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不需长,10个让你聪明提高工作效率!

史丹佛的新研究发现,每周工时超过50小时后,每小时的产能就会大减,减幅大到超过55小时之后,再增加工时就没有任何效果;也就是说,一周工作70小时,能完成的事情其实和一周工作55小时一样多。 聪明人知道在周末转换模式、放松心情并恢复精力的重要性;他们会利用周末来创造更棒的下一周。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接下来就是几个相当有帮助的诀窍: 1. 断线 断线是最重要的周末策略;没有在周五晚间到周一早晨之间断绝连线,也就没有真正地停止工作。 随时准备工作,等于是让自己持续曝露于压力之中,无法好好充电。 如果你没办法整个周末都不收电子邮件、不接电话,可以试着在周末安排特定时间收电子邮件和回覆语音留言;这有助缓和压力,别人也不会完全联络不到你。 2. 减少家庭杂务 家庭杂务常常会花掉你整个周末,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自然会失去放松和反思的机会。 最糟的是,很多家庭杂务感觉起来就像是工作,如果你整个周末都在处理它们,等于是一周工作七天。想避免此事,就得订下明确的时间表,如果无法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就留到下一周再完成。 3. 运动 周间没有时间运动?你可以利用周末来运动。最少只要运动10分钟,就有助释放可以舒缓压力的神经传导物质GABA。 运动也是种催生新想法的好方法;创新者和其他成功人士都知道,走出户外常能激发灵感。无论是跑步、骑单车或园艺,都有助分泌脑内啡、促进反思;关键在于找出适合你的运动,并将之视为重要的周末活动。 4. 反思 每周反思是提升自我的强力工具。利用周末思考那些形塑产业、组织和工作的重大力量,少了忙碌工作的纷扰,应该能让你用全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利用此洞见改变接下来一周的工作方式,以提升工作效率和成效。 5. 追寻热情 利用周末追寻你热衷的事物,效果可能会相当出乎你的意料。投入热衷的事物是种逃脱压力、打开眼界的绝佳方式;演奏、阅读、写作、绘画甚至是和小孩玩传接球,都有助刺激不同的思考模式,有机会在接下来一周为你带来巨大的利益。 6. 与家人好好相处 想要充电和放松,利用周末与家人好好相处有如必备之物。周间忙碌无比,会让人感觉一周飞快过去,没有时间陪伴家人。

Read more

【心理测试】你更吸引异性 OR 同性呢?

在生活中,有些人的人缘很好,但身边大多数都是同性的朋友;有的人则相反,身边的大多数好友都是异性。那么属于你的个性,是更受异性的吸引还是更受同性的吸引呢? 1、你认为无论站在男性还是女性的立场上,男性送女性花作为礼物是理所当然的。 是→2 否→3 2、父母当中你觉得哪一方更偏爱你一些。 母亲→5 父亲→3 3、和朋友进行长时间的电话聊天之后通常先挂电话的是哪一方。 朋友→4 我→6 4、遇到对方比自己年纪大的情况下,相熟之后就总忍不住想要向对方撒娇。 是→5 否→7 5、你的高中在上体育等课程的时候会男女分开进行。 是→6 否→7 6、曾经在外出游玩或者旅行的时候,碰到过有异性来搭讪的情况。 是→7 否→8 7、和同性朋友一起拍照片的时候你通常会站在朋友的哪一边。 左边→8 右边→9 8、早晨你需要花10分钟以上的时间打理好自己才能出门。 是→10 否→9

