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话的方式毁了你的优势!

一个人会说话,体现他的情商、智慧、历练,你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不会经常因为情绪反弹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一次活动上,他坐在我旁边,是一个文创企业的老板,设计师出身,带了一个年轻女员工。准备吃饭的时候,大家交流创业心得,女孩开始低头玩手机。“你就不能不玩手机吗?”他忽然说,声音大到我们都听到。“怎么了,饭不还没来嘛?”女孩脸一红,显然面子挂不住。“要再玩手机你就出去!”他更生气了。 大家纷纷劝解,心想这都什么事儿啊。后来女孩跟我一起去洗手间,说她拿了年终奖就辞职。“不伺候他了,烂人!”她的老板是不是烂人?我看未必。与工作伙伴、客户一起吃饭,低头玩手机显然很不专业,然而,因为老板采用了不恰当的说话方式,不仅导致自己失去了一个员工,更使这位员工,因为反感老板的情绪失误,而失去了反思自己的机会。 如果当时,他可以发条微信告诉女孩,这样的场合,认真倾听大家谈话,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女孩是不是更乐意放下手机?如果事后,他能给女孩讲讲职场社交规则,告诉她什么情况下,不应该低头玩手机,女孩恐怕不仅不会觉得他是个烂人,甚至在很多年后,还会想起有一个大哥哥一般温暖的上司,教会自己很多人生道理。 上司,是我们踏入职场后,最重要的良师益友。身为上司,你要永远记得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给上面交待,更重要的是在下属面前的形象与修为,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跟你一起干活的人,更是与你一起成长的兄弟姐妹。 我对一个好上司的判断,首先看他说的话,会不会让自己失去威信与优势。一个人会说话,体现他的情商、智慧、历练,你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不会经常因为情绪反弹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他会说话,他说的话你才能听进去,你在他手下做事,才能更快地学到东西。 想想那些特别讨厌的人,你会发现,首先是他们说话的方式特别让人讨厌,而不一定真做了什么坏事儿。 很多时候,占了理的人,因为说话的方式别人接受不了,而成了过错方。这种情况,在婚姻里也很常见。结婚纪念日,丈夫忘了买花,太太开口第一句话是,嫁给你这种男人真倒霉,总是不给我买礼物。 丈夫的内疚,瞬间化为愤怒:娶你才倒霉呢,嘴巴像刀子,忘性又大,上个月才给你买了包。 做错了事,却完全不知道自己错了,这种情况其实很少。当失误发生时,我们会变得敏感、自卑,一边埋怨自己怎么这么笨,一边出于本能,希望抓住对方的失误,扳回一局或者挽回一点面子。 占据优势,却不会说话的人,正好给了失误方这个机会:瞧你什么态度?就冲你这态度,我这样对你也没错。 真正能让别人心服口服地承认自己错了,不是看你跳得多高、说得多难听,而是心平气和地找原因、说结论,不要把事情引入指责的怪圈。任何关系,一旦进入互相指责的怪圈,大家就会放弃成长,只争输赢。 我在职场看到过太多这样的团队。老板经常指责下属,说话完全不讲究,下属就开始挑老板的刺,什么嘴臭、腹黑、油头、长相猥琐、三观不正直男癌都来了,没有一项是就工作论工作。 当你发现自己陷入这样的职场环境,离职恐怕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这样的老板不会让你成长,只会让你逐渐失掉对工作的热爱。 为什么有人总是以不当的说话方式让自己处于劣势?除了少部分人是因为修养不够,更多的情况是他们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夫妻之间、父母之间,觉得怎么说话无所谓,反正是一家人;而那些喜欢以大家长自居的上司,也特别容易一开口就伤人。 距离感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存在,成年人最重要的美德是边界意识。这个世界上,除自己之外的都是外人,应该遵循社交三原则:彼此尊重、理智对话、就事论事。 那么,怎样说话能够让你清晰地表达自己,让对方意识到错误,以后避免同样的失误? 首先,当我们指出一个人的错误,绝不是为了让他无地自容,而是有所改进。那些因为意外而造成的小失误,一笑而过,对方会感念你的大度。 第二,问句,尤其反问,很容易造成居高临下的姿态。“你怎么能犯这种错误?”与“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次失误是怎么造成的”,前者会让对方立刻竖起防备,后者才会让他们启动反思模式。 第三:不要算老账,说你总是这样,或者你上次也是这样。算老账容易让对方产生挫败感,即他在你心中的形象已经定型,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当对方失误,你占据优势,根本不必再去证明自己有多正确。总是做这种证明题的人,最后没变成神,反倒成了瘟神,大家避之不及。 指出他人失误,只有一个善意的出发点:就是增进团队成员的了解与和谐。应该把智慧放在探讨怎样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把对方说成小丑。 你不是神,也会犯错,也反感他人的指责。请记住,当我们身边出现了他人,是为了彼此取暖,过得更好,而不是显得你比他高明,无论你们的关系,是朋友、上下级还是伴侣。 图/stocksnap.io

