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经理人,你都管理些什么呢?如果你开始扳着手指,一一细数“我管A、B和C……”,那么你将犯下管理大师彼得·所说的两大误谬:第一,错以为要管的只有人;第二,过度简化管理,错以为把下头的人管好就好。 实际上,管理的重点不在于“人”,而在“关系”。而管理的难度,不单单只有向下,还包括了管理你的上司、管理你的同事、管理外部关系。还有,很重要的,管理你自己。 第一、 管好自己:做好形象管理 不管你是真情还是假意,外在形象是大家与你接触的第一线,你希望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那就让自己往那个方向努力吧! 最简单的作法就是要有威严,时间久了就变真的了。德鲁克认为,我们其实一直在表演,对待父母是一种方式,对待老板、朋友又是另外一种方式。只是某些时刻,必须要学会有意识地“装模作样”。想要显示你的热情,可以抬头挺胸,自然提振你的精神,也提醒了自己展现积极态度;与人握手时,想要强调你的真诚,就多握一会儿;想要营造亲民意象,那么或许可以尝试幽自己一默,自我解嘲一番。 第二、 向上管理:管理你的老板 与老板相处是艺术,彼得·德鲁克提供了十个秘诀,帮助你做好向上管理: 1. 自信,不自傲; 2. 尊重,不卑下; 3. 服从,不盲从; 4. 决断,不越权; 5. 亲近,不亲密; 6. 多听,但不等于闭嘴; 7. 不居功; 8. 勇于表现自己,但不可锋芒毕露;
Read more如果喜欢是动心,那么爱一定是安心
如果喜欢是动心,那么爱一定是安心。 如果喜欢是意料之外,那么爱便是非你不可。 如果喜欢是念念不忘,那么爱就是只想和你在一起。 真爱一定是唯一的,即使你的生命里还会遇见再多再好的人,可是爱却只要你一人。 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如果你给我的跟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 那便谈不上是爱,于我更没有多大的意义。 我的爱情,要么不要,要么唯一,绝对容不下模模糊糊的灰色地带。 若是连对爱情都要拿来妥协,那一定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喜欢一个人,需要很多很多的运气;但是爱一个人,却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气。 勇敢到,你愿意毫无保留地去信任他,赋予他给你快乐,同时也给你伤害的权利。 勇敢到,你愿意为他去改变,为他努力变得更好。 因为你知道遇见一个对的人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你想好好去珍惜。 勇敢到,你把你的未来,你的一生都交付与他, 你可以坚定地承诺: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穷富贵,我愿意。 这就是爱啊。奋不顾身,非你不可。 试问,有多少爱情能够如此坚定地告诉你,你就是我的唯一。 爱情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口头上的承诺谁都会说 但是用一辈子去兑现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 爱是从一而终的承诺,从年少到年老。 从我爱你,到嫁给我。从我愿意,到一辈子。 我不想成为你生命中匆匆的过客,而是希望牵着你的手,我们一起走下去。 我不想成为你一生里短短的插曲而是成为你的唯一,你眼里只有我,我心里只有你。 图/wallcoo.net
Read more最高明的管理艺术:永远别让“闹钟”响起来
守时是一种礼貌和修养,更是一个组织工作执行力的象征。但在工作中,很多员工习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死心,总是卡着最后期限交任务,并美其名曰: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样的员工让管理者很是头疼,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督促员工抓紧工作,高效的完成任务呢? 我以前工作的老板,有一套很特殊的“闹钟”管理哲学,可以将荣耀归属给员工,并给我们很大很大的“成就感”。怎么说呢?比方说,有一次,老板交待我们部门做一件事,他说,等到他处理完这个月报税的事,就会和我们开会。 “老板到底什么时候要看?”我们私下问部门主管。 “就是处理完报税之后就会看。”