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打心里觉得结婚好的时刻

男人打心里觉得结婚好的时刻 1 一位27岁的建筑师表示“结婚后每天都能吃到美味的饭菜”。 “我妻子每天都在充分考虑营养搭配之后为我做美味的饭菜,真的让我感觉很幸福。”这位男士如是说。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好好工作,所以说健康的身体是很重要的。如果能让丈夫这么想,妻子为丈夫做饭才有了意义。 2 一位30岁从事广告业的男士说“结婚后妻子一直等待晚归的他”。 “我打电话说你先睡吧没关系,但妻子却一直没睡等我回来,真是超级感动。”男士说。即使两人结婚了也一直等到男方回来才睡,正是这样才抓住了男性的心吧。丈夫打电话来时,妻子说“我知道了”的话,丈夫也不会感到被对方等待而产生的压力,这样才是更好的做法吧。 3 一位 31岁的营业员表示“结婚后生了超可爱的孩子”。 “两个人有个好宝宝,看着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在成长的样子,觉得他可爱得不得了。”的确,如果光和妻子在一块的话就像恋人生活的继续一样,但是一旦有了孩子生活立刻就不一样了。一想到孩子不断成长心情就好得不得了。 4 一名25岁的讲师说:“结婚让两个人同甘共苦。” “两个人能分担痛苦,那么喜悦就会加倍我们两个一直相互扶持。”这位男士说。正因为两人结婚了才能相互扶持。对方不管在快乐的时刻或是痛苦的时刻都陪伴在自己身边,两个人都是十分有勇气的吧。 5 一名38岁从事销售的网友表示,“结婚让父母放心”。 “父母一直为我担心,结婚有了孩子,这样也算是孝敬父母了。”男士说。可能建立新家庭,让父母抱孙子和孝敬父母有着密切的联系吧。 读了以上这些内容,你是不是也想成为让丈夫觉得结婚真好的妻子呢? 男人打心里觉得结婚好的时刻 - 有没有问过你的他这个问题呢?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父母对教育的态度,决定着孩子未来的高度

1 有一种说法,似乎孩子的成绩不好,首先想到的是老师教得不好,至于家长,最多是监督不力,甚至有些家长还会不问青红皂白地去指责老师,而不是去仔细地发现问题所在。 依旧有人意识不到,在孩子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家长在某些方面,甚至扮演着比老师还重要的角色。 最近有一句话很流行的话说,“如果做父母也需要考试的话,可能很多人都会不及格”,确实如此。 做父母的要保护好孩子,不让孩子受到身体和心灵的伤害,这只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如果想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家长首先得赢在起跑线上,更优秀的父母,需要懂得什么是教育,需要随时拓展自己的思维,才能真正让孩子从父母身上获得最大的养分。 最近一次在给女儿小雨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听到很多家长在为孩子的语言犯愁,有很多孩子理科成绩特别好,但就是学不好英语和语文。 很多家长会无奈地说,这孩子,天生就是学理科的料!——然而,英语和语文在高考中占如此大的比例,理科学得再好,也架不住两门主课都不好啊。 还有家长会因此质疑老师的能力。——但同样是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很多学生语文英语成绩都很好啊,怎么能赖老师呢? 在家长会的分享中,我给他们讲述了我和我女儿之间的故事。 2 “英语有那么难学吗?” 车开到家门口停下,还握着方向盘的我有点生气,语调里带了些责备,忍不住出声问小雨。 女儿红着眼睛,咬着嘴唇,小拳头握紧了裙子,显得很委屈:“爸爸……” 小雨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英语,到现在至少有四五年了。上三年级后我还给她报了兴趣班,用着号称是海外名校的教材,每周两个小时的课程一直坚持,从没间断过。 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拥有跟外国人正常对话的能力,即便只是简单的交流也行。 可是刚才跟朋友吃饭,席间朋友问我孩子学了什么特长。我告诉他是英语后,他便笑着问小雨:”How are you?” 结果,小雨低着头,半天没有吭声。 朋友有些尴尬,站起来给女儿添了果汁,还向我打圆场说,他的小孩也这样,花了不少钱给他请家教,结果老师一走,他在家从不主动学英语,也没有主动讲过英语。 眼泪从小雨的腮边滑了下来,我觉得愧疚,却也只能拍一拍她的小脑袋,轻声道歉。 说实话,我之前跟很多家长一样,首先想到的是去指责孩子,或者去指责老师,但事后想想,这样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我始终觉得,孩子毕竟花了大量时间去学英语,效果却如此不明显,肯定是有原因的。 3 作为家长,我有很多不足。平时工作太忙,没什么时间管孩子。自己的英语水平早就退化了,更不敢去辅导孩子。再加上小雨的学校每天作业特别多,她完成得又慢,本来玩的时间就越来越少,而我又不希望给孩子太多压力,只能尽量维持现状。

