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孩子有一段时间变成了“小气鬼”,特别抠门,只要有别人在就紧紧护住自己的玩具及零食,甚至连爸妈都别想从他手里要过来任何东西。 孩子的抠门会不会让你在他人面前没面子、觉得尴尬?我想,呵呵,多多少少会有这样的感觉吧。 ➣ 孩子成了“小气鬼”,苦恼的爸妈看过来: 孩子抠门背后的原因 孩子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有了“我”和“你”的概念。他会非常注重“什么是你的”和“什么是我的”,并以此来确认自我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分享”常让孩子感觉到“失去”或者“被侵犯”。出于这种不安全感,他们常常极力捍卫自己的所有权,如果这种愿望不被理解,他们会更加的不安,更加激烈的拒绝分享。 做“明白”的父母 ①“抠门”是阶段性的 小孩明白“你”、“我”的分别,所以觉得“我”特别重要。有时家长太急会适得其反。应鼓励他试着和别人玩。当然头一两次要注意选择对象,不要选个特霸道的小朋友,玩具一下被抢走了,这样也会伤了孩子,下次就不愿意分享了。 ② 尊重孩子的权利 我们常说小孩的心思不好猜,所以孩子不给别人他的玩具,也许是怕玩具再也拿不回来。玩具是他自己的,他有这权力,强迫他拿出自己的东西,会伤他的自尊心。长期如此,他会觉得自己的权力不重要,总是怕别人不高兴,遇事顾忌太多。 ③ 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和体会 孩子2~4岁时的小气与长大后的“自私”并无必然关系。家长可以这样做,一是不强求他将东西给别人玩,二是鼓励他和小朋友商量,三是给他出主意,让他去要求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好玩具来交换。 对孩子的事情,家长一方面给他讲道理,另一方面留出机会让他自己去实践和体会。 ④ 是家长自己觉得没面子吧 其实大多数孩子都小气,因为孩子不懂得掩饰,只会将内心的真实想法真实地表现出来,不论是用语言还是行动。家长们敢不敢承认,孩子小气往往都是你们觉得没面子,其实,孩子们在一起玩时谁也不会因此而互相不理。 ⑤ 别总和别人比 佳佳最近特别小气。妈妈和阿姨总喜欢拿小优和佳佳比。比如有时佳佳不想吃饭,妈妈会说:“给小优吃吧。”以至于后来,佳佳一看到小优,就觉得小优要抢她的东西。 现在小优家搬走了,妈妈和阿姨也比较注意不那么说了,再加上慢慢地开导,佳佳知道了自己的东西可以借给小朋友玩,自己也可以借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玩,这样大家可以玩好多的玩具。 ⑥ 交换的甜头
Read more孩子有这5种表现,可能智商极高!
家有“三好学生”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家有“熊孩子”也不见得是件坏事,也有可能是件好事儿呢。反而,现在是“熊孩子”,说不定将来会有大出息呢!尤其是你家“熊孩子”有以下这五种表现的话,可能是因为智商特高或有特殊才能的原因哦! 01. 话唠 “话唠”是特别让老师头疼的“熊孩子”类型,不仅影响老师上课,还影响同学学习。相信此类孩子的家长也经常被老师“关注”吧! 其实,有些孩子天生外向,语言丰富,表达能力很强,只是作为小孩子,较缺乏自制力,暂时不能控制自己想表达的欲望,也不知道什么场合适合讲话,所以才会像个小喜鹊一般,不停地喳喳喳! 但是,家长千万不要因此强烈的谴责孩子,因为这很有可能抹杀孩子的“说话”天赋,说不定以后就是出色的主持人、记者、主播之类的,而且能说会道的人在社会上也比较吃得开,要知道,小孩的自尊心是很强的,过度责骂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 不过,为了不影响其他人,家长也需适当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不该讲,或者让孩子放学后专门讲讲学校发生的故事等等。 02. 爱发号施令 这类孩子在某些人眼中是“领头羊”,可是在某些人眼中是就显得有点自私、爱出风头。不管怎样吧,不能否认的是,这类孩子普遍有着较强的主见性、领导和组织能力,说不准可能以后就会成为领导人。 03. 攒零用钱 其实我还蛮佩服这类孩子的,小时候自制力就能那么强!能有效控制自己欲望的人,相信做起事来也不会差。目标、雄心、自信等都是很厉害的。 04. 特别爱讲小故事 这类孩子跟“小话唠”不一样,他们就是特别喜欢故事,经常嚷嚷着让你讲故事、或者让你听他(她)的故事,有时候还特别爱扮演故事里的人物。 经常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比如他可能会说“这只小狗可能是哮天犬”之类的,不要打断他的思路、想法,让他自由的发挥,毕竟每个小说家都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岂是尔等凡人能够理解的。 05. 多动症 对于“多动症”,很多人把它归结为一种病,但我更愿意说他们是“运动细胞”太发达,活动就是他们的生命,静下来就等于扼制了他们的命脉。 一般这类孩子,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都不错,而且思维也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加以培养,以后会有很好的发展。 总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引导教育方法。 做教育这么多年,无论一开始家长认为这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多么的“不可救药”,我都会用事实告诉他们“你们的孩子其实很优秀,只是现在的方法可能不太适合他,暂时影响了他发光发热而已!”当然,最终事实也证明我是对的。 文/小学教育联盟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会他这项能力
