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孕期好心态 开开心心迎宝宝

怀孕,这是值得一家人高兴的事情,拥有宝宝的梦想终 于就要实现了,这个时候不仅要保障身体上的健康,更加应该要注意心理上的健康,那准妈孕期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呢。当女人在怀孕之后,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喜悦,有时候还有一些小担忧,心理上的感受可谓是五味俱全,因此孕妈妈的心态要好。 孕早期——大吃特吃 一般情况下怀孕的女性在早期都会存在呕吐的症状,然而幸运的是我的反应并不是很厉害,几乎没怎么吐,只是对一些特殊的味道有些敏感,因此我的食欲一直不错。但别人都说我还是有些瘦,我想也许是营养被腹中的宝宝吸收了,值得! 孕中期——完美胎教 在肚子越来越大的时候,胎儿也越长越大,于是,胎教成了我这些日子里不可缺少的工作。每天早晨,我把自己和宝宝喂饱之后,就一边哼着儿歌一边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儿。然后,坐在沙发上边吃些坚果,水果等食品,边享受着钢琴曲带给我们行云流水般的意境。 临睡之前,我一边抚摸着饱满的肚皮,一边轻唱着儿歌,有—种哄宝宝睡觉的感觉。唱歌会使自己拥有一颗童心,从而和腹中的宝宝心灵相通:听钢琴曲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抚摸能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是和我们永远在—起的。 孕晚期——快乐享受 离宝宝出生还有两个多月,即将就要迎来宝宝的到来了,真不知相隔一层肚皮里的他到底长的啥模样?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无论他长成啥模样,都将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天使。虽然这个阶段是我最笨重的时期,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但是这也是最值得我珍惜的阶段,因为这是我与宝宝共为—体的最后时刻了。 我开始为宝宝做着一切出生后的准备,为他添置些衣服及日常用品。每次的购置活动,不但使我进行了适当的运动,同时也有了一种做妈妈的幸福感。我怀着一颗快乐的心,迎接着这个小生命的到来。 怀孕心得 在怀孕期间应该是开心并且快乐的,自己酝酿着的爱情结晶视为一种莫大的自豪与荣耀。我开始变得淑女了,说话也变得温柔了,心胸变得宽广了,以往不开心的事情在我眼里也显得那么无足轻重。母爱的豁达就这样在我的孕期里滋生壮大。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准妈孕期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很多人不清楚,有时候由于对于未来的迷茫在担忧,有时候在为了现在而开心,从上文我们知道了这个问题的回答,那么孕妈妈就要注意起来,做好孕产期保健。 图:pexels.com

Read more

别对孩子怒吼!父母如何控制怒气?

