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职场上的“老好人”,别人叫他帮忙的时,他不敢拒绝;他很有道德感地觉得不帮就对不起人家;有时候帮了又痛恨自己,但往往又接着干。你是这样的老好人吗?为什么你会成为被坑对象? 职场的“好人综合症”是可以自测的,不妨坦诚地问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你是否会觉得—— 1、让我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我,这对我极为重要? 2、我认为发生冲突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3、我应该始终把他人摆在第一位,而把自己的需求摆在第二位。否则我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人,大家就不会再喜欢我了? 4、我很少把工作派给别人? 5、当我对别人的请求或需求说“不”时,我会感到内疚? 如果超过半数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领取了“职场好人卡”一张。 然而,好人要做,“滥好人”千万不能做。取悦于人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动听的词,但在职场上人“太好”(being too nice)事情并不太妙。好人卡有毒,当你愈加适应去扮演一个好人的角色,你就只能依靠别人的目光来确立自己的存在。尝试解读一下好人们语言背后的逻辑,你会发现,现实背后与你想的并不一样: “我很惭愧我没能帮助他。”——内疚,自卑。 “他一定不会喜欢我了,我没法帮他把事情做成。”——对失败和拒绝的恐惧。 美国作家布莱柯(Harriet Braiker)的《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一书中曾提出,“取悦症”有三个心理要素——思维、情感、行为,他们相互联系,互为彼此的原因和结果。比如,畏惧情绪导致了自我强迫,而这一行为又被扭曲的思维所支持;焦虑引发逃避行为,而这又呼应了有缺陷的思维。而在这个“取悦三角形”中,思维、行为、情感衍生出三种类型的“老好人”。 1、“认知型”好人——由讨好思维控制 “认知型”好人的人生准则就是获得所有人的喜欢,他们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如果我把缺点藏起来,变成别人希望我成为的那个样子,那么别人就会肯定我,觉得我好,也会敬重我,重视我。”这一类人,首先应当理解和纠正的是取悦于人的心态。依赖于他人看法而取得的自我意识的满足,自己从来不能控制。 2、“习惯型”好人——由强迫行为控制 “习惯型”好人很少说“不”,自己做得要死要活,却不愿给他人施加压力,然后疲于奔命,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他们这种自我亏待的模式不仅伤神伤身,而且往往会伤害与最亲近的人的关系。对于“无私”的好人,首先应当打破“盲目利他”习惯。 3、“情感逃避型”好人——由逃避消极情绪控制 对这类人来说,取悦症是因为逃避导致的,他们要逃避那种“害怕”的情感。“老好人”的逃避策略,意在保护自己。他们认为,顺从是最好的处世法则。但治标不治本之处在于,你从不给自己机会去处理愤怒、应对冲突,结果你轻易地就把控制权交给了那些操纵你的人。由于逃避模式会持续,你的恐惧也会加剧。针对这一类,人们应该克服恐惧,学会理解和面对愤怒与冲突,而不是一味逃避。 总结这三种人,不难发现老好人的“悲剧”:老好人的实质是对拒绝、冲突、批评、愤怒等消极情感的深深畏惧。你必须采取行动,打破牺牲自己以取悦他人的恶性循环。 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但这善良不该被滥用。所以,在这职场中,你能做的有很多: 1、提供解决方案,不当杂事的垃圾桶 有些同事值得你付出,有些真的就算了吧。和同事相处也好,朋友相处也好,不要当杂事的“垃圾桶”,要做的是给他们提供“解决方案”。垃圾桶到处都是,能提供解决方案的人才不会被人理所当然的使来唤去。所以做让你开心并给你带来价值的分享,而不是“人傻钱多”的分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