Read more

成功八大要素

一、厚道 厚德载物 - 就是说人只要有好德行,就没有承载不了的事,相反,人无大德便无法成就大事。 这句名言忠告,告诫我们要乐于吃亏,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成就事业。同时,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善良 善良是好人品的关键要素。人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方能使人敬仰。要多存善心,多兴善举。只有这样,才能坦坦然然做人,达到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的境界。 三、守信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什么事也干不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键是要讲信用。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讲究言必行,信必果。尾生为爱情魂断蓝桥,曾子因一句话为儿子杀猪,都是守信的千古佳话。人在社会上如果不讲信用,肯定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更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 四、宽容 常言道:“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我们要学会宽容与自己看法不同的人,特别是与自己有矛盾的人。 宽容别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否则,只会给自己的心灵加压,受累的还是自己。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容别人不足之处,一分为二地看待别人。凡事争则两败,让则两利。 五、诚实 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是一种美德。人之无诚,不可为交。“欲当大任,须是笃实”。做人只有实实在在,老老实实,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我们对待工作也一样,不管是汇报工作,还是反映问题,都要实事求是,绝不可弄虚作假,失信于人。 六、谦虚 谦虚是好人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无论什么时候把自己看低一些,总是好事,一方面有利于自己的进步,另一方面有利于与人相处。 古人云“无论做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干任何事情,不要总认为自己贤能,不可少之,这样不好,容易让人讨厌。谦恭之人,人皆爱之。 七、正直 一个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正直之人,首先要做到凭良心办事。“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做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干事都能从良心出发,那绝对是一个高尚的人、正直的人。人还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遇到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决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要坚持真理,不能因为关系好把错说成对,也不能因关系不好,而把对说成错。 八、恒心 人贵有恒。干任何事情要有决心、恒心和耐心,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这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否则,将一事无成。所谓“滴水穿石,铁棒磨针”,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爱国将领冯玉祥说过:“世上成大事者都是傻子”,因为这些人一旦认准目标,只管朝前走,所以才会取得成功。相反,有些所谓聪明之人,因为脑子转速太高,干事业左顾右盼,思东想西,结果还是成不了事。 我们自己不妨做个傻子,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只要是认准的事,就应该想尽千方百计把它完成,把它干好,奋力追求成功的乐趣。这种恒心和勇气,就是执著追求的具体体现。

Read more

一个借钱故事,看穿你的人际关系!

上个月,我的一个朋友某某因为生意上出了点意外,急需要一笔钱,当他打电话给我时,我感觉有一点奇怪,因为我们的关系仅仅只限于一般朋友,故此,就有了一点点犹豫。我说:一会儿我给你电话吧。 我考虑了十分钟,决定把这钱借给他。 上个星期,他把钱还给了我,之后请我喝茶。 他说:你答应借钱给我还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我问:为什么? 他回答:打你电话之前我已经打过9通电话,你是第10个。当你说“一会儿给你电话”时,我认为我需要打第11通电话了。我是按照亲疏关系打的这10通 电话,越打到后面越没有信心,所以,打你电话已经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了。 之后,就这个话题我们谈论了许多,他总结性地说了一句话:如果不是这次借钱,我还以为我有很多朋友,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是这么孤独。 过后的几天我都在想这件事,然后,我决定了解一下自己到底是否也如我那个朋友一样那么孤独。在做这件事之前,我把想法打电话告诉了他,他笑了:我劝你还是别做这种游戏,这会让你感觉从天堂落入了地狱! 我把现在身边自认为的好朋友的名字挑了出来,这些人都在本地,外地的暂不列入,他们和我从来没有金钱上的借贷关系,也和我的工作没有任何牵连,我们经常在一起,要不吃饭,要不喝茶,要不泡酒吧,相互之间我帮他们的一点小忙的时候居多,属于纯粹意义上的朋友,有9个人,而且他们的经济实力借个几千块肯定是没很大的问题的。 我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条内容差不多的短信: 我现在遇到点麻烦,需要问你借X千块钱,一个月之内归还。如行的话给我电话,不行就发个信息吧,也不要紧,我等你答复。 我是昨天下午发的,晚饭时间未到,收到了7条信息,2通电话。信息基本回的 都很快,全没超过一个小时,其中一通电话是信息发出后20分钟左右来的,还有一通是信息发出后2个半小时左右打来的。 7条信息内容如下: 陈:真对不起!我目前有点困难,真的,要不然你的事情肯定没话说的,你问问YYY吧,不好意思! 乔:XX,上个星期我小舅子刚问我借了1万,下个月还有点可能,真对不起! 唐:这段时间我自己都很困难,前一段打麻将输了好多钱,XX,不好意思,我要情况好的话绝对没问题的。 王:真不好意思了,我的钱都在股票里,对不起! 陈:XX,你怎么会要借钱哦,我昨天才借给人家1万,是放息的,你又不早说,不好意思,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咯。 陆:对不起,最近我的股票都套牢了,手里没有现金,不好意思呵! 章:XX,我儿子开学就要转到某某的YY学校去,开学就要交5千,真的没办法帮你,请原谅! 电话是姓王和姓张的朋友打来的。 第一通电话 王:喂,XX吗?