孩子屡屡测试你的底线,但是他不该启发我们不适当地回应。任何会导致我们不理性的举动可能根深于你好几年了。我们都知道孩子生气时我们无法冷静思考,因此我们也变得跟孩子一样–发脾气。 别担心,这很正常。我们都曾在幼年时期受过父母不理性的对待,我们的孩子多少也在承受你过去的伤害。好消息是,我们可以预测孩子哪时会把我们挤到悬崖边缘,我们大人也有责任远离这样的悬崖。 父母亲与孩子间特别容易触发对方生气的动机。因为孩子特别容易启发我们儿时的焦虑,我们也通常无意识间重复过去受到的对待。儿时的恐惧是很有能力的,常会战胜即便已是成人的我们。因此,父母控制自己的愤怒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会伤你的孩子。 当你对孩子尖叫或打小孩时 像你的妻子或丈夫对你愤怒大吼,再把他们想成现在的三倍大。想像他们是你唯一的食物、安全、保护、关爱、自信与资讯的来源,你没有其他诉求的对象,把这样的感觉放大一千倍,这些就是父母失去控制对孩子大吼或打小孩时,孩子的感觉。 愤怒已经很可怕了,言语或肢体虐待更糟糕。即便你的孩子似乎已对于你的愤怒麻木,那也代表他已承受太多,发展了自我防御机制,而且很有可能向外找寻庇护的对象,通常是同侪。我们越常对孩子发怒,孩子就越防御,我们的怒气对孩子也越没作用。 父母如何控制怒气? 最重要的是不要在盛怒的当下就冲动,你的愤怒要你这么做,它觉得现在是紧急状况,但你的理性知道绝对不是。因此,不要打小孩,不要对小孩尖叫,那只是在发泄你的怒气。如果你也对他尖叫,他很快也学会这种模式来处理怒气,直到长大成人。以下是处理方式: 1.在你真正生气前,设定界线 我们通常会生气是因为没有设定界线。如果发现自己已开始生气了,就是要做某些事情,避免自己濒临悬崖的时候了。如果你今天白天过得并不好,尝试跟孩子解释,请他们体谅。如果你孩子持续做扰人的举动,停止你正在做的事,重新引导他们,避免自己的情绪指数升高。 2.情绪爆发前,让自己冷静下来 停止、放下、还​​有深呼吸。提醒自己现在不是危急情况。找个会让自己发笑的理由,解除心理紧张的按钮,甚至强迫自己笑,帮助自己冷静,或是哼一首歌。如我你一天可以找个孩子不在场的时间练习让自己放松,那孩子惹你生气时,那你就更有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如果你能够深呼吸地更彻底,可能会发现自己愤怒背后是害怕、难过与失望。但不要强化这些让你愤怒的情绪,只要深呼吸,这些感觉会慢慢过去。 3.隔离自己 盛怒之余,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地方。远离孩子,因此你不会在盛怒之下责打他。例如洗个手,一再告诉自己[因为孩子现在需要爱!]、[这不是紧急状况!]、[他发脾气因为他需要你帮他厘清他的情绪。 ] 大声讲出这些话没有错,孩子也在学习你怎么处理怒气,下次当他生气时,别意外他也会对自己讲出这些话。 4.倾听你的愤怒,而不是表现愤怒 愤怒就像其他情绪,我们有责任处理它。有建设性的方式处理怒气是去理性分析它的原因,并且改变现状。有时候其实是教养的问题,或许要加强孩子的常规、或许是要提早带孩子去睡觉、或许要加强亲子间的关系。有时我们甚至会发现自己生气的原因不是孩子,而是白天工作时的老板,或是自己的另一半,孩子只是我们宣泄怒气的出口而已。 5.对别人[表现]你的怒气会强化或提升怒气 研究发现,当我们在生气时表现生气,会让我们更生气,也让其他人受伤或害怕,他们也会开始生气。无意外地,这会把双方关系弄得更糟。因此,与其表现怒气,应该表现是愤怒后面的原因,可能是受伤或是害怕。但对孩子,父母应该管理情绪,第一步绝对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6.管教前先等待 不要在盛怒之下管教孩子,你可以说:[跟你讲过那么多次了,我实在不敢相信你又打了你弟。我们等下要好好谈这件事,在这之前,我期待你能好好表现。 ]然后,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强化孩子犯得过错,就使用上述技巧让自己冷静。 7.不要体罚 体罚让父母暂且发泄怒气,但对孩子有恒久的伤害。研究发现体罚会让父母上瘾,因为它能发泄怒气,但父母应该找到其他发泄怒气的方式,而不是伤害孩子。

