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的前6个月的培养周期往往体现出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但许多企业往往只将重点放在前15天,导致力新生代员工的离职率高峰出现在入职第6个月到1年,让企业损失大量的成本,如何快速提升新员工的能力,取决于前180天管理者做了什么。 新人入职,让他知道来干什么的(3~7天) 为了让员工在7天内快速融入企业,管理者需要做到下面七点: 1.给新人安排好座位及办公的桌子,拥有自己的地方,并介绍位置周围的同事相互认识(每人介绍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2.开一个欢迎会或聚餐介绍部门里的每一人,相互认识。 3.直接上司与其单独沟通:让其了解公司文化、发展战略等,并了解新人专业能力、家庭背景、职业规划与兴趣爱好。 4.HR主管告诉新员工的工作职责及给自身的发展空间及价值。 5.直接上司明确安排第一周的工作任务,包括:每天要做什么、怎么做、与任务相关的同事部门负责人是谁。 新人过渡,让他知道如何能做好(8~30天) 转变往往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须的,管理者需要用较短的时间帮助新员工完成角色过度,下面提供五个关键方法: 1.带领新员工熟悉公司环境和各部门人,让他知道怎么写规范的公司邮件,怎么发传真,电脑出现问题找哪个人,如何接内部电话等。 2.最好将新员工安排在老同事附近,方便观察和指导。 3.及时观察其情绪状态,做好及时调整,通过询问发现其是否存在压力。 4.适时把自己的经验及时教给他,让其在实战中学习,学中干,干中学是新员工十分看重的。 5.对其成长和进步及时肯定和赞扬,并提出更高的期望,要点:4C、反馈技巧。 让新员工接受挑战性任务(31~60天)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压力,往往能促进新员工的成长,但大部分管理者却选了错误的方式施压。 1.知道新员工的长处及掌握的技能,对其讲清工作的要求及考核的指标要求。 2.多开展公司团队活动,观察其优点和能力,扬长提短。 3.犯了错误时给其改善的机会,观察其逆境时的心态,观察其行为,看其的培养价值。 4.如果实在无法胜任当前岗位,看看是否适合其它部门,多给其机会,管理者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一刀切。 表扬与鼓励,建立互信关系(61~90天) 管理者很容易吝啬自己的赞美的语言,或者说缺乏表扬的技巧,而表扬一般遵循三个原则:及时性、多样性和开放性。 1.当新员工完成挑战性任务,或者有进步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表扬鼓励的及时性。 2.多种形式的表扬和鼓励,要多给他惊喜,多创造不同的惊喜感,表扬鼓励的多样性。
Read more一短故事 教你六条管理原则
《逃跑的老黄牛》一个关于老黄牛和小花猫的故事,告诉你,管理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这个! -管理必读,发人深省- 从前,有一个农夫,依靠一头老黄牛耕种几亩地来维持生活。这个农夫还养着一只可爱的小花猫。一天,老黄牛因为多吃了稻草而被主人打了一顿,正在伤心地哭泣,这时小花猫走过来。 小花猫喵喵地叫了两声,笑着对老黄牛说:“老牛啊,老牛,你可真是一个可怜的老黄牛啊!” “我都被主人打了,你还笑啊!”老黄牛呜咽着说。 “主人为什么要打你啊?”小花猫笑得更欢。 老黄牛委屈地说:“主人说我多吃了稻草。可是你也知道,我平时耕地那么辛苦,流了那么多汗水,消耗那么多体力,再说我的块头也这么大,不多吃一点,我会很饿的。饿坏了,我哪里有体力下地干活啊!” “那主人怎么说的啊?”小花猫问。 “主人说啊,就要让你每天饿一点,你才能卖力地干活,你一旦吃饱了,就会变懒。”老黄牛说。 “哦?”小花猫一边听一边用爪子清理身上的毛。 老黄牛继续说:“我说,主人啊主人,你可是误会我了啊,自从你把我买来,我就认定要跟着你一辈子,看到你生活这么困难,只依靠几亩地营生,我每天都在想,一定要帮助主人把地耕好犁好,来年让庄稼长得好一些,让主人有一个好收成。我还说,有时我在田埂上看到主人的庄稼长势喜人,我就十分高兴,因为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啊!” “但主人还是教训你了啊!”小花猫说。 “是啊!”老黄牛说,“主人说,少说废话,你这是为了自己偷嘴而狡辩,不服从主人的规定,就得挨打!” “想想,在耕种季节,我卖力耕地犁地;空闲时候,主人还要让我驮货,出远门时还要骑着我,让我做代步工具。