Read more

丈量幸福的十把标尺

幸福是一种甜蜜的感受,恐怕人人都有这方面的体验;幸福更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也许不少人至今尚未入门。 对此,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颇有造诣。他发现了与幸福有关的因素。其中包括: 一、健全和健康的身体 这是幸福的基石 实际的目标和期望 这是幸福进入无限循环的内驱力。人倘若无所追求,幸福之水会在懒散中干涸。 二、实际的愿望和目标 人倘若无所追求,幸福之水会在懒散中干固。 三、自尊 这是幸福的支架,也是幸福的赐予。 四、控制感情 这是幸福的规则。纵欲和放纵,往往与幸福相悖。 五、乐观 这是幸福的源泉。乐观,最能繁衍幸福的细胞。 六、豁达 这是幸福的开阔地。受纳包容,可免去许多节外生枝的烦恼。 七、益友 这是幸福的开心果。一位益友就是一眼幸福的喷泉。 八、合群 人缘好,幸福就会自来。 九、挑战性的工作和活动性的消遣 一张一弛,方有幸福的交替出现。 十、集体意识 这是幸福的蓄水池。孤独难有幸福的空间。 文/网络转载

Read more

告诉自己 – 再坚持一下

别让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 也辜负了曾经经历的一切! ? 成长就是哪怕你难过的快要死掉了, 但你第二天还是照常去上课上班。 没有人知道你发生了什么, 也没有人在意你发生了什么。 关于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既然解释不清,那就不要去解释。 无需告诉每个人, 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 大多数人都看你飞得高不高, 很少人在意你飞得累不累。 所以,做该做的事,走该走的路,不退缩,不动摇。 无论多难,也要告诉自己: 再坚持一下,未来那么长, 最漆黑的那段路终究要独自完成, 别让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 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Read more

正能量之工作积极向上的句子

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3、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4、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5、快乐在于行动,不只是拥有。剥夺别人的快乐不能使自己快乐。微笑使人更美丽、更愉快,却不费分文。热情比怨恨更得人心。 6、微笑使人更美丽、更愉快,却不费分文。热情比怨恨更得人心。 7、不要忽视小节,宇宙由原子构成。得到帮助最好的方式是开始帮助别人。 8、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明天成功的你,会感谢今天努力的你。 9、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10、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 11、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 12、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善意需要适当的行动表达。 13、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14、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15、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16、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17、自信就如一副眼镜,帮助近视的人打开光明之路;自信就如一台电脑帮助无知的人们开阔视野;自信就如一台学习机,帮助学习差的同学提高成绩 18、许多人只需要再多支持一分钟,多做一次努力,就能反败为胜。成功招揽成功,失败招揽失败。 19、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20、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21、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朗费罗 22、当热诚变成习惯,恐惧和忧虑即无处容身。缺乏热诚的人也没有明确的目标。热诚使想象的轮子转动。一个人缺乏热诚就象汽车没有汽油。善于安排玩乐和工作,两者保持热诚,就是最快乐的人。热诚使平凡的话题变得生动。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你在谁面前最蠢,就是最爱谁

你在谁面前最蠢,就是最爱谁。 其实恋爱就这么简单, 会让你智商下降,完全变了 性格,越来越不果断。 所以啊,不管你有多聪明, 多有手段,多富有攻击性, 真的爱上人时,就一点也用不上。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 谁在你面前很聪明,很有手段, 谁就真的不爱你呀。 遇到你之前, 我以为爱是惊天动地, 爱是轰轰烈烈抵死缠绵; 我以为爱是荡气回肠, 爱是热血沸腾幸福满满; 我以为爱是窒息疯狂, 爱是炙热的火炭。 婚姻生活牵手走过酸甜苦辣温馨与艰难, 我开始懂得爱是经得起平淡。 一曲天荒地老,一阕红尘相许, 谁是谁今生最美的守望? 谁人的深情,唤醒了谁心 底的一帘幽梦?