Read more

要想宝宝牙齿长得好,这个动作必须要做

最近这几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牙套妹” “牙套哥”,有一种遍地纪晓岚(特齿铜牙)的感觉!虽然牙套有那么一点影响美观,但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牙齿健康!但有件事嗷嗷哺就想不通,既然你们这么在乎这一口牙齿,为什么不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护理呢?何必等孩子长大后每天到医院牙科排长队…… 可一说到这件事,许多问题就来了:宝宝牙齿护理应该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才能给宝宝使用牙膏?宝宝多大以后才能使用电动牙刷?…………妈妈们不要心急,护牙是个长期工程~马虎不得! 牙齿护理第一阶段 0-6个月是宝宝进行口腔护理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大多还没有出牙,主要食物也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所以妈妈们主要的工作是帮助宝宝清洁口腔。 ● 清洁方式 喂宝宝喝一点温开水,目的是起到漱口的作用,或者用质地绵软的湿纱布轻轻擦拭宝宝的牙床。 ● 洁牙工具 牙齿抛弃式纱布巾 护理小常识 对此很多妈妈会有这样的疑虑——宝宝还没有长牙不需要护理吧? 虽然宝宝目前是以母乳或奶粉为主,但在宝宝吃奶的过程中也会有奶水留在口腔中。所以这个时期帮助宝宝做清洁可以去除口腔中残留的奶水,从而减少口腔的细菌!同时能帮助宝宝提前熟悉口腔清洁这项日常工作,为将来刷牙进行铺垫。 牙齿护理第二阶段 6-18个月属于宝宝牙齿密集长出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一般都已经添加辅食,口腔内的残留物更多了,如果牙齿不及时清洁,很快就会开始有牙菌斑,细菌很快就会侵蚀宝宝的小乳牙。 ● 清洁方式 这一阶段还是建议延续了以前的做法,每餐后清水漱口和临睡前纱布擦拭,一项也不能少。在第1颗牙萌出后可选用套在手指上的指套牙刷来为小宝宝刷牙,这样不仅能洁齿,而且还能轻轻按摩齿龈。 在长出2-3颗牙时,非常喜欢咬东西,硅质固齿牙刷对他很适合。硅质固齿牙刷不仅能清除牙上的残渣,而且还能按摩和保护牙床,完全可满足宝宝这一时期总想咬东西的欲望,并让他咬得满足而又安全。 ● 洁牙工具 牙齿抛弃式纱布巾、硅胶指套牙刷、硅胶固齿牙刷 护理小常识 一般宝宝牙齿萌出之后,很多妈妈都在纠结要不要给宝宝用牙膏这件事,那是可以用还是不可以用呢?

Read more

孩子长个儿正当时,这5类食物绝对不能碰!

最近,有妈妈咨询,说小孩吃了果冻后是否真的会引发窒息?其实,家长这样的“恐慌”并不是小题大作。仅在今年,小编就不止一次在微博上看到孩子因食用果冻而导致窒息的意外事故…… 当孩子3岁以后,户外活动增多,见到各种花花绿绿零食的机会也就相应多了,孩子见了容易迈不开腿。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食物中仍潜在不小的危险性:例如除了高热量、高脂肪之外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其中添加的香精、色素以及重糖重油的口味也对孩子的健康有害无益。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当下哪些不提倡食用或者不宜多食的食物,以供家长提防: “高度警惕”类 这一类食物中,首当其冲的是果冻。它除了有引发窒息的危险,由于果冻里添加剂过多,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健康。另外,坚果类食物也要引起父母格外警惕,如开心果、杏仁等,由于这类食物颗粒大、圆,孩子不慎整粒吞咽,极易呛入气管造成窒息。 “能不吃尽量不吃”类 方便面,如没有特殊情况,能不吃尽量不要吃。国产大部分方便面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多种食用色素以及防腐剂等,常吃会造成孩子营养失衡,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其次,冷饮也是越少吃越健康,除了添加剂的问题之外,孩子的胃肠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吃了较多冷饮还会使口腔、胃黏膜的血管剧烈收缩,影响局部血液供给和胃液分泌,引发腹痛、腹泻和食欲降低等疾病。 另外,还有油煎炸食品,虽气味好,味道香,但不易消化,容易破坏孩子稚嫩的口腔黏膜。 “糖衣炮弹”类 孩子对糖果类食品是毫无抵抗力的!虽然部分增加营养素的糖果,如奶糖、果饴糖等,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还是有益的,但是过量则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多种危害:首先会影响食欲,孩子到了吃饭时间不想吃饭,长此下去,孩子就得不到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其次吃糖过多会给口腔内的乳酸杆菌提供有利的活动条件,便于它们把糖发酵而产生酸,而酸又会促进龋齿的形成。因此,糖果类食品孩子隔几天可以吃一次,但平时不宜多食。 “不宜多食”类 1、食盐:盐不可或缺,但孩子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能加盐过多,而且最好用低钠盐。原因在于幼儿的肾脏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在饮食中加盐过多,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对孩子的肾功能造成损害。而且,食盐的钠离子能够促进钾离子的排出,吃盐过多,会造成钾离子的流失,使孩子出现疲劳、倦怠和嗜睡等症状。建议1~6岁的孩子每天食用食盐的量不应超过2克。让孩子从小习惯食用清淡口味的饮食,对他的未来健康非常有益,可以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肾脏病等疾病的发生。 2、动物脂肪:动物脂肪消化所需的时间较长,在胃内停留时间久,吃后容易产生饱食感,过多进食脂肪,会影响其他营养食品的进食量。高脂肪饮食会影响钙的吸收,因为脂肪消化后与钙形成不溶性的脂酸钙,从而阻止钙的吸收,日久造成缺钙。脂肪摄入过多,血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这两种物质是形成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另外,脂肪进食过多,可使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多而使孩子过分肥胖,从而心脏的负担会增加,两足负重也增加,容易形成扁平足(平底脚)。 “绝不能吃”类 很多家庭有剩菜剩饭的习惯,这对孩子健康不利。隔夜饭菜会产生亚硝酸,进入人体后转化为致癌性很强的物质,因此不但是孩子,大人也不要吃,吃不完就倒掉。此外,烟熏盐腌食品孩子亦不宜食用,这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强致癌物,多吃这类食物,孩子成年后患癌症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所以从小不宜多吃。 图来自:stocksnap.io