部门主管只是重复老板的话,因为他也不知道到底老板什么时候要找他开会。 于是,我们一整个部门,神经紧绷,今天一整天努力做、努力做,因为不知道老板何时会与我们开会。 结果,今天没有开会。 隔天,老板经过我们部门座位,抓我们其中一位同事,微笑的问:“你们一定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事实上,我们还有一大段还没做完,老板这样一问,我们吓一跳!同事慌张的说:“还好,还在做最后的处理!” “好,等我处理完报税的事,就来开会。”老板说。 结果,那一天我们又比前一天更努力的做,下班前已经几乎做完了。做完的那一刻,整个部门都很高兴,还去吃一顿小小庆功宴。 隔天,老板再次经过我们部门座位,我们同事迫不及待的准备开口和老板说,我们已经做完了!但,还没开口,老板先问话了。“那个东西……,”老板说:“你们这么优秀,一定会做得很美观!我好期待!” “呃……,”我回答:“是的,谢谢称赞,我们一定会做得很棒的!” 于是,这一天,我们又努力的去修文件的美观度,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没问题,等到第三天结束,这个作品,已经非常的棒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实在太强了”,三天可以做到这么棒的程度! 到了第四天。终于,老板找我们部门进去开会。当场,老板只是眯着眼。“嗯,你们做得不错,果然是一群好头脑的年轻人。”老板笑咪咪的说:“还没做完吧?” 还没做完?喔天!我们其实已经做完了。不过,看到老板如此相信且器重我们,我们连忙说,是的,还有一些要加强,这是第一版,我们很快就会出第二版!于是我们回去,又做了三天。重覆的修改,一次又一次。后来,这个专案总共做了2个月。比当初我们所猜想要“交卷”的日子,还迟了20倍的时间。怎么会这样,真糟糕! 不过,有趣的来了。后来因另有机会而跳到另一公司,我才知道,当初那个专案,其实是有高达“三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位老板的领导下,我们部门不但只做了两个月即“提早”就此专案完成,而且做得非常非常的完美! 最重要的是,从头到尾,我们都没有感受到我们被时间给“逼着走”。我们好像真的是一个很强的部门,我们头顶发光、充满荣耀,很厉害的样子。而我们做的那个作品,真的也被拿到全球总公司被当作样板。那个作品,成了我们部门每一个人在那间公司工作期间最大的成就! 无论期间发生什么事,我们最后只记得,我们这个部门“主动”在短短两个月就完成,我们“主动”做得如此美观,我们“主动”做到如此滴水不漏………我们是一个超强的部门! 但,幕后的功臣是谁?虽然我们都觉得是“自己主动”的成果,但不得不说,那个老板,他奇特的管理方式,让我们做出自己都赞叹的作品。 那时候我就有一个领悟:比较差的领导者,不断的设定各种“闹钟”,底下的员工,几月几日必须做什么、几月几日几点几分又必须完成什么。完成之后,也就只是“完成”。而比较强的领导者,则“永远不让闹钟响”。没有闹钟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做更好、做更好。其实本来就有闹钟,只是老板从来不让它响。 以前曾听过一位父亲分享他如何叫孩子起床,很有意思:“闹钟响了,再睡五分钟!”爸爸说。但,五分钟还没到,闹钟都还没响第二次,这位爸爸又到床边,提醒一下小孩。“还有四分钟喔!”小孩翻了一翻身,哀哀叫。 过了一会儿,爸爸又走到床边。“还有三分钟喔!”然后又走到床边。“还有两分钟!”其实,这时候,五分钟早就到了,但闹钟没有响。因为,这位爸爸故意让它永远不会响!“还有一分钟又30秒!”这时候,孩子已经自己起床了! 这位爸爸说,闹钟不响,在孩子的心中,他是“自己”起床的,而不是“闹钟逼他”起床的。这样做,让孩子养成以后事先做完、主动做完、而且得到成就感的“自动好习惯”。于是,孩子一直觉得,他是一个“自动自发”的好小孩!在每一次痛苦的起床中,其实孩子起床之后,更确认自己是一个自动的好小孩。这股自信,会陪着他,走到人生的后面。 永远不让闹钟响,让每个参与者感受到,是自己主动去做好一件事情,而不是别人逼。这个管理方式,是最上乘的艺术,只是,有几个老板会懂? 来源/第一职场网