可是我只是为了要吃饱肚子才多吃了几口稻草啊!”老黄牛说着又呜咽起来。 小花猫咯咯地笑起来,说:“你真是一个又勤快又憨直又老实的老黄牛啊!我跟你就不一样了,主人从来没有打过我哟。不但没打过我,还经常带我出去散步,抱着我睡觉,经常去街上买鱼给我吃啊……” “那为什么啊?”老黄牛悲哀地问。 小花猫又咯咯地笑起来,说:“主人说,我长得漂亮可爱、聪明伶俐啊,主人烦恼时,我可以和他说话聊天,还有,主人说,我会逮老鼠,能帮助主人逮那些经常偷嘴的老鼠呀。” 老黄牛呆呆地望着小花猫…… 小花猫说着叹了口气,说:“你难道不觉得最近主人打你的次数变多了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老黄牛茫然地摇摇头。 小花猫压低声音神秘地说:“主人跟我说过,你现在老了,没有力气了,没什么用了,他打算明年把你卖给屠宰场。” 老黄牛惊恐地瞪大了两只牛眼…… 当天夜里,农夫在床上睡觉,突然被一声“轰隆”巨响惊醒了,然后听到一阵急促的“哒哒”声音由近向远传去。 农夫慌忙从床上跳下来,点灯,开门,定睛细看,发现牛圈里的老黄牛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老黄牛为什么逃跑了?
Read more如何管理“鸟人”?
何为“鸟人”?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会遇到各色的人。如果事不关己,我们常常会调侃:“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倘若被其所伤,则干脆骂道:“什么鸟人!”而同事之间骂对方是鸟人的时候就更多了。那么,什么是鸟人呢?广义上讲,是严重偏离大众行为标准的人;狭义上讲,是与自己行为标准偏差较大的人。人们对鸟人的态度通常表现为心理上的抵触和行为上的排斥,导致摩擦不断,严重影响企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人们之所以各有差异,除了先天因素,也与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有关。而正是由于这些隐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判别标准和行为标准,进而导致矛盾。这些差异比较大时,矛盾演化就会激烈,于是在对立方看来就是鸟人,结果双方谁看谁都是鸟人,于是什么鸟也就都有了。这就是人们常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原因。 如何协调“鸟人”? 话又说回来,企业里没鸟人行不行?还真不行。尤其企业规模大了,更需要性格、特长和能力各异的鸟人,没有他们,企业肯定是一潭死水,甚至正常运营都很困难。大凡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用鸟人的高手。 作为企业,尤其上了规模的企业,该如何用好鸟人呢?这要因人因事而定。首先做到人事相宜,发挥每位鸟人的特长,尽量安排能发挥其性格、特长、能力的岗位。比如:会挣钱的就让他去拓展市场;会省钱的就让他们去做管理,精打细算;会花钱的人就让他去做公关搞外联,花钱能花到地方。如果用反了,结果肯定很糟糕。 同时还要注意创造条件让鸟人之间多沟通了解。如果鸟人之间不沟通不了解,就总会认为自己的贡献最大,而另外的鸟人在休息。 加强鸟人之间沟通的办法有: 一是领导必须明白每一岗位都辛苦不易,万不可偏袒某一方;二是公开场合倡导每个岗位的特殊作用,否则就不用设岗了;三是当有人到领导这里诉说自己辛苦和状告其它职位轻松时,领导在肯定下属的辛苦时还要明确告知其实谁都不容易;四是必要时公开派活儿,让大家都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并强调这些岗位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大家配合的重要性;五是组织公开观摩活动,尤其把那些不容易展现出来让人们理解的岗位工作,尽可能地给大家展示出来,争取大家的了解和理解,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明白大家其实是一个整体。 如何管理“鸟人”? 当面对鸟人众多和鸟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时,关键则在于建立用鸟机制。没有一套好的用鸟机制,或者根本没有机制,势必造成各类鸟人之间矛盾的加剧,整天吵吵闹闹,企业无法正常运转。尤其在企业规模大了以后,琐事增加了,人员也增多了,如果不是用规范化、机制化、职业化的用人手段,仅靠老板个人的随机、随意,无论怎么样都摆不平众多鸟人之间的矛盾,企业肯定是众“鸟”叽叽喳喳,各行其是,一团乱麻。