Read more

请管好你的嘴,不要捉弄我的孩子

孩子们并不是什么玩物、动物或玩具,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人,是有灵魂的生命,需要被平等地对待和尊重,一定要杜绝那些对孩子的语言暴力和挑逗。 01 “捉弄”孩子,是我们中国人一个有着悠久传统并且乐此不疲的乐子。 很多人会告诉你,“我喜欢你小孩才逗他呢,其他人我还不逗!” 每次碰到这样的人,只能微微一笑之。最好带着孩子赶紧离开,躲得越远越好。估计带娃的父母都遭遇过这种所谓的“喜欢”。 很多大人利用小孩的幼稚不懂事,故意让孩子担心、害怕和哭泣,目的是逗大人高兴。但是知道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甚至造成悲剧,你还这样么!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这样的悲惨故事: 是一位妈妈讲述的她邻居孩子的故事,真的给家长敲响了警钟! 她的邻居刚生了二胎男孩2个多月,大宝是个女孩才7岁,一天中午家里只有妈妈和两个孩子。 当妈妈要进厕所,让小姐姐帮忙带一下小宝宝时,没多久听到窗外“轰”的一声,随即听见女儿的惊叫声,妈妈从厕所出来跑到阳台,随即狂奔到楼下,看到小宝的尸体时瘫倒在地嗷嚎大哭。 原来是大宝将二宝从8楼丢了下去,二宝当场没有了生命迹象。后来找到直接导致悲剧的导火索,是当天早上大宝到邻居大妈家跟她的孙子玩时,大妈说了一句无心的话:“你妈妈生了弟弟,不要你了!” 小女孩当场脸色刷白,整个早上都闷闷不乐,没想到中午就出事了。大妈说当时也没什么目的,只是为了好玩。 为何会这样呢? 因为在孩子的内心里,他们面对大人的话,无法辨明是玩笑话呢,还是真实的呢?所以这样的捉弄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做出极端反应。 02 爱我的孩子,就请不要捉弄我的孩子。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戏弄,是父母的责任。 请不要说“你妈妈不要你了”。 有一天,我妈的一个朋友逗儿子,说 “你妈妈不要你了,周末都不带你玩。” 这句话说了好几遍。当时我在厨房听到,心里很不舒服。 说句心里话,下次我还碰到谁对着我孩子说这句话,不管她是谁,我一定要跟她好好理论一番,因为这句玩笑话的伤害力很大。哪有妈妈不要自己孩子的呢?大家都知道答案,所以觉得开开玩笑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你知道吗?孩子有时候会相信,特别是几个人反复说,那还真是三人成虎了,大人都信,何况一个孩子,而当你的话被相信了,在孩子心里产生的后果,估计你从来就没有想过。 孩子会焦虑,甚至会讨厌妈妈,抵触妈妈,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这样对孩子的成长的杀伤力很大,拜托你积一点口德,做孩子真不容易! 请不要让我的孩子回答爱妈妈多还是爱爸爸多一些。 这样的人还真多,还有一些人会问儿子:“你喜欢你妈妈一些还是喜欢你爸爸一些呀?”