Read more请和子女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你是否思考过,孩子真正在我们身边的时间有多长? 孩子刚出生时,我们悉心照顾,几乎分分秒秒都与孩子在一起;慢慢的,孩子长大了,需要上学了,变成了只有放学后的那几个小时跟我们相处;然后,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上大学、工作,每年能见着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们想念孩子,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能陪伴他们。可是,他们已经长大、甚至成家了,这时,我们还要和孩子住在一起吗? 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能够接受与子女间有一定的距离。但距离不太远,双方都能互相照顾,还可避免一些矛盾和麻烦。 有界限、有距离、有联系、有守望,最佳的距离就是“一碗汤的距离”。炖个鸡汤,端到孩子家时刚好能喝,近了太烫,远了太凉。 武汉大学社会学专家尚重生认为,人性本身存在自私、自我的一面。如果两代人住得太近,这些缺点很容易被一些不开心的琐事激发出来,以至于每个人都拿出缺点相互折磨。如果不住在一起,这些缺点可能就会潜伏起来,时间长了甚至忘掉缺点,反而想念对方,这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 其实,“一碗汤的距离”不仅是指住得远近,还包括心理上的距离。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要如何与孩子保持好“一碗汤的距离”呢? 顺应潮流,理解孩子的新生活 我们小时候很拮据,子女小时候很宽裕;我们成长在熟人社会,子女成长在生人社会;我们的职业在国营单位,子女的职业在私人公司;我们爱在一起喝酒聊天,子女在给远方的陌生人发微信点赞…… 这一切都和我们以前的生活模式不同,但是我们都得理解,并且看得惯! 看着孩子们以他自己的方式成为他自己。他跟谁恋爱结婚、他如何养孩子、他喜欢或离开哪一份工作,那都是孩子的事。我们无法为这些事承担后果,所以我们也没法替他们做决定。 我们要做的就是学着跟孩子站在一起,支持他们,做他们最坚强的后盾,这就够了!孩子成功时,我们为他鼓掌;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给他依靠。 不因为自己是长辈,就插手孩子的家庭事务 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这世界上首位关系就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亲子关系。也许,我们总是无可避免地与孩子的配偶发生矛盾,此时,千万不要用“血浓于水”、“妈妈只有一个”这样的语句,来刺激孩子,如此只会适得其反。 在这个问题上,中老年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子女常常插手我们的生活,今天批评老爸为什么不干家务,明天批评老妈为什么天天跳广场舞,那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所以,儿媳妇或女婿是不是“好”,子女和他们的配偶是不是幸福,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吧! 我们只管过好自己的生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事跟朋友打打牌、下下棋,一天不也是挺充实的嘛! 不要一味关心孩子,而冷落老伴 既然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那千万不能冷落了自己的老伴。人一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这个与我们偕老的人站在我们身边时,可别忘了牵起她的手。 同时,不要为了操心孩子、照料孙子而忽视了老伴的感受。我们养儿的任务已经完成,带孙子只是偶尔为之,现在要做的是好好“防老”。 虽说“养儿防老”,但真正能陪伴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防老”的只有老伴。所以老夫妻最要紧的是把身体养好,心态调好,把过好自己的日子放在首位。 其实,“一碗汤的距离”也可以说是心理上的亲密距离。两颗心灵之间的距离,要用温度来测量,而不是用直尺。这个温度是最舒适、最适于人体的28℃~32℃,不会过热也不会过冷。 两颗心并不常常贴在一起,但是在其中一颗心灵需要关怀的时刻,另一颗很快就能传递过去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无论相隔远近,最重要的是心中有爱! 生活上,和子女保持“一碗汤”的距离,能常去看望他们,给他们送去一碗汤;心理上,也要和子女保持“一碗汤”的距离,不会因为太热而烫到他们,也不会因为太冷而凉了心意。
