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新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生。我们在亲人的欢笑声中诞生,又在亲人的悲伤中离去。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生与死,多数人到了年迈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健康长寿比荣华富贵更重要。 人就一生,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个幸福的家,每天都是个快乐的人。但在生活中,不是一切都尽人意,可是有什么好看不开的?烦恼忧愁,恩恩怨怨几十年后都会随生命而烟消云散。 人的一生,只要我们不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对理想的追求,做你想做的,爱你想爱的。如果该奋斗的去奋斗了,该拼搏的去拼搏了,就能平常心看待得失:梦想是一时无法实现的,目标是短期难以达到的。 人的一生,不要去过份地苛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既然上帝不偏爱于我,不让我鹤立鸡群,不让我出类拔萃,又何必硬要去强求呢?金钱、权力、名誉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善待自己,就算拥有了全世界,随着死去也会烟消云散。 人的一生,没有事情是不可以放手的,我曾经以为,是不会放手一个人的。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放手的。时日渐远,当你回望,你会发现,你曾经以为不可以放手的东西,只是生命瞬间的一块跳板。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一个过渡。失恋、失意,甚至失婚,以至我们在爱情里所受的苦,都不过是一块跳板,然而令你成长。 人的一生,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干吗硬要逼着自己不开心呢?是啊,人就这么一辈子,做错事不可以重来的一辈子;碎了的心难再愈合的一辈子;过了今天就不会再有另一个今天的一辈子;一分一秒都不会再回头的一辈子,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眼前,为什么还要拼命地自怨自艾,痛苦追悔呢? 人的一生,我们可以淡然面对,也可以积极的把握,当你看不开、当你春风得意、当你愤愤不平、当你深陷痛苦中请想想它,不管怎么样,你总是幸运的拥有了这一辈子。 人的一生,没有来世。所以让我们从微笑开始!人活一辈子,开心最重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在快乐的心境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安全地实现自身价值,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图:wallcoo.net
Read more爱的最高境界是——心疼
当你心疼一个人的时候,爱,已经住进了你心里。 爱是一种心疼,只有心疼才是发自最内心的感受。 温柔可以伪装,浪漫可以制造,美丽可以修饰,只有心疼才是最原始的情感。 原来我们一直寻找的爱情,其实就是一种被人心疼和心疼他人的感觉。 如果你独在异地他乡,是否想过:此时是否有人为你牵挂, 为你担心,心疼你的奔波、心疼你的无助、心疼你有没有按时吃饭…..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思念未免有些不够浪漫和唯美,其实爱就是两人之间累积起来的所有的心疼。 当你在雨夜中打着寒战,有个人一边嗔怪,一边把自己的衣衫披到你身上的时候; 当冬日里,那个人心疼的把你冻得通红的小手放进自己的手心; 当你们走在街头,那个人突然蹲下身子为你系上开了的鞋带… 如果此刻的你在这样地心疼着一个人,那么我想这就是爱,这就是令无数人费解的爱吧。 爱一个人就会心疼一个人,而心疼一个人,你就会甘愿为他的幸福和快乐而付出,无怨无悔。 问问自己,你现在这样心疼着一个人嘛,有人这样心疼着你嘛。 当你心疼一个人的时候,爱其实就在你心里了。 人为什么要爱情?人要爱情是因为需要一个真心疼她的人。 因为,爱的最高境界是——心疼…… 文源:成功智慧 / 图源:pixabay.com
