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狂是我们一直都很纠结的一个群体,对这样的情况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体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还是为了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的愚昧?美国的心理专家表示,工作狂属于一种心理变态,一定不要为了工作而弄坏了自己的身体。 工作狂是一种心理变态吗? 我们至少知道,“工作狂”在透支健康的同时,也成了一架漠视情感的机器。以前,在日本、中国等许多国家的词典中,“工作狂”均被列为褒义词,或至少不算是贬义词。不少人(其中多数是企业老板、单位领导)还觉得,“工作狂”的“忘我工作”为本企业或本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而且为同事们树立了模范的榜样,故多数“工作狂”往往被评为“先进典型”,成了“骨干”或“红人”。 但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教授指出,“工作狂”属心理变态,在各单位的低、中级管理人员中尤为常见。“工作狂”与对工作有热情者有本质区别—-前者往往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一般很难从工作中得到快乐,而只是拼命地工作以求某种“心理解脱”,此外他们在工作中还常常强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现问题或差错便羞愧难当、焦虑万分,却又将他人的援助拒之门外;而后者则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从工作中能获得巨大乐趣,出现失误时既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懊恼不已,相反却会聪明地修正目标或改正错误,同时也注意与同事和上司协调、配合,因而人际关系相对融洽。考核显示,尽管前者的工作量要比后者大得多,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明显不如后者。 专家们建议:要是发现自己出现“工作狂”的某些典型症候,那么首先须有意识地减轻工作压力并强迫自己减少工作量。具体做法是:不妨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先将自己现时的所有工作项目和工作时间一一写明,然后考虑哪些可以完全放弃,或至少暂时放弃,哪些可交由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同时注重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订出新的工作日程表,并请家人或同事予以监督。此外,不妨培养一些与工作不搭界的业余嗜好,丰富业余生活,如能接受心理医生的科学治疗,情况会更好些。 专家们的另一新发现是,“工作狂”的“生成”还可能与其童年时代接受的教育息息相关。 实际上在“工作狂”中,有占8~9成的人在孩提时代受到来自望子成龙的父母亲的过分严厉的教育。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往往过高甚至高得“离谱”,可怜的孩子一旦稍有闪失便会遭到批评乃至重罚,最后孩子心理上可能出现障碍,长此下去,孩子长大了极可能成为“工作狂”。 每天给自己半个小时 每天给自己半个小时作为一个假期,在这个半小时里做简单的体操,或者只是深呼吸。这是照顾自己所必需的一段时间,一定不能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一定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把任何的烦恼带到睡眠中都很傻。 如果出现体力上的透支,可以补充一些维B,镁和钙,或者泡个澡,在水里滴一点柠檬或者薄菏,都可以缓解疲惫。要规划好自己的习惯,把手头上的事分成四类:马上要做的事情就快做,不着急去解决的事情就缓几天,根本用不着你去动手的事情就放给别人,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一定要学会放弃。 来源/云南网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导致失败的12项职场心理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此外,他没有往上爬的野心,总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太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还比较适合。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行为,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身为企业中、高级主管,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却会让企业付出很大的代价。 2、非黑即白看世界 这种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像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一样,客观地评定优劣。