Read more

两地分居,夫妻如何保持感情新鲜度?

夫妻之间,谁都想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可是许多事情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夫妻之间总是由于生活所迫或者各种原因会分开一段时间,短则几天、几个月,长则一年半载。夫妻是连接完整家庭的纽带,如果这根纽带断了,那么一切的美满生活就无从谈起。 既然夫妻之间关系对于家庭那么重要,下面就以我亲生经历,来告诉大家如何保持夫妻之间感情的新鲜度: 1、首先,既然不能长期见面,最基本应该经常和她通电话。我说的经常通电话并不是大家所说的查岗,不要一打电话就问你在干嘛呢?你和谁在一起?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彼此信任对方,最好给大家彼此一点个人的空间。打电话要多关心对方,说一些例如:天冷不冷,最近身体挺好的吧,天冷了,要多穿衣服,让对方感觉你在关心她,我就这么做的。 2、其次,给对方买一些小礼物。可能很长时间才能见一面,每次回家,给她买一些小礼物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在外的,可以通过网络给她买。让她感觉你是很在意她的。在她生日或者你们结婚纪念日送一束鲜花就更好了。 3、还有,给对方钱花。要时不时问她钱够不够花,虽然说钱太俗气,可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挣钱就是给媳妇花的。你说难道不是吗? 4、要和媳妇多沟通。经常聊一些自己在外地的一些见闻,也许是个小新闻,也许是你办公室发生的事,也许是你这个月又涨工资了,又签了一个大单。这样,虽然你们不在一起,但是她觉得已融入你的生活中,不要让她对你有陌生感。 5、当媳妇在老家带孩子,照顾父母时,他们意见不合时,我们要多听她说,可能有些话她不好和你父母说,你可以在中间协调,让她觉得她也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不要让她有一种是外人的感觉。你对她好,她也会对你好。 6、性,是夫妻间避不开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说。希望大家有时间多多回去陪陪自己的老婆。 注意事项:只要你做到我以上几点,保证你也和我一样,家庭幸福! 图片来自:pixabay.com

Read more

这三类“小三”难防又容易引起夫妻冲突

结婚之后,男女都会害怕自己的婚姻中会出现小三,但是,你全力抵挡的了外面的第三者,却忽视了家里的第三者,他们是最难防范的“小三”,也非常容易引起夫妻之间的冲突。 经营婚姻需防三类“第三者” 首当其冲的就是孩子了。突然到来的“第三者”打乱了两个人的生活甚至情感世界,没有做好迎接的心理准备,一对年轻父母根本不知道如何妥善安排自己的内心。我们来举个例子,如果两人份的午餐,却多出了一个不付钱的大胃王,你会怎么想?困惑于这大胃王从何而来?还是更多的愤怒于凭什么来吃我的午饭?然后呢,会担心于这大胃王到底会吃掉自己多少午饭?而对于孩子,你知道它从何而来,你不能对它愤怒,但你仍会担心它占掉你另一半多少关怀…… 位居第二的,是两家老人。万年不变的话题,却也是万年无法改变的状况——感情只有两个人,结婚牵扯两家人。而其中带来更多风波的,通常是婆婆们和丈母娘们,她们会不在意代沟地、积极地给自己的孩子建立美好生活环境;共同居住时,出于母性,那些难免的包庇或溺爱行为会在年轻夫妻的生活中引发两人甚至三人感情冲突。 而最后,是夫妻问题中的隐藏人物,死党闺蜜。他们好则与男女双方都和乐融融,不好则有两种情况:占有你的另一半,和占有你。朋友妻不客气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就不用多做描述;而同性间被占有,也是不可忽视地回影响两人感情的情况,那是一种朋友间的依赖。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都是有限的休息时间,若过多的占用,那家庭时间必然减少,沟通问题出现。 而这些“小三”该如何解决?责备孩子、赶走老人、减少社交活动来保持爱情的新鲜?保持夫妻间感情的醇厚? 我们要改变的并不是那么多的外在,我们抱怨的也并不是别人的阻扰,我们其实在乎的只是另一半的态度而已。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购买一份更多量的午餐,让谁都不会饿着。 或许是一段音乐、一部网络上的电影、一本两人都喜欢的书……以引发两人的默契与共鸣,暗示的语言、暧昧的神态、或者是独处时的沉默,也能帮助提升夫妻间感情的交流。 最重要的是看你如何平衡自己、看待世界。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为什么爱读书的妈妈,家庭更幸福