Read more什么是格局?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心就能有多宽!放大你的格局,你的人生将不可思议! 有一家庭妇女,一天她买了一件衣服,回头习惯性地跟邻居显摆,却发现同样的衣服邻居比她少花了20元钱,于是她耿耿于怀数天。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钱了。 有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这人估计一直就是个乞丐了。 三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有这样一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这句话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饼来,但是你烙出的饼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锅的限制。我们所希望的未来就好像这张大饼一样,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这就是所谓的“格局”。 什么是格局 ? 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一个人的发展往往受局限,其实“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谋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对于人生这盘棋来说,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大格局,即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大格局决定着事情发展的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势。 一个人格局大了,未来的路才能宽! 如果把人生当做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想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在人与人的对弈中,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种种棋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棋局的赢家往往是那些有着先予后取的度量、统筹全局的高度、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方略与气势的棋手。 于丹说得好:成长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给自己建立生命格局。 为何要有大的格局?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 在今天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世界里,我们是在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一点最重要,就是尽量酝酿一种大胸怀。 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大格局才大有作为。 成功者运气的背后隐藏着大格局 1、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 拥有大格局者:有开阔的心胸,没有因环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更没有因为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弃。 拥有小格局者:往往会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因为一点小的挫折就一筹莫展,看待问题的时候常常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为碌碌无为的人。 2、格局不够大,人生成就再高也有限! 一棵石榴种子的三种结局:放到花盆里栽种,最多只能长到半米多高! 放到缸里栽种,就能够长到一米多高! 放到庭院空地里栽种,就能够长到四五米高! 3、“局限”就是一个人给自己设的“局”太小! 人生所能到达的高度,往往就是人们在心理上为自己选定的高度。如果一个人心中从来没想过到达顶峰,那么,他也就永远不会获得成功!
Read more看看谁才是真心对你好的人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做一个简单的人,有自己的心,有自己的原则,学会优雅的转身,请管好自己的心,别让它轻易的四处纷飞飘舞; 请走好自己的路,别让它扭曲,夭折人生的旅途! 曾经有人问我,谁是真正的对你好的人,我说交给时间吧! 时间久了,遇事多了,才能知道谁是真心对你好的人! 朋友不分男女,开心就行,朋友不分高矮,聊的来就行,朋友不分距离,心里有就行,朋友不分美丑,能见人就行,朋友不分富贵,有难同当就行。 不管到哪,有难时可以伸出手帮你,这才叫朋友。 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不珍惜谁,一个转身,二个世界! 一生中能有一个爱你,疼你,牵挂你 ,并且能真正懂你的人就是幸福!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掏心掏肺 ,相互倾诉,路过的都是景,擦肩的都是客! 不管是朋友还是爱人,只要是在乎我的人,我都会加倍珍惜! 文/修心堂 |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守得住低处的人