Read more

请注意你说话的方式

韩国的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捧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 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 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 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辩出来的我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由此想到人,想到孩子,想到青年。 无论多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发育健全的人,哪怕是稍明事理的儿童,更敏感和智慧。对照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世上做成人做领导做有权评判他人的人,是不是经常在表扬或批评的瞬间,忽略了一份对心灵的抚慰? 父母常常以为小孩子是没有或是缺乏自尊心的。随意地大声呵斥他们,为了一点小小的过错,唠叨不止。 不管是什么场合,有什么人在场,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全然不理会小小的孩子是否承受得了。以为只是良药,再苦涩,孩子也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吞下去。孩子越痛苦,越说明对这次教育的印象深刻,越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力。 能够约束人们不再重蹈覆辙的惟一缰绳,是内省的自尊和自制。它的本质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敬重,是对社会公有法则的遵守服从。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在无穷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无论他今后所受的教育如何专业,心理的阴暗和残缺都很难弥补,人格将潜伏下巨大危机。 人们常常以为只有批评才需注重场合,若是表扬,在任何时机任何情形下都有是适宜的。这也是一个误区。 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比是热敷,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伤治痛的手段。批评往往能使我们清醒,凛然一振,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失,迸了挺进的激奋。 表扬则像温暖宜人的沐浴,使人自脉贲张,意气风发,勃兴向上的豪情。 但如果是在公众场合的批评和表扬,除了对直接对象的鞭挞和鼓励,还会涉及到同时聆听的他人的反应。更不消说领导者常用的策略往往是这样: 对个别人的批评一般也是对大家的批评,对某个人的表扬更是对大多数人的无言鞭策。至于做父母的,当着自家的孩子,濒濒提到别人孩子的品行作为,无论批评还是表扬,再幼稚的孩子也都晓得,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沙射影。 批评和表扬永远是双刃剑。使用得好,犀利无比,斩出一条通达的道路,使用我们快速向前。使用得不当,就可能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滴下一串串淋漓的鲜血。 我想,对于孩子来说,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此。 就像玫瑰花的艳丽和小草的柔弱,都有浓重的不可抵挡的天意蕴藏其中,无论其个体如何努力,可改变的幅度不会很大,甚至丝毫无补。玫瑰花绝不会变成绿色,小草也永无芬芳。 人也一样。我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比如相貌,比如身高,比如气力的大小,比如智商的高低……在这一范畴里,都大不必过多地表扬或批评。 夸奖这个小孩子是如何美丽,那个又是如何聪明,不但无助于他人有的放矢地学习,把别人的优点化为自己的长处,反倒会使没有受表扬的孩子滋生出满腔的怨怼,使那受表扬都繁殖出莫名的优越。 批评也是一样,奚落这个孩子笨,嘲笑那个孩子傻,他们自己无法选择换一副大脑或是神经,只会悲观丧气也许从此自暴自弃。旁人的孩子在这种批评中无端地得了傲视他人的资本,便可能沾沾自喜起来,松懈了努力。 批评和表扬的主要驰骋疆域,应该是人的力量可以抵达的范围和深度。它们是评价态度的标尺而不是鉴定天资的分光镜。 我们可以批评孩子的懒散,而不应当指责儿童的智力。我们可以表扬女孩把手帕洗得洁净,而不宜夸赏她的服装高贵。我们可以批语临阵脱逃的怯懦无能,却不要影射先天的多病与休弱。我们可以表扬经过锻炼的强壮机敏,却不必太在意得自遗传的高大与威猛…… 不宜的批评和表扬,如同太冷和的冰水和太热的蒸汽,都会对我们的精神造成破坏。孩子的皮肤与心灵,更为精巧细腻。他们自我修复的能力还不够顽强,如果伤害太深,会留下终生难复的印迹,每到淫雨天便阵阵作痛。遗下的疤痕,侵犯了人生的光彩与美丽。 山野中的一个农夫,对他的牛,都倾注了那样的淳厚的有心。人比牛更加敏感,因此无论表扬还是批评,让我们学会附在耳边,轻轻地说……