前些日子,好友情绪有些不稳定,在家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弄得五岁的孩子见妈妈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四处躲,老公也感叹当初那温柔的妻子哪去了? 听完她的牢骚,我送她一句话,是杨绛先生说的:“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的确,好友性格多愁善感,每天想想同事说过的话和老板的脸色,想想婆婆的话里有话和孩子的成绩单,顿时乌云压顶,负能量上身,开始钻牛角尖,就容易失眠,失眠了更爱胡思乱想,往往恶性循环,陷入痛苦! 其实,把太多精力放在一些无用的思考上,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有时间,倒不如多读读书。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说的都是读书的好处,可见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 只是,女人为什么要读书? 如果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那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尤其是3岁以前母亲的一言一行像烙印一样烙在孩子身上。 所以有人将天下的女人,划为读书和不读书两大流派。而生活中那些不爱读书的女人,常常以自我情绪为中心,陷入小我。那些爱读书的女人却活得充实通透,更容易让家人获得幸福感。 五年前,我们单位请过一名保洁工,直到现在她还负责整座大楼的卫生。 听说她刚来那天就请示领导:能否在打扫完卫生,在图书室看书。领导很爽快地说,看书是好事啊。 那时,我也是图书室的常客,我们就在一还一借中熟悉。交流多了,我才知道她读了很多书,从毛姆到马尔克斯,从林徽因到萧红,从三毛到海莲.汉芙…… 谈起文字时,那张秀气的脸显得耀眼很多。 去年寒假,从外面办业务回来的我走进大厅,刚好撞见她放假的儿子来要家里的钥匙。小伙子阳光帅气,众目睽睽下接过母亲手里的拖把干活,随后双手在污水里清洗拖把,不嫌脏,不扭捏,母子俩伴着水声愉快地交流着,幸福满满四溢。 我明白,有一种女人叫读书的女人,她们即使粗衣布履,身在厨房足在田间,但书香早已贯穿了全身,并延伸进下一代的品质。 后来,我知道她过去下岗失业,再就业,中间做过小生意,当过太极教练,日子虽清苦却充实快乐。 还知道她无论多晚回家,再累都会捧起一本书。 因为她明白书读多了就算生活再次跌入繁琐,也无所谓,因为书能褪去精神世界里的污垢,让人有重生的感觉。 有人说:一个家庭幸或不幸,80%取决于女人。 而有能力让自己及家人幸福的女人,必定都是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没人会相信,那些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粗鲁庸俗的女人能拥有幸福温馨的家?幸福或许有,但必定打了折扣。 要知道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撇开父亲的人品、修养、责任心另谈。仅母亲的比重,就有人整理出了几种能量爆棚的母亲——有心的、三观正的、讲信用的、大气的、防微杜渐的、品行端正的母亲等等,当然也包括爱读书的母亲。 妈妈爱读书,到底有多重要? 我的一位同事说过:从小她就羡慕表弟,因为他有个爱读书的妈妈。 虽然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性格却有天壤之别。她的母亲性格粗鲁,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赢了钱随手甩给她花花绿绿的钞票买吃得喝的,输了就骂骂咧咧的怨声道载,弄得家里经常鸡飞狗跳。 而姨妈毕业于卫校,是个护士。下班后最爱看书,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对表弟与姨夫温柔有加,家里处处盈满书香与温馨。假期里她最喜欢呆在姨妈家,姨妈也总告诉她女孩子读书的重要性,当然也会给她买很多书。

Read more

娶媳妇是接神!看看你家的媳妇是什么神?