于是老板干着急没有办法,负责任的好鸟也无可奈何,坏鸟更趁机捣乱渔利。于是干的抱怨,不干的也抱怨;有能力的抱怨,没能力的也抱怨;老人抱怨,新人也抱怨……几乎所有的人都抱怨。 而这时常见的是,繁忙的老板在情急之下间歇式(因为忙只能间歇式)地插手管理各个方面,又造成了各方面工作的不连续,工作陷入被动。于是人们由怨生恨,人员走了一批又一批,而老板急需各类人才,渴望有特殊能力的人力挽狂澜,而人员成批地进来后又成批地离去。企业组织成了短训班。这里套用叶挺将军的《囚歌》赋诗一首用来“讴歌”一下没有建立用人机制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为人才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才(奴才)爬出的洞也紧锁着,老板的声音高叫着,快进来吧,给你舞台的自由,然而没有门,人狗何以进出?” 没有鸟人干不成事情,而没有用鸟机制更会出现上述诸多混乱。因此,必须建立用鸟机制。 这些用鸟机制如何建立? 首先,必须有统一的文化理念,用统一的理念来凝聚人心。这就像梁山泊的108将,应该说个个都是与众不同的鸟人,而“替天行道”则是大家共同认可的理念。管鸟人,首先是宣传教育在先,最好是制订约束他们偏离行为的时候,邀请他们一同参与,他们参与的过程就是宣传动员贯彻教育的过程。 其次,要有统一的行为识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革命军队区别于任何其它军队的行为识别,因此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管理鸟人的前提就是要有统一的标准。因为鸟人的行为规范往往比较容易偏离大众的行为规范,而且鸟人都是性格迥异有一定特长和才能的人,往往都是过高评价自己的特长,而忽视自己的缺点不足的人。制度一经颁布,鸟人犯忌要与普通员工同罚,不能因为鸟人特殊的性格、特长、能力而迁就。如果企业纵容了一次鸟人,其他鸟人肯定不服,大家有可能比着违反各种制度,普通的老实员工也会违反制度,结果企业肯定是混乱无序。 第三,对于屡次犯忌和故意犯忌的鸟人就应当引起警惕:是向制度的挑战,还是另有隐情?如果是制度不好就改变制度。但改变制度前一定要先处罚犯忌者,哪怕是这条制度百无一是;如果是另有隐情,那么就应具体对待。在任何性质的企业里,类似给脸不要脸的特殊“公民”都会有。怎么办?矛盾上交,上交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发表郑重声明,目的不是羞辱特殊“公民”,而是告诉全员此为个案:不得效仿,仿者严惩不怠。 如何排除“坏鸟”? 没有鸟人不行,但有四种鸟人品德是有问题的,那就是:疯鸟(疯子)、骗鸟(骗子)、小鸟(小人)、坏鸟(坏人)。对这四种鸟人坚决不能用。小鸟就是损人利己的人;坏鸟就是损人不利己的人;疯鸟就是说话不着边际,而且前后矛盾,神经兮兮,甚至见谁咬谁的人;骗鸟就是专门挖空心思骗取上司老板的信任,然后谋取到一定的利益后走人,剩下烂摊子让老板自己收拾的人。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尤其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小鸟、坏鸟、骗鸟、疯鸟随时有可能“光临”企业,因此一位好的人力资源主管是相当重要的:把好人员进口的同时,及时发现组织中蜕变成的四种鸟人,发现后立即开人,防患于未然。不然,等到这些人熟悉企业情况后,要远比一般员工难开,而且成本很高,往往会在开除时制造事端,甚至开除后还会惹事不断。怎么办?机制化、规范化是防止这些乱七八糟鸟人得势最有效的方法。在不规范管理的企业,老板常常喜欢打破常规的用人机制,随意安插和提升,这样很容易使那些小鸟、坏鸟、骗鸟、疯鸟趁机混进来,壮大成势。有人会说老板能不明白好坏吗?回答是老板不可能是什么都行,特别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但老板自己往往感觉不到,周围的吹嘘之声,导致自己过高地评价自己,认为自己也是人力资源专家,结果误把李鬼当李逵。所以企业必须有规范的人员进出机制。首先,规定严格的人员进入机制,老板不得轻易打破人员进入机制。无论是通过什么渠道引进,都不要轻易绕过人力资源岗位进人;诸如:迟到早退或病事假,而应重点是针对种种不道德的行为来制订相应的淘汰措施。这样做的重点不在教育,而在纯洁队伍。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图/wallcoo.net
Read more如何培育部属”带人”和”管事”?