Read more

跟家人说话的方式,最见一个人的教养

说到教养,我们想到的都是一个人有没有礼貌、和人说话有没有看着对方的眼睛、与人交流是否尖酸刻薄这些细节。 一般来说,不懂得尊重别人,就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跟家人说话的方式,反而最见一个人的教养,因为与他们最亲近,那时的我们才是最真实的状态。 越亲近,越随意 生活中,我们总是维持着光鲜亮丽的形象,习惯性地将自己的礼貌、教养展现给我们的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 我们害怕被社会排挤,被别人嘲笑。 而在最亲近的亲人面前,我们反而非常随意,经常不经大脑地说话,怎么直怎么来,动不动就恶语伤人,完全不考虑他们的心情。 “你怎么这么烦啊,能不能不要管我了?” “你怎么这么不长脑子啊,这件事都跟你说过1万次了!”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我们总是一不小心就跟自己身边的家人说了。 比起对外人的态度,对家人的态度,更见一个人的本性,因为大家在家人面前,不太“装”,展现的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越在意,越受伤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自己的亲人来说,也不例外。 一句伤人的话,也许你说过就忘了,但是被你伤害的人,要默默舔舐很久的伤口。 在这个世界上,亲人是和我们感情最深的人,也是最在意我们的人。所以我们的话她们会更在意,情绪不好时对他们发火说出的气话也会让他们受更深的伤害。 不能因为跟这个人亲近,就没有了做人的底线和原则,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教养,就可以话里夹枪带棍。 好好说话是一种教养,我们可以展现给只见过一次面的陌生人,为什么就不能分给与自己最亲近的家人? 好好沟通胜过直接粗暴 跟家人说话的方式,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不同的说话方式,有着截然不同的的效果。 如果一个人出门在外,还记得每周都给家人打电话,而且不管多累多苦,都不对家人发脾气,一直轻声细语。那么这种人,一定是个非常有教养的人。 反之,如果一个人衣冠楚楚,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但总是随意乱挂家人电话,脾气上来就口出狂言,拿家人撒火,这种人一定只是装出来的教养。 家人是我们最重要的人,与家人的关系也需要用心经营,好好沟通远远胜过直接粗暴的说话方式。 一个人的教养不仅体现在好好说话尊重别人上,而且与家人的说话方式,最见一个人的教养。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从说话方式轻松读懂一个人

声音是洞察人心的线索。它不仅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甚至就连这个人是俗是雅,是贵是贱,是刚是柔,是智是愚都能从声音上听出来。 1、 低声细气的人 这种人为人处世方面比较小心谨慎,警惕性很强,常常有意或无意地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性格内向、腼腆,优柔寡断,缺乏自信,从不轻易透露自己的深层想法。他们对人宽容,从不为难他人,尽量避免麻烦的发生。还有一种人,在与他人的交谈过程中,声音会越变越小。这类人喜欢搞小动作,容易闹内讧,对这种人要提高警惕。 2、 根据对象改变声音的人 这类人属于八面玲珑的人,他们通常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面对不如他们的人,立刻变得趾高气扬,不可一世;面对上司低声下气,显得十分顺从。这类人的忍耐性很强,但是喜欢把在上司那里受到的压抑转嫁给下属、公共场所或家里的人。他们习惯于跟下属耍威风,去商店买东西,会对营业员提出无理的要求。这类人性格中的自卑感和攻击性都很强。 3、 声音沙哑的人 声音沙哑的男性往往具有极强的行动能力和耐力。他们富于冒险精神,不怕挫折,而且越挫越勇,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性。他们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这些人大多具有领导的风范。其缺点常常有些霸道,自以为是。 4 、语气温和而沉稳的人 这类人往往具有长者风度。他们考虑问题比较深,做事慢条斯理,按部就班,具有很强的耐力,一旦确立目标,就会扎扎实实地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与这类人交往,在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有些困难,但时间长了就能感觉到他们的忠诚、可靠。如果是女性,性格比较内向,具有较强的爱心,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能够体谅他人,甚至可以为他人作出一些牺牲。 5、语气刚毅坚强的人 这种人胸怀坦荡,做事光明磊落,讲原则,是非善恶分明。他们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因此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他们当中大多人是领导,并且能够有所成就。但是由于这类人不善变通,比较顽固,从来不给人商量的余地,所以在工作中树敌颇多。 6、 声音娇滴滴的人 这种人说起话来嗲声嗲气,有一种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和爱护的心理,往往心浮气躁,善于编造谎言。但是由于过多希望博得他人好感反而招人厌恶。如果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则表明内心期待着年长者温柔的对待。男性若发出这样的声音,多半是独生子或在百般呵护下长大的孩子。这种人对待女性非常含蓄,绝不会主动发起攻势。若是一对一地和女性谈话时,会特别紧张。因此,这种人在他人眼中会显得优柔寡断,做事不干脆,没有什么魄力。 7、 语气凝重深沉的人 如果是男性,他们大多思想比较成熟,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一般来说,他们的学识都很高,对世道人心的把握很熟练,但由于性情耿直,而使自己在事业上不是很得志。他们通常自尊心强,争强好胜,什么都要争。 8、 经常唉声叹气的人 这类人心里比较自卑,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正确地面对失败。在失败过后,往往沮丧颓废,甚至一蹶不振。这类人经常抱怨自己的不幸,但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经常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外界因素上,以此来安慰自己。 9、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