女孩明白做女孩道理,接进门来高高兴兴、乐乐呵呵的,应酬家庭的一切事务,笑容满面的,这是喜神。因为媳妇一高兴,整家人都高兴了。 有的女孩不要娘家的陪送,也不要婆家的彩礼,男女双方崇俭结婚,谁也不拉谁的账码。结婚仪式还不搞排场,使婆娘两家在钱财物上不起纷争。进家以后,不争不贪,同心同德,这叫财神。 到婆家能把家务完全托起来,以托满家为己任,大家享她的福,这是福神。 媳妇要真能达到这种程度,可以说她出贵了,大家都尊重她,所以她还是个贵神。 你看看,喜神、财神、福神、贵神,娶一个媳妇接来了四尊好神。 可有的媳妇不是这样,一进门就生气撅嘴,不知足,吵吵闹闹,把家里搅得一塌糊涂,这是什么神?丧门神来了,撅嘴神来了,谁不吓掉魂啊!赶快离她远点儿,老婆婆、大姑、小姑都不敢上前。你看看,一个媳妇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好坏。 要不古人怎么会说:“一个好媳妇可以兴三代,一个赖媳妇可以败三代。”这话说得一点儿不差。 人的一生: 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婚姻的成功; 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家庭的幸福; 最伟大的亲情,莫过于夫妻之情; 最重要的沟通,莫过于夫妻间的沟通; 最为重要的理解,是夫妻间的理解; 最有价值的宽容,莫过于夫妻间的宽容; 最有成效的忍让,是夫妻间的忍让; 最不容忽视的关心,是夫妻间的关心。 婚姻就是个杯子,提供一个容器,把男人和女人放在一起,依靠相互的渗透,让本来很苦的生活散发出香味来。而结婚后,随着生活中的琐碎繁杂,不可避免要产生磨擦,生活久了,感觉自己的妻子不如别的女人漂亮,也有的男人,因有了名气和金钱的时候,就要选择放弃,去寻找第三者,就把目光转向了更年轻的女性呢?因为她们漂亮、年轻?你想到过自己的妻子吗?她也曾经年轻、漂亮,她为生活、为你付出了一切。 男人, 请不要问你的女人窈窕身段哪里去了,请回头看看你的孩子,因为她成了你孩子的母亲; 请不要问她美丽的容颜哪里去了,因为她让你在外打拼的时候如此放心; 请不要怪她不去逛街,不要怪她不去卖漂亮的衣服,不要怪她总是不修边幅,不要怪她没有别的女人那么靓,因为她倾其所有给了家,给了孩子,给了你——他的男人。 妻子为家庭、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不需要回报的,她是世界上最爱你的、最懂你的、最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的女人;她是一个和你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女人,却为你深夜不回家而牵肠挂肚; 在你贫穷的时候,她不会嫌弃你,默默地在你身旁陪着你,鼓励你,支持你直到你成功;当你生病时,她会守在你的身边,整夜守护着你,直到你痊愈;妻子是一个家,是一个能给你浮躁的心带来安抚的港湾;任何一种男女之情都不能同夫妻之间的真情相比。 好好地爱惜自己的妻子吧,多留一点时间和空闲给自己的妻子,不要忽视她为你做的一切,爱一旦拥有就一定要珍惜,不要到失去了才感觉到她的美好。 图|pixabay.com