不论是“带人”或“管事”,主管必须把握“循序渐进”、“由小而大”的原则,切莫揠苗助长。而且培育干部时,除了理论观念的了解外,更重要的是实际的演练与体悟,而这所需要的时间远大于理论观念的了解。所以主管对干部的培育,平常就要随时执行,才不会出现部门要扩充时,找不到干部人才的窘境。 要训练质佳的基层人员具备“带人”的能力(“将兵的能力”)。 1.“暂时性”的带领一名新进人员。任务结束后若表现不错,可再重复此一“暂时性”任务数次。 2.长期辅导一名新进人员(六个月至一年)。 3.固定带一名同部门人员。 4.固定带两名同部门人员。 5.若有能力固定带三名以上的人员,就算具有“带人”的能力与主管的潜力了。 在此过程中,主管要注意下列事项: 先教导再观察,逐步提高任务的难度与复杂度。 注意其带人时,是否有让被带者有系统有条理的了解其职务内容。(系统结构能力) 观察其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及投入度。 一旦部属在“带人”时出现认知错误时,要适时指正其盲点。并用部属听的进去、可以接受的方式,助其找出解决方法,并确实要求、追踪其是否确实改正。 部属带人遭遇挫折时,可以自身职场历练的心路历程与之分享。 另一方面,培育基层人员“管事”的能力,则要用指派部属担任部门项目的方式来进行,以下为一可行的模式: 临时指派一件部门内跨个人的小任务。 指派其短期性中小型项目。 长期兼任部门内功能性职务。 专任部门内功能性职务(此为optional,因并非所有部门有此职务)。 在此过程中,主管要相应注意下列事项: 观察其是否具备系统与结构的能力(执行能力); 观察其是否具备规划能力。 训练其具备阐述项目、计划的能力(执行能力); 逐步提升其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执行能力),最终而能将计划执行出来。 组织里面并非经常有历练“带人”或“管事”的机会,而且每位潜力部属的能力与意愿与不尽相同,因此,每位潜力部属的“带人能力成长曲线”与“管事能力成长曲线”,也会出现不同的成长态势。也因为历练的机会相当珍贵,当主管发觉被培育的部属能力或意愿明显不足时,也应当机立断,将机会转移给能力与意愿较高的部属身上。 而以上陈述的方法,是由基层主管如何培养基层人员具备“将兵的能力”来谈,相对而言,等于也在考验这名基层主管是否具备“将将的能力”。因此,更高一阶的主管(中阶主管),必须相对去观察基层主管“将将的能力”;进一步而言,倘使每一层级的主管都有相同的认知,组织即能逐级、逐步培养起扎实、质量俱佳的干部人才。
Read more不懂这8招,你迟早被下属干掉!