Read more

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不快乐的工作

工作至少占据每个人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且人生黄金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工作,能否快乐工作,多多少少就等同于能否快乐生活。如果在工作中感到压抑,再高的薪资,其实都难买得你一笑。我总结了以下十条,都是自己一直在实践,或者在新的一年决心努力加强的,你不妨和我一起试试看。  “1.清理沉积已久的未完成事项” 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摆在那儿,如乌云压顶,自然是快乐不起来,整天提心吊胆怕被老板问及,久而久之,对自己的执行力的信心大打折扣。怎么办?也没有别的办法,为了快乐,别拖了,欠债迟早得还,晚还不如早还。 如何清理?先对这些个未完成事项做个整体梳理——搞明白哪些容易清理、哪些预计耗时较多、哪些需要多部门合作、哪些其实已经过期或者完全没有必要做了。 然后合理分组、安排优先次序,咬牙切齿也要努力要求自己集中一天或几天的时间,把他们消灭干净。这几日突击难免辛苦,但随后,就可以享受那“无债一身轻”啦!你会觉得每天起床时的心理压力小了,自重都跟着轻了一般。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把工夫净花在“想事“了——焦虑自己有那么多要做、却没做的事情,时间不够用,拆东墙补西墙,每天疲于应对,总提不起做事的精神;与其这般,还不如快刀去斩乱麻——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做事”上——做完了不久利索了嘛。带着如释重负的心情来上班,仿佛在度假。 但好不容易清理了“旧债”之后,特别小心避免“新债”的累积,隔三差五就搞突击,也是快乐不起来的。下面就马上来说说如何做好时间、任务和效率的管理。  “2.合理利用时间资源” 很多人都知道,时间管理由“重要”和“紧急”两大衡量标准,它俩构成任务排序的横纵坐标,从而划分做事优先顺序的四个席位——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自然最优先去处理;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默默垫底,等待时机就好;或“重要”或“紧急”的事情居中。 可大多数时候,因为没有做好分析统筹,整天被“紧急”的事儿追赶,而这些“紧急”的事儿可是有很多从“不紧急”拖成“紧急”的;真正“重要”的事儿,从来“没时间”干。 “没时间?”向来,老板最讨厌听到下属以“没时间”做托辞,因为每个人每天都被公平赋予二十四小时时间(毫无疑问,对吧?)。 老板从不奢望你把这二十四小时统统给他,但八小时工作时间他有权干预,在这谁都确实有的八小时里,没做他叮嘱的那件事,在他看来,明摆着,就是你认为他的事是“不重要”或“不紧急”的——老板发怒有理。 此事传递另外两个信息:第一,老板吩咐的事情都是“重要”的;第二,老板在安排任务时也应该告诉下属该任务的“紧急”程度(如果该任务的紧急程度不能不言自明),也就是明确期望的截止时间,这是任务要求的一部分——标配。如果任务里缺失这项标配,下属有权利义务问清楚,方便安排自己的时间。 时间管理做到位了,才不至于每天被下“最后通牒”,或者把最宝贵的时间给了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上,却生生“没时间”做该做的重要或紧急的事情。 “3.放过你的假想敌” 除去独处的时间(如厕、做梦之类),我每天跟同事相处的时间比跟家人多多了,相信大多数人也一样。遇到和谐、向上的团队自然是给工作心情加分,也是每个职场中人所求之不得——多希望他们个个热情、能干、包容、幽默,最好还特好看——真心完美。 无奈,现实中本无完美之人,工作关系的利益纠葛,更容易使得同事之间产生嫌隙或隔阂——“怎么有这么讨厌的人啊!一想到今天要见到他,跟他说话,我就不想起床、不想上班……”这种时候你有没有?我有! 据观察,任何一个三人以上的团队,每一个人都会对团队里的至少一个人,产生反感;换上一百个团队也是一样,可能你讨厌的人的类型变了、数量变了、情绪反应变了,但你就是没有办法爱上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哪怕这可能就是一个加上你自己只有三个人的小团队。 为什么啊?因为是职场就存在竞争,而在竞争的环境里,人类的心理防御机制会自发制造出个“假想敌”来——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不管在哪儿,只要竞争存在,你都会找个人来给自己添堵的。知道了这一点,再遇到不顺眼的人,心里多放一份宽容,想想人家可能也是躺枪,无奈被你选中。 心理学还有一个“投射效应”,简单说来就是你越认为这个人“烦人”,这个人就越“烦人”,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所以,为了自己快乐,也该适当收手——放过别人,也就是放过自己。试试看,没有“假想敌”的日子真的轻松好多。  “4.说什么也要找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人说“办公室没有真正的友谊”,认同的人还不少,主要原因还是职场竞争这个不争事实,以及竞争生存环境里人们卸不下的心理防御。 我们也不谈能不能超脱了,其实只要是和你没有利益冲突、没有直接竞争关系,同事中也完全能发展出几个好朋来 ——一起约个饭、取个快递,总是个伴儿;遇到啥不开心的事儿,第一时间找他唠叨,及时排毒;最好还能找个车友,一起上下班,节能减排,解决停车、限行等问题,一路说说别人的坏话儿,聊聊公司的八卦,堵车也不会易怒,甚是减压。 “5.不能错过的社团福利”