在现代社会风气之下,仿佛站得越高,能看得更远,获得更多利益。然而,处于低位的人,就一定吃亏吗? 《道德经》说:“居善地,心善渊。”匍匐在地上、据守在深渊的人,往往都是善人。什么是善?《道德经》前面有“上善若水”,水的柔弱即为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知所恶,故几于道。” 善处低位,不与人争利 善处低位的人,首先不会头破血流地去争蝇头小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总是争着涌去能够获利的地方,可是无论再大的蛋糕,人一多,利也就薄了。何必煞费苦心再站上去呢? 古代的范蠡,在帮助勾践复国以后就隐退江湖。他不利用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而选择了当时社会地位不高的商人作为自己后半生的身份。《史记》记载他的经商之道,是“候时转物,逐十一之利”,即采取薄利多销的手段,在专卖商品的过程中让别人多赚,自己则日积月累,细水长流。 善处低位,集各家智慧 不与人争利,并不是不要获利,而是要获得比物质利益更丰厚的报酬。处于低位的人,就是那种渴望不断学习、不断吸取旁人智慧的人。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懂,才不会自高自大,轻薄他人。 试想一个人如果经常指摘别人的错处,专门让人难堪、尴尬,那么所有身边的人都会乐于看到这样的人的衰落,又有谁会自愿帮助他呢? “心善渊”的意思,是要让自己的心地低至深渊、广如深渊,容纳一切可以容纳的思想和知识。 善处低位,扬人生价值 人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智慧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告诉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很多时候都要能返回自己当初的低位,守护自己的根基,擦拭自己的初心。 当今华语影坛最瞩目的明星莫过于周星驰,无论做导演还是做演员,他都成为神一样的存在。可是“封神”非他本愿,现在的喜剧之王最常见的穿着是一顶鸭舌帽、一身风衣和一对球鞋。 对于攻击他的所有流言蜚语,他一向的应对方法是:不理。为什么不理?因为这与他的人生理想无关。他说“童话是我的最爱”,他一心一意要做的,只是想让大家相信:“未来是充满期望的。” 善处低位,并不是指现实中的地位低。地位低的人,也有许多是拒绝学习、不可一世的。“处低位”毋宁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有理想、而甘愿厕身于简单位置的气度,唯其能守住低位,反而能实现生命的腾飞。 人最难的不是在“身处低位”时能够“心处低位”,而是在“身处高位”时仍然能“守得住低位”。守住了低位的人,也就守住了生命的厚度。 图/wallcoo.net
Read more半醒半醉半自然,半俗半雅半随缘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生命,因奋斗而精彩; 人生,因追求而丰满; 生活,因幸福而美满; 心情,因愉悦而舒畅。 高调低调,看胸襟;大事小事,看担当; 顺境逆境,看把握;是得是舍,看欲望; 成败得失,看坚持;淡然释然,看心情; 心小,小事则大;心大,大事则小。 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虚其心,赏天下之美; 潜其心,究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放得下的人,处处是大道; 放不下的人,处处是迷途。 凡事不必苛求,来了就来了; 凡事不必计较,过了就过了; 遇事不要皱眉,笑了就笑了; 结果不要强求,做了就对了; 静,少说话多倾听。 缓,稳着做事,不急不躁。 忍,面对不公不气愤、不宣泄,忍让是智慧。
Read more父母与子女,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缘分
昨日看到一则新闻:杭州的一位父亲整版登了一则声明,要和90后儿子“脱离父子关系”。当然,并不是真的要脱离关系,相反,老爸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打开儿子的心扉,消除俩人中间无形的隔膜,成为一起“闯江湖”的“兄弟”。 声明中,这位父亲历数了孩子儿时与自己的亲密无间——老爸出差,儿子也得跟着去“旅游”。而现在,“微信朋友圈屏蔽了我” “通话中就把手机扔一边自顾自干别的” “你坐在沙发上,我一靠近你就走开了”……“我越是靠近,你越是躲远”,这种落差、无奈与隔阂,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某个阶段,都曾感受过。 首先,我们应该为这位老爸的努力点个赞。面对儿子的“叛逆”,他没有用家长的权威去一味地指责,而是进行了反思,并做出了“新潮”的举动。“与其向90后讲道,不如和90后一起胡闹”,他希望更多地了解儿子的世界,融入儿子的生活。有这样开明的老爸,当然是一种幸福。 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代际更替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成长轨迹,父母与子女之间横旦着20余年的岁月,必将在两代人的三观上打上深深的差异烙印。