导读:做管理,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不同见解和管理方式。有的管理者会得心应手,而也有的管理者会感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做管理既不能照本宣科,但也是有迹可循。到底如何才能做好管理,当好领导者呢?本文总结了“领导要诀30 字”。 关于“领导要诀30 字”,人们理性上很容易认同,因为这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敬业、乐业工作氛围,但在感性上却不容易落实,因为这与人们的习惯做法有点相悖,须通过持续的逆本能理性修炼,才可慢慢地将其转变成为人们无意识或潜意识的直觉行动。 七字诀:“对不起,是我错了” 领导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下属才会指出领导的不足,企业也才有可能回避战略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在这方面,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最大,过去的成功会使这类企业的领导更为盲目甚至过度自信。 现实中多见“老板生病,员工吃药”。过度甚至盲目自信的领导,一般不太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出了问题总会从别人那里找原因。这既不利于创新思想的形成,也加大决策失误的几率,更不利于企业内坏消息的及时上报,严重的会累及企业的生存。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对领导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对于一个从不认错的领导,将不会有人指出他的过错,从而也就使他失去了通过他人提示学习改进的机会。面对不确定的环境,领导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助于在企业中形成试错迭代的创新学习氛围。 中国谚语说,聪明人从错误中学习,更聪明的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有些人看到别人犯错,觉得是别人傻,而自己比较聪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因此不必吸取别人犯错的教训。犯错需付代价,承认错误会丢面子,勇于承认错误,需要理性修炼。 例如,某公司决定购并一家企业,当时有人质疑,该公司总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家的错误,我们不会重犯”。事后表明,购并彻底失败,他回过头来说:“企业发展的有些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头撞南墙,终获教训,该公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企业或人生过程走的都是不可逆的单程路,在每一阶段该做点什么,所遇的决策实际上都是一次性经历,也就是无经验可循。德国谚语说,经验是愚者之师,理性是贤者之师。这是为什么呢?只有破除经验主义,人才会有敬畏心,心态开放,谨慎前行。 六字诀:“你有什么建议” 广开言路,吸纳好建议,以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创新思想来源。身为企业领导,经常对下属作指示、提建议,无意之中就会变得更喜欢说而不太注意听,甚至在企业内部召开征求意见的诸葛亮会时,也倾向于搞一言堂。 对此,下属心中自然清楚,领导其实只想作报告,发表他自己的看法,绝对不想听他人的意见。从而得出结论,自己讲了也没用,提了建议领导也根本不会听,长此以往,就是真的有了什么好想法时,也不愿对领导谈,而只是被动接受领导的各种指派。 这样,就更使领导认为,员工只是自己心目中的“听话”工具,并由此主观武断地认为下属无能,提不出什么好建议,企业根本没有什么人才。实际上,这种情况的出现,问题的根源还在领导自己的身上,不妨从主动征求下属想法切入,试着做些改变。 五字诀:“就照你的办” 注意倾听下属的建议,不能只做姿态,重要的是在听到好想时,能够真心积极地给予回应。领导肯定了下属提出的想法,支持下属按自己的想法实施,可给下属带来成就感,激发出创意激情,进一步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领导的支持与肯定,可以提升下属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工作时更具主动投入精神,这会反过来推动领导自身意图的贯彻。让每个员工觉得,企业的成功与自己提出的建议相关,可提升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这一点,正好是许多企业家所追求的管理至境。 四字诀:“我们一起……” 在领导的肯定下,员工按照自己的建议,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在此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预料之外的困难,此时,领导要与员工站到一条战壕中,以“我们一起”的姿态,给予及时的支持、鼓励与帮助。 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领导袖手旁观,认为谁提出方案,就该由谁负责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该追究方案提出者事先考虑不周的责任,那就很容易在员工心中形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如此一来,企业中自然就没人会主动提什么建议了。 经常采用类似“我们一起……”的说法或做法,而不是强调“你自己去……”“我自己来……”等,给人机会,给人信任,给人支持,还有额外的好处,就可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形成团队合作氛围,将领导自己从事必躬亲中解放出来。 三字诀:“干得好” 对于下属完成的工作,要及时给予正面反馈。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他人,特别是领导的及时认可。有人认为,认可是最强有力的工具,而且不需要任何成本,所以,领导应该学会如何毫不拖延地认可员工的卓越表现。 适当认可员工的努力与能力,不仅对该员工本人是一种激励,对于组织来说,还可以起到将优秀员工的默会性知识与技能在组织内传播,从而带来员工整体技能与素质提升的作用。显然,这对整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就是一种额外的收获。
Read more一个故事让你明白:员工到底是需要管理,还是激励?