Read more医生让你“忌口”背后的真相
去看医生,常常会被告知吃清淡点,忌辛辣,或者被告知几样不能吃东西。这些建议真的都有科学依据吗?真的有那么多需要忌口的食物吗? 前几天,怡禾医生群里也聊到了“忌口”的话题,让我想起以前的一些经历:每天查房时,常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我孩子能吃什么?我说得最多是:可以正常吃,平时怎么吃现在也怎么吃。但家长经常还是会接着问:能吃鱼吗?能!吃牛肉吗?能!能喝骨头汤吗?能!……到最后就跟报菜单似的。 我以为我们普外科胃肠道手术多,家长对吃的关注的多一些,医生群里的讨论让我发现其他科的医生也同样被这类问题困扰,后来皮肤科李志量医生说的这段话,我觉得是代表了很多医生的心路历程,也可能是很多医生口中“忌口”背后的真相。 饮食上的禁忌是与中国人传统观念有关系,我在平时工作的时间,有病人询问需不需要忌口,我说不需要忌口,结果病人都会非常诧异,会跟我争论,”皮肤病人怎么会不需要忌口呢”,然后我会解释很久,影响后面的病人就诊。在这种情况下,最省事的办法就是一单询问是不是需要忌口,就随便说几个东西不能吃,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口舌。这种情况持续久了,就会形成一种职业习惯,只要是皮肤病,都要说几个不能吃的东西出来。 国人对食物的讲究这么多,最主要是受中医思想的影响。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食物和药物没有绝对的分界,很多东西既可以是食品又可以药品,一样有寒、热、温、凉之分,有的食物能滋补,有的能“清火”,有的易“上火”…… 还有的是受民间流传的影响,认为有的食物吃了会“发”,有感染不能吃鱼虾,有伤口不能吃酱油,发烧不能吃鸡蛋,孕妇不能吃螃蟹,吃兔子肉会得兔唇,吃羊肉会得羊癫疯等等。 我相信关注这个公众号时间长一些的读者,大多知道这些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可能也有一些人对这些说法半信半疑,但又碍于传言里的那些严重后果,而这些食物又不是非吃不可,所以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还是给忌了。 但现实里,大部分人是对这些说法是深信不疑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病人向医生报菜单,似乎非要被告知几样不能吃东西,才敢好好吃饭,如果医生让什么都吃,还会觉得医生不上心。 要纠正这类患者的观念,医生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公立医院的环境下,医生每天看几十上百个病人,要他们耐心详细的帮你把菜单帮你分析完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最后往往是:吃清淡点,少吃辛辣的。 当然,医生自己也稀里糊涂,本身也相信中医或民间的那些传言,然后主动让你去忌口的肯定也有,但你对医生穷追不舍得到的答案,真相往往是医生看你那么想忌,不想和你纠缠不清,就说几个不太健康的食品让你去忌,反正对你没什么坏处,还可以让你感觉能做点什么,得到些心理安慰。 真的需要忌口的疾病当然也有,比如糖尿病人对西瓜这样的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的水果,痛风病人对动物内脏这样的高嘌呤食物,口腔溃疡、肛裂病人对辣椒这样的刺激性食物,或者你真的对某种食物过敏,该回避的食物,医生自然会跟你讲。 但如果医生没有主动对你说,绝大部分疾病和饮食没有关系,是不需要忌口的,如果自己有疑虑又担心医生一时疏忽,自然也可以问,但真不用跟他们报菜单。 文/小儿外科裴医生 图/pixabay.com
Read more父母“不讲道理”,孩子更优秀
讲了那么多道理,孩子就是不听,这不是问题。把“讲道理”当做是教育,才是真正的问题。 在最近一期的《变形记》节目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片段,仔细想来,却耐人寻味。 山区女孩缘缘被“交换”到一个城市家庭中,律师“爸爸”问起了缘缘的理想。 缘缘说想当一个警察,随后爸爸开启了“大道理”模式。 从忆当年开始,说起了一大段的长篇大论。 在之后的采访环节中,缘缘说: “感觉像是律师对着罪犯在讲话,要强打着精神装作在听的样子,也很像唐僧在念经……” 爸爸的感受却是: “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能听进去,我很欣慰。” 