只有正视这种代沟和差异,才能理解彼此之间的某些隔膜和疏离。 其实,作为父母,完全不必刻意与孩子的生活强融。正视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展翅高飞的事实,学会逐步放手,这种姿态固然会落寞心痛,但从长远来看,可能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融洽。再者说,从孩子出生到成长的每一步,父母已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何不在放手的同时真正去过一过自己的人生?毕竟,在亚洲的大环境里,很多家庭的第三代都还需要老人帮助抚育——一生中留给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 声明中90后儿子的种种表现,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许与年龄有关,或许与个性有关。到了一定年龄段,孩子会“养儿方知父母恩”,甚至会“子欲养而亲不待”,惟愿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恩能够提前。 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将孩子看做自己的一部分。其实,从孩子出生的刹那,就应将孩子看做平等、独立的个体;享受孩子成长带给彼此的快乐,就是我们抚育孩子的意义——父母与子女的相遇,本就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分。孩子长大了,就让我们各有各的“江湖”,彼此牵挂,彼此相爱,心意相通,这何尝不是一种圆满?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这才叫境界
摘要:不动声色,是一种处世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份平和而不热烈的心境、是一种面对现实的坦然与淡定。 有人说,女人如花,娇艳绽放,璀璨如火;女人似水,性情柔美、婉约如水。似花般美,突出外表;如水般柔,注重内在。 倘若将这两种美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这样的女人一定会散发出娴静而淡雅的独特魅力,一颦一笑、一回眸一展颜,无不透露着别样的风味,且总是那么地不动声色。 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不必为没有国色天香,美若天仙的容貌而烦恼;也不必为腰细脸胖胳膊粗而郁闷不已,毕竟再美再艳的花也经不起朝来寒雨晚来风的吹打,再美的容颜也拗不过时光岁月的流逝。 只要笑容是充满自信的,穿着是得体的,举止是优雅的,精神是焕发的,一样能散发出幽幽的馨香,愉悦人心,又何尝没有神采奕奕的光泽呢? 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也许并不那么富有与阔绰,可却有着一颗坚强的内心,观念不陈旧,不古板,了解些时尚的风潮,懂得些生存的哲学,品品咖啡,转转寿司店,手捧一本女性杂志,听一段最新的排行新曲…… 工作上不怨天尤人,生活上不苛责于己,懂得“小资”浪漫和惬意自在,有些小理想,小追求,没事出去旅旅游,然后,照样轻松地上班、疲惫地回家做饭带孩子。 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学历并不高、知识也不渊博、经历不丰富、爱情也不曲折,可精于人情世故,圆滑而练达,不做传播小道消息的小妇人,也非东家长西家短的长舌婆,不阴暗狡诈,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坚持用简单去对待复杂,懂得感恩、也容易感动,常常为煽情的电视剧而泪流满面。 不动声色,是一种处世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份平和而不热烈的心境、是一种面对现实的坦然与淡定。 从今天起,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不卑不亢,不惧不忧,乐观积极,豁达开朗,勇于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坦然面对人际交往中的冷嘲热讽;不烦恼,不偏激、不痴狂、洒脱地生活,快乐地生活。 图:pixabay.com
Read more学会在关系中做一个真正的“成年人”