Read more

嫁给教养,便是嫁给一种保障

你问我:你爱我什么?这个问题还真有点儿问倒我了。 想一想,答案并不绝对。外貌?身材?工作?收入?好像都不是。 爱源于吸引。最能吸引我的一点,是你的教养。 ******** 坦白几个小故事吧。 大学时,对一个男生颇有好感。他高高帅帅,研究生即将毕业,据说当初是以全省第三的总分考出来的,年年拿奖学金,还是校三好学生。 某次同学们约好聚餐,我在一旁,听他在那里打电话订饭店。 “喂,是××饭店吗?我们今晚七点要订一个十人的包房。”挂断了又继续拨号,打给另一个饭店:“喂,是××饭店吗?……” 我有些奇怪,等他打完几个电话忍不住问他:“怎么?前几个饭店都没位置了吗?” 他愣了下,笑道:“都有位置的,我就是想多订几家,反正订位不花钱,不管我们临时想去哪家都没问题。” 说完还自认机灵地眨了眨眼睛,周围几个人也都没有说话。 毕业以后,我们再无往来,自然许多事情也没有下文。 有趣的是,许多同学也不再与他联系,仿佛从未存在过的优秀生,再聚时竟都无人提起。 一家饭店生存并不容易,如果每个客人都打来电话却爽约,因此耽误掉的生意无法想象。 店家允许客人不付订金便留位,这是信任。而肆意消费店家的信任,爽约、欺骗且毫无歉意,却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见微知著,能这样对待一家饭店,自然也可能对待朋友、爱人、同事,甚至未来的客户。 即使读研读博,文凭一大把,也不会被人所欣赏。 徒有教育,是构不成教养的。教育和修养,加到一起,才是教养。 ******** 还有一次,朋友介绍一位相亲对象给我。 我们约在某咖啡厅,对方一身名贵行头进来,彬彬有礼地握手寒暄,笑容满面。 就座后,他兴致勃勃边吃边聊,说自己在世界各地旅游的见闻,瓜子皮吐得满地都是,谈到兴起还点起香烟。 服务生客气地提醒这里不能吸烟,他顿时一脸怒气。 “抽根烟你们这里会起火吗?大惊小怪!” 上来一盘糕点,还没等吃,他叫了起来:“哎呀!有虫子!”定睛一看,果然,盘边有一只小飞虫。

Read more

嫁对了原生家庭有多爽

[01] 爷爷奶奶去世得早,伯父成了我们家族里面的长辈。 记得姑姑出嫁前“访人家”(女方到男方家里了解情况俗称“访人家”)的时候,也是由大伯出面去的,最后是大伯做主把姑姑嫁给了姑父。 后来姑姑嫁得挺好,姑父和姑父的父母都很照顾她,生活得很舒适,无忧无虑,尤其是姑姑生孩子的时候,婆婆真的很替她着想,饭菜都是合她的口味,寸步不离地帮忙带小孩,换尿片、泡牛奶,他们知道姑姑的父母过世得早,一家人都很心疼她。 后来,两个堂姐相继结婚的时候,又是伯父出面去“访人家”,伯父说这个人家可以嫁,我们才敢放心大胆地把闺女嫁过去。 后来,我们两个堂姐也嫁得不错。 所以,我们家族里面形成了一个传统,“访人家”的时候必须带上伯父,他仿佛成了婚嫁方面的权威专家。 去年堂妹出嫁的时候,这次又不例外,还是由伯父带头去“访人家”,我也跟着去凑了一下热闹。 男方的父母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又是水果,又是零食,摆满了整个茶几,吃饭的时候,订了一个豪华包厢,圆桌非常大,几乎可以容纳二十几个人,饭菜很丰盛可口。 伯父,没有心思吃饭,一个劲得盯着男方父母看。 我催促了一下伯父要他夹菜吃,伯父应付了我一下,目光还是没有离开男方父母。 男方父亲对母亲很好,自己忙着催促上菜和打开酒水,顾不上吃饭,怕她饿着,要男方母亲去吃饭,她坐下后,用一个大碗盛了饭夹了一些他爱吃的菜给男方父亲。 看得出来,男方的父母感情很好,男方父亲最后出门的时候,还替她拿上了大衣和一个杯子,大衣是给她披的,怕她感冒,杯子是泡的养胃的茶,她胃不好随时要喝。 回来的时候,我问伯父:这个家庭堂妹能不能嫁? 伯父笑呵呵说:这个家庭不能嫁还有什么家庭可以嫁?男方父母的感情极好,嫁吧,我打包票,错不了! 我听得莫名其妙,怼了伯父一句:男人能不能嫁,和他父母有什么关系?我们只要看他的家里情况和男孩怎么样就行了!伯父,你这个理论站不住脚。 伯父反问我:男孩怎么样,婷婷(指的是堂妹)最清楚了,他们一起相处了那么久,人不好不会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还用得着我们看?还有他家里的情况看外表你可以看出什么来?唯有他们父母的感情是不能掩饰的,细节往往是反映最真实的情况! 我反唇相讥:他父母感情好又怎么样?和婷婷过日子的是男孩吧! 伯父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原来的家庭和他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父母的行为,孩子耳濡目染,很有可能他父亲怎么对待母亲的,他就是怎么对待妻子的! 伯父的话我没有听得太入耳,我始终觉得有点牵强附会。 [02] 后来,有一次朋友聚会,在席间我听到一句话,恍然大悟。 那是快吃完饭的时候,一个朋友的老公来接她,已经到楼下了,打电话告诉她,她挂断电话后,感叹说:我老公人很好,细致耐心,体贴入微。 这时,几个朋友一齐说她找了一个好老公,真有福分,她说:我老公还真的不算什么,你去看我的公公对我婆婆,那才叫真的好,而且几十年了,始终如一! 听完她的话,我忽然想起伯父的那一番话,觉得简直精辟极了!