某公司一名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的角色,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总经理从我身旁经过时,总会赞美我扫得真干净”。且不说各种看法,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真诚的赞美,能激发他人的无限潜能。 管理是被动的,激励是主动的。管理是别人要求的,激励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点是不喜欢为别人做事,却愿意为自己做事。如果一个管理者还是把过去几十年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现代的员工,那只会把员工管跑。企业人员流失严重,不是管理出了多大的问题,而是负激励、负能量太多。 管理是管事,领导是带人。以事为中心,对人的关注就会减少,但事情要做好,必须要面对人。所以,管理者只是希望做好事情,而领导者的目标是通过激励带好团队。 不会激励员工的上级,充其量只是一个管理者。要想做真正的领导,必须掌握各种激励技巧,关注人的需求与感受。 企业为何要做好激励? 人在不同的环境、年龄、成长阶段、管理层次下有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这是激励的根源。没有激励,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例如,年龄稍大的操作工人,需要养家糊口改善生活,因此对金钱物质的需求较强,要多用利益驱动;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还要尊重,多用发展前景、个人成长加以激励;而对管理层要用目标激励,对事业基础好的高管要用事业、使命激励等等 在激励的设计上,管理者必须具备人本思维能力: 1、培养人不如招对人:只有先招对人,培养才有更大的价值。 2、招聘人不如留住人:新人的培养成本与风险高于留住老人。 3、留住人不如激励人:留人是为了让他有更好的表现,使其成为资本而非成本。 4、激励人不如培养人:给人真正有成就的未来,胜于一切激励。 来源/转自商人的秘密 图/wallcoo.net
Read more员工因公司而加入,却因中层管理而离开
如果你的企业员工大量流失,一定是你的管理人员、你的中层管理出了问题。 不信可以自己做一个实验,打电话给公司离职超过3个月以上的比较优秀的一批员工。你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很真诚地请教一个问题:“当初你离开公司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你会意外发现,80%以上的人会告诉你:“老板,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了,当初我离开公司的真正原因不是那个辞职报告上写的什么家庭原因、个人原因, 都是借口,真实原因是我和我的直属上司合不来,不是他看我不顺眼,就是我看他不顺眼。”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管理过程当中,70%的明星员工都是被平庸的经理折磨走的。所以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取得卓越成绩的最大影响因素来自于他的直接上司。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要取得最佳成绩,有一个最基本的效应叫“经理效应”。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绩有三个基本因素: 第一,优势。 他要具备相应的优势。在一件事上他要有他的优势,这叫天赋,后文会详细地讲解,这是人才的一种识别选拔的观念。人是否能取得卓越成绩,跟他的天赋是有关系 的。丑小鸭可以变天鹅,但前提是它必须是一个天鹅蛋,鸭蛋是怎么都孵不出天鹅的。所以他本身首先得是一颗好种子。 第二,匹配。 他的优势要和他的工作岗位是匹配的。即拥有的优势、天赋要和工作需求匹配。让身高超过米的姚明去练体操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第三,优秀的上级。 一个优秀的上级管理者其实就像催化剂,它不是内因但它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 运动员也是一样的,除了有天赋,能匹配,还需要有一个优秀的教练,挖掘他、培养他。 所以我们会发现: 一个优秀运动员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教练; 一个优秀演员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经纪团队; 一支优秀球队背后都拥有一个优秀的教练; 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一个优秀孩子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所以一个优秀的上级领导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因而,我们把他称为“催化剂”。 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对一个团队最大的影响往往来自于这个团队的直接上司,他才是一个组织环境、文化核心决策的决定因素;他才是决定一个团队的状态、员工敬业的最核心的影响要素。一个部门换一个领导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同样一批员工,但是所做出的成绩却可能截然相反。 中国男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几代人努力了那么多年,却始终进不了世界杯,后来换了个米卢当教练,他来了之后就说了一句话:“快乐足球,态度决定一切。”其实就是对球员进行状态的调整、氛围的调整、环境的调整,却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在企业里面,很多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我们这边任务太重了,加班太多了,补贴不够啊,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会有很多的问题。在这个时候,谁能第一时间来处理?——就是员工的直接上司,他的一句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假如这个领导当时没有处理好问题的话,那么这个队伍的士气、能力、战斗 力都会迅速下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