我们都说,一个从小招人喜欢、人见人爱的孩子,将来人缘才会好,也才会有好的发展。孩子受不受欢迎,不是父母决定的,而是要你的亲戚、朋友、邻居,大家觉得人见人爱,才算是成功了。 受欢迎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父母永远想象不到! 人缘好,就是孩子最大的竞争力 有些父母觉得,孩子的学习成绩最重要,至于交往,将来走上社会再说。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没有朋友的孩子,即使成绩再好也是孤独的舞者。 当孩子发现伙伴们、同学们不跟他玩的时候,那种被群体冷落的窘境是痛苦的。孩子不受欢迎,就会产生孤独感、寂寞感和失落感,也会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以至于丧失自信,将来也很难融入社会群体中去。 有朋友的孩子是快乐的。当孩子发现他身边总是有一些谈得来的伙伴、同学时,他的生活和学习都将会变得更有乐趣,也更有效率。 如今竞争无处不在,从小就让孩子有个好人缘,就是增强孩子未来的竞争力。这不仅能促进他健康成长,更能决定他未来的命运。培养孩子的人缘,就是培养孩子的未来,培养孩子的成功! 所以,作为父母,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培养,让他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只有这样,当孩子走上社会时,才能更好与人打交道,成为一个有人缘的人。 那么,如何培养一个有人缘的孩子呢?下面几招可以帮到你。 自私的孩子没人爱 现在的家庭,孩子们多为独生子女。父母过度的溺爱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产生了严重的自私心理,不愿意和他人分享好东西。孩子的独占欲很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不关注他人的利益。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受欢迎?作为父母,应该怎样让孩子不再自私呢? 鼓励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注重培养和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如同情、助人、宽容、谦让等,让孩子学会多说“谢谢”。发现孩子在这方面有好的表现,及时表扬和奖励。 每一个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孩子也一样。孩子得到同伴和父母的接受,就能让他感到他能在别人心里占有一定位置。等他懂事后,就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意他人的感受。 鼓励孩子经常与小伙伴交往,将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小朋友们,学会与小朋友团结友爱,养成互相谦让的好品德。 等孩子再大一些的时候,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他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 交流 如果孩子表现出自私行为时,父母不要立即责备。可以先跟孩子进行交流,告诉他自私的孩子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小伙伴中间,都会不受欢迎。 家庭成员多的时候,可以搞一些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游戏中设“自私的人”这个角色,扮演时可夸大自私的恶劣后果,引起孩子足够的重视和看法。角色游戏使孩子能经历、体会别人的情感,知道自私给别人的害处,从而促使他改变这样的行为。 言传身教 另外父母自己的言传身教也非常重要。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基本和最深刻的榜样。父母在平时的言行中,表现出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困难的帮助,对社会一种热心、关心的态度,会感染孩子,使他也慢慢学会去关心他人。 一定记住:自私的父母只能造就自私的孩子,别指望他替别人着想,包括父母和家人。 懂得感恩的孩子惹人爱 懂得感恩的人朋友会越来越多,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有人愿意帮助自己。而且,懂得感恩的人才的人生路才会走的更远、更精彩。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在蜜罐中长大,很多的事情都认为是理所当然得来的。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任何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Read more不要再问孩子 “ 作业写完了吗? ”
