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格局?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将不可思议! 有一家庭妇女,一天她买了一件衣服,回头习惯性地跟邻居显摆,却发现同样的衣服邻居比她少花了20元钱,于是她耿耿于怀数天。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钱了。 有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这人估计一直就是个乞丐了。 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有这样一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这句话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饼来,但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锅的限制。我们所希望的未来就好像这张大饼一样,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这就是所谓的“格局”。 什么是格局 ? 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受局限,其实“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谋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一个人格局大了,未来的路才能宽! 如果把人生当做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想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在人与人的对弈中,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种种棋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有着先予后取的度量、统筹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的棋手。 于丹说得好:成长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给自己建立生命格局。 为何要有大的格局?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 在今天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世界里,我们是在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一点最重要,就是尽量酝酿一种大胸怀。 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大格局才大有作为。 成功者运气的背后隐藏着大格局 1、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 拥有大格局者:有开阔的心胸,没有因环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更没有因为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弃。 拥有小格局者:往往会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因为一点小的挫折就一筹莫展,看待问题的时候常常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为碌碌无为的人。 2、格局不够大,人生成就再高也有限! 一棵石榴种子的三种结局:放到花盆里栽种,最多只能长到半米多高! 放到缸里栽种,就能够长到一米多高! 放到庭院空地里栽种,就能够长到四五米高! 3、“局限”就是一个人给自己设的“局”太小! 人生所能到达的高度,往往就是人们在心理上为自己选定的高度。如果一个人心中从来没想过到达顶峰,那么,他也就永远不会获得成功!

Read more

看看谁才是真心对你好的人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做一个简单的人,有自己的心,有自己的原则,学会优雅的转身,请管好自己的心,别让它轻易的四处纷飞飘舞; 请走好自己的路,别让它扭曲,夭折人生的旅途! 曾经有人问我,谁是真正的对你好的人,我说交给时间吧! 时间久了,遇事多了,才能知道谁是真心对你好的人! 朋友不分男女,开心就行,朋友不分高矮,聊的来就行,朋友不分距离,心里有就行,朋友不分美丑,能见人就行,朋友不分富贵,有难同当就行。 不管到哪,有难时可以伸出手帮你,这才叫朋友。 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不珍惜谁,一个转身,二个世界! 一生中能有一个爱你,疼你,牵挂你 ,并且能真正懂你的人就是幸福!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掏心掏肺 ,相互倾诉,路过的都是景,擦肩的都是客! 不管是朋友还是爱人,只要是在乎我的人,我都会加倍珍惜! 文/修心堂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守得住低处的人

在现代社会风气之下,仿佛站得越高,能看得更远,获得更多利益。然而,处于低位的人,就一定吃亏吗? 《道德经》说:“居善地,心善渊。”匍匐在地上、据守在深渊的人,往往都是善人。什么是善?《道德经》前面有“上善若水”,水的柔弱即为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知所恶,故几于道。” 善处低位,不与人争利 善处低位的人,首先不会头破血流地去争蝇头小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总是争着涌去能够获利的地方,可是无论再大的蛋糕,人一多,利也就薄了。何必煞费苦心再站上去呢? 古代的范蠡,在帮助勾践复国以后就隐退江湖。他不利用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而选择了当时社会地位不高的商人作为自己后半生的身份。《史记》记载他的经商之道,是“候时转物,逐十一之利”,即采取薄利多销的手段,在专卖商品的过程中让别人多赚,自己则日积月累,细水长流。 善处低位,集各家智慧 不与人争利,并不是不要获利,而是要获得比物质利益更丰厚的报酬。处于低位的人,就是那种渴望不断学习、不断吸取旁人智慧的人。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懂,才不会自高自大,轻薄他人。 试想一个人如果经常指摘别人的错处,专门让人难堪、尴尬,那么所有身边的人都会乐于看到这样的人的衰落,又有谁会自愿帮助他呢? “心善渊”的意思,是要让自己的心地低至深渊、广如深渊,容纳一切可以容纳的思想和知识。 善处低位,扬人生价值 人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智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很多时候都要能返回自己当初的低位,守护自己的根基,擦拭自己的初心。 当今华语影坛最瞩目的明星莫过于周星驰,无论做导演还是做演员,他都成为神一样的存在。可是“封神”非他本愿,现在的喜剧之王最常见的穿着是一顶鸭舌帽、一身风衣和一对球鞋。 对于攻击他的所有流言蜚语,他一向的应对方法是:不理。为什么不理?因为这与他的人生理想无关。他说“童话是我的最爱”,他一心一意要做的,只是想让大家相信:“未来是充满期望的。” 善处低位,并不是指现实中的地位低。地位低的人,也有许多是拒绝学习、不可一世的。“处低位”毋宁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有理想、而甘愿厕身于简单位置的气度,唯其能守住低位,反而能实现生命的腾飞。 人最难的不是在“身处低位”时能够“心处低位”,而是在“身处高位”时仍然能“守得住低位”。守住了低位的人,也就守住了生命的厚度。 图/wallcoo.net