Read more

一个人对家的态度藏着最真实的人品

[01] 看完奥巴马的告别演讲,感触良多。 在演讲中,奥巴马提及自己的夫人米歇尔和家人时,一度深情落泪。 “米歇尔,我那来自南方的女孩,在过去的25年中,你不仅仅是我的妻子和孩子们的母亲,还是我最好的朋友。你凭借自己的优雅、风度、勇气和幽默,出色的完成了一个你本来没有要求的角色。” 说完这段话后,奥巴马掏出了一个白手绢,擦了擦眼角的眼泪,场面十分感人。 在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貌似都非常强调爱妻子、爱家庭,连之前被斥为不尊重女性的川普也要和妻子秀恩爱一番,因为爱妻子和家庭是一个男人的责任和担当的具体体现,是人性的绝对闪光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我看到一个男人成功后仍然十分顾家,善待家人,尤其是家庭观念非常重的时候,好感倍增。 [02] 有幸和一名外企资深的HR聊过天,他说他们公司每次招聘重要岗位的时候,都会邀请对方的老公或者妻子一起吃饭。通过观察TA对自己伴侣的态度,可以捕捉到很多真实的东西,一个人对伴侣的态度藏着最真实的人品。 我说: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状态,表现也会不一样,吃一次饭就对人家的人品下论断,未免太过武断了。 他说:吃一顿饭只是当做其中的一个参评,以后还会组织很多次以家庭为单位的员工聚会,通过观察多次之后就不会有失偏颇啦。其实,这个方法真的很管用,我们看到的东西远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他说得我背脊阵阵发凉,原来我们公司之前每次员工聚会,老板都会强调管理岗位的员工一定要带家属来,我还在那里感叹公司的福利好,原来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人生真是无处不陷阱,老板们费尽心机的想去了解员工的人品,无非就是想让自己更放心,想让每一个重要岗位上员工的人品都可以靠得住,在这一群老谋深算的人面前,似乎只有真实的人品才能闯过层层关卡。 后来我开始在公司里面暗暗观察,我发现很多人在公司为人极好,回到家却对自己的伴侣冷漠无比。 我带着这个疑问,向很多资深HR寻求答案,他们给到我的回复大同小异:因为他在公司的表现和他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他一定会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他回到家中的时候,伴侣已经和他绑得死死的,无论他对伴侣的态度怎么样,他已经坐实的固定资产丝毫不会有影响,所以他对伴侣的态度才是最真实的。 看一个人的真实人品,就要看他对和自己利益没有任何影响的人怎么样。 深以为然。 回到家中,抛开工作职位,抛开社会名誉,抛开利益纠葛,此时的他才是最真实的他,这是一个真实自我回归的时刻,此时他对伴侣怎样,他就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人不服气,可能会说:我在单位憋了一肚子的火,我不冲家人发泄我冲谁发泄?我在单位装了一天的孙子,我回家难道还要继续装孙子?因为我爱他们,所以他们要接纳真实的我。 这是我见过最不要脸的逻辑,因为你爱他们,因为你的这么坏毛病都是真实的,所以他们就该承受你的臭脾气?所以他们就该容忍你的坏性格? 那做你的家人真可怜。 自私就自私好了,请不要打着“真实”和“亲情”的幌子! 记住,坏的东西始终是坏的,不管它是不是真实,不管它在你多亲近人的眼里,它都是坏的! 你能伤害到的,都是你最亲最爱的人,改改你对待家人的态度吧。 然而,我们真实的自我虽然有缺陷,但是我们无需为其感到羞耻,哪一个人又是天生完美的呢?