Read more

做高龄妈妈,也许是一件好事

第一次怀孕时,就我所在的群体——25岁、医学院学生、身边的同学大部分都还没生孩子——而言,我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妈妈。到11年后第三次怀孕时,我已经过了35岁了。按照我在医学院学到的产科术语,我属于“高龄经产妇”(elderly primigravida),即在35岁之后生孩子但不是第一个孩子的人(如果是第一个孩子,那就是“高龄初产妇”——即便作为一名医学院的学生,我也强烈地觉得发明这个术语的人不是女性)。 因此,按照某些标准,我既有作为比较年轻的母亲,又有作为年纪较大的母亲的经历,尽管在这两个方面都不算极端。 1月公布的《国家生命统计报告》(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的出生率发生了变化:青少年中的出生率跌至每1000名15到19岁的女性生育22.3个孩子,创下美国历史最低水平。而在30到44岁的女性中,出生率达到了60年代婴儿潮时期以来的最高点。 随着出生率向年纪较大的母亲转移,研究人员继续研究这意味着什么——关于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怀孕,以及这对孩子的表现的影响,尤其是在认知能力方面的影响(最近也有关于父亲年龄的有趣研究,但这些研究的重点却是母亲)。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趋势是,更多女性会在年龄大一些的时候要更多的孩子。美国生第一个孩子的年龄中位数从2000年的24.9岁增大到了2014年的26.3岁。无论是不是第一个孩子,在35岁及以上的年纪生孩子的女性增加了。这些人依然被归为“高龄产妇”(advanced maternal age,好吧,advanced好歹比elderly好一点)。 在2月刊登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来自英国三项不同的大型纵向研究的证据。这三项研究分别是在1958年、1970年和2000~2002年之间进行,各自都有大约1万名儿童参加。他们研究了母亲生孩子时的年龄,和孩子在10到11岁时所测得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前两项研究显示两者呈负相关;孕母年龄在35至39岁之间,孩子于十年后接受认知测试,分数较低;孕母年龄在25至29岁之间,孩子的分数较高。另一方面,在最近一项研究中,两者的关系出现了逆转,孕龄在35至39岁之间的母亲生下的孩子参加认知测试时的表现,大大好于较年轻的母亲生下的孩子。 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把母亲的社会经济特征纳入考量,可以解释这种逆转;在年岁较大时生孩子的,是有着不同条件的不同女性。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以及德国罗斯托克的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Max Planck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