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妈妈朋友找我倾诉,说孩子和自己不亲了。 迫于生活压力,我们为人父母,为了得到更多的报酬和更稳定的工作,经常加班晚归、甚至周末也要上班的可能性很大。 更有甚者,我们会到外地工作,一走就是几个月一整年,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亲戚家来带,做“留守儿童”。而这样做的危害,不仅是孩子不亲了,更容易造成更多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更大的连带隐患。 很多父母也知道这样的危害,但仍然用一句话来躲避这个问题: ——我工作忙呀! 可是忙归忙,缺少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到底会多孩子的成长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 我有个朋友,女儿叫惠惠。就是由于妈妈工作忙,惠惠由从乡下来的姥姥带,专门只负责惠惠上学和生活上必要的照顾。 可是,姥姥并不知道怎么陪惠惠学习和玩游戏,更谈不上现代的家庭教育。按照姥姥自己的话,“我一个乡下老太太,没文化,能看住孩子别丢就行”。 就这样带了几个月,问题来了。惠惠变得越来越内向,不喜欢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也缺乏对其他人的同理心。 有一次,有个小朋友豆豆想邀请惠惠玩过家家,可惠惠却说:“臭豆豆,晨晨来了,你不会找晨晨玩吗?别喊我!”剩的豆豆愣在那里,不知道哪句话惹了惠惠生气。 另一次,一位小朋友硕硕因为豆豆随便仍在地上的苹果皮而滑到哭了。而当老师问她:“老师刚刚要求果皮放到盘子里,惠惠为什么要乱扔到地上呢?”结果惠惠回答:“那是硕硕自己不小心的。姥姥说让我扔地上,吃完她会扫地。” 而让惠惠妈妈更惊讶和苦恼的是,惠惠刚入学时,见到别人扔在地上的果皮,都是会自己捡起来丢的。 因此,正是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而让乡下的姥姥带,导致惠惠跟着姥姥也没了幼儿园以外的社交圈。 孩子开始拒绝别人,远离集体,行为习惯也慢慢变得随意而缺乏基本的交友素养与习惯。 不难发现,惠惠妈妈的苦恼,同样是因为平时工作忙缺乏陪伴而引起的——每天几乎除了工作就是睡觉,又何来心思管那么多孩子呢?可是,不去管,又会让孩子更加难以管教而落后于其他小朋友,他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只要家长守住几个基本的原则,并且利用好平时和孩子相处的碎片化时间,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忙妈妈的基本原则 1.能在白天做完的工作尽量不要带回家 如果晚上加班就牺牲了陪孩子的时间,不仅错过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也使您和女儿的亲子关系变得疏远。 孩子会觉得妈妈不爱他了,而这时很多孩子出现成长问题的根源所在。 2.无论如何周末抽出一天不加班 工作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您愿意,就肯定能留出一天时间来陪孩子。 周末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日子,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海洋馆,去游乐场。 这样,到了周一,每个小朋友都自豪地讲述着昨天和妈妈一起玩的经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