同样一件事,到了立场不同的两个人口中,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看似奇怪,却十分常见。 讲道理,可以说是父母最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了, 但面对成人的大道理,孩子们的态度往往是排斥的。 一位网友曾描述过当父母对着他讲道理时,他内心的感受: “父母总是以一种我社会经验比你足,听我的没错的样子,干涉我的各种选择。” 在讲道理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认为孩子不懂得这些道理,需要更有经验和见解的父母给予指点。 ******** 换位思考一下,其实我们成年人一样不喜欢听道理。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好友小美跟我抱怨,她的老公总是不懂她。 小美新买了一件衣服,过了几天发现降价不少,就跟老公念叨这件事。 他老公开始跟她从商家促销规律讲到制造业的生存困境,小美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种事还有不少,老公的态度总能让小美在先前的烦恼基础上 又添了一层堵心。 小美说:“道理我都懂,可我根本不想听这些破道理,我只是想要他安慰我一下啊!” 不仅如此,在需要进行家庭共同决策的时候,
Read more控制不了自己的人才去控制别人
我听自己的咨询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考博士的时候,她非常的焦虑—担心自己考不上,担心她心仪的导师不要她。那个时候她的前男友试图安慰她:“亲爱的,没关系的,你看你考不上也还是个硕士,不要担心。”她觉得男朋友丝毫没有能力安慰到她,因为她还是很焦虑。后来,这种需要男朋友平复她的焦虑的心情日益增长,而男朋友的“无能”也越来越让她不满意。最后,她选择了跟男朋友分手。 非常有趣的是,她现在的丈夫跟她之前的前男友惊人的相似,但她完全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她跟我们解释道:其实前男友那个类型是非常适合她的,只是当时他安慰不了她的原因,是因为她自己没有能力安抚自己焦虑的情绪。当她发现自己有能力来控制自己焦虑的情绪时,这件事情就不再成为她亲密关系中的障碍了。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所以期待别人的改变来让自己心情变好。 我们为什么想控制别人? 我母亲是一个控制欲还比较强烈的人,而我又不是属于顺从型的孩子,所以我的“青春叛逆期”看起来比其他的孩子要长很多。直到现在,我偶尔还是抑制不住的在第一时间做出叛逆的反应,然后才能在下一刻意识到,我刚刚又在叛逆了。 其实她在99.9%的情况下都是真心实意的觉得她那么做完全是为我好,但是却她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为我好”的控制背后,隐藏着更深刻的原因。 在我们两个的关系变得很亲密之前,也就是在我放弃土木工程专业转心理学期间的大概2年的时间里,曾经把彼此最不好的一面带了出来。那个时候我以土木工程专业的年级第二的成绩保送了研究生,然后在研一的时候我跑到导师办公室说我要退学然后学心理学。母亲几乎是要疯了,她没有想到一直都基本按照她和父亲期待的人生轨迹前行的我,突然来了这个大一个转折。 那时候她经常打电话跟我说:“因为你,我昨晚又失眠了。”或者“因为你,我又病了。”或者“如果你不这样,我的心情就会好很多,我就不会失眠或者焦虑了。”这是我妈妈在持续做的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她总希望通过改变我,来改变她的情绪。当她觉得焦虑的时候,那是因为“我让她这么担心”;当她觉得愤怒时,那是“我惹她生气”;而当她觉得沮丧时,那是因为“我让她失望”了。因为她无法控制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所以她之前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只有你改变了,我的心情才会变好。 当然我一直是很抗拒这样的说法的。就像我妈妈在我小时候告诉我说:“我原来也是有梦想的,就是因为生了你,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一样,她让我对她的情绪和她的人生负责。后来我开始慢慢懂得,原来我们在想去控制别人的时候,通常是因为我们自己不稳定的自我和自我价值感,需要别人的语言和行为来得到肯定或者是安慰。