Read more

半醒半醉半自然,半俗半雅半随缘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人生,因追求而丰满; 生活,因幸福而美满; 心情,因愉悦而舒畅。 高调低调,看胸襟;大事小事,看担当; 顺境逆境,看把握;是得是舍,看欲望; 成败得失,看坚持;淡然释然,看心情; 心小,小事则大;心大,大事则小。 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虚其心,赏天下之美; 潜其心,究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放得下的人,处处是大道; 放不下的人,处处是迷途。 凡事不必苛求,来了就来了; 凡事不必计较,过了就过了; 遇事不要皱眉,笑了就笑了; 结果不要强求,做了就对了; 静,少说话多倾听。 缓,稳着做事,不急不躁。 忍,面对不公不气愤、不宣泄,忍让是智慧。

Read more

父母与子女,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缘分

昨日看到一则新闻:杭州的一位父亲整版登了一则声明,要和90后儿子“脱离父子关系”。当然,并不是真的要脱离关系,相反,老爸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打开儿子的心扉,消除俩人中间无形的隔膜,成为一起“闯江湖”的“兄弟”。 声明中,这位父亲历数了孩子儿时与自己的亲密无间——老爸出差,儿子也得跟着去“旅游”。而现在,“微信朋友圈屏蔽了我” “通话中就把手机扔一边自顾自干别的” “你坐在沙发上,我一靠近你就走开了”……“我越是靠近,你越是躲远”,这种落差、无奈与隔阂,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都曾感受过。 首先,我们应该为这位老爸的努力点个赞。面对儿子的“叛逆”,他没有用家长的权威去一味地指责,而是进行了反思,并做出了“新潮”的举动。“与其向90后讲道,不如和90后一起胡闹”,他希望更多地了解儿子的世界,融入儿子的生活。有这样开明的老爸,当然是一种幸福。 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代际更替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成长轨迹,父母与子女之间横旦着20余年的岁月,必将在两代人的三观上打上深深的差异烙印。只有正视这种代沟和差异,才能理解彼此之间的某些隔膜和疏离。 其实,作为父母,完全不必刻意与孩子的生活强融。正视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展翅高飞的事实,学会逐步放手,这种姿态固然会落寞心痛,但从长远来看,可能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再者说,从孩子出生到成长的每一步,父母已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何不在放手的同时真正去过一过自己的人生?毕竟,在亚洲的大环境里,很多家庭的第三代都还需要老人帮助抚育——一生中留给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 声明中90后儿子的种种表现,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许与年龄有关,或许与个性有关。到了一定年龄段,孩子会“养儿方知父母恩”,甚至会“子欲养而亲不待”,惟愿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恩能够提前。 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将孩子看做自己的一部分。其实,从孩子出生的刹那,就应将孩子看做平等、独立的个体;享受孩子成长带给彼此的快乐,就是我们抚育孩子的意义——父母与子女的相遇,本就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分。孩子长大了,就让我们各有各的“江湖”,彼此牵挂,彼此相爱,心意相通,这何尝不是一种圆满?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学会在关系中做一个真正的“成年人”