大部分人在关系中都是没长大的”孩子“。 1、一个孩子,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要么我们会过度情绪化,让情绪泛滥、抓狂、歇斯底里地倒在对方身上,女人们经常这么做; 要么我们会麻木,冻结,与情绪完全切断连接,把自己关闭起来,我们文化里的男人很多都是这样。 这两者其实来自于一个创伤的孩子的空间, 前者认为,如果我不大声表达自己的话,就没有人会倾听我; 后者认为,如果我表达自己的情绪,就会受到惩罚,我是不被允许的。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 我们允许自己的能量和情绪有适度地表达,而不是以一种让伴侣无法接受的方式。因为如果你每一次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时,都得侵犯对方的界限的话,长此以往,对方就不得不将你推开。 2、一个孩子,认为别人需要改变 孩子会觉得自己受伤了,受到委屈了,是别人不好,是别人需要改变。 即使有些人通过学习看到了关系中的模式,却期望对方改变,而不是自己做出改变,事实上那也是来自于一个孩子的部分。 孩子的部分是非常让人上瘾的,我们觉得自己很委屈,很可怜,我们不想放弃受害者的身份,于是把自己困在里面很久,但这真的无法让关系好起来,无法让我们变得快乐! 当我们在关系中真正长大成人, 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是其他人施加到你身上的,事实上是你自己选择了现在所经历的处境,而且每一刻你都不断的在创造你的现实。 3、一个孩子,是缺乏界限感的 大部分人小时候都有被遗弃或被侵犯/吞没的创伤,这就造成我们在关系里, 要么太害怕失去爱,而奋力地去抓取爱,讨好对方,不敢跟另一半分享自己的真心话,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需求,于是不断地退让,允许对方侵犯自己的界限,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 要么习惯了侵犯别人的界限,因为从小我们就是被这么对待的,因此长大之后我们也习惯这么对待别人。也许会在生命中创造很多三角关系,因为一直以来对界限的概念是模糊的、破碎的、困惑的。 还有一种,小时候虽然体验过爱,但是在界限不良的情况下得到的,比如暴力、虐待,于是长大之后,无意识就会把爱跟不良的界限扯在一起,以为只能在界限不良的时候才能找到爱。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 在关系里会有良好的界限感,既不会让别人侵犯自己的界限,也不会随意侵犯别人的界限。你不仅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也学会觉察到对方的需求。 学会在关系中做一个“成年人”吧! 学会满足自己,也尊重对方! 你会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生命;
Read more谈钱不一定伤感情 但一定见人品
1 前不久,一位多年没联系的大学同学,突然打电话来找我借钱。说是想把农村老家的房子装修一下,但自己还差点钱。在我答应借钱之后,他连声道谢。 接着,他开始在我面前数落起,那些没有借钱给他的人。他愤愤地说:有的人听到我提借钱两个字,就马上把电话给挂了。对这样的人,以前的交情算是完了。听完他这一番话,我觉得十分滑稽。 从前只听过《羊皮卷》上的一句话:“借钱给朋友,将以失去友情作为利息。”万没想到在如今这个荒诞事年年有的年头,向人借钱,居然也成了毁掉交情的便捷法门。 2 向人借钱,别人不借给你,可能把交情毁掉; 别人爽快地把钱借给你,同样也可能毁掉交情。 朋友小戴急着想要买车,但是奈何存款不够。于是,他就向另一位朋友小李提出借一万块钱。他两人向来关系亲密,互相视为知己。小李当然二话没说,当天就把一万块钱打到小戴的支付宝上。 然而两个月后,小李就开始催小戴还钱。然后他二人大吵了一架,关系降到了冰点。虽然小戴最终把钱还上了,但他们之间关系的裂痕却再也无法弥补了。 从此,他们成为了陌路人。 这剧情转折得莫名其妙,让不少朋友都摸不着头脑。小李当然不是吝啬的人,也不是为了一万块钱会随便和好朋友闹翻的人。后来,小李跟我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作为小戴知己的小李,对小戴的工资收入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他知道小戴收入不错,甚至比自己要高得多。他原以为小戴既然开口借钱,肯定特别急需这笔钱,所以才同意借钱的。可后来他发现,借完钱后的小戴,活得甚是潇洒。小戴经常带着女友四处吃喝玩乐,买的也都是高档货,还拍下来往朋友圈里大晒特晒。而小李向来节俭,那一万块钱都是他省吃俭用存下来的。他自己漂泊在大城市,没车没房,又是穷光蛋,又是单身狗。小李心里越琢磨越觉得不是滋味。小李说:“我借钱给你,不是让你过得比我还潇洒的!” 3 小李的话,说得确实话糙理不糙。 常言说的好:“救急不救穷。” 对于借钱的人来说,当然也应当“借急不借穷”。 家人突然得了重病,急需钱做手术,不然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这种人命关天的大事,去问人借钱,自然并无不妥之处。然而,你说你要急着装修房子,想要急着买车,这些事对你来说可能确实很急,但对其他人来说,这都属于改善你个人生活的范畴。 房子先留着不装,房子并不会垮掉; 车子先留着不买,汽车公司不会倒闭。 朋友并没有义务拿他的钱,来帮助你改善自己的生活。交情再好,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海明威曾说:“借钱是乞讨的开始。” 实际上,借钱就是还得还钱的乞讨, 而且大多数时候,还并没有这种乞讨的必要。 4 美国著名哲学家、作家艾茵·兰德,以提倡“理性的自私”而闻名。
Read more