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捍卫信念、坚持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别人可能完全不以为意。结果,这种人总是孤军奋战,常打败仗。 3、无止境地追求卓越 这种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结果离职率节节升高,造成企业的负担。这种人适合独立工作,如果当主管,必须雇用一位专门人员,当他对部属要求太多时,大胆不讳地提醒他。 4、无条件地回避冲突 这种人一般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其实,不同意见与冲突,反而可以激发活力与创造力。一位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的主管,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蔓延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5、强横压制反对者 他们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业生涯。 6、天生喜欢引人侧目 这种人为了某种理想,奋斗不懈。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觉得妥协就是屈辱,如果没有人注意他,他们会变本加厉,直到有人注意为止。 7、过度自信,急于成功 这种人过度自信,急于成功。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未达成,仍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这种人大多是心理上缺乏肯定,必须找出心理根源,才能停止不断想挥棒的行为。除此之外,也必须强制自己“不作为,不行动”。 8、被困难“绳捆索绑” 他们是典型的悲观论者,喜欢杞人忧天。采取行动之前,他会想像一切负面的结果,感到焦虑不安。这种人担任主管,会遇事拖延,按兵不动。因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担心部属会出状况,让他难堪。这种人必须训练自己,在考虑任何事情时,必须控制心中的恐惧,让自己变得更有行动力。 9、疏于换位思考 这种人完全不了解人性,很难了解恐惧、爱、愤怒、贪婪及怜悯等情绪。他们在通电话时,通常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题,缺乏将心比心的能力,他们想把情绪因素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这种人必须为自己做一次“情绪稽查”,了解自己对哪些感觉较敏感;问朋友或同事,是否发现你忽略别人的感受,搜集自己行为模式的实际案例,重新演练整个情境,改变行为。 10、不懂装懂 工作中那种不懂装懂的人,喜欢说:“这些工作真无聊。”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而且,他们要求完美却又严重拖延,导致工作严重瘫痪。 11、管不住嘴巴 有的人往往不知道,有些话题可以公开交谈,而有些内容是只能私下说。这些人通常都是好人,没有心机,但在讲究组织层级的企业,这种管不住嘴巴的人,只会断送事业生涯。他们必须随时为自己竖立警告标示,提醒自己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 12、我的路到底对不对 这种人总是觉得自己失去了职业生涯的方向。“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他们总是这样怀疑。他们觉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无,跟不上别人,也没有归属感。 华德普与巴特勒认为:应该重新找出与自己的价值有关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人生命的最终本质。
Read more职场心理:关于裸辞的二三事
工作可以是养家糊口的必要需求,也可以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可惜的是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很少,加上工作愉快的要求之后就更少。有这种时刻吗?很不开心压力很大,一刻也不想待下去了。那就潇洒地走吧。这样,好吗? 裸辞那些事 裸辞通常是很突然的,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破裂的婚姻一样,这些厌倦,疲惫和压力都会有一个长期叠加的效果,最后再有一个导火索,也许是一场病,也许是老板的一次责骂,也许是一夜的失眠,或者和同事的一次冲突,这些的突发事件会变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导致貌似突然的裸辞。 还有被裸辞之说,即因工作不达标而被老板辞退。裸辞,现基本指向即是,职场精英因各种原因,不找新的工作之前就选择突然离职。 有一阵子经常听见「裸」这个形容词,不穿衣游水是裸泳;人不穿衣跑步是裸跑,手机不用保护壳也是裸跑;没有车没有楼便结婚是裸婚;没有找到新工作便辞职是裸辞……谈起裸辞,很多人虽不认同这样的辞职方式,心底里却有不宣之于口的羡慕,因为比起抓住工作等同抓住安全感的一些人来说,前者有一份令人欣羡的勇气。更有趣的是,若问那些「勇士」,裸辞后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比起生活压力,他们更会回答说:或者是身边人那些带着一分关心半点恐吓的问题吧。 其实并没有要标榜裸辞很型很酷的意思,但若然工接工只是为了虚无的安全感和堵住众口,裸辞也有它自己的潜规定。 