大部分人在关系中都是没长大的”孩子“。 1、一个孩子,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要么我们会过度情绪化,让情绪泛滥、抓狂、歇斯底里地倒在对方身上,女人们经常这么做; 要么我们会麻木,冻结,与情绪完全切断连接,把自己关闭起来,我们文化里的男人很多都是这样。 这两者其实来自于一个创伤的孩子的空间, 前者认为,如果我不大声表达自己的话,就没有人会倾听我; 后者认为,如果我表达自己的情绪,就会受到惩罚,我是不被允许的。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 我们允许自己的能量和情绪有适度地表达,而不是以一种让伴侣无法接受的方式。因为如果你每一次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时,都得侵犯对方的界限的话,长此以往,对方就不得不将你推开。 2、一个孩子,认为别人需要改变 孩子会觉得自己受伤了,受到委屈了,是别人不好,是别人需要改变。 即使有些人通过学习看到了关系中的模式,却期望对方改变,而不是自己做出改变,事实上那也是来自于一个孩子的部分。 孩子的部分是非常让人上瘾的,我们觉得自己很委屈,很可怜,我们不想放弃受害者的身份,于是把自己困在里面很久,但这真的无法让关系好起来,无法让我们变得快乐! 当我们在关系中真正长大成人, 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是其他人施加到你身上的,事实上是你自己选择了现在所经历的处境,而且每一刻你都不断的在创造你的现实。 3、一个孩子,是缺乏界限感的 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有被遗弃或被侵犯/吞没的创伤,这就造成我们在关系里, 要么太害怕失去爱,而奋力地去抓取爱,讨好对方,不敢跟另一半分享自己的真心话,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于是不断地退让,允许对方侵犯自己的界限,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 要么习惯了侵犯别人的界限,因为从小我们就是被这么对待的,因此长大之后我们也习惯这么对待别人。也许会在生命中创造很多三角关系,因为一直以来对界限的概念是模糊的、破碎的、困惑的。 还有一种,小时候虽然体验过爱,但是在界限不良的情况下得到的,比如暴力、虐待,于是长大之后,无意识就会把爱跟不良的界限扯在一起,以为只能在界限不良的时候才能找到爱。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 在关系里会有良好的界限感,既不会让别人侵犯自己的界限,也不会随意侵犯别人的界限。你不仅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也学会觉察到对方的需求。 学会在关系中做一个“成年人”吧! 学会满足自己,也尊重对方! 你会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生命;