Read more

让孩子从小自信的28个方法

关于孩子自信的事儿,这可是个大事儿!因为这个事儿,爸爸妈妈们可是没有少费力气。培养自信心,这对孩子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很自信,但自信不是天生的。以下是让孩子从小自信的28个方法,非常有效、实用。 1. 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在客厅站着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我要喝牛奶。”你在厨房做饭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妈妈把米饭蒸上,就去给你拿,好吗?”经常忽视宝宝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 2. 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周末带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见,如果你已经有了目标,可以采用二选一法,比如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3. 不要嘲笑孩子 如孩子刚学说话,你教他“大西瓜”,他却说“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当时刻意强调,换个时间再教他。在孩子语言学习期,你的嘲笑会使他丧失学语言的信心和兴趣。 4. 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 孩子提出问题,你要耐心倾听,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妈妈也不知道,我们去查字典或者用其他的方法,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回答。让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对别人的敬畏心理,从而增加自信。 5. 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 用商量的口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请把报纸拿给妈妈,好吗?”让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 在家陈列孩子的作品 让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墙面上张贴他的涂鸦之作;在柜子上为孩子做个陈列架,陈列他的小制作。荣誉感最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7.给孩子属于自己的一个领地 给孩子一个房间,没有条件的,可以给他房间的一部分,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不受束缚的小天地。因为拥有自己的“领地”的他心中充满骄傲感,这会让他平添自信。 8. 妈妈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不要总是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备孩子,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并且跟他一起做。妈妈的宽容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土壤。 9.

Read more

如何让孩子与你自在谈心

在何种情境下,我们才得以让孩子愿意主动谈心呢? 互动良好的家庭对话是教养得以成功的关键,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想要彼此开诚布公谈心绝非易事。 英国家庭心理学医师瑞秋安德鲁(Dr Rachel Andrew)接受《卫报》访问时便提到,其实当父母处于「从旁倾听」的时候,像是一起跑步、散步、骑车、煮饭、烘焙等等,就是亲子间进入谈心的最佳时刻;原因在于,这类情境下的对话通常不会带给孩子任何压力,因此自然可以听到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 「无论是几岁的孩子,若亲子间能养成谈心的习惯,除了将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同时更能滋长亲子间的信赖关系,因为孩子会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他都可以安心的告诉你,不用担心一开口就会挨骂;而我们所得出的经验是:从旁倾听的谈话方式容易让孩子感到自在,进而愿意分享自己所遇到的状况,就像孩子们玩耍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对话起来一样」安德鲁分享。 至于如何才能让孩子对你敞开心扉、无话不谈呢?家长们不妨可以这样做: 1.亲子时光,每天至少10分钟 一般而言,建议每天至少有十分钟的活动是由孩子主导的,创造从旁倾听的机会,像是一起动手做劳作、烤饼干、跑步或其他适合亲子互动的项目,首先这么做会让孩子理解他们对你的重要性,不但可以建立孩子对你的信赖,同时更可以让他明白你们之间存在着专属的亲子时光。 2.专心聆听,让孩子主导对话 往往在规律且和缓的气氛中,就能让孩子自然的养成与家长分享心情的习惯,尤其当孩子正和你分享自己时,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专注聆听,让孩子主导对话就好,切勿中途就对孩子的话妄下评语或是产生质疑,要不这将有损好不容易才萌芽的亲子关系。 3.保持冷静,确认孩子的感受 有时候,家长可能会被孩子说出来的想法或事实吓到,但家长务必要冷静的让谈话继续,从旁倾听的对话方式可以有效拉近亲子间的距离,让孩子有勇气说出原本害怕或烦恼的事,像是最常见的「校园霸凌」,家长们往往知道后就想立刻采取行动,但却忽略了其实应该冷静下来,听听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如何。 藉由谈话的过程,家长可以确认孩子真实的感受,像是:「我总算知道你每天上学所要面对的」,或是「难怪你总是一脸焦虑」,但记得还是让孩子继续主导话语权,直到他们想要结束谈话为止。 4.提供选项,不为孩子做决定 在谈话告一段落时,家长也可以提供一些选项,与孩子讨论接下来该怎么做比较好,像是:「你觉得妈妈陪你一起去学校处理妥不妥当?」或是请孩子写写看他希望你怎么跟校长或是老师反应,如果家长希望建立起孩子对你的信任,记得千万别替孩子做主,尤其对青少年来说,你越是替他们做决定,他们越会觉得你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尽管父母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表达关爱最好的方式往往却是──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除了让他们厘清自身的感受之外,更要让他们知道,你永远都跟他们站在一起。 图:pexels.com

