那句“你们下车”惹怒了,不满地反驳:“孩子不懂事哭闹,我已经尽量在哄了,你有什么资格让我下车?火车是你家的吗?” 结果一直沉默的、十岁孩子的家长不乐意了:“你的孩子是孩子,我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你家孩子哭闹吵得大家睡不了,我儿子抗议一下,你横什么横?” 眼看两位“护孩子”心切的家长要开撕,列车员赶紧出面制止,努力平息了这场争吵。 但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可以不懂事,可以犯错,也应当被原谅,因为他是一个孩子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