Read more

谈钱不一定伤感情 但一定见人品

1 前不久,一位多年没联系的大学同学,突然打电话来找我借钱。说是想把农村老家的房子装修一下,但自己还差点钱。在我答应借钱之后,他连声道谢。 接着,他开始在我面前数落起,那些没有借钱给他的人。他愤愤地说:有的人听到我提借钱两个字,就马上把电话给挂了。对这样的人,以前的交情算是完了。听完他这一番话,我觉得十分滑稽。 从前只听过《羊皮卷》上的一句话:“借钱给朋友,将以失去友情作为利息。”万没想到在如今这个荒诞事年年有的年头,向人借钱,居然也成了毁掉交情的便捷法门。 2 向人借钱,别人不借给你,可能把交情毁掉; 别人爽快地把钱借给你,同样也可能毁掉交情。 朋友小戴急着想要买车,但是奈何存款不够。于是,他就向另一位朋友小李提出借一万块钱。他两人向来关系亲密,互相视为知己。小李当然二话没说,当天就把一万块钱打到小戴的支付宝上。 然而两个月后,小李就开始催小戴还钱。然后他二人大吵了一架,关系降到了冰点。虽然小戴最终把钱还上了,但他们之间关系的裂痕却再也无法弥补了。 从此,他们成为了陌路人。 这剧情转折得莫名其妙,让不少朋友都摸不着头脑。小李当然不是吝啬的人,也不是为了一万块钱会随便和好朋友闹翻的人。后来,小李跟我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作为小戴知己的小李,对小戴的工资收入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他知道小戴收入不错,甚至比自己要高得多。他原以为小戴既然开口借钱,肯定特别急需这笔钱,所以才同意借钱的。可后来他发现,借完钱后的小戴,活得甚是潇洒。小戴经常带着女友四处吃喝玩乐,买的也都是高档货,还拍下来往朋友圈里大晒特晒。而小李向来节俭,那一万块钱都是他省吃俭用存下来的。他自己漂泊在大城市,没车没房,又是穷光蛋,又是单身狗。小李心里越琢磨越觉得不是滋味。小李说:“我借钱给你,不是让你过得比我还潇洒的!” 3 小李的话,说得确实话糙理不糙。 常言说的好:“救急不救穷。” 对于借钱的人来说,当然也应当“借急不借穷”。 家人突然得了重病,急需钱做手术,不然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这种人命关天的大事,去问人借钱,自然并无不妥之处。然而,你说你要急着装修房子,想要急着买车,这些事对你来说可能确实很急,但对其他人来说,这都属于改善你个人生活的范畴。 房子先留着不装,房子并不会垮掉; 车子先留着不买,汽车公司不会倒闭。 朋友并没有义务拿他的钱,来帮助你改善自己的生活。交情再好,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海明威曾说:“借钱是乞讨的开始。” 实际上,借钱就是还得还钱的乞讨, 而且大多数时候,还并没有这种乞讨的必要。 4 美国著名哲学家、作家艾茵·兰德,以提倡“理性的自私”而闻名。

Read more

一人,一路,一辈子

人活着,别活得太烦, 做平常事,做平凡人, 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 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 每天忙碌地活着, 忙碌是一种心情, 忙碌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使命; 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 我们一切的过程, 都是让自身完美的过程。 你累不累,苦不苦,自己最明白 你难不难,痛不痛,自己最清楚 人生,谁没有苦楚,谁不曾劳累 你过得怎样,活得如何,自己最懂 人只活一次 从爱自己做起 从疼自己开始 才能活出唯一珍贵的你 生活,本来就不容易 不必压抑 谁都有难言的情绪 不要刻意 谁都有得不到的情意 想哭时就任意流泪 想笑时就尽情发挥

Read more

想问你一句,咱俩什么关系

如果你眼里的我 精明,独立又坚强 总是无坚不摧的样子 不需要安慰,不需要陪伴 也总是安静懂事,很少说话 那么——我们是萍水相逢的路人而已 如果你眼里的我 不是那么聪明,有一点天真 有一点傻有一点可爱 和这世上千千万万其他的人 有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 那么——我们是可以做朋友的人 如果你眼里的我 虽然很没用,但总是很善良 虽然很脆弱,但一样很贴心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你还是觉得我是一个特别的人 那么——你是我最想要珍惜的朋友 如果出现在你面前的我 并不是那么懂事,善解人意 总是爱跟你闹脾气 总是对你会比对别人更挑剔 总是与你有三天三夜说不完的话题 那么——你对我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人无完人

Read more

情人是钙,老婆是菜!

情人是钙,老婆是菜; 一日三餐要吃菜, 偶尔也需补补钙; 身体健康需要菜, 精神愉快全凭钙, 二月十四,法定补钙! 三十岁的男人正学坏, 抱着同一代唱着同样的爱; 四十岁的男人已学坏, 抱着下一代唱着迟来的爱; 五十岁的男人更坏, 抱着第三代唱着糊涂的爱; 经得起谎言,受得起敷衍, 忍得住欺骗,忘得了诺言; 宁愿相信世上有鬼, 也不能相信男人那张嘴。 谁是谁老公,全是临时工! 男人篇 有才华的长得丑, 长得帅的挣钱少, 挣钱多的不顾家, 会顾家的没出息, 有出息的不浪漫, 会浪漫的靠不住, 靠得住的又窝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