Read more

你是这样对宝宝的吗?

1、经常亲吻宝宝的嘴巴 害处:我们能理解父母喜爱宝宝的心情,但是宝贝们的免疫系统和抵抗力都还有待完善,这样的“亲密接触”很容易将大人身上的细菌传递给宝宝(如口腔中的微生菌就会通过这样的途径被传染到宝宝身上),导致宝宝生病。 改变方法:情感交流的方式个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给宝宝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用亲吻额头、小手代替亲吻嘴巴,更要避免让其他来探视的人随意亲吻宝宝的嘴巴和脸颊。 2、用嘴巴吸奶嘴尝试牛奶的温度 害处:用奶瓶喂奶时,有的父母因为无法把握温度,就直接吸一口来判定,实际上这样做会让大人口腔中的细菌依附到奶嘴上,然后再进入宝宝的身体。如有的家长有蛀牙,而宝宝也有蛀牙,就是这种不良习惯导致的。 改变方法:如果对牛奶的温度没有把握,可以将奶瓶倒过来,将牛奶滴几滴在手臂的内侧,如果感觉不烫也不凉,说明温度比较合适,可以给宝宝喝。 3、细小物品、危险品到处放 害处:有的家长本身喜欢随手乱丢东西,总忘记将物品归回原位,如用完的剪刀、水果刀。还有硬币等比较小的物品也随手乱放,一个不注意大件会伤到宝宝,小件会被宝宝误吞。 改变方法:尽量做到将物品回归原处,硬币、药丸等容易让宝宝误吞误食的物品,一定要放在宝宝看不见的地方,危险物品一定要远离宝宝。地板、床上等宝宝经常活动的地方也要收拾干净。 4、家中乱拉线 害处:现在家中的电器很多,有电器就少不了电线、插座各类物品,家中风扇的电线、网线、洗衣机的电线横七竖八到处散落,对已经会走的宝宝是很大的威胁,一不小心就会绊倒,而且一旦什么都不懂的宝宝去触摸电线、插座,就十分危险。 改变方法:插座装在宝宝摸不到的高度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各种接线可以买一些线盒将电线绕起来固定住,既节省空间,也让家中看起来清爽。还可以购买插座安全罩,将无法移动又暴露在外的插座盖住,这样就更加保障了宝宝的安全。 5、宝宝的内衣常常换新 害处:有些家长对此很不理解:“我爱宝宝才从里到外都给他买了许多新衣服,怎么也不对了?”宝宝的皮肤很娇嫩,而再合格的贴身衣服,也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且柔软度不够,既可能擦伤宝宝的皮肤,所含的化学成分也会危害宝宝的健康。 改变方法:贴身衣物选择时材质很重要,而且不要常常换新的,如果有亲友小孩穿过的也可以拿来用,因为里面所含的甲醛等化学成分,经过长期的洗涤已经基本不在了,而且更柔软舒适,虽然不是新的,可是对宝宝的健康更有利。 6、方便只用一次性纸尿裤 害处:纸尿裤用完就扔,方便又省事。但纸尿裤主要由纤维素、聚丙烯酯高性能吸附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少量的弹性物质和黏胶组成,透气性并没有那么好,如果纸尿裤湿了又没有更换,会伤害到皮肤,让宝宝的小屁屁变得红红的,而摩擦时也会损伤宝宝的皮肤,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皮疹,也就是俗称的尿布疹。 改变方法:夜间可以给宝宝用纸尿裤,但白天最好还是给宝宝准备一些布尿裤,虽然麻烦点,但对宝宝好。如果用纸尿裤,也要随时注意更换。 7、大肆给孩子进补 害处:孩子还不会吃饭的时候,给孩子补钙、补铁、补锌……孩子会吃饭了又开始大鱼大肉的伺候,实际上,给孩子“多”的,不一定对孩子好。如过量补钙,孩子吸收、消化不了,反而会造成钙沉积,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就出现肾结石、胆道或者泌尿系统结石,而大鱼大肉的结果是导致肥胖儿。可见,大量进补的副作用反而会害了孩子。 改变方法:对婴儿来说,母乳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会吃辅食的孩子来说,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才有利孩子成长。如果真的担心孩子缺少某些元素,也一定要经过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 8、将孩子扔在床上不看管 害处:有些父母将不会走的孩子放在床上就走开了,以为宽大的床很安全,但实际上,却常常发生婴幼儿跌伤的事件。 改变方法:如果实在要离开一会,也尽量将孩子放在有栏杆的婴儿床或者手推车上,并且尽快回来,尽量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 9、生活没有规律