裸辞的利弊分析 裸辞也要有资本,起码短期内要不愁吃穿。另一种人可以裸辞的人是能力很强的人。 裸辞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办法,但一定要计划好了才这么做。比如,确认自我发展遇到了天花板,能力难以突破时,可以选择离职充电,经过休息、思考和学习后,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裸辞的感觉很好,但是也要注意风险。 裸辞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所避忌的是由于生活压力或缺乏安全感又急急吼吼地跳入另一个不合适的公司,选择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新的工作,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表面看上去是纯种好马,骑上去,还是有可能发现只是另一头病牛而已。 虽然部分“裸辞”行为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但也有些是内外矛盾刺激下的冲动。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说,“裸辞”的利弊各半:利好的一面是,可以脱离当前的压力状态,摆脱束缚,给心情放假,对身心健康有帮助。不利的一面是,当度过一个月或几个月的“蜜月期”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会骤增,如经济压力、家庭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与痛苦等。另外,一个习惯了群体和团队生活的人突然间变成了“独行侠”,缺少社会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 裸辞问答 心中纠结不已,留下固然可以保住饭碗,但是每天一进办公室就反胃想吐。辞职呢?一方面海阔天空,另一方面,没有下家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如何是好?先来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1/ 问:没有找到下家辞职,好吗?总觉得没有俺去昂。 答:我们都说当遇到理想情人,请尽力去爱,若是只为安全感而爱的,多半是不快收场,工作何尝不是一样?若工接工只为了安全感,为逃避这而逃到那,只怕会愈发迷茫和不安。有时也不是那个他不好,只是相信有更合适的。所以裸辞不过是在那之前,并不急于投入另一个怀抱,容许自己有一个真空期,好好增值和休息的一个阶段罢了。 2/ 问:辞职后没有钱怎么办? 答:会的,但先抚心自问,会上班的自己也没有很有钱;而离职数月,也总不致要饿死。与其把赚来的钱用来放工后消愁,不如不花费到书店打书钉,又或者到公园散散步。也许不为生存,而且要生活的意念都需要一个空档来实践。 3/ 问:辞职后到下一份工作的这段时间,要做点什么? 答:祼辞不代表天天睡到自然醒,更不是什么都不做,但不用向上司同事负责任的好处是,可以自由安排这段空档的每一天。如果没有头绪的话,我会问自己:有足够有趣的故事向将来的下一代说吗?还是从学校出来以后便没有了?如果是这样,我便拿着微薄但足够的金钱出走一段小日子,也许也不错。 4/ 问:想辞职又害怕怎么办? 答:会的,但如果裸辞只是令自己惶恐,工作却使自己疲惫,也许恐惧才是通往心安理得的开始。
Read more入职说实话,离职讲好话
求职时,你是否觉得要不遗余力地放大自己的优点,而对缺点避而不谈? 辞职了,人事主管想和你谈谈,你是否觉得终于等到机会,可以把蓄积已久的委屈一吐为快? 不过,很遗憾这样做并不合适。美国芝加哥企业家罗比·阿拜德近日在个人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也许会让你有所启发。 入职说实话。找工作时,说实话对将来发展更有利。别为了增加被录取的可能,就极力夸大自己的优点,掩盖不足。也许你认为的“缺点”在招聘主管看来,还有可以发挥改善之处。 而且,若是以不真实的印象被录用,让领导错误估计了你的能力,那么在日后工作中,由于能力不足导致的力不从心,则会让你焦头烂额。 到时,你不仅得不到帮助,反而会被认为是能力不足。所以,要勇敢地表现真实的自己,你会工作得踏实而有自信。 善意的谎言。针对以往在公司的工作,或与直属领导的相处,如果你一点好感都没有,那就请说谎吧。如果你太过“诚实”,只是讲些直属领导的毛病,或者公司运营的问题等,这只能让人觉得你过于刻薄计较,同时,你也不可能从人事经理那里得到日后工作的建议。 积极对待负面问题。试着以积极的态度去谈负面的事,但不要针对具体的人或部门,别忘了把你的评论加上一个假设的前提。如果你要批评一个人或一件事,不要针锋相对,而只是就事论事。说些诸如“我不想针对任何一位同事,也不想给他们带来麻烦,但我想让您清楚我的部门有时候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恶语可能成为将来的麻烦。如果毫无顾忌地抱怨、批评以前的领导,除非你打算回归田园,否则,说不定哪天,你和他还会遭遇对方,或者你发现将有求于他。 假设人事主管了解情况。不要以为人事经理什么事都被蒙在鼓里,进而和他抱怨个没完。不妨假设他清楚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有见地但温和的总结。 时刻保持谦虚。每个工作岗位都会有自己的责任和不能避免的麻烦。所以,记得保持谦虚,别表现得太高傲。要知道,给别人留有余地,就是给自己的未来种下更多的机会。 来源/生命时报 图/pixabay.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