所以我们想去控制别人:既然我是因为你产生这样的负面情绪,而我自己又没有能力处理这种情绪,所以你要改变,这样我的心情才能变好! 我后来发现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我在做决策的时候特别希望得到母亲的肯定,如果得不到她的肯定,我会非常沮丧的跟她抱怨说:你没有给我信心。后来我发现,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也在怀疑着自己,所以当我妈妈对我的决策提出异议而不是支持时,我会觉得她没有给我信心。如果自己并不相信自己,那么就只有靠强迫别人给予肯定,然后得到借来的信心了。 你是否有稳固并且灵活的自我(a solid, flexible self)? 刚刚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稳固并且灵活的自我(a solid, flexible self)。这个概念是由心理学家David Schnarch提出的。 首先让我解释一下稳固的意思。一个稳固的自我是指一个人具有非常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并且不会因为外界的否认或者质疑而有所改变。 举个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比如失恋这件事情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说都是件很伤感的事情,在被伴侣拒绝了之后,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会在一段时间之内骤然下跌。但是对于具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人来说,被分手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可爱”或者“不值得别人爱”,而仅仅是因为彼此的不合适。但是对于自我价值感更多建立在别人的积极反馈之上的人来说,失恋这件事情很可能让他们的自尊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处于低谷。他们会觉得因为被对方拒绝,所以自己是不够好,不够可爱,不够优秀或者配不上对方的。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灵活的自我。这一点看起来跟上面有点矛盾,但其实它们是彼此相融并且缺一不可的。灵活的自我是指你的自我概念不会僵化或者停滞不前。比如如果你的自我概念就是“我是一个学术型的人”,然后拒绝一切娱乐活动或者是其他有助于你成长的活动,你的自我就是非常固化的。一个有着灵活自我的人,是一个愿意不断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并且让自己不断成长的人。 再举个例子。我们每个人虽然有性别之分,却都同时有着男人和女人的一面。假设你是一个男性,然后你拒绝在自己特别感动的时候流泪或者在你伴侣难过的时候拿着纸巾给她擦眼泪,因为你觉得那样特别“娘”或者特别“不爷们”;再假设你是一个女性,你不愿意在公司里站出来发挥自己的领导力,因为你怕别人说你“强势”或者在需要你表现出力量的时候你不敢表现出来,因为你怕别人说你是“女汉子”。这些都是固化自我的表现。一个有着灵活自我的人,会在最合适的场合表现最合适的自己的一面。而拥抱并且发展自己内心的男性一面和女性一面,正是灵活的表现之一。 所以最后一个稳固并且灵活的自我,就是指我们一方面有着不受外界评价影响的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另一方面是指我们不会局限自己的自我概念,能够灵活的在不同的情形下表现和发展多面的自我。
Read more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 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想想:真的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实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呢?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场合。 现今的人们拥有高学历高知识,却往往过度仰赖高知识,而忘了让自己在智慧上成长。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孔圣人可以当下就用智慧,轻易了解真相,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呢?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你想,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吗? 文 | 陈安之 图 | stocksnap.io