请全天下的父母记住一句话:“孩子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不被理解,不被真爱!” 1、不是“作业”出了问题,而是“爱”出了问题。 很多父母一回到家,看到孩子第一句话是:“作业写完了吗?” 这句话折射出中国多少父母爱的苍白,爱的能力的缺失。 孩子在内心中呐喊:“你们爱的是我还是我的作业?”孩子们无法理性表达内心的意识,只能用行为和父母对抗:顶嘴、磨蹭、坐不住、沉默不语、惹是生非…… 有爱的能力的父母,一回到家,看到孩子,首先会和孩子打招呼:“宝贝,妈妈回来了,妈妈挺想你的,今天你累不累啊?别那么着急写作业,玩一会再写吧。”孩子往往因为父母理解自己而努力,“妈妈,我写完作业再玩,我不累”。 孩子只为“爱”而努力,如果不是为爱而努力学习的孩子,可能不是“真的努力”,随着孩子长大很多问题会逐步显现。 2、换位思考,感受孩子。 你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想休息一会儿,不太想做饭,这时你的老公不关心你反而直接说:“饭做好了没有!怎么还不去做饭!”你的心情会如何? 你当时可能有两种选择,第一,生着闷气去做饭,积累抱怨,直到抱怨到一定程度集中爆发,产生恶劣影响;第二种是表现自己的情绪,直接抱怨甚至吵架,当下就产生恶劣影响。 换位思考,这就是孩子每天回到家里听到“作业做完了吗?”“怎么还不去写作业!”的真实心情和“讨厌父母”就是“讨厌学习”的后果。 3、请父母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 你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想休息一会儿,不太想做饭,而你老公会关心地说:“老婆怎么了?累了就不要做饭了,我们出去吃饭吧!”你会觉得老公真好,内心的疲惫很快会消失:“别出去吃了,我马上给你做。”当人被理解被关爱的时候,是最愿意付出努力为关爱和理解自己的人的。 请父母千万不要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一定要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要求。当家长真爱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对自己有要求,当孩子对自己没有要求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不是生活在“缺爱”当中,就是生活在“溺爱”当中。 文/小学家长联盟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更优秀?
“你看看邻居家的某某,天天一回家就学习”、“你的表姐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你怎么不像人家那么努力呢”……这些话听起来多么熟悉,当家长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或者取得更大进步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就出现了。 被这个“别人家小孩”一直打败的我们,如今是不是也在用同样的话来教育自己孩子呢?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宿敌”,有一个也许见不到但是无处不在,从来都不曾有缺点的完美小孩——“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永远刻苦学习,不玩游戏,不爱打扮却又可爱,听话又认真,成绩好、学历高、工作钱多又不累,还有一个完美的男/女朋友……网络上,众多网友吐槽“别人家的孩子”,可见深受其害。 总把别人家的小孩放在嘴边,其实是众多家长心中的一种投射,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够完美,与自己的要求还有差距,所以他们只好将内心的期待投射到其他事物上,只看到其他孩子身上的某一种优点,便将其放大,认为其他的孩子就如同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完美,借以这种美好形象,来为自己孩子树立榜样,让其意识到差距、懂得进步。 虽然众多父母希望给孩子找一个榜样,但是用这种对比方式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弄不好还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的观念里总是需要和他人比,那么父母的眼中,总有更多更完美的孩子比自己优秀,孩子内心就会感觉“没希望”,因为做得再好,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更优秀。 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客观向上的评价,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多数都是从身边人的评价开始的。如果父母能够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并且关注自身的不断进步,孩子才能够感到被关注,才有进步的动力和信心。 转念一想,也许你的孩子现在正是其他父母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也许他们成绩不突出,但是他们做事总是认真踏实,也许他们没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并愿意努力付出,只要你愿意去找,孩子身上总是有许多闪光点。由于你的忽略,你对“别人家小孩”的关注,忘了给自己孩子鼓励,多发掘孩子身上的优势,他们会变得更加开心,更加自信。 完美的孩子并不存在,虽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但有些父母身为成年人,却不能用成熟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教育方式,他们会将自己心中对孩子的完美期待无限放大,一旦孩子稍微不达标,就恨不得马上采取各种方式去操纵、去改造,对“别人家孩子”的赞美和肯定。 实际上正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冷暴力,家长通过试图用这种“榜样的力量”来修正孩子的时候,实际上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对自己的否定和批评,这个过程中孩子并没能接收到正向的信息,虽然他们可能犯了错,但家长又何尝不是以偏概全,全盘否定了孩子的现状。 