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人来说,最深刻的莫过于童年跟父母的点滴往事。 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会让孩子或深或浅的记录在生命的刻录机上,成为孩子一生或甜蜜或感伤的回忆。 其中有10件事,会被孩子铭记一辈子,看看你已经做了几件? 1、孩子每天放学进门看到的第一个情景 对于开始上学后的孩子尤其是如此,孩子从早上到下午都待在学校,家里的一切跟学校的是两个世界。当孩子从学校放学回家,看到家里的情形总能印象深刻。 家里空无一人?还是总有奶奶或妈妈在家里等待?妈妈是愁眉苦脸的还是情绪高涨的?笑容满面的妈妈尤其会让孩子感觉到很幸福。 2、生病时,爸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 孩子生病时,情感是最脆弱而敏感的,爸妈的言行会历历在目。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生病时,爸妈的特殊照顾而爱上生病。 自己的需求是否会及时得到爸妈的回应?爸妈是如何慈爱的带自己去看医生?温柔的哄着吃药,抱着孩子心疼的安慰,夜深人静甚至还在床边守护着,都将会成为孩子温暖的回忆。 3、第一次偷东西后,爸妈的态度 5、6岁前的偷,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记忆。而5,6岁后的偷窃,孩子的心智已经得到发展,并且有一定的道德标准。 孩子们会因为偷东西,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非常害怕爸妈的责骂。 爸妈是否选择原谅还是殴打一顿,都会被孩子记住一辈子。宽容的教育更容易让孩子感恩。 4、每晚睡觉前,爸妈陪伴的细节 睡觉前,孩子们在床上嬉戏翻滚,爸妈轻抚后背挠痒痒,或者爸妈陪伴做手影游戏、亲子互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又或者只是轻轻依靠在妈妈身旁,静静地聆听着床边故事。 睡前的陪伴时间无论长短,总能在孩子心灵上留下痕迹。 据说睡前是一个孩子的心灵最宁静的时刻,爸妈的举动不仅影响梦境,还会影响孩子第二天的情绪。 5、作业是独立完成的还是爸妈辅导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童年时期写作业的印象尤为深刻。 独立写作业,会让孩子在成年后更有成就感;而父母辅导写作业,大人的态度是孩子最为关注的,是鼓励引导的,还是批评指责的,都能在孩子心里形成或温暖或反感的记忆。 大人在辅导作业时的负面态度,会直接影响成年后的亲子关系。 6、跟爸妈一起做一顿饭或点心 你是否有时间跟孩子一起做一顿饭?相比在外购买的美食,跟爸妈一起,从材料的选购到食材的准备,最后到制作烹饪,孩子能记住每一个细节和步骤,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喜悦,都能让孩子回味一辈子。被称为事半功倍,最能提升情感的亲子活动。 7、记忆中第一次庆祝生日 在这样的日子里,自己是故事里的主角,大人或其他小朋友围着自己歌唱,或说着让孩子高兴的话,无论是出外玩耍,还是吃着美味的食物,孩子能感受到周围人表达出来的重视,自己是被关注和关爱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