Read more人生两境界:一个知道,一个知足
人生两境界:一个知道,一个知足。 知道,让人活得明白;知足,让人活得平淡。 人生不要被安逸控制,决定你成功的,是奋斗; 人生不要被别人控制,决定你命运的,是自己; 人生不要被金钱控制,决定你幸福的,是知足; 人生不要被仇恨控制,决定你快乐的,是豁达; 人生不要被表象控制,决定你成熟的,是看透。 抱怨是一种传染病,不治就会害人害己, 抱怨不会改善自己的处境,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与其选择抱怨,不如选择释怀。 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如意,如果只会在抱怨里挣扎,人生注定是苦海无涯。 与其在抱怨的口水里游泳,不如登上感恩的沙滩,埋葬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生活在别人的眼神中, 忐忑在别人的言语中,一些想说的话,想做的事, 终究缥缈在外界的目光里,扼杀在横飞的非议里。 不要在在意别人怎么说你,怎么看你,那些都是阳光中的尘埃, 别让它阻碍了你望远的视线,抑制了你前行的步履。 要坚信,你就是你,别人永远无法插足与改变。 人永远不能欺骗自己。 可能人都是这样,你越是想证明自己的时候就越会失去自我。 所以,坦坦荡荡地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人,就足够了。 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人生的路上,每个人都背着一个背篓, 一路走,一路捡拾那些功名利禄装进背篓, 得到的越多,我们的负担也越重,直至举步维艰。 我们一路走来,在孤独中寻找着美,寻求着希望。
Read more为什么升职永远轮不到你
01 亲戚家的一个孩子,最近又嚷嚷着要辞职,原因就是她感觉“学不到东西”。 这已经是她因为“学不到东西”而要辞掉的第四份工作了。 她妈毛了,但却找不出毛病来,虽然女儿频频辞职让她操碎心,但毕竟女儿的出发点是有上进心的,渴望学到东西,只是平台“太烂”,带她的师父“太挫”。 为什么升职永远轮不到你? 小丫头这份工作做得是一个行业媒体的编辑,说是编辑,其实就是复制粘贴,公司给开的工资就2000,所以也不敢多要求,她也觉得这个钱只够雇她复制粘贴的,所以她没干几天就觉得没挑战性,又要换。 但去应聘了几个“有挑战性”的工作,人家用人单位却都看不上她。 来问我怎么办。 我问她,你行业内应该有其他同类媒体吧? 她点点头,两眼放光:“那当然,人家有些公司的编辑工资是我的10倍呢。” “那你看一下人家头条标题编辑的时候是不是每条都重新起过?”我提醒。 “不知道,但我们公司就要求直接复制粘贴。”她悻悻道。 恩,问题大概就是出在这儿了。 同样是平台编辑,有人收入两千,有人收入两万,你公司对你的预期是两千水平的编辑,所以你就放弃了对标两万编辑工作水准的观察。 一个一流的编辑,会研究标题,会观察点击,会优化排版,会提高配图视觉,增加评论反馈,每个环节都在考验出类拔萃的技巧。 任何一个岗位,你没有观察,只是抱怨,就算换一万个工作,到头来肯定是狗屁没学到。 机械工作中,如果你只看到重复与枯燥,却观察不到重复过程的细微差异,那你的输出就永远无法超出预期。 这种状态无论持续多久,你都会深感徒劳无获,学不到东西。 02 跟我合租过的一个姑娘,是个部门经理,有段时间天天加班,到家后每次都耷拉着个脸,骂公司老板没人性,不下班不开会,变态! 我就问她,那大家都被留下来了啊? 她哼了一声:“没有,我老板都是分别给部门经理打电话单聊,问问部门经理这一天工作问题。想聊可以,你提前一个小时找我不行?非得踩着下班点找,太贼了。 我哈哈大笑,你明天去别的部门转转,既然是一个一个聊,总有个先后,不可能每次就故意把你一个人放在下班后开会。 这姑娘第二天按点回来的,没加班。 异常兴奋地跟我说,厉害啊,轨,你猜怎么着,其他部门的人更鸡贼啊,一大早就主动给老板打电话谈工作,就我傻呵呵地等老板打电话找,所以他们下班都踩点发射,就我被老板拖堂,还被各种不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