Read more

等老了不讨儿女嫌,记住这10条

01. 岁数大了不是本钱。这年头什么都值些钱,就是岁数不值钱。心里面千万不要有那么多的“应该”或者“不应该”。 喊你声“老头儿”没什么错,叫你声“老先生”是对方的教养,并不关你什么事。 年轻人凭力气抢先占优,那是生物本能;有人给你让个座,那一定要记着说声“谢谢”,那是有幸碰到了大好人。 02. “想当年”不是人人都爱听的话。如今不是忆苦思甜的年代,没人愿意享受你的光荣历史和坎坷经历。 时代毕竟不同了,你吃过的野菜,现在变成了高档佳肴;你垦荒造田,现在成了破坏生态。红军煮皮带充饥的故事,让年轻人没法理解,放到现在煮一根皮带总没有炖几斤肉来得经济。 因此,“想当年”的话题要适可而止,毕竟“当年”不如“当今”更实际。 03. 少去管闲事,特别是家中的“闲事”。孙辈的教育是子女们的事,不是你的责任。 如今都是“奥特曼”“灰太狼”年代了,你还在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那才叫做毁人不倦! 与子女相处,千万不要喋喋不休,要有“政协”的位置感,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和错位。 大事上表个态,听不听的别计较。子女征求你的意见就是敬重,要主动追求个清闲自在。 04. “年轻人一定比你忙”。你想孩子了可以打个电话,孩子想你了可能连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千万不要为这种事较真儿,拿自己去做比照。记住:抱怨多了会“两败俱伤”。 如果孩子真来看你,可千万不要找理由强留着,孩子们“花时间”与“花钱”一样,是用金子买光阴,能抽出一分钟来看你就是好事。 如果不给孩子一个“花时间”的宽松环境,今后看你的次数只能越来越少。 05. 自愿付出时别想着回报,不要总把为别人做的那些事挂在嘴上。帮子女做饭洗衣、照看孩子没有不叫苦的。但千万别当着子女的面倾诉。理解不理解的要多些淡定,权当是为社会做了义工。有些事儿不一定就能将心比心,“尊老爱幼”永远都是把“爱幼”放在第一位,因为“朝阳”总比“夕阳”能让人憧憬。 记住:“付出”是送给别人的东西,千万不要想着再“找补”回来,那会让所有人都不愉快。 06. 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别人。邻家女孩乍暖还寒就穿上了短裙丝袜,那是姑娘喜欢“美丽冻人”;老伴做事儿丢三落四,无法完美,那是多年难改的“顽疾”。 其实,每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活法,原本没有绝对的错对。改变不了别人就试着变变自己,其实你自己也很难改变。 与其这样,不如来个和平共处,淡然处之总比指手画脚让人喜欢。 07. 待人处事别太抠门儿,钱多钱少都要有个爽快大度。对于亲朋好友自不必说,就是子女买来东西孝敬,也一定要说声谢谢、想着付钱。 虽然很多人都不缺钱儿,但咱要的就是那种坦然。记住: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享受和谐快乐也要掏银子出本钱。 把数得过来的养老金花出学问可是一种智慧,“人死了钱没花完”真不如生前开明大义些;把积蓄全花光了也不是个办法,毕竟“人没死钱先没了”会更悲哀。 08. 邋邋遢遢不是小事儿。人老了懒点可以,但千万别懒在穿衣戴帽、洗涮卫生上。你要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也可以,但要记着整洁干净。 这年头世界都变成了地球村,国与国、人与人的关联更加紧密,别因为自己的邋遢影响了家庭的生态。 要知道你的卫生、你的穿戴不是你自己的事,那是家庭的招牌和子女的脸面。你不在乎不行,因为有太多的人在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