一次次提到“别人家孩子”的好,其实就是对自己孩子一次次的否定,这种负面信息强加到孩子身上,使本来开朗的孩子变得内向,孩子的积极努力得不到认可,也会内心产生对“其他小孩”的怨恨,他们认为有了他人的存在就让父母看不到自己的好,这种负面思维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家长们在教育过程中犯的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他们固执无端,希望用自己的权威来教育孩子,虽然内心满满的都是对孩子的爱,却不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他们并不把与孩子的沟通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而是习惯于发号施令,要求子女服从,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成为众多家长的标准。 可实际上不平等的沟通对孩子是有害的,再多频繁的沟通都只能是徒劳。长久下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深,父母觉得孩子越来越“主意正、不好管”,孩子认为家长越来越“粗暴、不理解”,彼此都是由爱产生了怨恨、误解。 做家长的成人们,需要意识到你们的点滴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思想传递给孩子,就会被吸收,成为孩子的观念。你的表扬肯定要多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让他们知道你的积极关注,并且愿意帮助他改掉坏习惯,扬长避短。当孩子知道原来,家长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是权威又是理解自己的伙伴时,他才能感到你对他的尊重,才能正面地认识自身的优缺点,不然无论别人家的小孩多么优秀,他的存在将会是孩子的噩梦,是孩子极度抗拒的形象。只有家长理解孩子,尊重他的意愿。孩子的成长才是良性循环,接收爱的同时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爱父母、爱别人。 图:pexels.com
Read more8个理念+8句名言 启发父母养出善良的孩子
〝善良是一种聋人能听到、盲人也能看到的语言。〞——马克‧吐温 在孩子身上,我们寄托着种种梦想,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快乐、成功、自给自足,希望他们胸怀大志,有一份好的事业,并且保持真诚——而其中最重要的或许还是: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善良。 要在孩子身上注入善良的精神,我们必须作出示范,并且把握种种机会进行教导,使得善良、人性成为第一考量。以下是家长可以启发孩子的八种方式。 善待他们 〝善良是美德成长的阳光。〞——美国法学家罗伯特‧格林‧英格索尔(Robert Green Ingersoll) 父母养儿不需很长时间,就会发现,孩子会效仿你所做的,而不是照你说的做。一个有力又简单的教养方法就是善待他们。 这可以包括:当他们伸手相帮时表达感谢,当你犯错误时向他们道歉,照顾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惊喜,尊重他们,以积极正面的语言和他们说话。 善良为先 〝我们是我们一再重复的行为的结果。由此,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美国著名学者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受亚里士多德启发) 只要将善良摆在家庭事务的优先级别上,就有助于为孩子开创环境、将善良作为重要品性加以保持。将这种重要性融入谈话,提醒他们去上学、去游戏时都善待他人。 留意他人之善 〝当被善良触动时,一天可以多么美好。〞——美国著名记者乔治‧埃利斯顿(George Elliston) 敏锐地捕捉别人身上的善良,加以留意、欣赏,并教孩子效仿。这可以让孩子体认其重要性,并使生活更愉快。 他人为先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为善的机会。〞——古罗马哲学家赛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 显然,善良很大程度上是放弃私心,去考虑别人。作为父母,有无数的机会进行身教,将这一理念传递给孩子。 讨论言行如何影响他人 〝想像你的行动能带来改变。它真的能。〞——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Read more小孩爱乱发脾气怎么办?
发脾气是不知不觉学会的。一个18个月到两岁大的婴儿会常常学习如何处理挫折、等待以及被拒绝。他们第一次发脾气的时候, 自己也被愤怒主宰, 表现出你和他自己都没有体验过的行为失控。有时候脾气会突然爆发, 甚至连孩子自己也被吓到了! “ 怎么了?” 他们会大哭, 需要安慰。随后, 再大一点的儿童就慢慢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 他们也能够控制发脾气。“ 看看, 我先扯开嗓子大叫, 然后在地上撒泼, 滚来滚去。就是这样。” 为什么想这样做呢? 部分原因是释放内心累积的挫折感。但多数时候是想要影响大人! 大人们会觉得尴尬、害怕、紧张, 有时候他们就会对孩子屈服! 因此孩子发脾气的习惯就会变得根深蒂固。 这里有一些解决方法: 1、不要有求必应。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家长要下定决心。不要孩子一发脾气, 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你过去可能是这样(为了图清净), 但是今后不要这么做了。 2、付诸实践。当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 做你应该做的事情。有的家长会走开,
Read more怎么帮助过于害羞的小孩?