Read more

孩子情商高,其实就是教养好!

前言 “情商”这词近年来很流行。何谓情商高?何以提高情商? 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此定义,但对情商低的种种世相却能尽收眼底。 如果只是想着孩子怎样才能聪明,怎样考高分,考上理想的学校,而不注重对孩子心智的培养。如果父母只重视对孩子进行文化灌输,而忽视孩子接受自己、被别人接受以及友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孩子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相反,会渐渐变得冷漠、自私、焦虑、任性…… [18岁之前,是培养孩子情商的绝佳时期] 一、教孩子学会生存和自立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 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胜利地穿出森林。 也许人们会认为,像伊芙雷这样的女孩生来就有才能,其实才能不是天生的,得益于其父的后天的教育。目前西方国家,包括东亚的日本,十分重视孩子的生存教育,从孩子懂事起,就教育他们如何学会生存和自立,跌到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会吃饭,整理自己的东西,并知道什么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 二、培养同理心 一个有同理心的人,能敏锐的感知别人的快乐与悲伤,她就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好的关系让她幸福;她能为别人着想,那她一定是个有道德的人,而不是空有学识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同时,有同理心的人都是有人性的,这是做人的根本。 为很多家长总是抱怨:整天起早贪黑付出那么多,没想到养了个小白眼狼,一点都不体谅我!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就是平时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导致孩子不习惯与站在家长角度上思考问题。而培养孩子同理心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多跟孩子表述你的感受,然后问一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做? 三、培养责任心 情商高的孩子,对自己应遵守的规则、应履行的义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当自己犯了错误时,能勇敢面对,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而不是哭闹、耍赖。 教养好的孩子,往往也是有担当的孩子,答应了父母的事情尽量去实现,而不是仗着自己年龄小就随意反悔、撒泼。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孩子的要求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当然孩子在照顾的过程中,难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时候家长应该进行监督,并告诉孩子疏于照顾的后果,让孩子负起责任来。 四、管理情绪的能力 一个情商高的孩子,不会在测验不及格的同桌面前炫耀自己的100分,因为这很伤人,除了让同桌更痛恨你,没有别的好处;同样,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不会把在学校受的委屈发泄到父母身上,因为我们不能让无辜的人替我们的坏情绪买单。 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第二方面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 这里以孩子对于愤怒情绪的表达为例来说明。一些家长在批评、惩罚孩子的时候,不允许孩子辩解,不允许孩子哭泣,甚至连孩子表达出一些不满情绪都不允许。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会变得或者是逆来顺受,或者是压抑郁闷,或者是当面唯唯诺诺,背后却以破坏纪律、破坏东西的极端方式发泄愤怒情绪,这都不利于孩子情商的培养。 恰当的做法是,当批评孩子的时候,允许孩子辩解,让他讲出自己的道理,当孩子受到惩罚的时候,也应该允许他哭泣,也应该允许他不满、允许他愤怒。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压制他。我们不是希望孩子没有愤怒,而只是希望教给他如何恰当地表达愤怒。 如果我们能够以极大的包容来教育引导孩子,他们就能够逐渐学会控制情绪。遇到高兴的事不会乐极生悲,遇到悲伤的事不会绝望无助,遇到愤怒的事不会冲动,能够通过等待、转移、调节的方式来化解负面情绪。 18岁前,也就是孩子成年以前,父母必须培养出他的高情商。到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发育已经基本定型了,以后再想培养就比较困难了。对于一个即将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人来说,情商比智商要更加重要,它能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以后不会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它也能使你的孩子善于交际,富有人格魅力;它还能使孩子坚强勇敢、冷静沉着地去面对所有压力和困境……

Read more

12个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方法

养儿方知父母恩,大多数人都是当了父母后才终于明了到父母难为,做父母的总是全心全意地爱着孩子,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期望他们出人头地。然而,我们认为最好的,孩子是否能够欣然接受呢? 我们全心的爱,孩子是否真的感受到呢? 育儿专家暨心理治疗师Andrea Loewen Nair提供家长们下列12个简单的方法,让孩子可以真实感受到父母亲满满的爱、倾听及接纳。 1.每天分别出10到15分钟不受任何打扰的时间给孩子,给予他们全部的注意力、毫无分心。如果刚好手机响起,就大声告诉孩子们「它可以等」。 2.当你自己想要有些独处时间时,要注意所表达的方式。例如「我想要好好泡个热水澡」远比「老公你终于回来了,请你接手陪他们因为我累了」来得好多了。 3.当你无法陪伴孩子时,请认真地告诉他们你正要去做的事,以及事情的重要性。 4.问孩子问题时,要表现出感兴趣的专注力,例如「你最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建议可常常建立与孩子这样有品质的对话。 5.时常给予孩子亲吻及拥抱,让你与孩子有更多的身体接触机会。 6.与孩子说话时,身体尽量降到与孩子同高,专注地看着他们的眼睛,让他们感受到你正在仔细聆听。 7.每日放学后,重新与孩子建立连接点。当孩子一进家门时,不要开口就说「去写作业」、「老师今天打电话给我」,而是要反问自己「要如何让孩子高兴看到我」,因为当孩子与父母有好的连接时,自然就会愿意合作了。 8.不要过于在乎结果,而是享受过程。例如当孩子演奏表演时,「我喜欢看你演奏」比「你演奏得很棒」来得好。 9.偶尔舍弃营养均衡的食物,并且让孩子来决定晚餐内容,心情放轻松点,偶尔的不营养并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10.让孩子来选择想要与爸爸或妈妈一起进行的活动内容,即使你认为他们所选的活动一点都不好玩,仍然积极参与。 11.没和孩子在一起时,可以透过一些小东西让孩子知道「妈妈好想你」,例如写个小纸条、为他准备他爱吃的午餐、一则简讯等。 12.当孩子放学进家门时,先放下手边正在做的事,立刻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及微笑。 图:pexels.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