你家里有没有一个害羞的小孩? 害羞就像一个陷阱把孩子包裹住, 不知道怎么逃脱。当孩子还小的时候, 害羞可能显得有些可爱, 但是长大后, 害羞会成为生活的障碍。因为害羞的人会错过很多。 那么孩子们为什么变得害羞? 我们如何帮助他们变得外向一些? 害羞可能是偶然造成的, 也可能是在一些条件下产生的。我们有时候在社交的场合中会变得结巴。孩子也有可能这样。我曾经在一个表演中看到小丑走向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 小丑弯下腰靠近孩子, 要跟他打招呼, 但是小孩却吓破了胆! 演员罗宾?威廉姆斯曾经带两岁的孩子去迪士尼, 发现从孩子的角度来看, 可爱的米奇看起来像一个两米多高的大老鼠! 我们作为父母有责任让孩子安全度过童年期。你介绍给孩子的人不能是危险或者让人害怕的。 以下是一些方法步骤: (1)教孩子如何进行社交活动。很简单, 当有人跟你的孩子说话或者打招呼的时候, 如果你在身边, 就向孩子解释他们应该这样做: -看着正在跟你说话的人。 -向对方问好, 并记住对方的名字。
Read more如何教育调皮的孩子
内容摘要:缺点较多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多是不良环境和不良教育的结果,只要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不良性格和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科学、恰当的方法。教育改正调皮孩子的行为往往比一般孩子花费更多的精力,需要更长时间进行跟踪教育,直到孩子改掉不良的性格、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止。 关键词:调皮的孩子。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孩子除了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之外,因为家庭条件与教育条件的不同,所以在生理、心理方面也会出现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在性格、行为上具有一些特殊不良表现的孩子,一般称为调皮孩子。 大学的空闲时间都会去找兼职做,而作为师范专业的我们最常做的兼职就是家教。 往往调皮难以管教的孩子比较需要作业辅导老师,在我这一年的家教过程中碰到了3个调皮孩子,他们经常会出现一些让我头痛的不良表现,如任性、固执、爱发脾气、说谎捣蛋、打人等。以至于在某段时间里我看到小孩子就害怕。家长也屡次问我怎么办怎么办,我曾请教过学前教育的同学再经过观察和分析发现这些孩子不良行为的出现跟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比如,有兄妹两已经小学二年级了,可是吃饭时习惯性用手抓,后来发现其父母是北方人有时候会用手抓东西吃。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面对调皮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更认真调查了解孩子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耐心细致的进行教育。 一、因材施教 一百个人一百个性格,孩子更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家长和老师在生活中时刻关注孩子各方面的表现针对孩子的爱好及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适时引导教育。比如,当孩子闹脾气不肯说话将自己锁在房间时, 很多家长会采取臵之不理的解决方法,但这样的做法很可能让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觉得家长并不在乎他,多次下来会因此而更加叛逆。这时候或许应该对孩子进行劝说,让其说出发脾气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二、拉进与孩子的距离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孩子喜欢你,才会乐意听从、接受你的教育。家长和老师要对孩子热爱、了解、关心,才能取得孩子的信赖,是他从心里接受你的教育。 三、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 作为孩子,每一个都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赞同,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激励,特别是那些被大家定格为调皮大王的孩子,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然而老师往往把焦点放在那些乖孩子身上从而让调皮的孩子备受冷落。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那些好动、破坏班级纪律的孩子往往在动手能力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用放大镜来看待孩子的优点。发掘他们的长处。而不应该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常常恨铁不成钢,不讲情的训斥、挖苦和讽刺,将他们与别的孩子比较。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和对立情绪。对孩子的微笑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同时对他们的缺点提出要求和希望,使孩子有信心改正缺点。 教育学家周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货,对调皮的孩子我们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孩子将会勾画出彩色的未来。 文章转载自第一文库网 图:pixabay.com
Read more为什么我的宝宝晚上只要妈妈哄才能睡觉?
曾听不少宝妈说过:宝宝白天和谁玩都行,但晚上只让宝妈哄睡,别人谁都不要。 有时候宝爸过来哄,宝宝反而闹的更厉害,有时候还哭的撕心裂肺的,直到妈妈接手,立马就停止哭泣。 其实更多的以下原因: 1、宝宝熟悉妈妈的心跳。 胎儿时期,宝宝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妈妈的心跳, 熟悉的心跳节奏能给予宝宝充足的安全感,能使他快速安静下来。 对小宝宝来讲,妈妈就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能信任的人。 2、宝宝更熟悉妈妈的体味。 宝宝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总喜欢把脸埋入妈妈怀中, 磨蹭着寻找她熟悉的味道,接着很快就能平静下来。 宝宝对妈妈的依恋,其实比你想像的还要深刻。 我们都说妈妈爱孩子,可孩子又何尝不是把所有的信任都给你了呢? 幼年时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充足舒适感和安全感,是孩子一生对环境良好适应能力的开端。 小时候获得妈妈足够陪伴和爱的宝宝, 长大后更易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容易接纳别人,处好人际关系; 反之,孩子在幼年时安全感缺失,成年后难以弥补,往往会形成封闭、焦躁的性格。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宝宝也会与爸爸亲密起来,父亲的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可以有效的帮妈妈分担辛苦哦!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